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相遇,在你華麗轉身前》一家三口緬甸12日自由行——曼德勒—蒲甘—格勞徒步—茵萊湖—仰光

這尊卧佛同前殿的坐佛一樣,棲息在逼仄的狹小空間里,
可能同樣訴說著被囚禁的痛苦滋味。


我身後右手邊的盡頭出來,是卧佛的佛首。
也就是說整個後殿的長度,就是卧佛身軀的長度。

這裡的空間和氛圍很容易讓人產生了一種壓抑的情緒,
此情此景,也很容易令人想起 中國 歷史上建都金陵的亡國之君李煜,
想起他的囚禁生活,
想起他的那首絕命詞——《虞美人》
那句“故國不堪迴首月明中”,
是否也是馬努哈建造此處寺廟時的心情寫照 。

據說,只有吉祥卧的佛陀,臉上才會掛著微笑,
PS:吉祥卧是佛教的一種修行姿勢,通常朝右側卧躺,也是佛陀進入涅槃的姿勢。
這尊卧佛表達了馬努哈的內心:只有死亡才是他痛苦的最終解脫。



因此,我也不是很確定這到底是不是阿比雅達那寺。

這裡的壁畫很精美,且不允許拍照。
這點同文獻上的阿比雅達那寺和相像。
傳說,當年修羅王(Sawlu)出兵討伐孟族耶曼乾(Yamankan),
修羅在庇固地區的叛亂中被俘,
蒲甘 王國的大將江喜陀逃回 蒲甘 後,與自己的情人Abeyadana約會,
當姍姍來遲的Abeyadana找到熟睡的江喜陀時,
一個巨大的那迦蛇神正在睡覺的江喜陀身邊保護著他,
Abeyadana的尖叫聲叫醒了江喜陀,同時也嚇跑了那迦蛇神。
江喜陀把那迦蛇神對他的保護看作是他將成為國王的一個暗示。
在1084年登基後,便娶了Abeyadana為王妃,
之後王妃下令修建了這座寺廟並命名為Abeyadana。


在這裡我們邂逅了時光,陳舊的印記,其實是時光高貴的勛章。
但這座塔只是 蒲甘 眾塔 中非 常普通的一座,
我甚至連它的名字也僅僅是推測。


我的腳已經不堪重負。
給最辛苦的腳和得以讓它歷練的路面來張合影,以作留念

這實際上是一個塔群,沿路可以看到很多散落的小佛塔。
蒲甘 的塔多種多樣,有的是可以進入拜佛的,
有的是實心的,有的可以登上塔頂,有的不能。
在 蒲甘 游覽還有一個重大的障礙,
就是景點介紹上的英文對這些古老建築分別稱為Pagoda, Temple, Pahto, Dagoba,
你很難區分它們到底有什麼不同,
這些稱謂繞得我頭暈,索性一概稱之為“塔”或者“寺”。
下麵這些就是 蒲甘 不知名的佛塔中的幾千分之一。



位於從娘烏去新 蒲甘 的路上,在馬努哈和南琶雅南面的左手邊就是這座寺。
那格雍寺整座寺廟保存的比較完好,四周有完整的圍牆,
裡面有漂亮的壁畫彩色泥塑和金佛,帶一點 印度 風格,同樣,不允許拍照。
寺廟裡面很黑,繼古表基寺後,再沒有提供探照燈的寺廟。
被壓在行李箱底部的頭燈呀,不遠千裡帶到 蒲甘 ,且在最需要的時候,將它遺棄在了旅館。
因此,也只能借助手機的電筒,來瞻仰裡面的壁畫了。

相同的角落佛塔和相同的階梯狀臺階,
但是相比阿南達寺線條上更加柔和。
“Nagayon”意味蛇庇護所,相傳這座寺廟所在的位置就是當年江喜陀在那迦蛇神保護下睡著的地方。
所以寺院中供奉著一尊真人兩倍大的佛陀立像,背後是巨大的蛇形圖案。
兩側的佛像則小一半。
仔細觀察,在佛像的後邊就會發現蛇尾巴。
這些佛像跟阿南達寺里的佛像風格很相似,佛像那自然垂下的袈裟美麗極了。
寺廟內部牆上還有殘存的壁畫,主要是描繪了喬達摩成為佛陀前最後的生活場景。

不知道會有多少游客對此會感興趣,
反正我是無感的。


姐妹寺實際上就是由兩個寺廟組成:
姐姐:聖涅特阿瑪寺廟(Sein Nyet Ama)
妹妹:聖涅特尼瑪佛塔(Sein Nyet Nyima)

但是建築風格卻類似13世紀的寺廟。
整座建築四個方向都有入口,但主入口是在正對著妹妹的東面。
上層有四層臺階,其中下麵的三層四個角上都鑲有小型佛塔,
內側有樓梯(已經不能上去了),最上層則建有主佛塔尖。
門上的三重門楣裝飾現在大多已經損毀,
但是從保存的原始裝飾雕刻中依然能看到花、鳥、動物和食人魔等有關神話故事的豐富內容,
寺廟內部有一尊坐佛。


這是一個小型古堡狀的塔,白牆已部分被歲月染墨,
很多地方牆皮剝落,露出磚,磚縫裡生出雜草,
高低錯落十幾個塔尖拱衛著主塔尖,
四面有高大的門,門楣上火焰紋裝飾,
塔門裡黑黢黢,隱約看到有佛像。

幸好這裡可以穿鞋。
磚石路勉強還能繼續忍受,如果在這雜草中赤腳,我是斷斷扛不住的。

三層的階梯狀方形底座和上面鐘罩型的塔尖與其他佛塔看上去差別不大。
但是整個鐘罩型的塔尖分成鐘型的下部以及圓錐形的上部成為一個獨特的類型。
在鐘型的塔身四面各鑲嵌有一個佛龕,裡面各有一尊小型坐佛,塔內供奉有舍利。


眼前的一幕讓我如同走進夢幻的城堡。
只在一瞬間,我們就沉浸在濃郁的時光隧道里——
載著游客的馬車,從我身邊慢慢走過,
車夫對我頷首,還沒有想起那句“鳴個喇叭”(緬語:“你好”的意思)
他就已然飄過。
穿著籠基,頭頂大筐的婦人從我身邊慢慢走過,與我們相視微笑,
我頷首對她道一聲剛剛想起的“鳴個喇叭”,
她的笑意更濃,回一句同樣的問候,與我們擦肩,嬉笑著繼續上路。
在 緬甸 ,無論城裡人還是鄉下人,都彬彬有禮,四目相對,即露微笑,讓人如沐春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