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亞,與我們生活平行的另一個世界
2月14日,西方傳統情人節, 中國 農曆除夕前夜,不以山海為遠,我們飛越亞歐,遠赴 非洲 東部、赤道以南。不以晝夜為限,我們在零下六度到零上三十一度的冷暖交迭中,走進 坦桑尼亞 ,與這個生機盎然的世界相融,共同走過一段遠離繁華、回歸璞真的自然之旅。 有人說,如果此生只去一次 非洲 ,那一定是 坦桑尼亞 。的確,儘管被聯合國宣佈為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但是 坦桑尼亞 卻是世界上最值得前往或駐足或行走的國度。 坦桑是寧靜的,它的三分之一國土為國家公園、動物和森林保護區;坦桑又是喧囂的,它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動物大遷徙上演。
坦桑是殘酷的,這裡時常會看到獵豹和鬣狗在相互廝殺,角馬被 獅子 驚得四散奔逃;坦桑又是祥和的,這裡偶爾便能遇到灰冠鶴在草地上優雅地漫步,瞪羚羊在湖邊安靜地喝水。 坦桑是低調的,遼闊碧空,綠色漫野,從眼前一直鋪展到天邊;坦桑又是華麗的,日出日落,雲蒸霞蔚,渲染出一幅幅濃墨重彩的風光長捲。
坦桑是貧瘠的,這裡的一部分人還過著“穿衣三塊布、吃飯一棵樹、煮飯三塊石”的簡單生活;坦桑又是繁榮的,這裡是古人類發源地之一,代代繁衍,至今生生不息。 坦桑是原始的,它遵循著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固守著人類肇始的這個星球的最初模樣;坦桑又是現代的,它俘獲了一批批的攝影愛好者,榮獲LV、GUCCI以及BBC等眾多國際知名公司的御用場地。
坦桑千姿百態,變化萬千,它讓每一個前來尋訪的人相信,來到這裡的每一天都會有驚喜的發現。 此心安處即是吾鄉凌晨六點,在 阿魯沙 市郊的Moivaro咖啡種植園酒店醒來。酒店bar壁爐的爐火仍在燃燒,不知名的 非洲 音樂歡快流淌。 遠離了鑼鼓喧天的熱鬧氛圍,遠離了張燈結彩的年節氣息,也許是與自然分外親近,大年三十,在異域他邦我卻找到一種別樣的歸屬感。
沒有鬧鈴,被清脆的鳥鳴聲喚醒,推開門窗,就能融入一個生機勃勃的生物王國,拋開塵俗,返璞歸真,這一刻,此心安處,便是我鄉。 大年初一,陽光明媚,空氣中到處瀰漫著淡淡的花草清香,在坦桑,在這最接近生命本源的世界,人也變得輕鬆自在起來。
近年來坦桑在野生動物保護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和人力物力,成為野生動物保護做得最好的國家之一。雖然我們是遠道而來,但身在坦桑,還是希望能為當地的動物保護事業略盡一己之力。
非洲 人類與野生動物基金會(African People & Wildlife Fund)是建立在坦桑的一個NGO組織,一直致力於保護坦桑北部的生物多樣性以及促進社區與生態系統的和諧共處。在基金會的工作基地,工作人員為我們介紹了大量的生物保護學知識,並帶領我們幫 馬賽 人搭建living wall。 在坦桑生活著160多個不同的部落, 馬賽 人正是其中之一。這一游牧民族共有近百萬的人口,主要活動在 肯尼亞 的南部及坦桑的北部。羊是 馬賽 人的珍寶,也是 獅子 經常偷獵的美食。 馬賽 人的村落以前是用帶刺灌木圍成一個很大的圓形籬笆,環繞一圈泥屋構成, 獅子 很容易闖入。一旦 馬賽 人發現 獅子 偷吃了自己的羊,就會殺 獅子 報複,如此惡性循環,導致十年裡當地的 獅子 從二三十萬頭驟減到兩萬多頭。
