有深度,有溫度,這裡是印度 | 10天玩轉10個世界文化遺產,10全10美的印度奇妙旅行
維多利亞 火車站作為火車站功能的這部分,嘆為觀止、華麗壯觀,讓人感覺修建者是將它作為藝術品來創造。即使已經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它依然是 印度 最繁忙的火車站,一切參觀都是免費的。 印度 人這種包容的態度很值得稱道的,接著地氣,又充滿煙火氣息的,可以近距離接觸歷史總讓人興奮了。
維多利亞 女王是 英國 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在位時間長達64年。她在位期間,打造了 英國 最為強盛的日不落帝國, 英國 的經濟、文化空前繁榮。但是這裡面還因為她帶領的 英國 侵略他國的強盜行徑,這裡有對 中國 的鴉片戰爭後、強占 香港 、英法聯軍入侵,火燒圓明園,這裡的雕梁畫棟可能就有著來自終端民脂民膏。
在2008年武裝分子恐襲中,恐怖分子就在這個火車站襲擊乘客,致死亡50餘人。 石柱 的柱礎,四個角也會有精美的獸首雕刻, 獅子 、豹、羊……。百年間,乘客接踵摩肩,難得保存如此完好。 和所有功能實用的火車站一樣,這裡會有川流不息的人流,乞丐、白領、旅人、搭訕者……這就是真實的 印度 ,縱使俗世塵埃紛紛,可火車站的燈光,總會給人溫暖,也照亮回家之路。 還是想體驗下火車,查了下回酒店的路,可以通勤火車換成地鐵。自動購票機操作失敗後,窗口排隊買了一張火車票,需要十幾站,10盧比。
和 歐洲 通勤火車類似,不需要檢票。看不懂火車票的車次,問了兩三個人才找到自己的車。火車的環境比我想象的好,左右4個寬大的車門永遠開著,進站後只停20秒便立即啟動,剛進站的人快跑幾步抓住車門便能飛身上車。
報站名聽不懂,顯示屏沒看到,只好緊盯著導航。
到達目的地車站,再換乘地鐵,地鐵倒是和國內基本一樣, 印度 人看你是外國人,還會很客氣的給你讓座。地鐵機場站,實際離機場還很遠,還好距離酒店幾百米。 D8 爰有伽藍,基於幽谷——阿旃陀石窟唐僧歷經千辛萬苦,來到了阿旃陀。當站在這拈花微笑壁畫之前,他必定感到了極大的喜悅。
—————————————————————————————————————————————
清晨五點多的飛機,三點多就要起床,一晚上睡得很少,這又是拼搏的一天。
酒店離機場很近,只有不到一公里,如果平時就走到了,拖著箱子實在不想走,OLA提前預約的車,準時靠譜,點贊。
到達 奧蘭加巴德 ,包車司機直接先送回酒店,這段包車大費周章,之前包車的地接公司也給不出來 奧蘭加巴德 的,因為很少有人去,直到前一天,才找到一家能提供包車的公司。
酒店的住宿含早是明天早上的,但是酒店依然讓今天早上就可以享用,免費的,很溫暖。
阿旃陀石窟,在 奧蘭加巴德 東北 方,大約約100公里遠,按照之前時速40km/h參考,我以為單程2.5小時就夠了,沒想到路況很差,好多地方看著是修路狀態,車要開到臨時輔路上,但是又看不見施工的機械和人員, 印度 基建和 中國 這個基建狂魔相距太遠太遠。單程花了3.5小時,給我在石窟參觀的時間更短了。
從停車場需要穿過一個市場才能到穿梭巴士站,從這裡到阿旃陀石窟,還需要5公里,只能坐巴士,要是走過去,這一天就全在路上了。巴士很老舊,每人20盧比。整車基本都是 印度 人,後面半天的游玩,也沒見到 中國 同胞。
從石窟停車場到石窟,需要爬一段山路臺階才能到達,幾隻長尾葉猴好奇的看著我這遠方來客。 印度 古石窟最多的地區就是處於這西南部的 馬哈拉施特拉邦 ,約有四十多所古代石窟,其中最著名者當屬阿旃陀和埃洛拉石窟。
看阿旃陀石窟(Ajanta Caves),需要瞭解下那個時代的歷史和故事。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的中 印度 ,因得到大批商人和多位國王的支持並贏得大量民眾的皈依而迅速扎根。公元前5世紀前期,釋迦牟尼佛剛剛涅槃不久,佛教便進行了首次經典結集,從而確保了教團的組織性與凝聚力,增強了教義的統一性與明晰化,既為佛教迎來了一百年的穩定發展,也為佛教後來的跨地域傳播奠定了基礎。
