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平成最後的秋空霽海——河口湖-修善寺-藤沢/鐮倉-日光-東京 獨行之詩
↑東慶寺 跨過山門,精巧雅緻的東慶寺與電影中的寬闊大不相同,不知是電影出於虛構還是時間改變了這裡當初的模樣。
山門左手邊的鐘樓,是釋宗演的居士神津猛在大正5年捐獻的木材所建,頂上原來畫著龍的圖案,原畫在松岡寶藏常設展示。原本的梵鐘是在元弘2年(1332年)建造的。
寺院里各處曲徑通幽,遍值樹木花草。秋葉未紅,葉子和青苔的綠色相映襯,一副淡雅的氛圍。 ↑東慶寺 鐘樓對面是曾在 關東 大地震中倒塌,大正14年復建的書院。天花板上繪有十六菊花紋,保留了自第五世用堂尼以來的御所寺的面貌。書院屬於不公開區域,只可通過門縫、鄰院窺見一二,相當時代劇的氛圍了。 ↑東慶寺 挨著鐘樓的茶室分別命名寒雲亭和白蓮舍,名字與環境一般清幽,還舉行寫經和插花等活動。
時間回到東慶寺作為尼寺的時代,入山修行的女性們為了自由需要犧牲的是兩隻三年的俗世生活。那段與世隔絕的時間,她們在寺中要如何度過呢?電影中來到東慶寺的女子就並非都能從事諸如插花品茶之類高雅的活動了,而是根據繳納給寺院的寄宿費用分為三種待遇——支付五十兩金,無需幹活的上臈格;支付十兩金,從事輕體力勞動的茶間格;無法繳納寄宿費,從事重體力勞動的御半下格。待遇雖有不同,但只要有心,修行所得又未必會有等級。義務之外,針對全體人員的武力訓練和文化基礎教學,足以使一個上進的女子脫胎換骨,從懦弱變成堅定自信,從依附男子和家庭變成獨立自強,從滿懷仇恨變成豁達開闊。因命運帶來的不幸走到這裡,帶著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蛻變離開。自此之後,或許復婚,或許再嫁,或許走一條更難也更瀟灑的獨立之路,無論如何你已經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截然不同。這樣的情節或許過於理想,但我想這是作者和主創們對勇敢的先驅們的禮贊和祝福。如果沒有東慶寺的逃婚女子、沒有義無反顧的婦女參政論者在世界上的各個角落艱難又勇敢地發出她們的聲音,我們便不會擁有現在這個更好的時代。 ↑東慶寺 書院旁的本堂是供奉本尊釋迦如來坐像祭祀的正殿。說是本堂,實際上也頗為狹小。這個時節里草木衰頹,缺了些生機。可以看見旁邊書院的庭院。 ↑東慶寺 本堂再往裡,是供奉水月觀音 菩薩 半跏像的水月堂,參觀需先行預約。據說水月觀音像是 中國 宋朝流行的樣式,在 日本 則只有在 鐮倉 附近才可見到。瀟灑自然的服飾和姿態與 京都 的佛像迥異。
過了水月堂就是松岡寶藏,展出東慶寺所傳歷史文物。對佛法和佛教文化沒有研究,雖知展品珍貴也難免走馬觀花,體會不到其中大多妙處。不過,我卻很慶幸來到這裡,因為看到了十分喜歡的句段——心無物欲即是秋空霽海,座有檄書便成 赤壁 丹丘。
松岡寶藏之後有大片墓苑,因為釋宗演的關係,很多名人選擇長眠於此。我在墓苑前止步,瞭解不深,便不打擾往生之人的安寧了。
