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深度,有溫度,這裡是印度 | 10天玩轉10個世界文化遺產,10全10美的印度奇妙旅行
西塔門最晚建成,約建於公元1世紀前葉。其三道橫梁上的圓雕都損毀了。 最晚建成的西塔門柱頭是四個一組背對背舉臂環立的侏儒藥叉力士柱頭,瞪眼面露凶相,凸肚腰線渾圓,四個侏儒腰飾各自不同。
侏儒同學,天天練舉重,咋還那麼大肚腩呢? 西門背面的橫梁是一個關於八王分舍利的故事。
佛陀在俱屍那加涅槃後,當地統治者末羅族把佛陀舍利 收集起來,搬運到城內並安置於大殿供奉的故事。圖中的樹是娑羅樹,傳說佛陀死於娑羅樹雙樹下,圖上騎著大象應該是當地的王,他頭上頂的盒子里安放的便是佛陀舍利,盒子上有一把象徵高貴的傘。王身邊都是當地末羅族的臣民,騎馬奏樂,浩浩蕩盪進入城中。
當時北 印度 七國都非常敬仰佛陀,聽說佛陀涅槃後,無法接受末羅族獨自擁有佛陀舍利,先是派出使者要求分享舍利,但俱屍那加末羅族的王不同意,於是七國就各自領兵前去爭舍利。從浮雕中可以看到有騎馬或騎象的王,共有七把傘蓋,都向俱屍那加的末羅族城邦而來。
後來當地有一個婆羅門圖盧納出來調停,將舍利分成八份,使得國王收兵回國,各自建塔奉養。 西門右立柱最下方的三獅浮雕,也是典型的波斯阿契美尼德 獅子 造像,配以蓮花蔓草紋飾,四個塔門最為特殊的。 南塔門建造於約公元前35年,是四塔門中最早的,也是破壞最嚴重的塔門。部分橫梁和方柱都已經損壞,後人修複時只是恢復了結構,用水泥抹平錶面。承托橫梁的方柱柱頭是四支一組背對背的雄獅,與阿育王 石柱 的 獅子 如出一轍。
南塔門第二道橫梁刻畫的主題是阿育王時代,把八王供奉的舍利塔重新打時龍王護塔的故事。阿育王在佛教經典裡面譯作無憂王,他出生在佛涅槃後二百年後,是佛教中的護法者。據傳他為了建造佛塔,下令把200年前八國建造的佛陀舍利大塔一一打開,前七座佛塔舍利都被順利取出,但到了第八塔的時候,由於此塔有龍王保護而不能打開。最後只能以七塔的舍利均分,在當時的 印度 全境建造八萬四千塔。浮雕中央有佛塔,在塔左側有五頭的龍王和當地信眾,他們拿著水壺、花蔓、供品對佛塔禮拜。在浮雕右側正是乘著車馬而來的阿育王,前後圍繞著許多隨從,浩浩蕩盪。 南塔門第二道橫梁背面的《六牙象王本生》,故事講述住在六牙湖邊的金色山窟里的六牙象王和他的伴侶大善賢和小善賢的故事,小善賢對六牙象王偏愛大善賢不滿,許願再生後要轉世成為能讓人將六牙象王的象牙砍下來的人。終於下一世得償所願,但得知已經害死了自己前世心愛的丈夫時,她自己也因此心碎而死。
南塔門第三道橫梁背面的也是八王分舍利的故事。 南塔門兩根柱頭是 獅子 ,與阿育王 獅子 柱頭的 獅子 風格相似,但其建築年代晚於阿育王時期。背對背的圓雕雄獅,背脊相連,面向四方,其造型明顯吸收了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 獅子 雕刻的特點。 獅子 眼睛呈三角形,頭頸和胸部的鬣毛雕成一束束密集排列的火焰狀或波紋狀,其張開巨口,露出利齒。
獅子 柱頭被選作 印度 共和 國國徽的圖案,可見這種藝術形式的重要地位。 南塔門背面橫梁和立柱交叉部位的浮雕,牛、駱駝、羊駝、有翼有角的 獅子 ,很有西域特色。當然也少不了 印度 特色,大象。 南塔門外有一重要文物,不起眼,不好看,但是非常非常珍貴——阿育王 石柱 。 桑吉 佛塔是先有 石柱 後有的佛塔,阿育王先在此豎立了一根銘刻其法敕的 石柱 ,然後才建造一座小磚塔。
