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西班牙——幸會一場文明的交響
↑基督教國王城堡 從城堡的高塔上俯瞰下去,噴泉水池與橘子樹建立的流水花園盡收眼底
房間里是基督國王的逼格,房間外是阿拉伯國王的逼格,真有意思 ↑基督教國王城堡 橘子樹種滿整個花園庭院: ↑基督教國王城堡 ↑基督教國王城堡 ↑基督教國王城堡 ↑基督教國王城堡 橘子個特別大,成熟的超級大橘子灑滿地。高妹兒去嘗了嘗,可惜實在是太酸…… ↑基督教國王城堡 ↑基督教國王城堡 ↑基督教國王城堡 ↑基督教國王城堡 花園裡這套雕像講的是基督教雙王伊莎貝爾一世和她的丈夫費爾南多(下令改造大清真寺的查理五世的外婆和外公)向大主教宣誓結成夫妻的場景: ↑基督教國王城堡 作為伊斯蘭終結者的他們像是 西班牙 的成吉思汗:
前面說到的 光復 戰爭雖然打500年,但是起初基督教王權基本上是處於被動防衛的狀態, 光復 是無從談起的。能保住比利牛斯山脈的領土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就別提 光復 了。他們還得向 科爾多瓦 進貢以換取 和平 。對伊斯蘭的第一場勝利發生在722年,一個西哥特貴族叫佩約拉主導的戰鬥在一個叫科瓦東的地區打響,並贏得了勝利。如果真要說 光復 ,那這個是原點。
大約100年後,佩約拉的後人阿方索一世和阿方索二世建立了一個王國,拒絕向 科爾多瓦 進貢。這個王國疆域擴張的速度很快,並真的幹了很多卧薪嘗膽的事。 比如 遷很多農民到無人區定居以儲備將來“國軍反攻大陸”的戰略資源,為了培育和保存這些戰略儲備兒遷都 萊昂 ,稱為 萊昂 王國。起初他們的日子並不好過,主要是因為對手升了級成了哈里發,正值10世紀的伊斯蘭盛世,動不動就要被伊斯蘭洗劫。但這個王國切切實實在苦難中積累起了戰略力量。 大名 鼎鼎的 卡斯 蒂利亞王國就是在10世紀從 萊昂 王國里獨立出來的。
另外一邊,還是在比利牛斯山脈,在 法國 的干預下,這個地域建立起了三個王國。其實與其說是王國,不如說是基督徒聚集點,分別是: 納瓦拉 、 阿拉貢 和 加泰羅尼亞 。對 西班牙 有一定瞭解的話,對這些名字都一定不會陌生。他們時至今日也是 西班牙 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背靠 法國 擋住了穆斯林的北侵。
和歷史上大多數王權的興衰轉折一樣,摩爾人的政權終結也是內外兩個因素的共同作用結果:
內部,摩爾人政權作為一個統一整體的存在時間並不長。和 歐洲 領土發生的千千萬萬的故事一樣,摩爾人也無法擺脫伊斯蘭宗教內部與貴族的家族欲望的分裂,分化成了多個小的國家。有些時候它們是聯邦,有些時候也彼此不怎麼搭理,甚至舉刀相向。這給了基督反抗勢力以休養生息之機,也給自己的滅門埋下了伏筆。 科爾多瓦 哈里發政權的分崩離析就是摩爾王朝的“安史之亂”,一代盛世迅速開始衰落。