離開之前我再看了一眼這個與尼寺已經沒有關聯的東慶寺。《投靠女與出走男》曾想定一個非常詩意的名字——徒花,意指徒然盛開而無果的花朵,大概形容劇中女性角色們無法如願的家庭婚姻狀態。但是我想,女性的價值不只在於婚姻和家庭,無需為了成為“妻子”或“母親”的角色而結果,為了自己綻放過已不是徒然。 8.3明月院距今約八百五十年前的永曆元年(1160年),山內首藤經俊為了供奉在平治之亂中戰死的父親山內首藤俊通的亡靈而建造了明月庵。約百年後的康元元年(1256年), 鐮倉 幕府五代執權北條時賴(此公後詳述)在現今明月院 西北 方向建立了最明寺。時賴逝世後,其子北條時宗以最明寺為前身建立福源山禪興仰聖禪寺,請來南宋 蘭溪 道隆禪師(大覺禪師)開山。康歷二年(1380年),當時的 關東 官領上杉憲方奉足利氏滿禪興寺中興的命令, 新建 建築、擴大寺域、配置支院。在足利義滿任將軍時,選定禪興寺為 關東 十剎之首,過去的“明月庵”也更名為“明月院”成為禪興寺支院之首。禪興寺毀於明治元年廢佛毀釋運動,只有明月院保存下來。
今天的明月院名聲在外卻與上述歷史沒有太 大關 聯,更多的是得益於(大概是益吧) 紫陽 花寺的名號。院內所植2500株 紫陽 花在梅雨中競相綻放,夢一般的盛景。 ↑明月院 明月院的位置有些“大隱隱於市”的意思,跟著導航七拐八拐到了這麼個小路口。還要再往裡走約摸十分鐘,一路上都是民居,不由自主地腳步輕緩,不忍破壞安靜的氛圍。 ↑明月院 臨近明月院址,又覺得什麼深山幽院不過是錯覺,即使不在 紫陽 花開的季節,人聲也是撲面而來。
進了正門後的茶橋,憑欄賞溪的兔子和烏龜們甚是可愛,算是寺院給旅人們的歡迎禮麽?牌子上書受傷了,不要觸摸,仔細一看大龜腿上還綁有繃帶。不知這樣的情境是否出於典故,不過應該和龜兔賽跑無關就是了。 ↑明月院 然後是 鐮倉 幕府五代執權北條時賴公墓。
那麼繼續說說 鐮倉 幕府的故事吧,從源家將軍絕嗣說起,北條家掌握了實際的控制權。這一段時期形成了頗為尷尬的政權組織形式,一方面名義上的國家最高元首天皇任然存在;另一方面,源氏遺留的將軍之位仍然有人繼承,只不過不再掌握實權,成為了第二道象徵一般的存在;真正行使管理職能的是任執權的北條氏;然而本質上在北條氏接管權力的初期又是一種幾大氏族合議執政的有限民主體制。事實上建立北條嫡流以執權之位獨裁政治的正是眼前的北條時賴。北條時賴的在位時間很短,生命也很短,但是他自長兄經時處繼承執權之位後,傳承祖父泰時穩健公正的治理理念, 平定 了企圖壓制北條勢力的寬元之亂,在寶治合戰中順勢而為打擊氏族力量,完成了幕府內部統治權力的集中,依法依規治理創造了安穩的社會環境。北條時賴在30歲時讓出執政權退居幕後掌控局勢,在其建立的最明寺出家生活,七年後在此離世。留下辭世歌——業鏡高懸三十七年,一槌打碎大道坦然。概括了短暫又兢兢業業的坦然一生。
因為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順,北條氏在歷史中並沒有很好的名聲。不過我想這位時賴公的民望應該不至於很差,不然怎麼會衍生出“時賴諸國巡游”中各種明君的傳說。
雖非 無為 者,仍以“第八代執權時宗之父”背書,蓋因他的這位嫡子實乃北條氏名望榜上的“一枝獨秀”,兩次抵禦了元軍鐵蹄,在 日本 當是名副其實的“民族英雄”吧。 ↑明月院 據說時賴公之墓樣式極為罕見,沒有專業知識也看不出其中門道,不過身處這樣優雅的寺院本身就已經很美妙了,可惜現在人群熙攘,對於長眠之地來說多少缺了點安寧。 ↑明月院 通往山門的階梯兩旁種滿了 紫陽 花。明月院的 紫陽 花品種聽著與院名一般高貴,姬 紫陽 花是 日本 本土品種,開出來的藍色據傳只有在這裡能見到。雖然我也想親眼看看“明月院藍”的浪漫,並非六月來到這裡仍然很慶幸,否則便無法留意這條步道本身的古樸禪意。