這根著名 石柱 沒有毀於兩千多年的風霜和戰亂,卻被近代一名當地財主推倒試圖用來製作榨糖的石磨,後來由於石材不合適而放棄。如今柱頭已經消失了,柱身分成了三部分,下部的柱基仍然立在大塔的旁邊,上部斷開的兩段放在了一邊, 印度 人修了個簡單的亭子,將其放在了亭子里。
阿育王 石柱 的象徵主義,可以溯源到 印度 本土文化的聖樹、聖柱崇拜的傳統,體現著 印度 神話的宇宙之軸或宇宙之柱的觀念。 柱頭雕刻的動物形象都具有神聖的象徵意味。 獅子 、大象、瘤牛和馬四種聖獸分別代表宇宙四方: 獅子 代表北方,大象代表東方,瘤牛代表西方,馬代表南方。同時, 獅子 自吠陀時代以來被 印度 人尊為百獸之王,比喻人中的雄傑或精神的導師,釋迦牟尼便曾被尊稱為釋迦族的 獅子 ,佛陀的教誨有如警醒世人的獅吼。
殘留的阿育王 石柱 雖歷經兩千多年仍光潔如鏡,玄奘稱阿育王 石柱 “石含玉潤、鑒照映徹”,此言不虛。 在佛塔外圍的石牆和地面上,會有篆刻的文字。 桑吉 佛塔是民間集資所建,為貼近民眾、鼓勵捐贈,故用巴利文在塔外刻上“XXX捐”的字樣。看來 桑吉 佛塔不僅是最早的佛塔,還是眾籌的首創。 ->->->->英國人的探險——2號塔2號塔位於1號塔所在平臺的西側的山坡下,需要步行幾百米,沿途會路過一處水池、一個寺廟禪房遺址和一個巨大的破損石碗。 看見2號塔時,最引人註意的是佛塔頂,被削平了。這是十九世紀 英國 人 亞歷山大 •甘寧漢(Alexander Cunningham)從頂部挖開該塔造成,這個 英國 人當時在塔身中發現了10具佛教先師的遺骨。
英國 人在 印度 探險考古中真是卓有建樹,但也是真的野蠻掠奪。 2號塔比1號塔建築年代更早,只有圍欄而沒有塔門,而圍欄浮雕是現存已知的最早的圍欄浮雕。
作為巽伽時代雕刻的早期實例,浮雕人物稚拙古樸的造型純屬古風式風格。沒有大門,有二層平臺。在圍欄的節點處有許多圓形的圖案,十分豐富。
侏儒同學,天天練舉重,咋還那麼大肚腩呢? 西門背面的橫梁是一個關於八王分舍利的故事。
佛陀在俱屍那加涅槃後,當地統治者末羅族把佛陀舍利 收集起來,搬運到城內並安置於大殿供奉的故事。圖中的樹是娑羅樹,傳說佛陀死於娑羅樹雙樹下,圖上騎著大象應該是當地的王,他頭上頂的盒子里安放的便是佛陀舍利,盒子上有一把象徵高貴的傘。王身邊都是當地末羅族的臣民,騎馬奏樂,浩浩蕩盪進入城中。
當時北 印度 七國都非常敬仰佛陀,聽說佛陀涅槃後,無法接受末羅族獨自擁有佛陀舍利,先是派出使者要求分享舍利,但俱屍那加末羅族的王不同意,於是七國就各自領兵前去爭舍利。從浮雕中可以看到有騎馬或騎象的王,共有七把傘蓋,都向俱屍那加的末羅族城邦而來。
後來當地有一個婆羅門圖盧納出來調停,將舍利分成八份,使得國王收兵回國,各自建塔奉養。 西門右立柱最下方的三獅浮雕,也是典型的波斯阿契美尼德 獅子 造像,配以蓮花蔓草紋飾,四個塔門最為特殊的。 南塔門建造於約公元前35年,是四塔門中最早的,也是破壞最嚴重的塔門。部分橫梁和方柱都已經損壞,後人修複時只是恢復了結構,用水泥抹平錶面。承托橫梁的方柱柱頭是四支一組背對背的雄獅,與阿育王 石柱 的 獅子 如出一轍。
