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加爾古堡的法式熱吻—2016春節yucca在印度
標題黨—鴿吻在梅 蘭加爾古堡 發完朋友圈,馬上收到賀電:為了抓拍鴿子飛翔在古堡上空的瞬間,胳膊沒舉殘廢嘛?
想起去年這時候在 聖彼得 大教堂門口排了3小時長隊,唯一的娛樂活動就是舉著相機對天,找好一個角度等廣場上的鳥展開翅膀飛過來。 成功 率不到1%。而梅 蘭加爾古堡 的鴿子烏秧烏秧的,拍到孤零零的建築畫面倒是很稀罕。
尤其眼皮底下那對沒羞沒臊的情侶,根本用不著抓拍,我相機拍完換手機,照片拍完拍視頻,它們倆還在沒完沒了,徹底虐死單身狗的節奏。
看過一個冷笑話:說某人向女神表白,得到的回覆就是——兩張鴿子接吻圖。多麼令人浮想聯翩,可惜它的內涵是……鴿吻gewen=滾,整個一杯具。
這個笑話終於有圖有真相了。作為一個標題黨,頂鍋蓋遁~
↑梅蘭加爾古堡 ↑梅蘭加爾古堡 行程Day01 2.4 北京 — 孟買 (交通:飛機/)
Day02 2.5 孟買 — 烏代布爾 (交通:飛機)
Day03 2.6 烏代布爾
Day04 2.7 烏代布爾 — 焦特布爾 (交通: 租車 )
Day05 2.8 焦特布爾 — 齋普爾 (交通:火車)
Day06 2.9 齋普爾
Day07 2.10 齋普爾 — 阿格拉 (交通:火車)
Day08 2.11 阿格拉 —德里(交通:火車)
Day09 2.12 德里— 阿姆利則 (交通:飛機)
Day10 2.13 阿姆利則 —德里(交通:飛機)
Day11 2.14 德里— 北京 (交通:飛機) ↑烏代布爾城市王宮 ↑哈飛立博物館 ↑烏代布爾 ↑焦特布爾 ↑梅蘭加爾古堡 ↑梅蘭加爾古堡 ↑焦特布爾 ↑焦特布爾 ↑琥珀堡 ↑琥珀堡 ↑泰姬陵 ↑小泰姬陵 ↑小泰姬陵 ↑阿格拉堡 ↑阿格拉 ↑阿姆利則 ↑阿姆利則金廟 ↑阿姆利則金廟 起因—被妖魔化的國度和淡定姐不出意外這又是一次和閨蜜以雙單身狗的組織結構出行。這次的同伴叫“童話”。
11月份我在 土耳其 收到童話的微信,問要不要春節一起去 印度 ,附了個行程單。我隨口答覆說回去考慮一下。
我對 印度 的認知寥寥無幾,四大文明古國的歷史知識早還給老師了,只知道 恆河 水浪打浪,去過 泰國 後才發現原來 泰姬陵 在印度……網絡安利我那裡的人民都開掛,還有個朋友最近去了印度,印象最深的照片是綠皮火車,奇怪的是,這些都莫名地戳中我興趣點。
然後轉眼15年的12月,還沒來得及認真計劃來年春節怎麼打發。湊巧有兩次朋友聚會被問到這個問題,我想起童話的建議,下意識說可能會去 印度 吧,結果無一例外地被潑了涼水。
女生去那裡很危險你知道麽?強X率多麼高的國家你知道麽!……8啦8啦的。
有個特別負責任的高中同學,私下發微信提醒我,走之前記得去X寶買裝備,究竟強光手電好用還是氣霧劑方便我們爭論得可熱烈了。玩笑過後我突然就覺得 印度 之行逼真了起來。
於是我打電話給童話,結果發現,這位姐發給我的行程表已經落地到不能再落地,一共5張機票,3張火車票,6間酒店,全、部、搞、定。我只需要照菜單把機票和火車票買了就行。
作為一條操心的命,在寫入被動程序後我迅速開啟了懶惰模式,想到未來的旅程能夠像寵物一樣被牽著走,感覺前途一片光明。
我不免八卦她,要是我不去,你打算一個人到 印度 過春節?沒人和你說危險什麼的嘛?你淡定的樣子還真讓人刮目相看啊。