公元前4世紀前期, 印度 佛教發生了部派分裂。公元前327年,馬其頓國王 亞歷山大 率軍侵入 印度 西 北部地區 , 印度 與 希腊 的文化交往迅速擴大,而佛教的思想爭鳴也因為外來因素的增加而與日俱增。在不同部派的努力下,佛教從原來的 恆河 中游地區擴展到整個 恆河 流域以及周邊其他一些地方。
公元前271年,孔雀帝國的阿育王繼位,他繼續實行前兩位國王的軍事擴張政策,除了南邊很小的地區外,整個 南亞 次大陸在歷史上實現了第一次空前統一。
阿育王在征服南 印度 羯陵伽國之後,皈依佛教,並以佛教為國教,以佛法為治國之道,在對佛教進行大量經濟支持的同時,組織高僧對佛教經典進行再次結集,以上座部奉行的小乘佛教為正統,統一整個佛教思想,隨後派人到四面八方傳教,佛教徒的傳教熱情伴隨著社會地位與經濟實力的提升而極度高漲。從此,佛教真正突破了 恆河 流域的範圍,不但盛傳於 南亞 次大陸各地,而且在次大陸以外的地區開始傳播。
公元前185年,孔雀帝國被巽伽王朝所取代。儘管新王朝對佛教有所遏制,但阿育王時代奠定的佛教跨地域傳播態勢並未受到太大的影響。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上座部佛教將觸角伸到德干高原西部的阿旃陀,並經過近百年的努力,造就了阿旃陀石窟的第一次輝煌。
從 印度 佛教寺院淵源來看,最早的佛教修行方式是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沒有固定的修行場所。後來在摩揭陀國頻婆娑羅王、舍衛國波斯匿王和很多商人與貴族的支持下,出現了竹林精舍和祇園精舍。釋迦牟尼佛涅槃之後,經過佛教徒的多方努力,寺院逐漸遍佈 恆河 中下游。儘管寺院不斷增多,但都屬於磚木結構的地面建築模式。
到公元前3世紀,孔雀帝國的阿育王開創了鑿山造窟的先例,他於即位的第十二年為邪命外道在 巴拉 巴爾山開鑿了兩座石窟,其後他的孫子十車王也延續這種做法,開鑿石窟,至今在那伽峻尼和錫 達默 里等地依然遺存有那個時代的八座洞窟。這種寺院建築模式的出現,與早期磚木結構的寺院建築形成截然不同的風格,是 印度 佛教寺院制度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突破。
石窟寺院模式與 亞歷山大 入侵之後 印度 同西亞所建立起來的文明交往有直接關係,阿育王時代的 印度 石窟寺院受到了 伊朗 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50—330年)帝王陵的創意與形制的直接影響。當然,還有佛教經典的支撐,據《十誦律》規定,開鑿石窟並於窟中造塔、施柱、塗色等都屬於符合佛說的行為。於是,當佛教突破 恆河 平原向南 方山 區推廣之後,開山造窟活動也傳到了德干高原。
阿旃陀石窟(Ajanta Caves)開鑿於德干高原薩希亞德利山脈瓦格拉河灣上方約76公尺處的馬蹄形斷崖上。 而阿旃陀之所以成為開鑿石窟寺院的地點,除了馬蹄形自然地貌的美妙絕倫之外,還與其地理位置有主要關係。這裡地處西 印度 最重要的商道附近,西 印度 通往中 印度 以及通往西方和北方的交通要道就從附近經過,因而贏得了眾多商人與貴族的支持。另外,該地錶面多為水平層理的暗色岩,質地鬆軟,易於雕鐫。
在各類信眾的支持下,通過僧人的不懈努力,不知道多少個日月星辰,每隔數十年年,這裡就開鑿出一座石窟。阿旃陀最興旺的時候,居住過數百的僧人以及無數工匠。阿育王時代開創的單體石室在此演變為彼此連接的石窟群,突破地面磚木寺院的單一模式,新增岩體石窟寺院模式真正成為現實。
然而,阿旃陀最為寶貴並非這些雕刻造像,而是繪於窟中的諸多 印度 古代壁畫。 印度 大陸其他地區也留存有不少壁畫,但數量和藝術價值都遠遠比不上阿旃陀壁畫,這些壁畫詳實生動再現了笈多王朝的方方面面,線條或柔和純樸,或濃艷豪放,極重視人物神情刻畫和意境的表達,多富有抒情氣息。