南塔門第二道橫梁刻畫的主題是阿育王時代,把八王供奉的舍利塔重新打時龍王護塔的故事。阿育王在佛教經典裡面譯作無憂王,他出生在佛涅槃後二百年後,是佛教中的護法者。據傳他為了建造佛塔,下令把200年前八國建造的佛陀舍利大塔一一打開,前七座佛塔舍利都被順利取出,但到了第八塔的時候,由於此塔有龍王保護而不能打開。最後只能以七塔的舍利均分,在當時的 印度 全境建造八萬四千塔。浮雕中央有佛塔,在塔左側有五頭的龍王和當地信眾,他們拿著水壺、花蔓、供品對佛塔禮拜。在浮雕右側正是乘著車馬而來的阿育王,前後圍繞著許多隨從,浩浩蕩盪。 南塔門第二道橫梁背面的《六牙象王本生》,故事講述住在六牙湖邊的金色山窟里的六牙象王和他的伴侶大善賢和小善賢的故事,小善賢對六牙象王偏愛大善賢不滿,許願再生後要轉世成為能讓人將六牙象王的象牙砍下來的人。終於下一世得償所願,但得知已經害死了自己前世心愛的丈夫時,她自己也因此心碎而死。
南塔門第三道橫梁背面的也是八王分舍利的故事。 南塔門兩根柱頭是 獅子 ,與阿育王 獅子 柱頭的 獅子 風格相似,但其建築年代晚於阿育王時期。背對背的圓雕雄獅,背脊相連,面向四方,其造型明顯吸收了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 獅子 雕刻的特點。 獅子 眼睛呈三角形,頭頸和胸部的鬣毛雕成一束束密集排列的火焰狀或波紋狀,其張開巨口,露出利齒。
獅子 柱頭被選作 印度 共和 國國徽的圖案,可見這種藝術形式的重要地位。 南塔門背面橫梁和立柱交叉部位的浮雕,牛、駱駝、羊駝、有翼有角的 獅子 ,很有西域特色。當然也少不了 印度 特色,大象。 南塔門外有一重要文物,不起眼,不好看,但是非常非常珍貴——阿育王 石柱 。 桑吉 佛塔是先有 石柱 後有的佛塔,阿育王先在此豎立了一根銘刻其法敕的 石柱 ,然後才建造一座小磚塔。
這根著名 石柱 沒有毀於兩千多年的風霜和戰亂,卻被近代一名當地財主推倒試圖用來製作榨糖的石磨,後來由於石材不合適而放棄。如今柱頭已經消失了,柱身分成了三部分,下部的柱基仍然立在大塔的旁邊,上部斷開的兩段放在了一邊, 印度 人修了個簡單的亭子,將其放在了亭子里。
阿育王 石柱 的象徵主義,可以溯源到 印度 本土文化的聖樹、聖柱崇拜的傳統,體現著 印度 神話的宇宙之軸或宇宙之柱的觀念。 柱頭雕刻的動物形象都具有神聖的象徵意味。 獅子 、大象、瘤牛和馬四種聖獸分別代表宇宙四方: 獅子 代表北方,大象代表東方,瘤牛代表西方,馬代表南方。同時, 獅子 自吠陀時代以來被 印度 人尊為百獸之王,比喻人中的雄傑或精神的導師,釋迦牟尼便曾被尊稱為釋迦族的 獅子 ,佛陀的教誨有如警醒世人的獅吼。
殘留的阿育王 石柱 雖歷經兩千多年仍光潔如鏡,玄奘稱阿育王 石柱 “石含玉潤、鑒照映徹”,此言不虛。 在佛塔外圍的石牆和地面上,會有篆刻的文字。 桑吉 佛塔是民間集資所建,為貼近民眾、鼓勵捐贈,故用巴利文在塔外刻上“XXX捐”的字樣。看來 桑吉 佛塔不僅是最早的佛塔,還是眾籌的首創。 ->->->->英國人的探險——2號塔2號塔位於1號塔所在平臺的西側的山坡下,需要步行幾百米,沿途會路過一處水池、一個寺廟禪房遺址和一個巨大的破損石碗。 看見2號塔時,最引人註意的是佛塔頂,被削平了。這是十九世紀 英國 人 亞歷山大 •甘寧漢(Alexander Cunningham)從頂部挖開該塔造成,這個 英國 人當時在塔身中發現了10具佛教先師的遺骨。
英國 人在 印度 探險考古中真是卓有建樹,但也是真的野蠻掠奪。 2號塔比1號塔建築年代更早,只有圍欄而沒有塔門,而圍欄浮雕是現存已知的最早的圍欄浮雕。
作為巽伽時代雕刻的早期實例,浮雕人物稚拙古樸的造型純屬古風式風格。沒有大門,有二層平臺。在圍欄的節點處有許多圓形的圖案,十分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