為了保護 獅子 ,動物保護組織用活著的樹木和鐵絲製成living wall。隨著樹木的不停長大,living wall也越來越堅固, 獅子 很難再闖入,人與動物之間的衝突問題也得以解決。 對生命保持敬畏之心長頸鹿揚著長長的脖子緩緩走過,色彩斑斕的小鳥在枝頭好奇地張望,坦桑是這個世界上每平方公里動物數量最多的國家,也是Safari的起源地。
Safari,在現代文明世界里,它代表的是蘋果設備自帶的瀏覽器,而在近代 非洲 ,它則是指大型的狩獵活動。曾幾何時,去 非洲 狩獵是西方貴族們的成年禮,坦桑這一 歐洲 的後花園則淪為歐美人Safari的獵場。
隨著近年來動物保護主義的興起,把狩獵作為消遣娛樂的現象日漸減少,Safari也被賦予新的意義,成為與野生動物親密接觸的觀光方式的代名詞,回歸於其所起源的 非洲 斯瓦西里語的本意——旅行。
二月的坦桑,剛剛經歷了小雨季,草木葳蕤,成千上萬隻小生靈降臨在這片美麗的伊甸園中,即將開啟自己的生命旅程。
風和日麗,天高雲淡,兩隻小象正跟在母親的身邊玩耍,悠閑自在,其樂融融。 雖然不用像小角馬那樣為了逃避天敵在出生幾分鐘內就要學會奔跑,但小象來到這個世界後,要學會的生存技能也有很多,而它們一生中面臨的最大天敵正是人類。
大象性情溫和,憨態可掬,是世界各國兒童最早認識的動物之一,然而在 非洲 大陸上,每年約有三萬頭大象因非法象牙交易被盜獵者殺害。坦桑正是盜獵大象者猖獗之地。早在2015年,據當地政府的一項統計顯示,在短短五年內這個國家的大象因被偷獵而導致數量銳減了60%。
象牙光潔如玉,被譽為“有機寶石”,精美的象牙讓很多人視若珍寶,對象牙藝術品趨之若鶩。為了牟取暴利,偷獵者向大象伸出了貪婪之手,從而導致大象的數量驟減,更讓許多小象失去父母的庇護,成為無可依靠的孤兒。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人類從來不是自然的主宰者,對其他自然生命保持敬畏之心,是我們對生活的這個世界最好的尊重。給野生動物留下生存空間,也是保護我們自己生存空間的最好方式,因為動物的未來就是我們的未來:一旦它們消失殆盡,人類這最後的多米諾骨牌,又何以支撐而獨立世間呢?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奧地利 詩人 里爾 克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 這首詩描寫了 巴黎 動物園裡一隻籠中豹失去自由的悲哀,而在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正好相反。我們這些渴望能與動物們親密接觸的人類,坐在安全措施一流的車裡,正如同被關在籠子里一樣,而車窗外,這片廣闊天地之間真正的主人,卻自由自在地游走著,或者身姿敏捷地奔跑著,展現出驚人的暴發力與狂野的自然美。
從前只有在電影或紀錄片中見到過坦桑的壯闊與美麗,只有身臨其境時,方能體會到坦桑不愧被譽為“地球上最大群野生動物最後的棲息地”。 在塞倫蓋蒂,恰好遇到一隻獵豹帶著兩隻小獵豹捕食瞪羚羊。這難得一遇的狩獵場面,讓我們安靜下來,在車上仔細地觀察著,大氣都不敢出。
華麗的皮毛,犀利的眼神,修長瘦削的身材,疾如閃電的速度,獵豹以優雅高貴著稱於世。
獵豹捕食,一是需要足夠的衝刺力。作為目前世界上奔跑最快的陸地動物,獵豹具有極致的爆發力,從起跑到時速112公里僅需幾秒鐘,因為只有速度夠快,它們才能捕捉到食物。二是需要足夠的耐心。獵豹通常會一步一挪地接近獵物,安靜地等待著最好的時機,儘量不讓獵物發現,力求一擊必中。與成熟穩重的老獵豹相比,小獵豹顯然還沒有鍛煉出足夠的耐心,蠢蠢欲動,一不小心就驚動了瞪羚羊。 在弱肉強食的自然界,瞪羚羊雖然處於食物鏈的底端,但是它們對天敵有著敏銳的感知力,稍有風吹草動,感覺到生命面臨威脅時,就會迅速奔逃。它們在一段急跑後會突然轉彎,做鋸齒狀的奔跑,而獵豹奔跑的速度雖快,通常卻只能維持在400到500米之間,往往因此而錯失獵物。