公元628年,玄奘大師奉命離開長安去往 印度 求法,途中歷經艱險, 終於抵達 印度 學習佛教經典。 在此期間,玄奘大師游歷了古 印度 各地,在游訪時發現了阿旃陀石窟,成為第一個對阿旃陀石窟進行記載的人,他將所見所聞記錄在他所著的《大唐西域記》中,使這座石窟首次為世界所矚目。同時玄奘大師所撰寫的《大唐西域記》也成為 印度 人編寫歷史的開端。玄奘大師與阿旃陀石窟之間有著不可磨滅的聯繫,這對於中印兩國的關係也同樣有著深刻的歷史意義。
唐玄奘在公元六四0年左右游離此地, 《大唐西域記》記摩訶剌吒國周六千餘里。國大都城,西臨大河,周三十餘里,土地沃壤,稼穡殷盛,氣序溫暑,風俗淳質.....伽藍百餘所,僧徒五千餘人,大小乘兼功綜習.....國東境,有大山,迭嶺連嶂,重巒絕獻,爰有伽藍, 基於幽谷,高堂邃宇,疏崖枕峰,重閣層台, 背岩面壑.....這些文字絕非虛言,假如親歷其地,定會如唐三藏法師一樣震撼的。
而後隨著佛教的徹底衰落以及 印度 教、耆那教轉移至人口密集之地,阿旃陀徹底沉寂下來,如人間蒸發一般。這也讓其躲過了而後的穆斯林統治者對其的摧毀。與世界上很多遺址的發現一樣,阿旃陀的發現純屬偶然。1819年,海德拉巴邦的藩王招待 英國 軍官約翰·史密斯一起獵虎,史密斯追蹤一頭巨大的老虎來到溪谷,在斷崖上舉槍瞄準對岸之際,老虎在佈滿植物的岩壁上消失不見了。史密斯仔細觀察岩壁,似乎看到一些雕塑,於是報告了藩王。藩王下令清理岩壁上的植物,原先在植物遮掩下的石窟終於顯露出來。第10窟的 石柱 上至今刻著“約翰·史密斯,1819”,據說那隻老虎就是在這裡逃遁的。
再想想之前的 克久拉霍 性廟和 桑吉 佛塔, 英國 軍官們在 印度 堪稱發現之旅啊! 阿旃陀石窟開鑿於公元前2世紀的阿育王時期,至公元前1世紀,用了近200年,開鑿了6個石窟,因時局動蕩和其他不明原因而停滯了400年,直到4世紀的笈多王朝時期又重新開鑿,至7世紀方告結束,共開鑿了29個石窟。
阿旃陀石窟的建造形式分為兩種:
一種是支提窟(Chaitya),意為佛殿,是藏放舍利的塔廟。支提原意指火葬堆,釋迦牟尼火化後,泛指佛教徒禮拜的地方,以後發展為一種木結構寺廟,與毗訶羅的不同是院中有一座佛塔(內無釋迦牟尼遺骨),現在也都只存遺跡了。支提窟分前、後兩部:前部是平面長方形供信徒禮拜的“禮堂”,窟頂鑿成筒拱形,供宗教儀式和講經禮拜等用;後部平面半圓形,中心鑿有圓形塔,窟頂為半穹窿。總體組成狹長的馬蹄形,沿馬蹄形一周包括塔後有一圈石鑿列柱。在這些石窟中都繪製了精美的壁畫或雕鑿佛像。在早期的支提窟中有明顯的仿竹木構造痕跡,且裝飾簡樸;至中晚期後則趨於精美。
另一種為毗訶羅窟,即僧房,是僧人居住、講學、集會、修道的場所。毗訶羅窟比較簡單,是一個大的方形窟室,除正面入口外,在左右壁和後壁,鑿出一些小的支洞。僧徒們在這些寂靜的洞窟中端坐冥想,以求個人的解脫。這裡既是他們禪定的處所,也是居住的地方,所以毗訶羅窟內部一般有石床、石枕、 佛龕等。
阿旃陀石窟從東到西長550米,全部開鑿在離地面10~30米不等的崖面上。模仿地面毗訶羅和支提這兩種寺廟,在石崖中鑿出窟室,除5窟(即第9、10、 19、26、29窟)為供信徒禮拜的支提窟外,其餘皆為毗訶羅窟。這些石窟的變化,類似 桑吉 佛塔,也是考古人士只是按照石窟所在位置的排列順序所編,並不是建造年代。
阿旃陀石窟有壁畫的窟僅有9個,分別為第1、2、6、9、10、11、16、17、19窟。第9、10窟是朴素的早期洞窟,保留下來的壁畫較少,在列柱和拱頂上繪有佛像,部分側壁上則繪製本生故事。也有一種說法是壁畫是後期繪製上去的,因為這兩個石窟修建於小乘佛教時期,這一時期並未出現明確的佛陀形象,而是以蓮座、腳印代表佛陀。第1、2、17窟是三個壁畫保存最完整的石窟,第2窟開鑿時間最晚,但風格略顯蕪雜,第1、17窟的壁畫則最為精美,最具審美價值。第11、16 窟壁畫面積較大,相較於第6、19窟更精彩。 阿旃陀看點
● 第1窟:阿旃陀壁畫中最著名的傑作《持蓮花 菩薩 》和《持金剛 菩薩 》。
● 第2窟:最著名的壁畫為《女信徒獻祭》,位於內部後壁右側神龕兩旁,作於500年前後,被公認為古典主義的傑作。
● 第4窟:規模最大的石窟,廳內有28根柱子,是一個巨大的修行場所。