這個轉折的戲劇化程度怎麼誇張都不過分,想象一下:收貢品的那位前一天還在展現皇恩浩蕩,四海升平,爾等平身。後一天他的兒子們就帶著貢品去給去年來送貢品那孫子獻禮請安了。基督王國開始向伊斯蘭小王國收取貢品,並把它們轉化成大量的城堡、工事和軍隊。
外部的基督對手卻是完全相反,他們的小王國開始逐漸合併統一。 卡斯 蒂利亞王國從 萊昂 王國獨立後,又合併了 萊昂 王國,兒子一躍成了爸爸。然後新的 卡斯 蒂利亞王國開始主導反攻南部大陸,並最終拿下了 科爾多瓦 。( 卡斯 蒂利亞王國在隨後歷史中主導了 西班牙 的 歐洲 霸主的形成,是現代 馬德里 政權的起源。而北部的 阿拉貢 王國與 加泰羅尼亞 的 巴塞羅那 伯爵也因聯姻而合併,成為新的 阿拉貢 王國。 卡斯 蒂利亞、 阿拉貢 、 加泰羅尼亞 各有各的制度、律法、語言、文化與習俗,這是今日 馬德里 人與 巴塞羅那 人彼此摩擦的根源)
1469年, 阿拉貢 王子費爾南多與 卡斯 蒂利亞公主 伊莎貝拉 結婚。他們倆隨後分別登上 卡斯 蒂利亞王國和 阿拉貢 王國的王位,這段婚姻成就了兩個 西班牙 地區最大的基督王國的聯合。他們併列國王和女王,因此她倆有基督雙王的稱號。這是 西班牙 劃時代的一筆,這意味著原來分分合合不穩定的基督教邦國被整合成了一個帝國。在他們的帶領下,穆斯林的最後一個政權 格拉納達 王國在留下了一座舉世聞名的阿格罕布拉宮後便消失於歷史長河。可以說,他們是 西班牙 穆斯林的終結者。
相信在 西班牙 人的心中這套雕像的分量也是很重的,他們恰好坐落於噴泉水池花園的核心地帶,在伊斯蘭統治者心愛的花園廣場上,這是勝利者對失敗者的驕傲的一擊。 ↑基督教國王城堡 ↑基督教國王城堡 烈日下的參觀確實有些讓人吃不消了,我們從國王堡壘出來以後就離開了老城區。老城區以外的 科爾多瓦 是現代化的,省去歷史的追憶與思考。街景讓人心情舒暢,若不是裝逼的耐心被烈日焦灼,我們會留下更多美照 ↑科爾多瓦 這種紫色花的樹遍佈在南部的 安達盧西亞 城市,非常好看,但北部的 馬德里 和 巴塞羅那 就沒有見到了 ↑猶太人區 ↑科爾多瓦 期初以為這是 科爾多瓦 的某個政府部門( 中國 人的思維定式了) ,實際上它應該是一個學校 ↑科爾多瓦 ↑坦蒂里亞斯廣場 ↑坦蒂里亞斯廣場 一包薯片招惹一群鴿子,哈哈 ↑坦蒂里亞斯廣場 ↑坦蒂里亞斯廣場 ↑猶太人區 ↑猶太人區 在 科爾多瓦 差不多待了24小時,這24小時不長,但足夠令我們把它放在游記的開篇了。
科爾多瓦 是西 羅馬 、伊斯蘭與基督文明共同的珍寶。時至今日,它也是 西班牙 安達盧西亞 的門戶。我們乘坐的歐鐵要從 馬德里 駛入 安達盧西亞 地區,無論去哪裡都要經過 科爾多瓦 。
還記得古 羅馬 橋,我們的足跡也在歷史的先賢后留在了這裡。我不知道我未來是否還會來到這裡,但我相信對 西班牙 和 科爾多瓦 最真切的感觸我會帶回 中國 。從這個角度去解讀,這南北之橋如今也仍在連通東西,而且是更為廣闊的地球的東西,不是嗎?
