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深度,有溫度,這裡是印度 | 10天玩轉10個世界文化遺產,10全10美的印度奇妙旅行
那迦女神的雕像雕像很少,就這幾例,豐乳肥臀、身姿妙曼,顧盼之間,百媚頓生。那迦女神在 印度 教中也有性的暗示。 而環繞在這些女神周邊的小神獸Shardul最常出現的形象是上半身由一人抬著,或者口中吞噬著人類,而腳底則踩著另一人。在下半部的人類代表著“知識”,而上半部的則象徵“無知”,Shardul嘗試吞噬人性“無知”的部分,如因欲望、熱情、妒嫉、自私等所引起的災難,並強調理性與知性的部分。
據說還有另一個謎樣的怪獸Kirtimukha,但是我沒看到,在 印度 教中,Kirtimukha被視為不祥之物,通常有著一個類似龍的長相,在它的口中,可發現它的臉;它的出現代表“貪婪”與“自我毀滅”。 外壁間隔不遠,會有一個神龕,神龕中一般是濕婆或者毗濕奴。 關於迦內沙的斷牙,有兩個說法。一個說法是:他對父母很有孝心。有一次,毗濕奴的化身持斧羅摩前來拜望父親濕婆,他不讓客人進門,說父親正在睡覺。持斧羅摩要強行進門,二人打了起來。持斧羅摩一氣之下揮起斧頭。迦內沙認出斧子是父親所贈之物,不能挨到地上弄髒。他一下用鼻子捲起斧子,由於用力過猛,摔斷了一顆牙。另一個說法是:迦內沙是《摩訶婆羅多》的作者,仙人毗耶娑把故事口授給他。正當他忙於記錄時,筆突然斷了,他不忍心打斷毗耶娑,悄悄碰斷自己的牙尖,繼續記錄。因而他博學,精通經典。 毗濕奴的化身野豬。 除了外壁之上,大型雕像之外,底座也有一行裝飾帶,高20裡面左右雕刻,其中有很多大象。 牆壁上的大象本都是鼻子沖前,規規矩矩地等候主人調遣,唯獨靠近角落裡的這頭大象把頭扭到了一旁,原來旁邊是一對正在性愛的情侶。為了阻止主人妨礙它觀看,大象竟然用鼻子捲起主人的頭朝下倒過來了。你能看出大象的眉眼間正在笑嗎? 靠近底座的裝飾帶,雕刻比上面外壁上的相對粗糙一些。這裡的雕刻,更多是兩個人的卿卿我我。 轉到拉曼達寺神殿的後面,這裡出現了大型的性愛雕像,他們描述細膩,展示人體的豐盈美好,充滿生機勃勃的力量,並不粗暴更有著靜謐優雅。 幾乎所有宗教,大多是講究節欲。信仰 印度 教的當代 印度 人,對待性的問題,比 中國 人更保守,婚前性
行為被嚴格禁止,性的話題也被視為禁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其他 印度 神廟沒有看到關於性的雕刻。
而在 克久拉霍 ,性完全是赤裸裸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有四種傳說。據說,這個教派的宗教實踐就是瑜伽和性愛,通過這些實踐,人們才能解脫輪迴之苦。但是,如果在完美性交中已經欲仙欲死,何須再受輪迴之苦,以求解脫呢?
傳說之1:由於追求性快樂被賦予了宗教意義, 印度 教很多方面對性都毫不避忌諱,如宗教經典里的《奧義書》就有不少性愛儀式的直露描寫。當 印度 人把性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就誕生了一本神奇的書——《愛經》(Kamasutra),這些性愛雕塑實際上是一種鑿刻在岩石上的 印度 性學經典《愛經》,或者說是一本性愛技術的指南圖冊。《愛經》是一部以經書的形式寫成的關於性與愛、哲學和心理學的著作。 印度 人認為“愛”是與生俱來的,可以無師自通,“性”卻是必須經過學習才能掌握的。其讀者群是神廟裡的年輕修行者,他們無法得到世俗的性教育,因此需要用這種形象的“圖書”來補課。
傳說之2:為了保護建築,防止雷擊和惡魔侵襲。據說惡魔因陀羅(Indra,時常化身為暴雨、雷電)特別喜歡色情刺激,如果寺廟上刻有這種畫面,因陀羅就不會威脅寺廟的安全。
傳說之3:性愛雕刻是密教(Tantra,梵語“坦多羅”)儀式的圖解,類似於藏傳佛教密宗的“歡喜佛”。 印度 傳統宗教中的性力派以及脫胎自婆羅門教的藏傳佛教的密宗一派認為:人體乃宇宙之縮影,宇宙生命是男性活力(濕婆神)與女性活力(性力,即“沙克蒂”)結合的產物,因此男女兩性交媾的儀式也是一種修行模式,修行者通過它來實現“人神合一”,獲得靈魂解脫的極樂。由此推測, 克久拉霍 的眾多神廟在昌德拉王朝時期說不定是舉行密教狂歡儀式的場所,神廟甚至可能豢養了大批姿色迷人、精通《愛經》的“廟妓”,雕刻上的裸體女像正是那些“廟妓”的真實寫照!