● 第6窟:唯一一個上下兩層結構的毗訶羅窟,上層有壁畫。
● 第9窟:小乘佛教時期的支提窟,簡樸的窣堵波。
● 第10窟:立柱及內殿側壁有很多以不同手印示人的佛像,是石窟內最早的壁畫。 英國 軍官的簽字就在這個石窟的一個 石柱 之上。
● 第16窟:門前有玄奘法師書中所提到的兩隻大象。
● 第17窟:壁畫強烈推薦。有《佛陀還家》,佛祖跟妻兒相比被塑造成巨人,《因陀羅與天女》《乾闥婆與天女禮佛》里有各種飛天。
● 第19窟: 印度 佛教藝術最完美的典範之一,支提窗兩邊的佛像儀態和比例都非常優美。最著名的是右邊這幅《龍王與龍妃》。在 印度 文化中,那伽(蛇)常常是性和性愛的象徵,但在佛教傳說中,那伽又成為佛法的守護神和佛殿的保護者。
● 第26窟:無論建築還是雕塑,都是阿旃陀的扛鼎之作。 ->->->->手持蓮花和金剛的菩薩——第1窟下了幾級臺階,才是阿旃陀石窟的檢票口,石窟編號,就從這裡開始。
第1窟是毗訶羅窟,大約在5-6世紀完成,由笈多王朝的哈里謝納皇帝捐資開鑿。阿旃陀石窟的大部分格局都是如此,1、庭院。2、門廊。3、窟門。4、前壁。5、迴廊。6、右壁。7、左壁。8、大廳。9、正壁。10、過廳。11、佛龕.。 為了保護石窟里的壁畫,阿旃陀一些石窟都是每次只放入20人參觀。脫去鞋,進入其中,洞窟里黑暗清涼,內外判若兩個世界。
第1窟大廳大概是個20米左右的正方形,內有二十根列柱環繞,形成四面迴廊,正壁中央鑿佛龕,龕內供奉的是佛說法像。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後,到 鹿野苑 見他原來的五位侍從,即憍陳如,摩訶那摩,跋波,阿舍波闍,跋陀羅闍。五位侍從原以為悉達多放棄苦行,不能堅持修道,失望而離開他。此時佛陀在 鹿野苑 向五位原來的侍從宣說了佛法,特別是修行的中道學說。五位侍從隨即皈依佛陀成為最初的佛教五比丘。至此佛教僧團正式形成。佛教具備了“佛法僧”三寶。
第1窟是阿旃陀石窟群中開鑿的較晚的一個,內有大量精美的壁畫。在過廳入口是兩尊守護神,手持蓮花 菩薩 和手持金剛 菩薩 。 以前的石窟中漆黑一片,看壁畫需要手電筒,現在整體做了專業度燈光,方便游人欣賞。
持蓮花 菩薩 (Bodhisattva Padmapani)也是拈花微笑圖,這幅畫作為阿旃陀石窟的象徵而聞名,也被視為 印度 繪畫藝術的代表。持蓮花 菩薩 身體也是“三屈式”,但是比之前後期的 克久拉霍 性廟的姿勢更呈優美。右手輕捻一隻蓮花,頸、腰、臀三處各有一個折彎,皮膚光嫩,赤裸上身,有一種女性的嬌柔和優美,極富節奏感。 菩薩 頭戴珠寶飾冠,身上綴滿華貴首飾,表情虔誠、莊重,充滿了佛教中特有的寧靜與 平和 的內蘊。 菩薩 的左右兩側是金剛和天母等侍奉,擁滿了戴寶冠的半裸女子。
持蓮花 菩薩 曾用為郵票圖案,整幅畫像柔美莊嚴,瀟灑從容,淡定出世,超凡脫俗,其表情之神秘深刻,被認為是 印度 審美表情的典範。按照我的理解,手持蓮花 菩薩 更應該是觀音 菩薩 。
這幅經典壁畫已多處殘破,當年玄奘大師來時,她問世不過百年,會非常的光彩照人。玄奘大師歷經千辛萬苦,來到了阿旃陀,當他站在這幅壁畫之前,必定感到了極大的喜悅。 與手持蓮花 菩薩 相對的是手持金剛 菩薩 (Bodhisattva Vajrapani),他的身子微微右傾,右手形成特有的佛教手印。頭上戴著插滿了各種裝飾品的艷麗而複雜的頭冠。他的眼睛沒有手持蓮花 菩薩 的謙和,帶有幾分冷傲和肅穆的世俗情味。他的身上有金豆一樣的飾物,周圍是各種各樣的蓮花圖案和其他的佛教人物。
在繪畫中,佛教人物的面部都呈現出不同的表情,表現了平靜、悲憫、虔誠、莊重、凶狠、惱怒、暴戾等各種各樣的不同情緒,體現出了人物形象不同的內心世界。因而在 印度 的繪畫中,對人物的舉手投足,每一處微小的不同,都表達著極其微妙的人物內心情緒的不同或變化。
手持蓮花 菩薩 顯然是極端謙恭 和平 靜的心緒,體現了皈依佛教後“同體大悲”的佛教情懷。而手持金剛的 菩薩 則有幾分世俗的冷艷和傲然的氣韻,表現了對世俗塵世的眷戀和懷念。 看見手持蓮花和金剛 菩薩 ,心裡非常激動,因為就在同一年,在 斯裡蘭卡 錫吉里耶 獅子 岩,也看見過同一時期的壁畫,顏色、形態等等都很相似,但是在 獅子 岩時候不許拍照,感覺是一個遺憾,而在這裡,全都得到了彌補。