詩人洛爾加曾留下一首《其實之歌》:
“ 科爾多瓦
孤懸在天涯
漆黑的小馬
橄欖滿袋在鞍邊懸掛
這條路雖早認識
今生已到不了 科爾多瓦
穿過原野,穿過烈風
赤紅的月亮,漆黑的馬
死亡在俯視我
在戍樓上,在 科爾多瓦
唉,何其漫長的路途
唉,何其英勇的小馬
唉,死亡已經在等待著我
等我趕路去 科爾多瓦
科爾多瓦
孤懸,在天涯”
對於伊斯蘭文明來說,孤懸在天涯的何止 科爾多瓦 ?下一站我們一起去看看伊斯蘭留下的最為濃墨重彩的瑰寶——阿爾罕布拉宮 提要:
· 阿爾罕布拉與末代摩爾人
· 阿爾罕布拉的精華——納拉利埃斯皇宮
· 卡洛 斯的政績工程
· 阿爾拜 辛的美味一餐
· 尼古拉斯觀景台再凝望 ↑阿爾罕布拉宮 格拉納達 的開篇部分,我想引用出自《漫步阿蘭布拉宮》導讀的末文:
“阿爾罕布拉宮石榴門旁的石碑上,鐫刻著詩人碧亞埃斯貝沙獻給阿爾罕布拉宮的著作,內文的末段描述如下:
‘縱然牆垣蹤影蕩然無存,
然而回憶永存,
仿佛藝術與夢幻之棲身殿堂。
世上僅有的那隻夜鶯,
織做巢穴未曾停止。
聽,正獻唱天籟,
在阿爾漢布拉宮輝煌的斷垣殘壁中,
吟唱著告別之歌。’” ↑阿爾罕布拉宮 如果沒有 格拉納達 的摩爾人政權,那麼伊斯蘭對 西班牙 地區的統治年限會縮短250年。換句話說, 格拉納達 為伊斯蘭統治在 西班牙 乃至 歐洲 最後的存在補全了拼圖。
彼時, 科爾多瓦 已經被 卡斯 蒂利亞的鐵騎征服,最後一批伊斯蘭摩爾人把王國收縮到了退無可退的 格拉納達 ——距離 科爾多瓦 僅有100公里的地方。這像極了與大陸僅隔120公裡海峽的 臺灣 。 格拉納達 實在是個彈丸之地,最後那批伊斯蘭信徒退守這裡的時候,內心是什麼心情?也許經歷過大陸解放初期的 臺灣 人更能共鳴。
格拉納達 居民的組成是複雜的,不僅僅是傳統的來自 北非 、 東歐 和 中亞 的伊斯蘭民族,更有改弦更張的 西班牙 傳統民族,他們信真主,用阿拉伯文生活。
基督王國在距離徹底的勝利只剩最後100公里的時候停下了腳步,讓 格拉納達 王國繼續存在了250年。這究竟是什麼原因?我猜那時候 格拉納達 王國的統治者一定是與 卡斯 蒂利亞王國締造了盟約或賣身契,它在基督統治者的眼中已構不成什麼威脅,這才有了它的生存空間。
格拉納達 也實在是秀美如畫:群山環抱、江河灌流、田園如茵,是個藝術家、工匠與詩人靈感噴涌的地方。
命運的安排如此巧妙,給了摩爾人最後250年,讓伊斯蘭至高的建築群瑰寶阿爾罕布拉宮得以問世。 ↑格拉納達 我們是從 馬德里 乘坐歐鐵來到 格拉納達 的,天沒亮就出發了。我們把行李放進位於 阿爾拜 辛區的民宿後,就直奔阿爾罕布拉宮了。阿宮裡的納拉里埃斯皇宮是要提前很久預約的,為控制人流,預約進入的時間相當剛性。我們的預約時間是下午1點半,所以,一切都得抓緊。 ↑格拉納達 從民宿出來到去往阿宮的公交站(C3路公交)有5、6分鐘的步行路程,這一路也是街景獨特。