時間轉換到春節,踏上 印度 的土地經歷了波瀾不驚的兩天之後,我想起出行前在朋友評論中被妖魔化的印度,不自禁地挑起這個話題,我們當時正在房間收拾行李,童話說:其實,我也是有備而來的。……是吧?是吧!雖然我在X寶也收藏一堆,但實際並沒有下單,於是我很好奇同伴的選擇,就見這位姐面無表情地扔過來兩盒……套套。說……這是她一早預備好,留著最後時刻自保用的……
她還帶了我的份!……
她說這是某某活動送的不用客氣!……
不曝照—第N次被批評拍照技術差。在我印象中,童話不算很OPEN的人,離曬照狂魔差得遠,最重要的是姐們兒對我的手藝相當不屑一顧,所以這篇游記就不曝照了。雖然這位姐也算得上白富美一名,一路上圍觀群眾無數。
有時候我自顧自端著相機對著不知名物體一通忘我地抒情,轉身發現人不見了,走不多遠,就能發現人群集中在一處圍著個圈……撥開人堆擠進去,就見她坐在中間安靜地等我,旁邊是列隊準備跟她合影的當地人。
畫風類似於這樣: ↑阿格拉堡 每個和我出行的閨蜜見我裝模作樣背著單反(實際使用爪機居多),最初難免心存期待,但無一例外地,為她們拍過幾張照片之後,我就開始被嫌棄,最終把同伴培養成了自拍黨。
說起這個,我確實不擅長拍美女(也許對象是帥鍋還能提起點精神),你會發現罈子里拍的到位的美女作品多半都出自她老公,滿滿的愛意(耐心)和發掘精神才是品質保證。
而且每個人不但最瞭解自己的拍照角度,對拍照的要求也大相徑庭,去年底,我剛剛經歷了對背景取材非常苛刻的 土耳其 行同伴,而上上次則是秉承本人必須占據畫面三分之二原則的 臺灣 行同伴。
說到這裡,如果有時間把 臺灣 的游記補上,可以期待裡面會出現大量人物照片,因為我倆有過這麼一段對話:
:你怎麼什麼都拍啊?這有什麼好拍的?
:萬一要寫游記呢,我的攻略都是帖子看來的,也希望能自己寫一點回饋大家啊。(當然懶癌晚期病患說話是不負責的)
:你還寫游記?!那你會把我的照片發上去麽?
:你想我發麽?
(想了想):你發我照片的時候,能備註:此人未婚麽? “衣”——Nice Sari!不同人對溫度的感受差異很大,走之前加入了一個“春節 印度 見”的群,先遣小伙伴在北印說衝鋒衣都沒用上,並叮囑一定要帶涼鞋。結果我們從 孟買 進,在 烏代布爾 吃早飯穿著薄羽絨還嫌冷。
不過總的來說,春節是很適合 印度 的旅游時節,註意早晚溫差就好。
我帶的32寸箱子裡面裝了很多衣服,利用率最高的是短袖+夾克(女漢子)組合。而我同伴只帶一身衣服!一路買買買,外加一條披肩走天下,這條披肩可保暖可擋風可防曬可遮頭髮(有的寺廟需要),推薦。
印度 服飾不貴,在焦特普爾的市場上甚至0盧比(約合10元人民幣)就能淘到一條莎麗。除了顏色艷麗、穿著寬鬆舒適,據說穿著當地傳統服飾還有防騷擾的功效,攻略上解釋這是當地人民出於對文化和風俗的尊重。然並卵。我倆穿著莎麗在大街上晃蕩的時候,感覺周圍的騷動更明顯了。
說好的融入感呢,雖然路人皆贊“Nice Sari”,但還是覺得有哪裡不對,周圍的眼神看得我們心裡發慌,懷疑自己選的莎麗太過華麗了,說不定是人家結婚時才穿的,要不然就是演出服……後來遇到比較能聊上兩句的當地人,就忍不住問了這個問題,但是marriage和married也不知溝通清楚了沒。
莎麗其實是已婚婦女的專利,知 道真 相的我有點幻滅。
為了穿好莎麗我們特意讓店主幫忙錄了穿戴的過程,請相信這是技術活~~這裡只給想穿莎麗的妹子2個TIPS:
1、 莎麗裡面要穿小背心和襯裙,這些不一定和莎麗在一起賣,可以提前自備。背心修身的就行,想露肚皮請隨意;襯裙不能是鬆緊帶的,那麼大塊布打好多褶子就靠腰帶繫著不讓它掉下來呢。
2、 如果選擇我同伴買的那種莎麗,鑲嵌非常多的假鑽,十分沉重,除了具備一定體力,記得多準備一些大號的、結實的別針。
對於 印度 更常見的那種開叉高的長裙,為了好記,我一律叫KURTA,KURTA基本上沒什麼腰身,搭配的褲子也是肥肥的,如果不想買全套,行李中加條七分或九分的打底褲就百搭了。
↑烏代布爾 “食”——那些天反覆相見的印度大餅印度 食物總體口味偏重,不過一旦接受了這個設定,每個飯點都可以愉快的度過。我們基本沒有刻意去尋找美食(懶!),走哪兒吃哪兒,能在酒店解決就酒店解決。
拿照片出來一回顧,發現從頭到尾吃的都差不多,尤其每天餐桌上雷打不動的——餅,雖然所謂的 印度 拋餅實際是 新加坡 美食,但真正的印度餅也稱得上經典,我們敞開吃了天,回來都胖了。
那些天反覆相見的 印度 菜:
咖喱
燴蔬菜 烤雞肉 甜品 主角,各種餅-----
poori,早餐餅,裡面是空心的,用旁邊的bhaji蘸著吃 NAN(音),早餐以外每頓都吃的餅 疑似 山東 大煎餅。。。 以上這些本土菜譜最常見的食物,在哪裡吃都不會太失水準。
其實所有看過的 印度 游記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lassi,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對奶製品的一往情深……可惜此行沒安排去 瓦拉納西 ,和 大名 鼎鼎的blue lassi失之交臂,為了彌補缺憾,我幾乎每餐必點lassi,卻沒發現什麼亮點。
唯一可以推薦的是 焦特布爾 的lassi,在門樓下的那家,裡面加了香料,很 印度 。但這個味道不是所有人都喜歡,我同伴只喝了一口,我連續幹掉了剩下三杯,至今念念不忘。
想起去年這時候在 聖彼得 大教堂門口排了3小時長隊,唯一的娛樂活動就是舉著相機對天,找好一個角度等廣場上的鳥展開翅膀飛過來。 成功 率不到1%。而梅 蘭加爾古堡 的鴿子烏秧烏秧的,拍到孤零零的建築畫面倒是很稀罕。
尤其眼皮底下那對沒羞沒臊的情侶,根本用不著抓拍,我相機拍完換手機,照片拍完拍視頻,它們倆還在沒完沒了,徹底虐死單身狗的節奏。
看過一個冷笑話:說某人向女神表白,得到的回覆就是——兩張鴿子接吻圖。多麼令人浮想聯翩,可惜它的內涵是……鴿吻gewen=滾,整個一杯具。
這個笑話終於有圖有真相了。作為一個標題黨,頂鍋蓋遁~
↑梅蘭加爾古堡 ↑梅蘭加爾古堡 行程Day01 2.4 北京 — 孟買 (交通:飛機/)
Day02 2.5 孟買 — 烏代布爾 (交通:飛機)
Day03 2.6 烏代布爾
Day04 2.7 烏代布爾 — 焦特布爾 (交通: 租車 )
Day05 2.8 焦特布爾 — 齋普爾 (交通:火車)
Day06 2.9 齋普爾
Day07 2.10 齋普爾 — 阿格拉 (交通:火車)
Day08 2.11 阿格拉 —德里(交通:火車)
Day09 2.12 德里— 阿姆利則 (交通:飛機)
Day10 2.13 阿姆利則 —德里(交通:飛機)