坦桑的草原,也許並不全是肉食動物的天下,我們有幸目睹的這場獵豹狩獵大戲,就是以瞪羚羊安然逃生而落幕。
物競天擇,優勝劣汰,這是坦桑以最直觀的畫面教給我們的最質朴的自然法則。 在坦桑還有一種花豹,其嗅覺及視覺極為敏銳,特別善於爬樹,也善於跳躍。花豹一般很難發現,它們白天藏身樹上,夜裡下來捕食,然後將獵物拖到樹上去食用,或者掛到樹上儲藏。
很多人在坦桑Safari時看到的都是獵豹,因為據說有幸能看到花豹的幾率堪比流星雨。
在塞倫蓋蒂,上天給了我們足夠的運氣,在並不繁茂的枝葉中,一隻花豹也許是被我們驚擾了好夢,它慵懶地起身,慢慢地爬下樹,隨後消失在草叢裡。 如果不是這位隱藏得極為隱秘的偽裝者主動現身,即使相隔幾米之外,我們也很難發現它的蹤跡。
勝者為王,適者生存,也許在自然界,叢林法則的第一要義,就是要學會隱藏自己,學會保護自己。 馬賽人在坦桑,如果說與野生動物親密接觸是回歸自然,那麼探訪 馬賽 部落則是回歸原始。
馬賽 人被譽為 東非 草原上的王者,逐水草而牧,靠圍獵而生,平日里以肉、乳為食,渴時生飲牛血。 馬賽 人是世界上身材最高的人種之一,所以有人說只有見過 馬賽 人,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彪悍。從前 馬賽 男孩的成年禮時,他們想要成為真正的男人,必須隻身前往草原去獵殺一頭 獅子 。要麼被 獅子 吃掉,要麼殺死 獅子 , 馬賽 人的彪悍是骨子裡傳承下來的,據說附近草原上的 獅子 都產生了特異的進化,一遇見紅袍 馬賽 人或者說一聞到 馬賽 人的味道就會望風而逃。 如今生活在坦桑的很多原始部落都已被現代文明同化,而 馬賽 人卻一直堅持著傳統的生活方式。探訪 馬賽 人的部落,在與現代文明相距甚遠的世界里,親身體驗他們的生活,不由讓人感慨萬千。他們居住在低矮的泥土小屋裡,我得彎腰才能進去。屋裡陳設也極為簡陋,只有一兩張的木架子。由於日曬、雨淋和白蟻破壞,房屋需要不停地修繕,以免垮塌。 馬賽 人堅守著嚴格的部落制度,盛行一夫多妻制。我們去的這個 馬賽 部落共有一百四十多人,都屬於同一個family。這家的男主人娶了十五個老婆,生了四十個孩子,逐漸繁衍成一個大家族。 馬賽 部落中的孩子們常常會擠在一個教室里,只有一個老師,七八個孩子共用一張書桌。雖然條件艱苦,但是 馬賽 的孩子們眼神純凈,延續著部落亘古不變的生活方式,卻又對未知充滿好奇。
最簡單的文明孑遺,卻總是最能打動人心。在 馬賽 ,我們很難用“落後”或者“貧瘠”這樣武斷的字眼來形容它,因為我們一方面希望他們能改變生活狀態,另一方面又不希望他們被現代文明過多染指。 對於 馬賽 這個徘徊在新舊世界邊緣的古老部族,也許很多人會覺得他們“鑽木取火”的原始生活方式過於貧苦,與現代文明形成巨大的反差。如果把我們放回森林或荒原,我們必將無法存活,然而 馬賽 人卻能世代安居於此。
儘管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在飛速發展,世界五彩繽紛,但是 馬賽 人卻歲居陋室,以最原始的方式守護著他們生活的疆域。 馬賽 人相信萬物有靈,從不隨便獵殺野生動物,他們不與萬物爭利,不與天地鬥巧,過著物質並不富有的簡單生活,快樂而知足。 也許是坦桑之行,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艱苦,住宿的酒店設施齊全,工作人員服務周到,當地嚮導親切友好,讓人覺得不虛此行。更重要的是,走進坦桑,第一次讓自己的心靈最直接地貼近自然,最真實地感受自然。
