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相遇,在你華麗轉身前》一家三口緬甸12日自由行——曼德勒—蒲甘—格勞徒步—茵萊湖—仰光
↑山達穆尼佛塔 ↑山達穆尼佛塔 圍繞著大 金塔 ,以此往四個方向呈正方形延伸,
佈滿了密密麻麻的758座白塔,形成了一個白色的方陣。
每個塔頂都有金色的鈴鐺,微風吹過,聲聲鈴鐺作響,
仿佛是敏東王在想自己的弟弟訴說哀思。
又像是和尚在一遍又一遍地念誦經文。 ↑山達穆尼佛塔 臨近黃昏,這裡已經人跡罕至。
靜靜地聽著風鈴聲,仿佛會有一些超然的了悟。
坐在黃昏里,聽樹聲,聽風吟,時不時的一些暗花香。
——醉美山達穆尼!!醉美 緬甸 !!
↑山達穆尼佛塔 從山達穆尼出來,遇到這樣一支隊伍,
是做什麼的,想表達什麼樣的意願,至今不得而知。
只是因為在國內好久好久沒有見過這樣的場景了,
亦或作為80前 的我,自小到大,到底有沒有見過這樣的場景?
↑曼德勒 自行車隊後面,就是這樣的卡車隊。
領隊的卡車車頭的頂部專門有放大喇叭的支架,看上去蠻專業的樣子;
劣質的喇叭里播放著如進行曲般刺耳的音樂,
車身上掛有橫幅,插有彩旗。
後面的車上放有某人的雕像。
這讓我聯想到了 美國 總統的大選,
不過 美國 大選是烏泱泱的人流,這裡連圍觀的人都屈指可數。
所以,可以斷定,我的聯想肯定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後來在從 曼德勒 去 蒲甘 的路上遇到同樣的場景,
看來這或許只是一種有趣的民間活動 ↑曼德勒 ↑曼德勒 ↑曼德勒 趕在在夕 陽西 下之前,驅車到城市北部的 曼德勒 山,
去數一數鬱郁蔥蔥的平原上到底散落了多少“金子”。
曼德勒 皇宮 東北 部微微隆起的海拔236米的整個 曼德勒 山都是寺廟,
是 曼德勒 城區最大的佛教聖地。
沿途分佈著很多的寺廟和佛塔。
可以一邊走,一邊慢慢欣賞。
然而赤腳走完那1700個臺階,
不僅僅是於我,於任何一個外國游客,都是萬萬做不到的。
所以我們錯過了那些散落的“金子”
直接來到山頂的斯坦溫皮佛塔(Sutaungpyai Paya)
同馬哈木尼佛塔一樣,這裡也是要再花1000k的費用的。
有的人說這是門票,有的人說這是照相的費用,
但不管怎麼說,這1000k免不掉。 ↑曼德勒山 曼德勒 山(Mandalay Hill)是 曼德勒 城內最高的山丘。
相傳佛主釋迦牟尼宣揚佛法時曾路過此地,
釋迦牟尼由弟子阿難(Ananda)陪伴,
站在 曼德勒 山上指著山下廣袤的土地,
預言2400年後,這裡將會出現一座繁華的 大城 。
此後 曼德勒 果然不負所望,在敏東國王的統治下,
30年的榮景在歷史中點綴成不朽的一頁。
↑曼德勒山 著名的 緬甸 母親河—— 伊洛 瓦底江從天邊宛然而來,
彎彎曲曲繞過 曼德勒 山,向肥沃的平原流去。
倘若時間充裕,可以從山腳下沿著山坡逐級而上,
這裡有一千七百個臺階,沿途有八大寺廟。
山頂的塔尖以及綿延下來的塔廊,仿佛是一個剪紙的造型。
↑曼德勒山
車子開到山上的停車場,最上面的一段可以有電梯直達。
山頂是一個 印度 教的寺廟,即古老的斯塔溫皮佛塔。
斯坦溫皮佛塔的四周是一根根方形的柱子,
柱子上用玻璃鑲嵌成棱形的圖案,柱子之間鬥拱相連,迴廊貫通,
在夕陽的餘暉下奪目耀眼,晶瑩剔透。 ↑曼德勒山 ↑曼德勒山 曼德勒 上山的和尚真的有些與眾不同。
他們氣質儒雅,敏而好學,
同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聊天,是他們學習英語的最佳方式。
而作為游客,傾聽他們簡短含蓄的英語,
感知智慧者眼中的錯綜世界,也是一種陶冶和熏染。 ↑曼德勒山 緬甸 是個佛教國度,
在這裡,信仰是一種內心的靜謐與修養。
不管外面如何嘈雜,只要心無旁騖,內心就是永遠的寧靜和安詳。
三位敬佛的老者,就這樣安靜的坐著,仿佛與世隔絕一般。
這或許就是 緬甸 的魅力。 ↑曼德勒山 在我的字典里,最早的 緬甸 ,意味著貧窮、危險和戰亂。
幸好,這些偏見並沒有阻止我的腳步,我還是義無反顧地來到了這裡。
獨有真正走進這個國家,才發現這裡才是東南半島上最驚艷的目的地所在。
比之 東南亞 最火的 泰國 和印尼,
這裡簡直就是視覺上的洞天福地,是心靈上的世外 桃源 。
因而唯有事先到達,大概才可以事後開口。
或許世界上的勝地,就是用來顛覆我們的原始想象的。
然而,這樣的勝地又能維持到幾何?
