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段游記---東南亞鐵路之旅/小眾的泰老國際列車/亞洲東方快車/探訪的緬甸古特大橋
司機一路記錄著行車手賬,這個本子的封面正是 大連 機車廠生產的DF4E型內燃機車 緬甸 人喜歡吃檳榔,尤其喜歡用涂著石灰漿的“撈葉”包裹檳榔一起吃,吃完後口腔牙齒會被染成黑紅色,汁水吐在地上如同吐血。機車上副司機一路上包裹著檳榔,和司機兩人吃的不亦樂乎,還想給我一塊嘗嘗,可惜實在不敢下口 坐在機車上可以更直觀的感受到這段鐵路的艱險,通往山谷的鐵路多是在山間懸崖旁開鑿,曲線半徑也非常小,列車只能以30km/h的速度慢慢挪動 早年修建的戰備線路如今依舊完好的保留著 轉了兩個彎,大橋突然完整的出現在眼前 上大橋前還有一座車站,列車需要在此站停車涼閘,待車站工作人員將道岔扳至正線位置並加鎖後才能繼續開車 車站旁設置了一道避難線,在以前蒸汽機車時代,長距離的下坡導致列車放颺事故時常出現 距離大橋越來越近,橋的雄偉壯麗也躍然眼前,可惜大橋每天只有一班列車,想拍攝列車在大橋上非常困難 接近大橋前鐵路已是依山而建,旁邊便是陡峭的懸崖峭壁 大橋兩端設立了軍營守護大橋,時至今日大橋仍為通往緬北的重要 通道 ,在沒車時大橋會封閉防止有人上橋 鋼軌直接鋪設在鋼製橋面上,列車駛過發出巨大的聲響 橋下谷文溪水緩緩流淌著,從列車上向下看不免心驚膽戰 沉浸在緬北山林里的百年鐵橋隨著近年來 緬甸 的開放以及旅游業的發展正逐漸被人重視,未來這裡勢必會成為 緬甸 一個著名的景點 車到橋頭,兩名軍人手持槍械站在鐵路兩側守護列車的到來 未來隨著“中緬”鐵路的建設,這座百年鐵橋將不再擔負重任,但是大橋對 緬甸 的建設將永記於 緬甸 人心中 當日,我乘坐返程的列車並未回到 曼德勒 ,而是在衫 木倫 站提前下車,乘坐事先約好的汽車返回 曼德勒 。因為列車到達 曼德勒 要到晚上10點多,而第二日上午必須回到 仰光 ,乘坐火車到達後前往 金邊 的火車,大巴,飛機等都沒有了。而得益於乘坐汽車從衫 木倫 返回 曼德勒 ,原本火車要開近6小時的路汽車只要1小時,並且沿途風景秀麗,值得體驗。到達 曼德勒 市區後我來到了位於 曼德勒 城南部的貨運編組站,想探尋曾經 中國 出口 緬甸 的那批窄軌車廂及東方紅21型機車,可惜當日尋找了很久也未有找見只能作罷。
曼德勒 南部的編組站調機正忙碌著
緬甸 的貨車非常簡陋,載重很低並且也是萬國造 一名工作人員正連接著這種古老的插銷式車鉤 既然是萬國造,那標準不統一也在所難免,插銷式車鉤更換個鉤頭便與詹式車鉤連接在一起,簡單粗暴 這樣一座大型的編組站仍在全部使用機械式道岔,每當調度室內搬動道岔,金屬連桿間的撞擊摩擦聲不絕於耳 印度 VARANASI(U.P.)INDIA公司為緬鐵製造的YDM4型機車 1986年 德國 克虜伯公司製造的內燃調車機車 貨車上都有押運人員,這些人每日跟著列車四處奔波,破舊的鐵皮車廂里生活條件非常艱苦 一位僧童漫步於鐵路之上 落日餘暉中, 日本 援助 緬甸 的KIHA40型柴聯車緩緩駛來 我從 曼德勒 返回 仰光 選擇了夜間大巴,因為火車實在是太慢了。 曼德勒 與 仰光 間的夜間大巴非常多,價格不貴且車內環境優雅。令我非常難忘的是 緬甸 人似乎對空調有著情有獨鐘喜愛,無論在哪裡都會將溫度打到最低,夜間大巴上筆者一度被空調的冷風凍醒,每到服務區休息,都要下車“暖暖身子”......