坦桑的白晝, 獅子 震軀低吼,斑馬奔騰嘶鳴,繁茂草原上,一片欣欣向榮,如同是人類祖先們曾經走來的遠古時空。 在塞倫蓋蒂,當風從雄獅的鬃毛間穿過那一瞬,我看到適者生存的永恆。
在 非洲 部落,當 馬賽 孩子臉上笑容揚起那一刻,我看見低若塵埃的偉大。 在坦桑,我尋找到生命的另一種真諦。
坦桑是殘酷的,這裡時常會看到獵豹和鬣狗在相互廝殺,角馬被 獅子 驚得四散奔逃;坦桑又是祥和的,這裡偶爾便能遇到灰冠鶴在草地上優雅地漫步,瞪羚羊在湖邊安靜地喝水。 坦桑是低調的,遼闊碧空,綠色漫野,從眼前一直鋪展到天邊;坦桑又是華麗的,日出日落,雲蒸霞蔚,渲染出一幅幅濃墨重彩的風光長捲。
坦桑是貧瘠的,這裡的一部分人還過著“穿衣三塊布、吃飯一棵樹、煮飯三塊石”的簡單生活;坦桑又是繁榮的,這裡是古人類發源地之一,代代繁衍,至今生生不息。 坦桑是原始的,它遵循著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固守著人類肇始的這個星球的最初模樣;坦桑又是現代的,它俘獲了一批批的攝影愛好者,榮獲LV、GUCCI以及BBC等眾多國際知名公司的御用場地。
坦桑千姿百態,變化萬千,它讓每一個前來尋訪的人相信,來到這裡的每一天都會有驚喜的發現。 此心安處即是吾鄉凌晨六點,在 阿魯沙 市郊的Moivaro咖啡種植園酒店醒來。酒店bar壁爐的爐火仍在燃燒,不知名的 非洲 音樂歡快流淌。 遠離了鑼鼓喧天的熱鬧氛圍,遠離了張燈結彩的年節氣息,也許是與自然分外親近,大年三十,在異域他邦我卻找到一種別樣的歸屬感。
沒有鬧鈴,被清脆的鳥鳴聲喚醒,推開門窗,就能融入一個生機勃勃的生物王國,拋開塵俗,返璞歸真,這一刻,此心安處,便是我鄉。 大年初一,陽光明媚,空氣中到處瀰漫著淡淡的花草清香,在坦桑,在這最接近生命本源的世界,人也變得輕鬆自在起來。
近年來坦桑在野生動物保護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和人力物力,成為野生動物保護做得最好的國家之一。雖然我們是遠道而來,但身在坦桑,還是希望能為當地的動物保護事業略盡一己之力。
非洲 人類與野生動物基金會(African People & Wildlife Fund)是建立在坦桑的一個NGO組織,一直致力於保護坦桑北部的生物多樣性以及促進社區與生態系統的和諧共處。在基金會的工作基地,工作人員為我們介紹了大量的生物保護學知識,並帶領我們幫 馬賽 人搭建living wall。 在坦桑生活著160多個不同的部落, 馬賽 人正是其中之一。這一游牧民族共有近百萬的人口,主要活動在 肯尼亞 的南部及坦桑的北部。羊是 馬賽 人的珍寶,也是 獅子 經常偷獵的美食。 馬賽 人的村落以前是用帶刺灌木圍成一個很大的圓形籬笆,環繞一圈泥屋構成, 獅子 很容易闖入。一旦 馬賽 人發現 獅子 偷吃了自己的羊,就會殺 獅子 報複,如此惡性循環,導致十年裡當地的 獅子 從二三十萬頭驟減到兩萬多頭。
為了保護 獅子 ,動物保護組織用活著的樹木和鐵絲製成living wall。隨著樹木的不停長大,living wall也越來越堅固, 獅子 很難再闖入,人與動物之間的衝突問題也得以解決。 對生命保持敬畏之心長頸鹿揚著長長的脖子緩緩走過,色彩斑斕的小鳥在枝頭好奇地張望,坦桑是這個世界上每平方公里動物數量最多的國家,也是Safari的起源地。
Safari,在現代文明世界里,它代表的是蘋果設備自帶的瀏覽器,而在近代 非洲 ,它則是指大型的狩獵活動。曾幾何時,去 非洲 狩獵是西方貴族們的成年禮,坦桑這一 歐洲 的後花園則淪為歐美人Safari的獵場。
