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亞歐非 從伊朗德黑蘭到埃及赫爾格達 60天6國行攝之旅(海量美圖+15萬字游記 全文完)


在 卡尚 待了兩天,雖然對旅行者來說這裡的名氣不及 設拉子 和 伊斯法罕 ,專程來的人也不多(後面我遇到的幾撥同胞表示壓根就沒聽過 卡尚 ),但正因如此這裡保留了小城特有的慢節奏和安靜舒適,人們也比其他傳統旅游城市更加熱情友好。況且這裡的各種精美的傳統庭院和獨具特色的巴扎,以及與世隔絕的奧比揚奈古村都十分值得一看,我們在這裡度過充實的兩天,也在這裡開始了我們的 中東 之旅。而明天我們將動身前往擁有“半個天下”美譽的城市, 伊斯法罕 。
三、伊朗-伊斯法罕——天下一半如果現在讓我選一個 伊朗 城市再游一遍的話, 伊斯法罕 必定是我的不二之選。這裡有眾多 伊朗 難得一見的林蔭大道,以及眩目的清真寺、小資的Jolfa區、浪漫的三十三孔橋,所有的這些都能成為 伊斯法罕 的浪漫符號。這裡時尚、開放、輕鬆、充滿活力,確實無愧“半個天下”的美譽。
伊斯法罕 得名於波斯語“ 斯帕 罕”,意為“軍隊”,其歷史最遠可追溯到公元前4世紀。在公元11世紀塞爾柱王朝時, 伊斯法罕 曾被定為首都。到薩法維王朝時,整個城市達到空前繁榮,商賈雲集,東西方貿易集中於此,因此亦有了“到 伊斯法罕 就能閱盡半個世界”的贊美。而我則將用兩天的時間看盡這“半個天下”
Day4 6月14日 伊朗 \- 伊斯法罕
早上起來和Mustafa道別後便搭乘他父親的車到汽車站。 卡尚 到 伊斯法罕 的大巴車費20塊人民幣不到,依然便宜到飛起,三個半小時就到達 伊斯法罕 。坐出 租車 去旅館的途中,車在林蔭大道上開行,有那麼一瞬間我竟然忘記自己身在 中東 。從 德黑蘭 到 卡尚 ,一路走來都是黃土和沙漠,氣候乾燥得不行,來到 伊斯法罕 看到路兩旁滿眼綠色就深深愛上這裡了。
伊斯法罕 舊時商業的繁榮程度令人驚嘆,而如今也不弱。雖然沒有類似國內的大型購物商場,但沿街而立的店鋪一家緊挨著一家,賣衣服的賣箱包的賣金器的賣首飾的賣吃的賣喝的應有盡有,因此在 伊斯法罕 基本不愁吃喝逛。我們住的地方距離三十三孔橋不遠,在樓下快餐店速速解決掉兩個熱狗後就出發了。


過了三十三孔橋來到扎因達魯德河的南邊,Jolfa 亞美尼亞 區就在這一區域。為什麼在一個純粹的伊斯蘭國家裡會有 亞美尼亞 基督區呢? 亞美尼亞 區的存在可以追溯到阿 巴斯 一世時期,當時的Jolfa是 伊朗 北部邊境的一個城市,是 亞美尼亞 人的聚居點,以能工巧匠聞名。阿 巴斯 一世得悉之後,為令到這些出色的工匠幫助自己興建新國都即 伊斯法罕 ,便將整個 亞美尼亞 基督教社區從Jolfa搬到 伊斯法罕 ,並將該區域命名為新Jolfa。阿 巴斯 尊重他們的能力,亦同樣尊重他們擁有宗教自由,鼎盛時期Jolfa區一度有四萬多名基督徒在此生活。 從三十三孔橋到Jolfa不算很近,但沿著河邊走一路都是綠樹成蔭,感覺十分舒服。


在這片 亞美尼亞 區最不可錯過的是旺克大教堂。旺克大教堂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 伊朗 亞美尼亞 教會史上的重要焦點,同時亦側面反應出當時的開放包容政策。








