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相遇,在你華麗轉身前》一家三口緬甸12日自由行——曼德勒—蒲甘—格勞徒步—茵萊湖—仰光


除了招貓逗狗,女兒更喜歡的就是“調戲”當地的萌娃。
蹣跚學步的孩童,就這樣“散養”著,
我左顧右盼,竟找不到孩子的爹娘。

演員居然沒有一絲倦怠的深神情。
反而是這些主角兒男孩,已經有些厭煩了,
更有甚至,在臺上居然酣然入睡。

出行前看別人的游記,
大多的描寫都是緬人使用手機還不是很普及。
可我所到之處,似乎並非如此。
或許正是因為這是一個飛速發展中的國家,
她變身的速度快得讓人無法想象。
就像眼前的這個萌娃,和主席臺上那個婷婷的少女,
等到她華麗轉身的那一刻,
整個世界都將嘖嘖連聲,為其喝彩!!


純手工壓榨,無任何添加,
但是這操作工具看上去真的不衛生,很難接受,
最後還是放棄了


於是兩點鐘,同顧亮告別,
我們回到正軌,繼續下午老 蒲甘 的行程。
期間,同顧亮聊過我們即將要去的格勞徒步的行程,
顧亮很感興趣,但不知道強度如何,所以沒有加入我們,
以至於後來還因此而有些後悔
在日後的 仰光 行程中,顧亮也給了我們很多的建議,在此一併謝過

阿南達就在從娘烏去往老 蒲甘 的右手的大路上,臨近老 蒲甘 ,非常好找。
如果從娘烏直接過來,e-bike大概20分鐘就可以到達。

屬於早期的塔寺一體建築,年代僅次於瑞喜光塔,
是 蒲甘 現存最完整造型最美麗的佛教寺廟,
也被譽為 蒲甘 第一佛塔,
其建築工藝大大超越了之前的佛塔,
而且建造時融入了 緬甸 特有的風格。
阿南達如同城堡,具有多種特色,
是 緬甸 早期寺廟建築藝術和雕塑藝術的傑作代表,
建成之後被一再模仿,但從來沒有被超越……

此時的匠們已經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建造經驗,
相比早期單一簡陋的佛塔,
無論從砌磚、磚石混用,還是採光通風等方面都有了質的飛躍。
阿南達是 蒲甘 第一座大廟,也是至今最優雅美麗的佛教建築,
孟族式樣的建築同時帶有北 印度 風格,
反映了 蒲甘 早期寺廟想中期演變的過程。
更重要的是,設計者已經不再單一地模仿,
而是在建造中融入了 緬甸 傳統的因素,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阿南達塔就是這個時期建築的代表。
整個寺院呈正方形,象徵平衡與和諧。
寺的周圍分別有四條長長的走廊,
每條走廊都通到中間院子里,院子很大,占地近百畝。

每個的姿態都不同,代表了不同的寓意。
四尊佛像分別用檀香木、柚木、松木和於蘭木雕刻而成,
形態逼真,栩栩如生,被公認為是 蒲甘 最莊嚴美麗的佛像。
走進佛塔,遠看佛像,大佛抿嘴含笑,微微低頭俯視著下方的芸芸眾生。
近前仰視,法相面容莊重;
後退20米再看,佛像開始微笑起來,面容慈祥可親。


塔座是 印度 風格的正方形大佛窟,佛塔的每邊長約60米,主塔高51.24米。
可惜金色的塔頂在地震中受損,現在正在修複期,因此被整個包裹了起來。
據說塔頂通體貼滿黃燦燦的金箔,並鑲嵌著無數光彩奪目的珠寶,
在陽光的照下異常奪目與端莊。
而如今看到了,只能是一個形狀而已。

可是我端詳了許久,也只看到一個身子。
難道我看到的不是神獸?


但可能是由於我們是正午去的,
院子里的地面上已經被太陽炙烤得無從下腳,
所以偌大的寺廟,因為走路困難,所以沒有花大量的時間觀摩,
以至於塔基外壁上的1183塊以佛本生事為內容的浮雕都沒有仔細觀賞。

非常意外,偉大的阿南達寺,我們只用了15分鐘就參觀完畢。
原本計劃從阿南達出來,
去一下位於阿南達寺北門外西側的一座磚式寺廟:阿南達僧院Ananda Ok Kyaung的。
據說這座寺廟是 緬甸 傳統藝術衰退末期和建築重生時期的代表作品。
廟內有輝煌的壁畫,細緻入微的描繪了18世紀的生活,
有些畫著 葡萄牙 商人。
但由於剛剛纔村子里耽擱了太多的時間,所以放棄了。
下一站——正式進軍老 蒲甘 。
下麵是老 蒲甘 的地圖。




由 蒲甘 國王Kunhsaw Kyaunghpyu和Kyiso建成,
這座9世紀的城牆是 蒲甘 城牆中唯一保留的城門,也是正門。
騎著E-bike從這裡穿過,有一種跨越時空之感。
在當年 蒲甘 城建成的時候有12座城門,
現在只剩下這座正東門和附近殘留的城牆了。
城門左右兩處供奉的是 蒲甘 的守護神——兄妹精靈山神 Mahagiri Spirits。
這兩座佛像,不註意看很容易被忽略。
塔拉巴 門兩旁曾經還有護城河,只不過現在已經沒了印記。


博物館歷經5年,於2008年1月建成。
主要用於接待王宮大臣、外國大使,舉行各種儀式等。
宮殿禁止入內,所以只是在門口打卡。
它的斜對面就是阿奴律陀和江喜陀王時代的皇宮遺址。


但找到藏經閣真心不容易。
過了 塔拉巴 門左手邊一條上坡的路,
藏經閣就藏在這條路上。

建築採用了古老的 緬甸 式建築風格,
由於經書畏光,因此設計上減少了採光的窗戶,
五層屋頂裝飾曾經盡顯緬式風格。

它真的很破舊,很荒涼,很不起眼。
我們曾經走進裡面,雜草叢生,
如果不是看到這個石碑,真的會懷疑:這是藏經閣?


因為,我已經迷失在了老 蒲甘 的萬千佛塔之中。
好在向來方向感極強的老公,憑藉他的超能力,
基本上不費吹灰之力,帶我們尋覓到了那幾處知名的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