畢竟, 緬甸 也需要發展,也需要進步!
或許,日後的 緬甸 ,勝地也是只有風景罷了,
畢竟,這裡有詩情畫意的烏本橋,有萬千佛塔的 蒲甘 ,
然而,人文呢?這樣朴實無華的民族,
在發展和進步之後,還能維持到幾何?
所以,如果想看最美麗的 緬甸 ,真的一定要儘早!!
要在她華麗轉身前,一睹她的最原始的妖嬈!! ↑曼德勒山 不管是在寺廟,還是在民間,
不管是在大街,還是在小巷,
不管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
緬甸 永遠有這樣免費的飲水供所有人飲用。
或許你會因為覺得不衛生、不講究而拒絕,
但本地人已經成為習慣,他們在無私贈與別人的同時,
也在毫無芥蒂地接受著別人的饋贈。
而自視各個方面都優於 緬甸 人的我們,
能這樣襟懷坦蕩,磊瑰不羈嗎?
↑曼德勒山 ↑曼德勒山 夕 陽西 下的序幕已經拉開,平臺上聚集了越來越多的游客。
如果不提前占好位子,估計只能在第二排拍夕陽了!
↑曼德勒山 好在我對攝影無感,只是匆匆按了幾下快門,權當完成任務吧!
不過說實話,這裡的落日比起烏本橋的日落,真的差得太多。
如果時間不是很充裕, 曼德勒 山的日落是可以放棄的。 ↑曼德勒山 ↑曼德勒山 ↑曼德勒山 在山頂高處的平臺上,等待落日後天邊的雲墨化作深沉的幕布,
待到落幕之時,便是我們下山的那一刻了。
不知道停車場的大叔有沒有因為等待而焦灼
這樣的臨時包車,總會讓我因自己的遲遲不歸而對司機心生歉意。
到底我是太善良,還是太自私呢? ↑曼德勒山 ↑曼德勒 從山上離開的時候,還是天黑月未上,
到達山下皎多枝的時候,已經是天沉四山黑了。
遠遠地看到山腳下由霓虹燈勾勒出來的皎多枝,
在這樣一個漆黑如墨的夜晚,顯得格外的璀璨奪目。
↑加烏庫奇佛塔/皎多枝寶塔 皎多枝建於1853-1878年,
也叫做加烏庫奇佛塔,位於 曼德勒 上的南入口邊上。
另外,在阿瑪拉 普拉 古城,就是烏本橋的另一側也有一座皎多枝佛塔。
應該只是同名,沒有任何關聯。 ↑加烏庫奇佛塔/皎多枝寶塔 皎多枝正殿內有一座巨大的石佛,
是由位於 曼德勒 山北約30公里處的石山上採掘的一塊重達800噸的整塊綠色 大理 石雕刻而成的。
這座石山自古以來一直以出產優質 大理 石而聞名。
據說為了從伊諾瓦底江運這塊 大理 石,總共花了13天的時間,
動用了上萬名工人。
緬甸 大多數寺廟裡的佛像都貼了信奉者們進貢的金箔,
而這裡的佛像就是 大理 石。 ↑加烏庫奇佛塔/皎多枝寶塔 緬甸 雖然貧瘠,但礦產豐富,尤其是美玉,令人垂涎。
如此巨大的佛像,是整塊 大理 石雕刻而成的,你能想象嗎?