維多利亞 女王是 英國 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在位時間長達64年。她在位期間,打造了 英國 最為強盛的日不落帝國, 英國 的經濟、文化空前繁榮。但是這裡面還因為她帶領的 英國 侵略他國的強盜行徑,這裡有對 中國 的鴉片戰爭後、強占 香港 、英法聯軍入侵,火燒圓明園,這裡的雕梁畫棟可能就有著來自終端民脂民膏。
在2008年武裝分子恐襲中,恐怖分子就在這個火車站襲擊乘客,致死亡50餘人。 石柱 的柱礎,四個角也會有精美的獸首雕刻, 獅子 、豹、羊……。百年間,乘客接踵摩肩,難得保存如此完好。 和所有功能實用的火車站一樣,這裡會有川流不息的人流,乞丐、白領、旅人、搭訕者……這就是真實的 印度 ,縱使俗世塵埃紛紛,可火車站的燈光,總會給人溫暖,也照亮回家之路。 還是想體驗下火車,查了下回酒店的路,可以通勤火車換成地鐵。自動購票機操作失敗後,窗口排隊買了一張火車票,需要十幾站,10盧比。
和 歐洲 通勤火車類似,不需要檢票。看不懂火車票的車次,問了兩三個人才找到自己的車。火車的環境比我想象的好,左右4個寬大的車門永遠開著,進站後只停20秒便立即啟動,剛進站的人快跑幾步抓住車門便能飛身上車。
報站名聽不懂,顯示屏沒看到,只好緊盯著導航。
到達目的地車站,再換乘地鐵,地鐵倒是和國內基本一樣, 印度 人看你是外國人,還會很客氣的給你讓座。地鐵機場站,實際離機場還很遠,還好距離酒店幾百米。 D8 爰有伽藍,基於幽谷——阿旃陀石窟唐僧歷經千辛萬苦,來到了阿旃陀。當站在這拈花微笑壁畫之前,他必定感到了極大的喜悅。
—————————————————————————————————————————————
清晨五點多的飛機,三點多就要起床,一晚上睡得很少,這又是拼搏的一天。
酒店離機場很近,只有不到一公里,如果平時就走到了,拖著箱子實在不想走,OLA提前預約的車,準時靠譜,點贊。
到達 奧蘭加巴德 ,包車司機直接先送回酒店,這段包車大費周章,之前包車的地接公司也給不出來 奧蘭加巴德 的,因為很少有人去,直到前一天,才找到一家能提供包車的公司。
酒店的住宿含早是明天早上的,但是酒店依然讓今天早上就可以享用,免費的,很溫暖。
阿旃陀石窟,在 奧蘭加巴德 東北 方,大約約100公里遠,按照之前時速40km/h參考,我以為單程2.5小時就夠了,沒想到路況很差,好多地方看著是修路狀態,車要開到臨時輔路上,但是又看不見施工的機械和人員, 印度 基建和 中國 這個基建狂魔相距太遠太遠。單程花了3.5小時,給我在石窟參觀的時間更短了。
從停車場需要穿過一個市場才能到穿梭巴士站,從這裡到阿旃陀石窟,還需要5公里,只能坐巴士,要是走過去,這一天就全在路上了。巴士很老舊,每人20盧比。整車基本都是 印度 人,後面半天的游玩,也沒見到 中國 同胞。
從石窟停車場到石窟,需要爬一段山路臺階才能到達,幾隻長尾葉猴好奇的看著我這遠方來客。 印度 古石窟最多的地區就是處於這西南部的 馬哈拉施特拉邦 ,約有四十多所古代石窟,其中最著名者當屬阿旃陀和埃洛拉石窟。
看阿旃陀石窟(Ajanta Caves),需要瞭解下那個時代的歷史和故事。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的中 印度 ,因得到大批商人和多位國王的支持並贏得大量民眾的皈依而迅速扎根。公元前5世紀前期,釋迦牟尼佛剛剛涅槃不久,佛教便進行了首次經典結集,從而確保了教團的組織性與凝聚力,增強了教義的統一性與明晰化,既為佛教迎來了一百年的穩定發展,也為佛教後來的跨地域傳播奠定了基礎。
公元前4世紀前期, 印度 佛教發生了部派分裂。公元前327年,馬其頓國王 亞歷山大 率軍侵入 印度 西 北部地區 , 印度 與 希腊 的文化交往迅速擴大,而佛教的思想爭鳴也因為外來因素的增加而與日俱增。在不同部派的努力下,佛教從原來的 恆河 中游地區擴展到整個 恆河 流域以及周邊其他一些地方。