格拉納達 是我們此行最南的區域,南部的 日照 非常強烈,一年中多數時候是晴空萬里的。所以政府在一些主要的步行街道上都設置了這種大型帷幔的遮陽裝置,美觀 大方 且實用。當然,這不是南部的專屬,我們在北部的托雷多也見過。
↑格拉納達 車來了,趕緊跑啊!!! ↑格拉納達
房間里是基督國王的逼格,房間外是阿拉伯國王的逼格,真有意思 ↑基督教國王城堡 橘子樹種滿整個花園庭院: ↑基督教國王城堡 ↑基督教國王城堡 ↑基督教國王城堡 ↑基督教國王城堡 橘子個特別大,成熟的超級大橘子灑滿地。高妹兒去嘗了嘗,可惜實在是太酸…… ↑基督教國王城堡 ↑基督教國王城堡 ↑基督教國王城堡 ↑基督教國王城堡 花園裡這套雕像講的是基督教雙王伊莎貝爾一世和她的丈夫費爾南多(下令改造大清真寺的查理五世的外婆和外公)向大主教宣誓結成夫妻的場景: ↑基督教國王城堡 作為伊斯蘭終結者的他們像是 西班牙 的成吉思汗:
前面說到的 光復 戰爭雖然打500年,但是起初基督教王權基本上是處於被動防衛的狀態, 光復 是無從談起的。能保住比利牛斯山脈的領土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就別提 光復 了。他們還得向 科爾多瓦 進貢以換取 和平 。對伊斯蘭的第一場勝利發生在722年,一個西哥特貴族叫佩約拉主導的戰鬥在一個叫科瓦東的地區打響,並贏得了勝利。如果真要說 光復 ,那這個是原點。
大約100年後,佩約拉的後人阿方索一世和阿方索二世建立了一個王國,拒絕向 科爾多瓦 進貢。這個王國疆域擴張的速度很快,並真的幹了很多卧薪嘗膽的事。 比如 遷很多農民到無人區定居以儲備將來“國軍反攻大陸”的戰略資源,為了培育和保存這些戰略儲備兒遷都 萊昂 ,稱為 萊昂 王國。起初他們的日子並不好過,主要是因為對手升了級成了哈里發,正值10世紀的伊斯蘭盛世,動不動就要被伊斯蘭洗劫。但這個王國切切實實在苦難中積累起了戰略力量。 大名 鼎鼎的 卡斯 蒂利亞王國就是在10世紀從 萊昂 王國里獨立出來的。
另外一邊,還是在比利牛斯山脈,在 法國 的干預下,這個地域建立起了三個王國。其實與其說是王國,不如說是基督徒聚集點,分別是: 納瓦拉 、 阿拉貢 和 加泰羅尼亞 。對 西班牙 有一定瞭解的話,對這些名字都一定不會陌生。他們時至今日也是 西班牙 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背靠 法國 擋住了穆斯林的北侵。
和歷史上大多數王權的興衰轉折一樣,摩爾人的政權終結也是內外兩個因素的共同作用結果:
內部,摩爾人政權作為一個統一整體的存在時間並不長。和 歐洲 領土發生的千千萬萬的故事一樣,摩爾人也無法擺脫伊斯蘭宗教內部與貴族的家族欲望的分裂,分化成了多個小的國家。有些時候它們是聯邦,有些時候也彼此不怎麼搭理,甚至舉刀相向。這給了基督反抗勢力以休養生息之機,也給自己的滅門埋下了伏筆。 科爾多瓦 哈里發政權的分崩離析就是摩爾王朝的“安史之亂”,一代盛世迅速開始衰落。