Day11 2.14 德里— 北京 (交通:飛機) ↑烏代布爾城市王宮 ↑哈飛立博物館 ↑烏代布爾 ↑焦特布爾 ↑梅蘭加爾古堡 ↑梅蘭加爾古堡 ↑焦特布爾 ↑焦特布爾 ↑琥珀堡 ↑琥珀堡 ↑泰姬陵 ↑小泰姬陵 ↑小泰姬陵 ↑阿格拉堡 ↑阿格拉 ↑阿姆利則 ↑阿姆利則金廟 ↑阿姆利則金廟 起因—被妖魔化的國度和淡定姐不出意外這又是一次和閨蜜以雙單身狗的組織結構出行。這次的同伴叫“童話”。
11月份我在 土耳其 收到童話的微信,問要不要春節一起去 印度 ,附了個行程單。我隨口答覆說回去考慮一下。
我對 印度 的認知寥寥無幾,四大文明古國的歷史知識早還給老師了,只知道 恆河 水浪打浪,去過 泰國 後才發現原來 泰姬陵 在印度……網絡安利我那裡的人民都開掛,還有個朋友最近去了印度,印象最深的照片是綠皮火車,奇怪的是,這些都莫名地戳中我興趣點。
然後轉眼15年的12月,還沒來得及認真計劃來年春節怎麼打發。湊巧有兩次朋友聚會被問到這個問題,我想起童話的建議,下意識說可能會去 印度 吧,結果無一例外地被潑了涼水。
女生去那裡很危險你知道麽?強X率多麼高的國家你知道麽!……8啦8啦的。
有個特別負責任的高中同學,私下發微信提醒我,走之前記得去X寶買裝備,究竟強光手電好用還是氣霧劑方便我們爭論得可熱烈了。玩笑過後我突然就覺得 印度 之行逼真了起來。
於是我打電話給童話,結果發現,這位姐發給我的行程表已經落地到不能再落地,一共5張機票,3張火車票,6間酒店,全、部、搞、定。我只需要照菜單把機票和火車票買了就行。
作為一條操心的命,在寫入被動程序後我迅速開啟了懶惰模式,想到未來的旅程能夠像寵物一樣被牽著走,感覺前途一片光明。
我不免八卦她,要是我不去,你打算一個人到 印度 過春節?沒人和你說危險什麼的嘛?你淡定的樣子還真讓人刮目相看啊。
時間轉換到春節,踏上 印度 的土地經歷了波瀾不驚的兩天之後,我想起出行前在朋友評論中被妖魔化的印度,不自禁地挑起這個話題,我們當時正在房間收拾行李,童話說:其實,我也是有備而來的。……是吧?是吧!雖然我在X寶也收藏一堆,但實際並沒有下單,於是我很好奇同伴的選擇,就見這位姐面無表情地扔過來兩盒……套套。說……這是她一早預備好,留著最後時刻自保用的……
她還帶了我的份!……
她說這是某某活動送的不用客氣!……
不曝照—第N次被批評拍照技術差。在我印象中,童話不算很OPEN的人,離曬照狂魔差得遠,最重要的是姐們兒對我的手藝相當不屑一顧,所以這篇游記就不曝照了。雖然這位姐也算得上白富美一名,一路上圍觀群眾無數。
有時候我自顧自端著相機對著不知名物體一通忘我地抒情,轉身發現人不見了,走不多遠,就能發現人群集中在一處圍著個圈……撥開人堆擠進去,就見她坐在中間安靜地等我,旁邊是列隊準備跟她合影的當地人。
畫風類似於這樣: ↑阿格拉堡 每個和我出行的閨蜜見我裝模作樣背著單反(實際使用爪機居多),最初難免心存期待,但無一例外地,為她們拍過幾張照片之後,我就開始被嫌棄,最終把同伴培養成了自拍黨。
說起這個,我確實不擅長拍美女(也許對象是帥鍋還能提起點精神),你會發現罈子里拍的到位的美女作品多半都出自她老公,滿滿的愛意(耐心)和發掘精神才是品質保證。
而且每個人不但最瞭解自己的拍照角度,對拍照的要求也大相徑庭,去年底,我剛剛經歷了對背景取材非常苛刻的 土耳其 行同伴,而上上次則是秉承本人必須占據畫面三分之二原則的 臺灣 行同伴。
說到這裡,如果有時間把 臺灣 的游記補上,可以期待裡面會出現大量人物照片,因為我倆有過這麼一段對話:
:你怎麼什麼都拍啊?這有什麼好拍的?