公元前271年,孔雀帝國的阿育王繼位,他繼續實行前兩位國王的軍事擴張政策,除了南邊很小的地區外,整個 南亞 次大陸在歷史上實現了第一次空前統一。
阿育王在征服南 印度 羯陵伽國之後,皈依佛教,並以佛教為國教,以佛法為治國之道,在對佛教進行大量經濟支持的同時,組織高僧對佛教經典進行再次結集,以上座部奉行的小乘佛教為正統,統一整個佛教思想,隨後派人到四面八方傳教,佛教徒的傳教熱情伴隨著社會地位與經濟實力的提升而極度高漲。從此,佛教真正突破了 恆河 流域的範圍,不但盛傳於 南亞 次大陸各地,而且在次大陸以外的地區開始傳播。
公元前185年,孔雀帝國被巽伽王朝所取代。儘管新王朝對佛教有所遏制,但阿育王時代奠定的佛教跨地域傳播態勢並未受到太大的影響。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上座部佛教將觸角伸到德干高原西部的阿旃陀,並經過近百年的努力,造就了阿旃陀石窟的第一次輝煌。
從 印度 佛教寺院淵源來看,最早的佛教修行方式是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沒有固定的修行場所。後來在摩揭陀國頻婆娑羅王、舍衛國波斯匿王和很多商人與貴族的支持下,出現了竹林精舍和祇園精舍。釋迦牟尼佛涅槃之後,經過佛教徒的多方努力,寺院逐漸遍佈 恆河 中下游。儘管寺院不斷增多,但都屬於磚木結構的地面建築模式。
到公元前3世紀,孔雀帝國的阿育王開創了鑿山造窟的先例,他於即位的第十二年為邪命外道在 巴拉 巴爾山開鑿了兩座石窟,其後他的孫子十車王也延續這種做法,開鑿石窟,至今在那伽峻尼和錫 達默 里等地依然遺存有那個時代的八座洞窟。這種寺院建築模式的出現,與早期磚木結構的寺院建築形成截然不同的風格,是 印度 佛教寺院制度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突破。
石窟寺院模式與 亞歷山大 入侵之後 印度 同西亞所建立起來的文明交往有直接關係,阿育王時代的 印度 石窟寺院受到了 伊朗 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50—330年)帝王陵的創意與形制的直接影響。當然,還有佛教經典的支撐,據《十誦律》規定,開鑿石窟並於窟中造塔、施柱、塗色等都屬於符合佛說的行為。於是,當佛教突破 恆河 平原向南 方山 區推廣之後,開山造窟活動也傳到了德干高原。
阿旃陀石窟(Ajanta Caves)開鑿於德干高原薩希亞德利山脈瓦格拉河灣上方約76公尺處的馬蹄形斷崖上。 而阿旃陀之所以成為開鑿石窟寺院的地點,除了馬蹄形自然地貌的美妙絕倫之外,還與其地理位置有主要關係。這裡地處西 印度 最重要的商道附近,西 印度 通往中 印度 以及通往西方和北方的交通要道就從附近經過,因而贏得了眾多商人與貴族的支持。另外,該地錶面多為水平層理的暗色岩,質地鬆軟,易於雕鐫。
在各類信眾的支持下,通過僧人的不懈努力,不知道多少個日月星辰,每隔數十年年,這裡就開鑿出一座石窟。阿旃陀最興旺的時候,居住過數百的僧人以及無數工匠。阿育王時代開創的單體石室在此演變為彼此連接的石窟群,突破地面磚木寺院的單一模式,新增岩體石窟寺院模式真正成為現實。
然而,阿旃陀最為寶貴並非這些雕刻造像,而是繪於窟中的諸多 印度 古代壁畫。 印度 大陸其他地區也留存有不少壁畫,但數量和藝術價值都遠遠比不上阿旃陀壁畫,這些壁畫詳實生動再現了笈多王朝的方方面面,線條或柔和純樸,或濃艷豪放,極重視人物神情刻畫和意境的表達,多富有抒情氣息。
公元628年,玄奘大師奉命離開長安去往 印度 求法,途中歷經艱險, 終於抵達 印度 學習佛教經典。 在此期間,玄奘大師游歷了古 印度 各地,在游訪時發現了阿旃陀石窟,成為第一個對阿旃陀石窟進行記載的人,他將所見所聞記錄在他所著的《大唐西域記》中,使這座石窟首次為世界所矚目。同時玄奘大師所撰寫的《大唐西域記》也成為 印度 人編寫歷史的開端。玄奘大師與阿旃陀石窟之間有著不可磨滅的聯繫,這對於中印兩國的關係也同樣有著深刻的歷史意義。