這個轉折的戲劇化程度怎麼誇張都不過分,想象一下:收貢品的那位前一天還在展現皇恩浩蕩,四海升平,爾等平身。後一天他的兒子們就帶著貢品去給去年來送貢品那孫子獻禮請安了。基督王國開始向伊斯蘭小王國收取貢品,並把它們轉化成大量的城堡、工事和軍隊。
外部的基督對手卻是完全相反,他們的小王國開始逐漸合併統一。 卡斯 蒂利亞王國從 萊昂 王國獨立後,又合併了 萊昂 王國,兒子一躍成了爸爸。然後新的 卡斯 蒂利亞王國開始主導反攻南部大陸,並最終拿下了 科爾多瓦 。( 卡斯 蒂利亞王國在隨後歷史中主導了 西班牙 的 歐洲 霸主的形成,是現代 馬德里 政權的起源。而北部的 阿拉貢 王國與 加泰羅尼亞 的 巴塞羅那 伯爵也因聯姻而合併,成為新的 阿拉貢 王國。 卡斯 蒂利亞、 阿拉貢 、 加泰羅尼亞 各有各的制度、律法、語言、文化與習俗,這是今日 馬德里 人與 巴塞羅那 人彼此摩擦的根源)
1469年, 阿拉貢 王子費爾南多與 卡斯 蒂利亞公主 伊莎貝拉 結婚。他們倆隨後分別登上 卡斯 蒂利亞王國和 阿拉貢 王國的王位,這段婚姻成就了兩個 西班牙 地區最大的基督王國的聯合。他們併列國王和女王,因此她倆有基督雙王的稱號。這是 西班牙 劃時代的一筆,這意味著原來分分合合不穩定的基督教邦國被整合成了一個帝國。在他們的帶領下,穆斯林的最後一個政權 格拉納達 王國在留下了一座舉世聞名的阿格罕布拉宮後便消失於歷史長河。可以說,他們是 西班牙 穆斯林的終結者。
相信在 西班牙 人的心中這套雕像的分量也是很重的,他們恰好坐落於噴泉水池花園的核心地帶,在伊斯蘭統治者心愛的花園廣場上,這是勝利者對失敗者的驕傲的一擊。 ↑基督教國王城堡 ↑基督教國王城堡 烈日下的參觀確實有些讓人吃不消了,我們從國王堡壘出來以後就離開了老城區。老城區以外的 科爾多瓦 是現代化的,省去歷史的追憶與思考。街景讓人心情舒暢,若不是裝逼的耐心被烈日焦灼,我們會留下更多美照 ↑科爾多瓦 這種紫色花的樹遍佈在南部的 安達盧西亞 城市,非常好看,但北部的 馬德里 和 巴塞羅那 就沒有見到了 ↑猶太人區 ↑科爾多瓦 期初以為這是 科爾多瓦 的某個政府部門( 中國 人的思維定式了) ,實際上它應該是一個學校 ↑科爾多瓦 ↑坦蒂里亞斯廣場 ↑坦蒂里亞斯廣場 一包薯片招惹一群鴿子,哈哈 ↑坦蒂里亞斯廣場 ↑坦蒂里亞斯廣場 ↑猶太人區 ↑猶太人區 在 科爾多瓦 差不多待了24小時,這24小時不長,但足夠令我們把它放在游記的開篇了。
科爾多瓦 是西 羅馬 、伊斯蘭與基督文明共同的珍寶。時至今日,它也是 西班牙 安達盧西亞 的門戶。我們乘坐的歐鐵要從 馬德里 駛入 安達盧西亞 地區,無論去哪裡都要經過 科爾多瓦 。
還記得古 羅馬 橋,我們的足跡也在歷史的先賢后留在了這裡。我不知道我未來是否還會來到這裡,但我相信對 西班牙 和 科爾多瓦 最真切的感觸我會帶回 中國 。從這個角度去解讀,這南北之橋如今也仍在連通東西,而且是更為廣闊的地球的東西,不是嗎?