然而,這隻是 緬甸 佛像的冰山一角。 ↑加烏庫奇佛塔/皎多枝寶塔 遇到盛裝的一對 緬甸 情侶。
不知道是否在舉行什麼儀式?可是只有他們倆;
或者是在拍婚紗?可是沒有攝影師;
或者只是為了紀念彼此的承諾吧! ↑加烏庫奇佛塔/皎多枝寶塔 佛殿外側有八十羅漢雕像,據說是在雕刻最大的石佛時用削下來的岩石雕刻而成的。
八十羅漢雕像分別坐在八十座小佛 塔里 面。
不過為了保護佛像,都用鐵門鎖了起來。 ↑加烏庫奇佛塔/皎多枝寶塔
佈滿了密密麻麻的758座白塔,形成了一個白色的方陣。
每個塔頂都有金色的鈴鐺,微風吹過,聲聲鈴鐺作響,
仿佛是敏東王在想自己的弟弟訴說哀思。
又像是和尚在一遍又一遍地念誦經文。 ↑山達穆尼佛塔 臨近黃昏,這裡已經人跡罕至。
靜靜地聽著風鈴聲,仿佛會有一些超然的了悟。
坐在黃昏里,聽樹聲,聽風吟,時不時的一些暗花香。
——醉美山達穆尼!!醉美 緬甸 !!
↑山達穆尼佛塔 從山達穆尼出來,遇到這樣一支隊伍,
是做什麼的,想表達什麼樣的意願,至今不得而知。
只是因為在國內好久好久沒有見過這樣的場景了,
亦或作為80前 的我,自小到大,到底有沒有見過這樣的場景?
↑曼德勒 自行車隊後面,就是這樣的卡車隊。
領隊的卡車車頭的頂部專門有放大喇叭的支架,看上去蠻專業的樣子;
劣質的喇叭里播放著如進行曲般刺耳的音樂,
車身上掛有橫幅,插有彩旗。
後面的車上放有某人的雕像。
這讓我聯想到了 美國 總統的大選,
不過 美國 大選是烏泱泱的人流,這裡連圍觀的人都屈指可數。
所以,可以斷定,我的聯想肯定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後來在從 曼德勒 去 蒲甘 的路上遇到同樣的場景,
看來這或許只是一種有趣的民間活動 ↑曼德勒 ↑曼德勒 ↑曼德勒 趕在在夕 陽西 下之前,驅車到城市北部的 曼德勒 山,
去數一數鬱郁蔥蔥的平原上到底散落了多少“金子”。
曼德勒 皇宮 東北 部微微隆起的海拔236米的整個 曼德勒 山都是寺廟,
是 曼德勒 城區最大的佛教聖地。
沿途分佈著很多的寺廟和佛塔。
可以一邊走,一邊慢慢欣賞。
然而赤腳走完那1700個臺階,
不僅僅是於我,於任何一個外國游客,都是萬萬做不到的。
所以我們錯過了那些散落的“金子”
直接來到山頂的斯坦溫皮佛塔(Sutaungpyai Paya)
同馬哈木尼佛塔一樣,這裡也是要再花1000k的費用的。
有的人說這是門票,有的人說這是照相的費用,
但不管怎麼說,這1000k免不掉。 ↑曼德勒山 曼德勒 山(Mandalay Hill)是 曼德勒 城內最高的山丘。
相傳佛主釋迦牟尼宣揚佛法時曾路過此地,
釋迦牟尼由弟子阿難(Ananda)陪伴,
站在 曼德勒 山上指著山下廣袤的土地,
預言2400年後,這裡將會出現一座繁華的 大城 。
此後 曼德勒 果然不負所望,在敏東國王的統治下,
30年的榮景在歷史中點綴成不朽的一頁。
↑曼德勒山 著名的 緬甸 母親河—— 伊洛 瓦底江從天邊宛然而來,
彎彎曲曲繞過 曼德勒 山,向肥沃的平原流去。
倘若時間充裕,可以從山腳下沿著山坡逐級而上,
這裡有一千七百個臺階,沿途有八大寺廟。
山頂的塔尖以及綿延下來的塔廊,仿佛是一個剪紙的造型。
↑曼德勒山
車子開到山上的停車場,最上面的一段可以有電梯直達。
山頂是一個 印度 教的寺廟,即古老的斯塔溫皮佛塔。
斯坦溫皮佛塔的四周是一根根方形的柱子,
柱子上用玻璃鑲嵌成棱形的圖案,柱子之間鬥拱相連,迴廊貫通,
在夕陽的餘暉下奪目耀眼,晶瑩剔透。 ↑曼德勒山 ↑曼德勒山 曼德勒 上山的和尚真的有些與眾不同。
他們氣質儒雅,敏而好學,
同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聊天,是他們學習英語的最佳方式。
而作為游客,傾聽他們簡短含蓄的英語,
感知智慧者眼中的錯綜世界,也是一種陶冶和熏染。 ↑曼德勒山 緬甸 是個佛教國度,
在這裡,信仰是一種內心的靜謐與修養。
不管外面如何嘈雜,只要心無旁騖,內心就是永遠的寧靜和安詳。
三位敬佛的老者,就這樣安靜的坐著,仿佛與世隔絕一般。
這或許就是 緬甸 的魅力。 ↑曼德勒山 在我的字典里,最早的 緬甸 ,意味著貧窮、危險和戰亂。
幸好,這些偏見並沒有阻止我的腳步,我還是義無反顧地來到了這裡。
獨有真正走進這個國家,才發現這裡才是東南半島上最驚艷的目的地所在。
比之 東南亞 最火的 泰國 和印尼,
這裡簡直就是視覺上的洞天福地,是心靈上的世外 桃源 。
因而唯有事先到達,大概才可以事後開口。
或許世界上的勝地,就是用來顛覆我們的原始想象的。
然而,這樣的勝地又能維持到幾何?