隨著近年來動物保護主義的興起,把狩獵作為消遣娛樂的現象日漸減少,Safari也被賦予新的意義,成為與野生動物親密接觸的觀光方式的代名詞,回歸於其所起源的 非洲 斯瓦西里語的本意——旅行。
二月的坦桑,剛剛經歷了小雨季,草木葳蕤,成千上萬隻小生靈降臨在這片美麗的伊甸園中,即將開啟自己的生命旅程。
風和日麗,天高雲淡,兩隻小象正跟在母親的身邊玩耍,悠閑自在,其樂融融。 雖然不用像小角馬那樣為了逃避天敵在出生幾分鐘內就要學會奔跑,但小象來到這個世界後,要學會的生存技能也有很多,而它們一生中面臨的最大天敵正是人類。
大象性情溫和,憨態可掬,是世界各國兒童最早認識的動物之一,然而在 非洲 大陸上,每年約有三萬頭大象因非法象牙交易被盜獵者殺害。坦桑正是盜獵大象者猖獗之地。早在2015年,據當地政府的一項統計顯示,在短短五年內這個國家的大象因被偷獵而導致數量銳減了60%。
象牙光潔如玉,被譽為“有機寶石”,精美的象牙讓很多人視若珍寶,對象牙藝術品趨之若鶩。為了牟取暴利,偷獵者向大象伸出了貪婪之手,從而導致大象的數量驟減,更讓許多小象失去父母的庇護,成為無可依靠的孤兒。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人類從來不是自然的主宰者,對其他自然生命保持敬畏之心,是我們對生活的這個世界最好的尊重。給野生動物留下生存空間,也是保護我們自己生存空間的最好方式,因為動物的未來就是我們的未來:一旦它們消失殆盡,人類這最後的多米諾骨牌,又何以支撐而獨立世間呢?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奧地利 詩人 里爾 克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 這首詩描寫了 巴黎 動物園裡一隻籠中豹失去自由的悲哀,而在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正好相反。我們這些渴望能與動物們親密接觸的人類,坐在安全措施一流的車裡,正如同被關在籠子里一樣,而車窗外,這片廣闊天地之間真正的主人,卻自由自在地游走著,或者身姿敏捷地奔跑著,展現出驚人的暴發力與狂野的自然美。
從前只有在電影或紀錄片中見到過坦桑的壯闊與美麗,只有身臨其境時,方能體會到坦桑不愧被譽為“地球上最大群野生動物最後的棲息地”。 在塞倫蓋蒂,恰好遇到一隻獵豹帶著兩隻小獵豹捕食瞪羚羊。這難得一遇的狩獵場面,讓我們安靜下來,在車上仔細地觀察著,大氣都不敢出。
華麗的皮毛,犀利的眼神,修長瘦削的身材,疾如閃電的速度,獵豹以優雅高貴著稱於世。
獵豹捕食,一是需要足夠的衝刺力。作為目前世界上奔跑最快的陸地動物,獵豹具有極致的爆發力,從起跑到時速112公里僅需幾秒鐘,因為只有速度夠快,它們才能捕捉到食物。二是需要足夠的耐心。獵豹通常會一步一挪地接近獵物,安靜地等待著最好的時機,儘量不讓獵物發現,力求一擊必中。與成熟穩重的老獵豹相比,小獵豹顯然還沒有鍛煉出足夠的耐心,蠢蠢欲動,一不小心就驚動了瞪羚羊。 在弱肉強食的自然界,瞪羚羊雖然處於食物鏈的底端,但是它們對天敵有著敏銳的感知力,稍有風吹草動,感覺到生命面臨威脅時,就會迅速奔逃。它們在一段急跑後會突然轉彎,做鋸齒狀的奔跑,而獵豹奔跑的速度雖快,通常卻只能維持在400到500米之間,往往因此而錯失獵物。
坦桑的草原,也許並不全是肉食動物的天下,我們有幸目睹的這場獵豹狩獵大戲,就是以瞪羚羊安然逃生而落幕。
物競天擇,優勝劣汰,這是坦桑以最直觀的畫面教給我們的最質朴的自然法則。 在坦桑還有一種花豹,其嗅覺及視覺極為敏銳,特別善於爬樹,也善於跳躍。花豹一般很難發現,它們白天藏身樹上,夜裡下來捕食,然後將獵物拖到樹上去食用,或者掛到樹上儲藏。