傳說之4: 克久拉霍 的工匠們可能只是在用石刻表現他們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或 許昌 德拉王朝是一個道德鬆弛的世俗社會,浮雕上的畫面在當時並不被認為是淫亂、墮落和猥褻,而是日常的、優美的、歡快的場面。在一神教信仰征服世界以前,或許人類確曾有過所謂“純真的童年”。 印度 教吸收了這種對女性性魅力的神化,在5-9世紀時從 印度 教派生出了獨特的一個分支——坦多羅教(Tantfism),又稱性力派。性力派崇尚性,認為通過性愛,才可以與宇宙的溝通,獲得靈魂解脫。 中國 西藏 的密宗里男女雙修大法和性力派的概念十分相似。昌德拉王朝的國王信奉坦多羅教,這些神廟得以如此形態呈現給世人,也就不足為奇。
一千年前,這個神廟還擁有大批姿色迷人的達瓦達西,號稱是神的女奴,實際上就是廟妓,直到近代, 印度南部 的神廟還保留有達瓦達西。 克久拉霍 神廟上那些風情萬種的女性雕像,就是達瓦達西妖艷身影的寫照。那時候每年會舉行坦多羅教狂歡儀式,國王設想他本人就是男神,在這個儀式上,與臣民可以瘋狂縱欲,那是一個多麼瘋狂的場面。
性活動不僅繁衍人口,還增加財富。在農耕社會,財富往往體現在穀物和牲畜的數量上。因此,每當在田間舉行祈求豐收的儀式時,會有集體性愛的表演。性,已不單純是性,它被賦予了極其隆重的宗教色彩。性愛與獻歌、祭祀一起,是 印度 教最重要的三種敬神活動。許多祭祀儀式都有性表演環節,以此來演繹宇宙之起源。
全世界各民族都會思考宇宙起源的問題。基督教、伊斯蘭教、道教都有關於創世紀的表述。古代 印度 人看到,人源於性活動,而性活動又源於性欲,於是從人的來源推及宇宙起源,《薄伽梵歌》雲:“世界非相因而生,唯情欲,舍此別無他故。”就是說,世界不來源於物質,是神之欲(Kama)創造了世界。
愛是信仰,性也是信仰。 在我即將離開拉曼達寺的時候,又有導游帶著團隊過來,我看導游也在重點講解性愛雕像,並且指出來在外壁大型裝飾帶和底座裝飾帶之間的一個極窄的雕刻畫面,這裡也隱藏了很多性愛雕像,不過受面積所限,相對更為粗糙了。
據說還有另一個謎樣的怪獸Kirtimukha,但是我沒看到,在 印度 教中,Kirtimukha被視為不祥之物,通常有著一個類似龍的長相,在它的口中,可發現它的臉;它的出現代表“貪婪”與“自我毀滅”。 外壁間隔不遠,會有一個神龕,神龕中一般是濕婆或者毗濕奴。 關於迦內沙的斷牙,有兩個說法。一個說法是:他對父母很有孝心。有一次,毗濕奴的化身持斧羅摩前來拜望父親濕婆,他不讓客人進門,說父親正在睡覺。持斧羅摩要強行進門,二人打了起來。持斧羅摩一氣之下揮起斧頭。迦內沙認出斧子是父親所贈之物,不能挨到地上弄髒。他一下用鼻子捲起斧子,由於用力過猛,摔斷了一顆牙。另一個說法是:迦內沙是《摩訶婆羅多》的作者,仙人毗耶娑把故事口授給他。正當他忙於記錄時,筆突然斷了,他不忍心打斷毗耶娑,悄悄碰斷自己的牙尖,繼續記錄。因而他博學,精通經典。 毗濕奴的化身野豬。 除了外壁之上,大型雕像之外,底座也有一行裝飾帶,高20裡面左右雕刻,其中有很多大象。 牆壁上的大象本都是鼻子沖前,規規矩矩地等候主人調遣,唯獨靠近角落裡的這頭大象把頭扭到了一旁,原來旁邊是一對正在性愛的情侶。為了阻止主人妨礙它觀看,大象竟然用鼻子捲起主人的頭朝下倒過來了。你能看出大象的眉眼間正在笑嗎? 靠近底座的裝飾帶,雕刻比上面外壁上的相對粗糙一些。這裡的雕刻,更多是兩個人的卿卿我我。 轉到拉曼達寺神殿的後面,這裡出現了大型的性愛雕像,他們描述細膩,展示人體的豐盈美好,充滿生機勃勃的力量,並不粗暴更有著靜謐優雅。 幾乎所有宗教,大多是講究節欲。信仰 印度 教的當代 印度 人,對待性的問題,比 中國 人更保守,婚前性
行為被嚴格禁止,性的話題也被視為禁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其他 印度 神廟沒有看到關於性的雕刻。
而在 克久拉霍 ,性完全是赤裸裸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有四種傳說。據說,這個教派的宗教實踐就是瑜伽和性愛,通過這些實踐,人們才能解脫輪迴之苦。但是,如果在完美性交中已經欲仙欲死,何須再受輪迴之苦,以求解脫呢?
