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相遇,在你華麗轉身前》一家三口緬甸12日自由行——曼德勒—蒲甘—格勞徒步—茵萊湖—仰光


在我看來,這裡是 曼德勒 城區所有寺廟裡最美最有特色的地方,沒有之一。
之所以最美,就是因為這裡比比皆是的精美的柚木雕刻。
整個建築的外側和內測以及屋頂都是手工雕刻的裝飾,
所以整個僧院儼然就是一件高水平的藝術作品。

整個建築為三層。
底部以上百根柚木立柱為支撐,形成懸空高架的地盤,
有利於通風防潮。

第一層的主殿,外圍配有一圈的木迴廊。
這是敏東王時期的典型風格。
外圍門牆上的精美雕花,讓人頓覺眼花繚亂。
並且每一處雕花,都是千姿百態,各不相同。

內部的牆壁和屋頂都塗有金色的牆漆。
金色宮殿的稱號也是由此而來。


敏東王最後也是在這裡駕崩的。
敏東王的繼位者錫袍王為了避諱,
將整座建築拆遷到皇宮外,也就是現在的位置所在,
並把它變成了一座僧院,一直沿用至今。
這位國王后來經常到僧院里獨坐沉思,
所以直到現在還遺留有一個大獅寶座、皇室的冥想卧榻和佛祖的肖像。

內部的木雕似乎以神像為主,
而且木雕、牆壁甚至屋頂上面都塗有金漆,
可以讓人遙想當日的輝煌。

因而在 曼德勒 ,乃至 緬甸 ,都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其實,這座僧院同因瓦古城的寶迦雅寺風格類似。
只不過規模更宏大,工藝更精緻。
且據說寶迦雅寺是翻新過的。
這樣的門框,是不是世上絕美的相框?

在最早 曼德勒 的行程規劃中,昨晚本來是有安排一場 曼德勒 的木偶劇的。
但因為諸多原因,最終沒有成行。
說起這“諸多”原因,其實不過如下幾點:
1、木偶劇是晚上20:30開始,而由於前一天晚上在 昆明 並沒有休息好,所以有些困倦了;
2、雖然 曼德勒 的木偶劇團在整個 緬甸 都非常有名氣,但門票不菲,10美元/人;
3、本以為我定的賓館距離劇團很近,然而小雄告訴我並非如此。
4、非常擔心表演時一口流利的英文獨白,然後我們什麼都沒有聽懂。
之前做過如下的功課:
木偶劇是 緬甸 的國劇,其內容多取材於神話傳說和佛教故事,是 緬甸 民間藝術得精華。
曼德勒 木偶劇團成立於1990年,至今已在全世界幾十個國家進行過表演,
可以算得上木偶戲里的最高水平。
木偶劇會讓游客有機會見到 緬甸 特有的弦樂:鳳首箜篌,又被大家稱作彎琴。
然而這一切,對我來說已經是永遠的錯過了。
雖然小雄後來給我發過一些木偶劇的視頻,
但畢竟這些都不是 曼德勒 木偶劇團的真實表演。



位於金色宮殿西側,從獨特僧院出來,步行200米左右就可以到達。
獨特僧院比之金色宮殿僧院,貌似規模上很大,有一種氣勢磅礴之感。
這也是有敏東王所建,原建築也是全柚木的。
可惜,該僧院於1890年燒毀。
現在所見的是由 緬甸 政府於1966年用水泥原址重建的。
雖不如柚木那般奢華,但還是保留了原有的建築雛形。

整個建築主要為白色牆壁,門窗和頂部配有金色木雕,
風格遠看很類似 歐洲 的大教堂。

除了立柱,基本沒有什麼別的東西,
類似於市內籃球場,看起來空空蕩盪的。
真個建築雖大,都沒有什麼值得一看的地方。

如果不是稍微挪挪腳就可以到達,
真的沒有必要到此一游。

固都陶有多個入口,每個入口都是由柚木所建,
並以鮮艷的大紅色和金色為主。
這種搭配在 緬甸 其他佛塔是很少見的。
入口處雕刻有佛家的傳說和神像。

這裡被 緬甸 人稱為“全世界最大的功德佛塔”
之所以有這樣的殊榮,是有來由的——
據說在佛塔剛剛修建完成時,
敏東王召集了 中南 半島各地2400位高僧,
在此完成了第五次佛經的修訂大會。
這些修訂好的佛經又用巴利文字被篆刻在729座雲石碑上,
石碑上的佛經經典地總結了佛陀從開悟到涅槃的所有講道經文。
在第730塊石板上雕刻了“世界最大的宗教經典”的雕刻過程。
即:2400人即使夜以繼日地工作,也花費了6個月的時間。