很多人在坦桑Safari時看到的都是獵豹,因為據說有幸能看到花豹的幾率堪比流星雨。
在塞倫蓋蒂,上天給了我們足夠的運氣,在並不繁茂的枝葉中,一隻花豹也許是被我們驚擾了好夢,它慵懶地起身,慢慢地爬下樹,隨後消失在草叢裡。 如果不是這位隱藏得極為隱秘的偽裝者主動現身,即使相隔幾米之外,我們也很難發現它的蹤跡。
勝者為王,適者生存,也許在自然界,叢林法則的第一要義,就是要學會隱藏自己,學會保護自己。 馬賽人在坦桑,如果說與野生動物親密接觸是回歸自然,那麼探訪 馬賽 部落則是回歸原始。
馬賽 人被譽為 東非 草原上的王者,逐水草而牧,靠圍獵而生,平日里以肉、乳為食,渴時生飲牛血。 馬賽 人是世界上身材最高的人種之一,所以有人說只有見過 馬賽 人,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彪悍。從前 馬賽 男孩的成年禮時,他們想要成為真正的男人,必須隻身前往草原去獵殺一頭 獅子 。要麼被 獅子 吃掉,要麼殺死 獅子 , 馬賽 人的彪悍是骨子裡傳承下來的,據說附近草原上的 獅子 都產生了特異的進化,一遇見紅袍 馬賽 人或者說一聞到 馬賽 人的味道就會望風而逃。 如今生活在坦桑的很多原始部落都已被現代文明同化,而 馬賽 人卻一直堅持著傳統的生活方式。探訪 馬賽 人的部落,在與現代文明相距甚遠的世界里,親身體驗他們的生活,不由讓人感慨萬千。他們居住在低矮的泥土小屋裡,我得彎腰才能進去。屋裡陳設也極為簡陋,只有一兩張的木架子。由於日曬、雨淋和白蟻破壞,房屋需要不停地修繕,以免垮塌。 馬賽 人堅守著嚴格的部落制度,盛行一夫多妻制。我們去的這個 馬賽 部落共有一百四十多人,都屬於同一個family。這家的男主人娶了十五個老婆,生了四十個孩子,逐漸繁衍成一個大家族。 馬賽 部落中的孩子們常常會擠在一個教室里,只有一個老師,七八個孩子共用一張書桌。雖然條件艱苦,但是 馬賽 的孩子們眼神純凈,延續著部落亘古不變的生活方式,卻又對未知充滿好奇。
最簡單的文明孑遺,卻總是最能打動人心。在 馬賽 ,我們很難用“落後”或者“貧瘠”這樣武斷的字眼來形容它,因為我們一方面希望他們能改變生活狀態,另一方面又不希望他們被現代文明過多染指。 對於 馬賽 這個徘徊在新舊世界邊緣的古老部族,也許很多人會覺得他們“鑽木取火”的原始生活方式過於貧苦,與現代文明形成巨大的反差。如果把我們放回森林或荒原,我們必將無法存活,然而 馬賽 人卻能世代安居於此。
儘管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在飛速發展,世界五彩繽紛,但是 馬賽 人卻歲居陋室,以最原始的方式守護著他們生活的疆域。 馬賽 人相信萬物有靈,從不隨便獵殺野生動物,他們不與萬物爭利,不與天地鬥巧,過著物質並不富有的簡單生活,快樂而知足。 也許是坦桑之行,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艱苦,住宿的酒店設施齊全,工作人員服務周到,當地嚮導親切友好,讓人覺得不虛此行。更重要的是,走進坦桑,第一次讓自己的心靈最直接地貼近自然,最真實地感受自然。
坦桑的白晝, 獅子 震軀低吼,斑馬奔騰嘶鳴,繁茂草原上,一片欣欣向榮,如同是人類祖先們曾經走來的遠古時空。 在塞倫蓋蒂,當風從雄獅的鬃毛間穿過那一瞬,我看到適者生存的永恆。
在 非洲 部落,當 馬賽 孩子臉上笑容揚起那一刻,我看見低若塵埃的偉大。 在坦桑,我尋找到生命的另一種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