唐玄奘在公元六四0年左右游離此地, 《大唐西域記》記摩訶剌吒國周六千餘里。國大都城,西臨大河,周三十餘里,土地沃壤,稼穡殷盛,氣序溫暑,風俗淳質.....伽藍百餘所,僧徒五千餘人,大小乘兼功綜習.....國東境,有大山,迭嶺連嶂,重巒絕獻,爰有伽藍, 基於幽谷,高堂邃宇,疏崖枕峰,重閣層台, 背岩面壑.....這些文字絕非虛言,假如親歷其地,定會如唐三藏法師一樣震撼的。
而後隨著佛教的徹底衰落以及 印度 教、耆那教轉移至人口密集之地,阿旃陀徹底沉寂下來,如人間蒸發一般。這也讓其躲過了而後的穆斯林統治者對其的摧毀。與世界上很多遺址的發現一樣,阿旃陀的發現純屬偶然。1819年,海德拉巴邦的藩王招待 英國 軍官約翰·史密斯一起獵虎,史密斯追蹤一頭巨大的老虎來到溪谷,在斷崖上舉槍瞄準對岸之際,老虎在佈滿植物的岩壁上消失不見了。史密斯仔細觀察岩壁,似乎看到一些雕塑,於是報告了藩王。藩王下令清理岩壁上的植物,原先在植物遮掩下的石窟終於顯露出來。第10窟的 石柱 上至今刻著“約翰·史密斯,1819”,據說那隻老虎就是在這裡逃遁的。
再想想之前的 克久拉霍 性廟和 桑吉 佛塔, 英國 軍官們在 印度 堪稱發現之旅啊! 阿旃陀石窟開鑿於公元前2世紀的阿育王時期,至公元前1世紀,用了近200年,開鑿了6個石窟,因時局動蕩和其他不明原因而停滯了400年,直到4世紀的笈多王朝時期又重新開鑿,至7世紀方告結束,共開鑿了29個石窟。
阿旃陀石窟的建造形式分為兩種:
一種是支提窟(Chaitya),意為佛殿,是藏放舍利的塔廟。支提原意指火葬堆,釋迦牟尼火化後,泛指佛教徒禮拜的地方,以後發展為一種木結構寺廟,與毗訶羅的不同是院中有一座佛塔(內無釋迦牟尼遺骨),現在也都只存遺跡了。支提窟分前、後兩部:前部是平面長方形供信徒禮拜的“禮堂”,窟頂鑿成筒拱形,供宗教儀式和講經禮拜等用;後部平面半圓形,中心鑿有圓形塔,窟頂為半穹窿。總體組成狹長的馬蹄形,沿馬蹄形一周包括塔後有一圈石鑿列柱。在這些石窟中都繪製了精美的壁畫或雕鑿佛像。在早期的支提窟中有明顯的仿竹木構造痕跡,且裝飾簡樸;至中晚期後則趨於精美。
另一種為毗訶羅窟,即僧房,是僧人居住、講學、集會、修道的場所。毗訶羅窟比較簡單,是一個大的方形窟室,除正面入口外,在左右壁和後壁,鑿出一些小的支洞。僧徒們在這些寂靜的洞窟中端坐冥想,以求個人的解脫。這裡既是他們禪定的處所,也是居住的地方,所以毗訶羅窟內部一般有石床、石枕、 佛龕等。
阿旃陀石窟從東到西長550米,全部開鑿在離地面10~30米不等的崖面上。模仿地面毗訶羅和支提這兩種寺廟,在石崖中鑿出窟室,除5窟(即第9、10、 19、26、29窟)為供信徒禮拜的支提窟外,其餘皆為毗訶羅窟。這些石窟的變化,類似 桑吉 佛塔,也是考古人士只是按照石窟所在位置的排列順序所編,並不是建造年代。
阿旃陀石窟有壁畫的窟僅有9個,分別為第1、2、6、9、10、11、16、17、19窟。第9、10窟是朴素的早期洞窟,保留下來的壁畫較少,在列柱和拱頂上繪有佛像,部分側壁上則繪製本生故事。也有一種說法是壁畫是後期繪製上去的,因為這兩個石窟修建於小乘佛教時期,這一時期並未出現明確的佛陀形象,而是以蓮座、腳印代表佛陀。第1、2、17窟是三個壁畫保存最完整的石窟,第2窟開鑿時間最晚,但風格略顯蕪雜,第1、17窟的壁畫則最為精美,最具審美價值。第11、16 窟壁畫面積較大,相較於第6、19窟更精彩。 阿旃陀看點
● 第1窟:阿旃陀壁畫中最著名的傑作《持蓮花 菩薩 》和《持金剛 菩薩 》。
● 第2窟:最著名的壁畫為《女信徒獻祭》,位於內部後壁右側神龕兩旁,作於500年前後,被公認為古典主義的傑作。
● 第4窟:規模最大的石窟,廳內有28根柱子,是一個巨大的修行場所。
● 第6窟:唯一一個上下兩層結構的毗訶羅窟,上層有壁畫。
● 第9窟:小乘佛教時期的支提窟,簡樸的窣堵波。
● 第10窟:立柱及內殿側壁有很多以不同手印示人的佛像,是石窟內最早的壁畫。 英國 軍官的簽字就在這個石窟的一個 石柱 之上。