畢竟, 緬甸 也需要發展,也需要進步!
或許,日後的 緬甸 ,勝地也是只有風景罷了,
畢竟,這裡有詩情畫意的烏本橋,有萬千佛塔的 蒲甘 ,
然而,人文呢?這樣朴實無華的民族,
在發展和進步之後,還能維持到幾何?
所以,如果想看最美麗的 緬甸 ,真的一定要儘早!!
要在她華麗轉身前,一睹她的最原始的妖嬈!! ↑曼德勒山 不管是在寺廟,還是在民間,
不管是在大街,還是在小巷,
不管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
緬甸 永遠有這樣免費的飲水供所有人飲用。
或許你會因為覺得不衛生、不講究而拒絕,
但本地人已經成為習慣,他們在無私贈與別人的同時,
也在毫無芥蒂地接受著別人的饋贈。
而自視各個方面都優於 緬甸 人的我們,
能這樣襟懷坦蕩,磊瑰不羈嗎?
↑曼德勒山 ↑曼德勒山 夕 陽西 下的序幕已經拉開,平臺上聚集了越來越多的游客。
如果不提前占好位子,估計只能在第二排拍夕陽了!
↑曼德勒山 好在我對攝影無感,只是匆匆按了幾下快門,權當完成任務吧!
不過說實話,這裡的落日比起烏本橋的日落,真的差得太多。
如果時間不是很充裕, 曼德勒 山的日落是可以放棄的。 ↑曼德勒山 ↑曼德勒山 ↑曼德勒山 在山頂高處的平臺上,等待落日後天邊的雲墨化作深沉的幕布,
待到落幕之時,便是我們下山的那一刻了。
不知道停車場的大叔有沒有因為等待而焦灼
這樣的臨時包車,總會讓我因自己的遲遲不歸而對司機心生歉意。
到底我是太善良,還是太自私呢? ↑曼德勒山 ↑曼德勒 從山上離開的時候,還是天黑月未上,
到達山下皎多枝的時候,已經是天沉四山黑了。
遠遠地看到山腳下由霓虹燈勾勒出來的皎多枝,
在這樣一個漆黑如墨的夜晚,顯得格外的璀璨奪目。
↑加烏庫奇佛塔/皎多枝寶塔 皎多枝建於1853-1878年,
也叫做加烏庫奇佛塔,位於 曼德勒 上的南入口邊上。
另外,在阿瑪拉 普拉 古城,就是烏本橋的另一側也有一座皎多枝佛塔。
應該只是同名,沒有任何關聯。 ↑加烏庫奇佛塔/皎多枝寶塔 皎多枝正殿內有一座巨大的石佛,
是由位於 曼德勒 山北約30公里處的石山上採掘的一塊重達800噸的整塊綠色 大理 石雕刻而成的。
這座石山自古以來一直以出產優質 大理 石而聞名。
據說為了從伊諾瓦底江運這塊 大理 石,總共花了13天的時間,
動用了上萬名工人。
緬甸 大多數寺廟裡的佛像都貼了信奉者們進貢的金箔,
而這裡的佛像就是 大理 石。 ↑加烏庫奇佛塔/皎多枝寶塔 緬甸 雖然貧瘠,但礦產豐富,尤其是美玉,令人垂涎。
如此巨大的佛像,是整塊 大理 石雕刻而成的,你能想象嗎?
然而,這隻是 緬甸 佛像的冰山一角。 ↑加烏庫奇佛塔/皎多枝寶塔 遇到盛裝的一對 緬甸 情侶。
不知道是否在舉行什麼儀式?可是只有他們倆;
或者是在拍婚紗?可是沒有攝影師;
或者只是為了紀念彼此的承諾吧! ↑加烏庫奇佛塔/皎多枝寶塔 佛殿外側有八十羅漢雕像,據說是在雕刻最大的石佛時用削下來的岩石雕刻而成的。
八十羅漢雕像分別坐在八十座小佛 塔里 面。
不過為了保護佛像,都用鐵門鎖了起來。 ↑加烏庫奇佛塔/皎多枝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