詩人洛爾加曾留下一首《其實之歌》:
“ 科爾多瓦
孤懸在天涯
漆黑的小馬
橄欖滿袋在鞍邊懸掛
這條路雖早認識
今生已到不了 科爾多瓦
穿過原野,穿過烈風
赤紅的月亮,漆黑的馬
死亡在俯視我
在戍樓上,在 科爾多瓦
唉,何其漫長的路途
唉,何其英勇的小馬
唉,死亡已經在等待著我
等我趕路去 科爾多瓦
科爾多瓦
孤懸,在天涯”
對於伊斯蘭文明來說,孤懸在天涯的何止 科爾多瓦 ?下一站我們一起去看看伊斯蘭留下的最為濃墨重彩的瑰寶——阿爾罕布拉宮 提要:
· 阿爾罕布拉與末代摩爾人
· 阿爾罕布拉的精華——納拉利埃斯皇宮
· 卡洛 斯的政績工程
· 阿爾拜 辛的美味一餐
· 尼古拉斯觀景台再凝望 ↑阿爾罕布拉宮 格拉納達 的開篇部分,我想引用出自《漫步阿蘭布拉宮》導讀的末文:
“阿爾罕布拉宮石榴門旁的石碑上,鐫刻著詩人碧亞埃斯貝沙獻給阿爾罕布拉宮的著作,內文的末段描述如下:
‘縱然牆垣蹤影蕩然無存,
然而回憶永存,
仿佛藝術與夢幻之棲身殿堂。
世上僅有的那隻夜鶯,
織做巢穴未曾停止。
聽,正獻唱天籟,
在阿爾漢布拉宮輝煌的斷垣殘壁中,
吟唱著告別之歌。’” ↑阿爾罕布拉宮 如果沒有 格拉納達 的摩爾人政權,那麼伊斯蘭對 西班牙 地區的統治年限會縮短250年。換句話說, 格拉納達 為伊斯蘭統治在 西班牙 乃至 歐洲 最後的存在補全了拼圖。
彼時, 科爾多瓦 已經被 卡斯 蒂利亞的鐵騎征服,最後一批伊斯蘭摩爾人把王國收縮到了退無可退的 格拉納達 ——距離 科爾多瓦 僅有100公里的地方。這像極了與大陸僅隔120公裡海峽的 臺灣 。 格拉納達 實在是個彈丸之地,最後那批伊斯蘭信徒退守這裡的時候,內心是什麼心情?也許經歷過大陸解放初期的 臺灣 人更能共鳴。
格拉納達 居民的組成是複雜的,不僅僅是傳統的來自 北非 、 東歐 和 中亞 的伊斯蘭民族,更有改弦更張的 西班牙 傳統民族,他們信真主,用阿拉伯文生活。
基督王國在距離徹底的勝利只剩最後100公里的時候停下了腳步,讓 格拉納達 王國繼續存在了250年。這究竟是什麼原因?我猜那時候 格拉納達 王國的統治者一定是與 卡斯 蒂利亞王國締造了盟約或賣身契,它在基督統治者的眼中已構不成什麼威脅,這才有了它的生存空間。
格拉納達 也實在是秀美如畫:群山環抱、江河灌流、田園如茵,是個藝術家、工匠與詩人靈感噴涌的地方。
命運的安排如此巧妙,給了摩爾人最後250年,讓伊斯蘭至高的建築群瑰寶阿爾罕布拉宮得以問世。 ↑格拉納達 我們是從 馬德里 乘坐歐鐵來到 格拉納達 的,天沒亮就出發了。我們把行李放進位於 阿爾拜 辛區的民宿後,就直奔阿爾罕布拉宮了。阿宮裡的納拉里埃斯皇宮是要提前很久預約的,為控制人流,預約進入的時間相當剛性。我們的預約時間是下午1點半,所以,一切都得抓緊。 ↑格拉納達 從民宿出來到去往阿宮的公交站(C3路公交)有5、6分鐘的步行路程,這一路也是街景獨特。
格拉納達 是我們此行最南的區域,南部的 日照 非常強烈,一年中多數時候是晴空萬里的。所以政府在一些主要的步行街道上都設置了這種大型帷幔的遮陽裝置,美觀 大方 且實用。當然,這不是南部的專屬,我們在北部的托雷多也見過。
↑格拉納達 車來了,趕緊跑啊!!! ↑格拉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