● 第16窟:門前有玄奘法師書中所提到的兩隻大象。
● 第17窟:壁畫強烈推薦。有《佛陀還家》,佛祖跟妻兒相比被塑造成巨人,《因陀羅與天女》《乾闥婆與天女禮佛》里有各種飛天。
● 第19窟: 印度 佛教藝術最完美的典範之一,支提窗兩邊的佛像儀態和比例都非常優美。最著名的是右邊這幅《龍王與龍妃》。在 印度 文化中,那伽(蛇)常常是性和性愛的象徵,但在佛教傳說中,那伽又成為佛法的守護神和佛殿的保護者。
● 第26窟:無論建築還是雕塑,都是阿旃陀的扛鼎之作。 ->->->->手持蓮花和金剛的菩薩——第1窟下了幾級臺階,才是阿旃陀石窟的檢票口,石窟編號,就從這裡開始。
第1窟是毗訶羅窟,大約在5-6世紀完成,由笈多王朝的哈里謝納皇帝捐資開鑿。阿旃陀石窟的大部分格局都是如此,1、庭院。2、門廊。3、窟門。4、前壁。5、迴廊。6、右壁。7、左壁。8、大廳。9、正壁。10、過廳。11、佛龕.。 為了保護石窟里的壁畫,阿旃陀一些石窟都是每次只放入20人參觀。脫去鞋,進入其中,洞窟里黑暗清涼,內外判若兩個世界。
第1窟大廳大概是個20米左右的正方形,內有二十根列柱環繞,形成四面迴廊,正壁中央鑿佛龕,龕內供奉的是佛說法像。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後,到 鹿野苑 見他原來的五位侍從,即憍陳如,摩訶那摩,跋波,阿舍波闍,跋陀羅闍。五位侍從原以為悉達多放棄苦行,不能堅持修道,失望而離開他。此時佛陀在 鹿野苑 向五位原來的侍從宣說了佛法,特別是修行的中道學說。五位侍從隨即皈依佛陀成為最初的佛教五比丘。至此佛教僧團正式形成。佛教具備了“佛法僧”三寶。
第1窟是阿旃陀石窟群中開鑿的較晚的一個,內有大量精美的壁畫。在過廳入口是兩尊守護神,手持蓮花 菩薩 和手持金剛 菩薩 。 以前的石窟中漆黑一片,看壁畫需要手電筒,現在整體做了專業度燈光,方便游人欣賞。
持蓮花 菩薩 (Bodhisattva Padmapani)也是拈花微笑圖,這幅畫作為阿旃陀石窟的象徵而聞名,也被視為 印度 繪畫藝術的代表。持蓮花 菩薩 身體也是“三屈式”,但是比之前後期的 克久拉霍 性廟的姿勢更呈優美。右手輕捻一隻蓮花,頸、腰、臀三處各有一個折彎,皮膚光嫩,赤裸上身,有一種女性的嬌柔和優美,極富節奏感。 菩薩 頭戴珠寶飾冠,身上綴滿華貴首飾,表情虔誠、莊重,充滿了佛教中特有的寧靜與 平和 的內蘊。 菩薩 的左右兩側是金剛和天母等侍奉,擁滿了戴寶冠的半裸女子。
持蓮花 菩薩 曾用為郵票圖案,整幅畫像柔美莊嚴,瀟灑從容,淡定出世,超凡脫俗,其表情之神秘深刻,被認為是 印度 審美表情的典範。按照我的理解,手持蓮花 菩薩 更應該是觀音 菩薩 。
這幅經典壁畫已多處殘破,當年玄奘大師來時,她問世不過百年,會非常的光彩照人。玄奘大師歷經千辛萬苦,來到了阿旃陀,當他站在這幅壁畫之前,必定感到了極大的喜悅。 與手持蓮花 菩薩 相對的是手持金剛 菩薩 (Bodhisattva Vajrapani),他的身子微微右傾,右手形成特有的佛教手印。頭上戴著插滿了各種裝飾品的艷麗而複雜的頭冠。他的眼睛沒有手持蓮花 菩薩 的謙和,帶有幾分冷傲和肅穆的世俗情味。他的身上有金豆一樣的飾物,周圍是各種各樣的蓮花圖案和其他的佛教人物。
在繪畫中,佛教人物的面部都呈現出不同的表情,表現了平靜、悲憫、虔誠、莊重、凶狠、惱怒、暴戾等各種各樣的不同情緒,體現出了人物形象不同的內心世界。因而在 印度 的繪畫中,對人物的舉手投足,每一處微小的不同,都表達著極其微妙的人物內心情緒的不同或變化。
手持蓮花 菩薩 顯然是極端謙恭 和平 靜的心緒,體現了皈依佛教後“同體大悲”的佛教情懷。而手持金剛的 菩薩 則有幾分世俗的冷艷和傲然的氣韻,表現了對世俗塵世的眷戀和懷念。 看見手持蓮花和金剛 菩薩 ,心裡非常激動,因為就在同一年,在 斯裡蘭卡 錫吉里耶 獅子 岩,也看見過同一時期的壁畫,顏色、形態等等都很相似,但是在 獅子 岩時候不許拍照,感覺是一個遺憾,而在這裡,全都得到了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