這些經書因為齊全的內容和宏大的規模,
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書”
據說,一個人如果每天閱讀八小時,
把這些經書讀完也需要一年半的時間。

即使外面蓋了白塔,四周還是用鐵柵欄圍了起來。
所以碑文只能遠觀而不可褻玩。
看到本地的小童在這裡玩耍。
大概四五歲的年紀,就在白塔的底座和地面之間跳來跳去。
雖說底座不高,但30釐米還是有的。
然而跳上跳下的難度並不是體現在高度上,
真正的看點是,孩子們都在赤腳,
是赤腳在30釐米高的臺階上跳來跳去。
更更更關鍵的:下麵的地面並不光滑,
而是偶爾也會遇到石子的洋灰地面。
緬甸 的小朋友,難道你們天生就有一副如此鋼鐵般地腳底板?
別說這樣往下蹦了,就是走在這路上,我都是小心翼翼,舉步維艱的。
小童與我,似乎是一組諷刺的對比,
然而,我心悅誠服地甘拜下風。

不過我印象里,對於樹木來說,120歲應該還是比較年輕吧?
這麼大的一棵樹,估計絕對不止120歲。

緬甸 人愛佛,也愛花兒,所以會買花兒來拜佛。
因此在 緬甸 的寺廟裡,會經常看到賣花兒的女孩兒。
這個女孩兒賣的花兒頗貴,1000k一串,但她會給你塗免費的“ 特納 卡”。
特納 卡是 緬甸 特有的一種美白防曬聖品,
行走在 緬甸 ,你會看到大部分 緬甸 女人、小孩以及少數男人的臉上都會塗有 特納 卡。
特納 卡是 緬甸 特有的一種木材,取其樹幹,摻水研磨,調成稀狀,即可塗在臉上。
趁未乾之前,可以畫出自己喜歡的線條和圖案。
特納 卡的厚薄、濃稀、圖案取決於個人,
有人塗得厚,可以畫出美麗的圖案;
有人塗得薄,幾乎與膚色融合,看上去自然清新。
寺廟裡2個女孩都在賣花兒,這個小朋友的生意明顯好於另一個。
其優勢就是顏值要比另外的女孩高一些。
看來,不論是在什麼場合,什麼職業,顏值都是有其優越性的!

尤其是位於中央的 金塔 ,與瑞喜宮如出一轍,
只是在規模上遜色一些。
很可惜,我們去的時候,這裡正在維修。


因為兩個寺廟裡的白塔群有太多的相似元素。
在我看來,唯一的明顯的不同就是這裡的白塔沒有裝上鐵柵欄。

固都陶的頂部是圓的。
寫著寫著游記,改成游戲——找不同了

也是白色的佛塔群。
但這邊是一個白色的佛塔方陣,中間一座很大的 金塔 。


1852年發生的第二次英緬戰爭,使得下 緬甸 淪喪,
緬甸 的半壁 江山 丟失,
如何面對危局的不同主張導致了 緬甸 國內政治力量的分裂,
而敏東王和他的弟弟加襄親王於1853年法定政變取代了原國王。
登上王位後,二人協力改革,勵精圖治,欲圖救亡圖存。
但其變革思路卻威脅到貴族勢力的利益從而遭到了激烈反對。
1866年發生了未遂宮廷政變,
血親加戰友的加襄親王弟弟,在這場政變中遇刺身亡。
沿著大門,穿過長廊,就可以到達中中間的金色大佛塔,
佛 塔里 面存有加襄親王的骨灰。
正中還供奉一座金色佛像。
據說是遷都時,敏東王從阿瑪拉 普拉 古城迎過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