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深度,有溫度,這裡是印度 | 10天玩轉10個世界文化遺產,10全10美的印度奇妙旅行
沿著聖所外的迴廊一路看去,光線游走,滿牆的雕塑便有了明暗和凹凸的立體感,似乎被註入了充沛的生命力,呼之欲出。 聖所的後面,兩邊各有一尊神像,男女特征極為明顯。 印度 人應該也和 中國 人差不多,看見一些特殊的雕像,總會摸摸,摸哪些部位都會有一句順口溜跟上,這個是摸摸胸麽…… 克久拉霍 有隻小神獸需要格外的註意,大部分地方是華麗的配角,經常出現在每一個漂亮神仙姐姐或哥哥旁邊。這隻小神獸叫Shardul,有著 中國 龍一般謎樣的身世,它們通常下身為馬,上半身卻變化多端,最常見的為獨角 獅子 ,有時也出現大象、猴子、鸚鵡甚至孔雀的造型。 迴廊另一邊浮雕可以看見毗濕奴的十 大化 身像即魚、龜、野豬、人獅、侏儒、持斧羅摩、羅摩、黑天、佛陀和白馬。 當迴廊快走完的時候,一個 印度 人神秘地示意我們過去,只見他拿出手電筒,光線射向聖所外圍最下麵,只見離地只有十幾釐米的地方,還雕刻有很多小型的性愛畫面, 印度 人應該也是野生導游一類的,還想給我講解下,我表示聽不懂,這個也不需要聽嘛,自己看誰能看不懂。
這裡所處的位置實在是隱蔽,如果沒有 印度 人提醒,還真的難以發現。不過可能是因為畫面比較小的緣故,雕刻的比較粗糙。 克久拉霍 寺廟整體由研磨細膩的淺黃或粉色的砂石建成,主塔被層層的小塔環伺,呈竹筍狀高聳向天,高高的塔基上是露天環廊。從下到上 ,數不清的雕像覆蓋了寺廟,以至於整座寺廟都成了一座雕塑,不由得你不駐足凝視。拉曼達神廟主殿外壁中間圍繞著兩層浮雕飾帶,飾帶上雕滿了男女諸神、蛇神、樹神、天女、貴婦、舞女、愛侶、怪獸。
雕刻中,除了幾位知名的 印度 神之外,最多的就是女性雕像,有的認為這是阿普 薩拉 (Apsaras,也叫飛天或舞伶),也有認為這是神的侍女(Sura-sundaris),還有人認為這是達瓦達西(Devadasis,即神妓),她們從小被送入神廟,為神而獻身。這些年輕的女孩子最後絕大多數會成為某個有權勢的人及其信徒的“私有財產”。我想這些雕塑上的舞女應該都是屬於昌德拉國王的。這三者不好區分,放眼望過去,謂是活色生香。她們有傲人的身材,豐乳肥臀。她們優美地扭著腰肢,透露出繁複的肢体語言,身上的衣服薄如蟬翼,幾近裸體。形態上或跳著舞,或演奏樂器,或手寫書信,或攬鏡化妝,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樣。
這些雕刻把肉體的美表現得自然妖嬈又高貴優雅的。即使她們靜止不動,仍然像是在微微顫動,皮膚似乎仍有溫度,空氣里有一種懶洋洋的氣氛。這絕對不是靠想象來完成的,一定是實實在在有這麼一群女孩子,她們每天對鏡貼花黃、描畫眼線、練習舞蹈……
這些女神雕刻身體鮮少有直的,基本不是向左扭就是向右扭。這就是 印度 女性人體美的規範——“三屈式”(tribhanga),也就是胸部向右挺出,而臀部又向左扭轉,反之亦然,全身構成富有節奏感、韻律感的S形曲線。
三屈式,最早的雕像來自桑奇大塔,這裡我過幾天會去。桑奇大塔東門的樹神藥叉女雕像初創的“三屈式”(tribhanga),已成為 印度 藝術偏愛的表現標準女性美的規範。 克久拉霍 也會出現把傳統的三屈式誇張到極致,身體轉向後壁,上半身畸形扭彎,臉部顯露側面,這就是“極彎式”(atibhanga) 了。 雕刻還有不時流露出幽默感,新婚或舞者在腳底繪圖,忍痛將腳底的肉刺拔出,都讓人莞爾。
這裡所處的位置實在是隱蔽,如果沒有 印度 人提醒,還真的難以發現。不過可能是因為畫面比較小的緣故,雕刻的比較粗糙。 克久拉霍 寺廟整體由研磨細膩的淺黃或粉色的砂石建成,主塔被層層的小塔環伺,呈竹筍狀高聳向天,高高的塔基上是露天環廊。從下到上 ,數不清的雕像覆蓋了寺廟,以至於整座寺廟都成了一座雕塑,不由得你不駐足凝視。拉曼達神廟主殿外壁中間圍繞著兩層浮雕飾帶,飾帶上雕滿了男女諸神、蛇神、樹神、天女、貴婦、舞女、愛侶、怪獸。
雕刻中,除了幾位知名的 印度 神之外,最多的就是女性雕像,有的認為這是阿普 薩拉 (Apsaras,也叫飛天或舞伶),也有認為這是神的侍女(Sura-sundaris),還有人認為這是達瓦達西(Devadasis,即神妓),她們從小被送入神廟,為神而獻身。這些年輕的女孩子最後絕大多數會成為某個有權勢的人及其信徒的“私有財產”。我想這些雕塑上的舞女應該都是屬於昌德拉國王的。這三者不好區分,放眼望過去,謂是活色生香。她們有傲人的身材,豐乳肥臀。她們優美地扭著腰肢,透露出繁複的肢体語言,身上的衣服薄如蟬翼,幾近裸體。形態上或跳著舞,或演奏樂器,或手寫書信,或攬鏡化妝,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樣。
這些雕刻把肉體的美表現得自然妖嬈又高貴優雅的。即使她們靜止不動,仍然像是在微微顫動,皮膚似乎仍有溫度,空氣里有一種懶洋洋的氣氛。這絕對不是靠想象來完成的,一定是實實在在有這麼一群女孩子,她們每天對鏡貼花黃、描畫眼線、練習舞蹈……
這些女神雕刻身體鮮少有直的,基本不是向左扭就是向右扭。這就是 印度 女性人體美的規範——“三屈式”(tribhanga),也就是胸部向右挺出,而臀部又向左扭轉,反之亦然,全身構成富有節奏感、韻律感的S形曲線。
三屈式,最早的雕像來自桑奇大塔,這裡我過幾天會去。桑奇大塔東門的樹神藥叉女雕像初創的“三屈式”(tribhanga),已成為 印度 藝術偏愛的表現標準女性美的規範。 克久拉霍 也會出現把傳統的三屈式誇張到極致,身體轉向後壁,上半身畸形扭彎,臉部顯露側面,這就是“極彎式”(atibhanga) 了。 雕刻還有不時流露出幽默感,新婚或舞者在腳底繪圖,忍痛將腳底的肉刺拔出,都讓人莞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