緬甸 雖然經濟落後,但是政府為了提升群眾出行的便利建立了很多公共交通,環城鐵路便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 仰光 、 曼德勒 等 大城 市都有環城列車。我在訪緬前便在很多網站上瞭解過 仰光 市的環城鐵路,花很少的錢便可以游覽整座 仰光 城,可謂是物美價廉,而當我乘坐下來後發現,環城鐵路可謂是“紀實攝影”的風水寶地,在列車上,能夠與當地人零距離的接觸,感受他們生活規律,體驗到當地最真誠、最淳樸的人文氣息。
仰光 的大巴車總站距離市區很遠,在機場附近,如果打車去市區需要花費近10000緬幣,很不划算。我下車後在谷歌地圖上查詢到汽車站旁便是環城鐵路的車站,於是在汽車站內準備乘坐摩托車前往環鐵車站,沒想到 緬甸 人看我是外國人竟然要價10000緬幣,我婉拒走出車站後再找尋摩托車,價格已經降至1000緬幣,相差了10倍。我乘車先來到了Mingalardon車站,可是 仰光 的環城鐵路在重修,從Pa Ywet Seik Kone站至Da Nyin Gone站全部拆除了,無奈只能繼續打摩的前往Pa Ywet Seik Kone站,就這樣陰差陽錯的我發現Pa Ywet Seik Kone站竟然距離機場候機樓步行只要10分鐘,這也使得從市區再去機場時不用花大價錢去打車了。
剛到站列車便啟動,一路小跑地跳上列車,在 緬甸 “飛乘飛降”是一件很尋常的事情 清晨的環城列車裡坐著城市周邊趕集的、上班上學的人 僧人盤坐在窗口,一束金色的晨曦打在身上,莊重儒雅 老嫗看著窗外,盤著手中的佛珠,一切都那麼的安寧祥和,只有車輪與軌道的撞擊聲在車廂里迴蕩 邊凳上放著新採摘的花束,陣陣清香飄入鼻中
曼德勒 南部的編組站調機正忙碌著
緬甸 的貨車非常簡陋,載重很低並且也是萬國造 一名工作人員正連接著這種古老的插銷式車鉤 既然是萬國造,那標準不統一也在所難免,插銷式車鉤更換個鉤頭便與詹式車鉤連接在一起,簡單粗暴 這樣一座大型的編組站仍在全部使用機械式道岔,每當調度室內搬動道岔,金屬連桿間的撞擊摩擦聲不絕於耳 印度 VARANASI(U.P.)INDIA公司為緬鐵製造的YDM4型機車 1986年 德國 克虜伯公司製造的內燃調車機車 貨車上都有押運人員,這些人每日跟著列車四處奔波,破舊的鐵皮車廂里生活條件非常艱苦 一位僧童漫步於鐵路之上 落日餘暉中, 日本 援助 緬甸 的KIHA40型柴聯車緩緩駛來 我從 曼德勒 返回 仰光 選擇了夜間大巴,因為火車實在是太慢了。 曼德勒 與 仰光 間的夜間大巴非常多,價格不貴且車內環境優雅。令我非常難忘的是 緬甸 人似乎對空調有著情有獨鐘喜愛,無論在哪裡都會將溫度打到最低,夜間大巴上筆者一度被空調的冷風凍醒,每到服務區休息,都要下車“暖暖身子”......
緬甸 雖然經濟落後,但是政府為了提升群眾出行的便利建立了很多公共交通,環城鐵路便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 仰光 、 曼德勒 等 大城 市都有環城列車。我在訪緬前便在很多網站上瞭解過 仰光 市的環城鐵路,花很少的錢便可以游覽整座 仰光 城,可謂是物美價廉,而當我乘坐下來後發現,環城鐵路可謂是“紀實攝影”的風水寶地,在列車上,能夠與當地人零距離的接觸,感受他們生活規律,體驗到當地最真誠、最淳樸的人文氣息。
仰光 的大巴車總站距離市區很遠,在機場附近,如果打車去市區需要花費近10000緬幣,很不划算。我下車後在谷歌地圖上查詢到汽車站旁便是環城鐵路的車站,於是在汽車站內準備乘坐摩托車前往環鐵車站,沒想到 緬甸 人看我是外國人竟然要價10000緬幣,我婉拒走出車站後再找尋摩托車,價格已經降至1000緬幣,相差了10倍。我乘車先來到了Mingalardon車站,可是 仰光 的環城鐵路在重修,從Pa Ywet Seik Kone站至Da Nyin Gone站全部拆除了,無奈只能繼續打摩的前往Pa Ywet Seik Kone站,就這樣陰差陽錯的我發現Pa Ywet Seik Kone站竟然距離機場候機樓步行只要10分鐘,這也使得從市區再去機場時不用花大價錢去打車了。
剛到站列車便啟動,一路小跑地跳上列車,在 緬甸 “飛乘飛降”是一件很尋常的事情 清晨的環城列車裡坐著城市周邊趕集的、上班上學的人 僧人盤坐在窗口,一束金色的晨曦打在身上,莊重儒雅 老嫗看著窗外,盤著手中的佛珠,一切都那麼的安寧祥和,只有車輪與軌道的撞擊聲在車廂里迴蕩 邊凳上放著新採摘的花束,陣陣清香飄入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