:萬一要寫游記呢,我的攻略都是帖子看來的,也希望能自己寫一點回饋大家啊。(當然懶癌晚期病患說話是不負責的)
:你還寫游記?!那你會把我的照片發上去麽?
:你想我發麽?
(想了想):你發我照片的時候,能備註:此人未婚麽? “衣”——Nice Sari!不同人對溫度的感受差異很大,走之前加入了一個“春節 印度 見”的群,先遣小伙伴在北印說衝鋒衣都沒用上,並叮囑一定要帶涼鞋。結果我們從 孟買 進,在 烏代布爾 吃早飯穿著薄羽絨還嫌冷。
不過總的來說,春節是很適合 印度 的旅游時節,註意早晚溫差就好。
我帶的32寸箱子裡面裝了很多衣服,利用率最高的是短袖+夾克(女漢子)組合。而我同伴只帶一身衣服!一路買買買,外加一條披肩走天下,這條披肩可保暖可擋風可防曬可遮頭髮(有的寺廟需要),推薦。
印度 服飾不貴,在焦特普爾的市場上甚至0盧比(約合10元人民幣)就能淘到一條莎麗。除了顏色艷麗、穿著寬鬆舒適,據說穿著當地傳統服飾還有防騷擾的功效,攻略上解釋這是當地人民出於對文化和風俗的尊重。然並卵。我倆穿著莎麗在大街上晃蕩的時候,感覺周圍的騷動更明顯了。
說好的融入感呢,雖然路人皆贊“Nice Sari”,但還是覺得有哪裡不對,周圍的眼神看得我們心裡發慌,懷疑自己選的莎麗太過華麗了,說不定是人家結婚時才穿的,要不然就是演出服……後來遇到比較能聊上兩句的當地人,就忍不住問了這個問題,但是marriage和married也不知溝通清楚了沒。
莎麗其實是已婚婦女的專利,知 道真 相的我有點幻滅。
為了穿好莎麗我們特意讓店主幫忙錄了穿戴的過程,請相信這是技術活~~這裡只給想穿莎麗的妹子2個TIPS:
1、 莎麗裡面要穿小背心和襯裙,這些不一定和莎麗在一起賣,可以提前自備。背心修身的就行,想露肚皮請隨意;襯裙不能是鬆緊帶的,那麼大塊布打好多褶子就靠腰帶繫著不讓它掉下來呢。
2、 如果選擇我同伴買的那種莎麗,鑲嵌非常多的假鑽,十分沉重,除了具備一定體力,記得多準備一些大號的、結實的別針。
對於 印度 更常見的那種開叉高的長裙,為了好記,我一律叫KURTA,KURTA基本上沒什麼腰身,搭配的褲子也是肥肥的,如果不想買全套,行李中加條七分或九分的打底褲就百搭了。
↑烏代布爾 “食”——那些天反覆相見的印度大餅印度 食物總體口味偏重,不過一旦接受了這個設定,每個飯點都可以愉快的度過。我們基本沒有刻意去尋找美食(懶!),走哪兒吃哪兒,能在酒店解決就酒店解決。
拿照片出來一回顧,發現從頭到尾吃的都差不多,尤其每天餐桌上雷打不動的——餅,雖然所謂的 印度 拋餅實際是 新加坡 美食,但真正的印度餅也稱得上經典,我們敞開吃了天,回來都胖了。
那些天反覆相見的 印度 菜:
咖喱
燴蔬菜 烤雞肉 甜品 主角,各種餅-----
poori,早餐餅,裡面是空心的,用旁邊的bhaji蘸著吃 NAN(音),早餐以外每頓都吃的餅 疑似 山東 大煎餅。。。 以上這些本土菜譜最常見的食物,在哪裡吃都不會太失水準。
其實所有看過的 印度 游記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lassi,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對奶製品的一往情深……可惜此行沒安排去 瓦拉納西 ,和 大名 鼎鼎的blue lassi失之交臂,為了彌補缺憾,我幾乎每餐必點lassi,卻沒發現什麼亮點。
唯一可以推薦的是 焦特布爾 的lassi,在門樓下的那家,裡面加了香料,很 印度 。但這個味道不是所有人都喜歡,我同伴只喝了一口,我連續幹掉了剩下三杯,至今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