傳說之1:由於追求性快樂被賦予了宗教意義, 印度 教很多方面對性都毫不避忌諱,如宗教經典里的《奧義書》就有不少性愛儀式的直露描寫。當 印度 人把性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就誕生了一本神奇的書——《愛經》(Kamasutra),這些性愛雕塑實際上是一種鑿刻在岩石上的 印度 性學經典《愛經》,或者說是一本性愛技術的指南圖冊。《愛經》是一部以經書的形式寫成的關於性與愛、哲學和心理學的著作。 印度 人認為“愛”是與生俱來的,可以無師自通,“性”卻是必須經過學習才能掌握的。其讀者群是神廟裡的年輕修行者,他們無法得到世俗的性教育,因此需要用這種形象的“圖書”來補課。
傳說之2:為了保護建築,防止雷擊和惡魔侵襲。據說惡魔因陀羅(Indra,時常化身為暴雨、雷電)特別喜歡色情刺激,如果寺廟上刻有這種畫面,因陀羅就不會威脅寺廟的安全。
傳說之3:性愛雕刻是密教(Tantra,梵語“坦多羅”)儀式的圖解,類似於藏傳佛教密宗的“歡喜佛”。 印度 傳統宗教中的性力派以及脫胎自婆羅門教的藏傳佛教的密宗一派認為:人體乃宇宙之縮影,宇宙生命是男性活力(濕婆神)與女性活力(性力,即“沙克蒂”)結合的產物,因此男女兩性交媾的儀式也是一種修行模式,修行者通過它來實現“人神合一”,獲得靈魂解脫的極樂。由此推測, 克久拉霍 的眾多神廟在昌德拉王朝時期說不定是舉行密教狂歡儀式的場所,神廟甚至可能豢養了大批姿色迷人、精通《愛經》的“廟妓”,雕刻上的裸體女像正是那些“廟妓”的真實寫照!
傳說之4: 克久拉霍 的工匠們可能只是在用石刻表現他們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或 許昌 德拉王朝是一個道德鬆弛的世俗社會,浮雕上的畫面在當時並不被認為是淫亂、墮落和猥褻,而是日常的、優美的、歡快的場面。在一神教信仰征服世界以前,或許人類確曾有過所謂“純真的童年”。 印度 教吸收了這種對女性性魅力的神化,在5-9世紀時從 印度 教派生出了獨特的一個分支——坦多羅教(Tantfism),又稱性力派。性力派崇尚性,認為通過性愛,才可以與宇宙的溝通,獲得靈魂解脫。 中國 西藏 的密宗里男女雙修大法和性力派的概念十分相似。昌德拉王朝的國王信奉坦多羅教,這些神廟得以如此形態呈現給世人,也就不足為奇。
一千年前,這個神廟還擁有大批姿色迷人的達瓦達西,號稱是神的女奴,實際上就是廟妓,直到近代, 印度南部 的神廟還保留有達瓦達西。 克久拉霍 神廟上那些風情萬種的女性雕像,就是達瓦達西妖艷身影的寫照。那時候每年會舉行坦多羅教狂歡儀式,國王設想他本人就是男神,在這個儀式上,與臣民可以瘋狂縱欲,那是一個多麼瘋狂的場面。
性活動不僅繁衍人口,還增加財富。在農耕社會,財富往往體現在穀物和牲畜的數量上。因此,每當在田間舉行祈求豐收的儀式時,會有集體性愛的表演。性,已不單純是性,它被賦予了極其隆重的宗教色彩。性愛與獻歌、祭祀一起,是 印度 教最重要的三種敬神活動。許多祭祀儀式都有性表演環節,以此來演繹宇宙之起源。
全世界各民族都會思考宇宙起源的問題。基督教、伊斯蘭教、道教都有關於創世紀的表述。古代 印度 人看到,人源於性活動,而性活動又源於性欲,於是從人的來源推及宇宙起源,《薄伽梵歌》雲:“世界非相因而生,唯情欲,舍此別無他故。”就是說,世界不來源於物質,是神之欲(Kama)創造了世界。
愛是信仰,性也是信仰。 在我即將離開拉曼達寺的時候,又有導游帶著團隊過來,我看導游也在重點講解性愛雕像,並且指出來在外壁大型裝飾帶和底座裝飾帶之間的一個極窄的雕刻畫面,這裡也隱藏了很多性愛雕像,不過受面積所限,相對更為粗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