從旺克教堂出來,鑒於 亞美尼亞 是我們下個目的地,我們順便進去隔壁的 亞美尼亞 文化博物館參觀。展館有三層,主要展出了 亞美尼亞 古老的文字、衣飾、書籍、繪畫等物品,算是基本把 亞美尼亞 的歷史文化梳理了一遍。其中最震撼我的是展示 亞美尼亞 大屠殺這一慘痛歷史的展櫃。 亞美尼亞 大屠殺是當年奧斯曼 土耳其 帝國對境內的 亞美尼亞 基督徒進行的一次由官方發起的有目的有預謀的種族清洗行為,受害者達150萬之多,慘烈情形對比起 南京 大屠殺有過之而無不及。但 土耳其 政府一直到現在都拒不承認,這也是 亞美尼亞 與 土耳其 徹底交惡的重要原因,具體等我寫到 亞美尼亞 篇時再細說,這裡就暫且不表。今年剛好是 亞美尼亞 大屠殺0周年,希望會有更多人關註這段慘痛的歷史吧。








回到旅店,馬上將番茄薯仔香腸洗凈切塊,用筷子卡住電水壺壺蓋滾了一小煲美味的番茄湯,再配以不遠萬里從祖國帶來的私家雞蛋麵條,那一刻簡直就覺得眼前的是人間美味。填飽肚子後我們又出發前往三十三孔橋。



閑逛過程中無可避免地又遇到不少求合照,而到目前為止基本上我對所有來求合照的人都毫無戒心,直至遇到那幾個Gay佬……
話說我在橋上拍照時,一班年輕人叫住了我,然後其中一個皮膚稍白的高個子的走上前跟我說了一堆波斯文,我聳聳肩攤開手錶示聽不懂,然後他又balabala地說了一堆,最後我笑著擺擺手不鳥他走開了。但他仍不死心,走上前捉住我的手臂摸(沒錯真的是摸!)了一下,笑得十分猥瑣得望著我,然後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嘴,又伸過來指著我對嘴,口裡不斷念著“ching ge li、ching ge li、ching ge li”,他旁邊的那堆人也不懷好意地笑。我瞬間意識到不太妙,立馬板起臉跟他說“I don’t know what you say , please don’t follow me”,然後掉頭就走。可他依然不死心,仍舊以相當猥瑣的語氣在我耳邊不斷說“ching ge li”,幸好我女友化身女漢子衝過來把我拉走才得以脫身。當時我已經有一點點猜到他的意思可是我還不確定,之後我問了不少 伊朗 人他們也表示不知道“ching ge li”的意思,後來是在 亞茲德 認識的Ali告訴我“ching ge li”的意思大概是他想“吃”了我,但這個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吃……瞬間千萬頭草泥馬在我腦海裡奔騰,加之“ching ge li”讀起來十分像國語里的“親個你”的發音,直接導致我我之後對主動前來搭訕的 伊朗 男人都保持高度的戒備心……
事實上雖然伊斯蘭教條里明文規定禁止同性戀,但同時也規定男人不得隨便碰女人,所以才衍生出如此多將魔掌伸向外國游客的Gay佬……所以說某些規條是一面雙刃劍,處理得不好就會把人性扭曲,例如將男人掰彎。

Day5 6月15日 伊朗 \- 伊斯法罕
昨天一下午都在Jolfa區,今天的重點自然就是伊瑪目廣場一帶了。伊瑪目廣場建於1602年,同樣也是阿 巴斯 大帝時期的產物。作為當時 新都 的最重要建築,伊瑪目廣場十分恢弘宏偉,是僅次於我大天朝的天安門廣場的世界第二大廣場。除此之外全 伊斯法罕 最精美的建築幾乎全部彙集於此,其中包括 阿裡卡 普宮,以及我接下來的目的地,沙阿清真寺和謝克洛弗拉清真寺。
沙阿清真寺位於伊瑪目廣場的南端,與北面的大巴扎遙首相望。我進入廣場看了一眼就被它的大門吸引過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