過了山門是一片規模不大的枯山水,展現八山八海環繞的 須彌山 世界。 須彌山 的概念最早是 印度 婆羅門教的術語,後被佛教引用和塑造,得以飄洋過海來到 日本 。實話說,並沒有很多人會註意到這組枯山水,因為與其對面的明月院“名場面”比起來,它著實顯得太不起眼了。 ↑明月院 枯山水的對面是供奉著本尊聖觀音 菩薩 坐像的方丈。 ↑明月院 方丈前常年有游人大排長龍,也不是為了參拜,而是為了看一眼方丈中那個將 鐮倉 的一年四季入畫的丸窗。我也是為此而來,自從第一次在網上得見此景,我便知道總有一天我會來這裡親眼看一看。 ↑明月院 明月院的丸窗名為悟性之窗,圓形象徵了悟性、真理、大宇宙。從丸窗望出去,是四季的流轉,是時間的跌宕,是永恆的宇宙和終有一天化為虛無的你我。 ↑明月院 我沒有在春天到來,看不到秒速五釐米飄落的櫻花瓣;我沒有在深秋到來,感受不到漫天紅葉的濃烈和決絕;我沒有在冬天到來,聽不到細雪無聲。等待我的,是象徵著青春的夏天的尾巴,和代表著沉穩的秋季的預兆,一如我此時的生命進程。即將轉黃的綠葉、隨風擺動的蘆葦,自然不緊不慢地過渡到下一個維度,或許夏秋之交的我,也可以用沉穩的步伐走進下一個階段。 ↑明月院 丸窗所看到的景象屬於明月院的後庭院,一年裡只有在菖蒲花開的季節和紅葉季才會開放,餘下的地方可參觀之處不多。
方丈一側的開山堂,供奉開山密室守嚴像和歷代主持的排位。開山堂旁邊的古洞穴里有石頭雕刻的僧人像,在古時候也作為墓穴使用。 ↑明月院 いつくしみ深き花地蔵是院中另一個人氣“景點”,配飾都是根據時令花朵搭配的。在六月看到的地藏就會捧著著名的姬 紫陽 花。院中很多細節都體現了僧人們的匠心,仿佛有主題一般,四時搭配均不相同。下次就在 紫陽 花開的季節來見識一下吧。
旁邊還有一塊牌子,大概意思是——心中懷著那些無法如願的想法,如同無法開放的花,世人皆如此。與最重要的人分別、失去心愛之物。於此時被這闖入眼帘的花兒所吸引,何其撫慰人心。
的確,世間皆苦,幸還有此等造物,幸還有此等慈悲。 ↑明月院 為了迎接紅葉季的到來,四下都是暖調的元素。 ↑明月院 暖色的“新衣”,湘 南海 岸的人民真的很愛給雕像做衣服。或許在她們的信仰中萬物有靈,生活值得溫柔以待。 ↑明月院 兔子與明月在 日本 傳說中也是一對相關的意象,院里還隱藏著許多小兔幾,連宣傳冊封面的丸窗前也是一隻靈動的兔子的身影。 8.4建長寺北 鐮倉 的最後一站,輾轉來到 鐮倉 五山的第一位——巨福山建 長興 國禪寺。
建長寺大體是這趟見到的最開闊規整的寺院,無愧於 鐮倉 禪宗之首的規制。建長寺修建之時仿造的是 杭州 名剎徑山萬壽禪寺,總門、 三門 、佛殿、法堂、方丈等主要建築物基本排列在直線上,左右設置大禪堂、大食堂等處,呈左右對稱的配置格局。建長寺最繁盛的時期,寺域龐大,配有數量超過400的末院和49院塔樓,僧侶多達約千人。不過現在的建長寺已經不是當初的原貌了,歷經數次火災原建築基本都已經損毀。歷經 鐮倉 幕府、室町幕府出力復興,也還是難逃衰微的命運。直至德川幕府時期,雖幕府捐贈了寺廟領地並加以保護,不過最終也無法重現當年五山第一寺的格局了。還好,複原的建築基本遵循了當年初建時的樣子,中軸線設計還是得以維持。 ↑建長寺 石碑後經過第一道門,牌匾上書天下禪林,沒有任何漆飾,盡顯古樸端莊。此處的“天下”當然指的是東瀛的天下,卻不乏宗師的大氣之蘊。
此後稍顯狹小的才是建長寺的總門。此門原位於 京都 的般舟三昧院(1783年建立),於昭和15年移築建長寺。後面還能看到不少移築的建築,均頗有淵源,由此可見當時復興建長寺的態度。總門雖為“舶來品”,匾額倒是專屬於建長寺的,“巨福山”是建長寺第十世主持一山一寧的手筆。這個“巨”字很有特點,也成為了建長寺的標誌之一吧。
透過總門,可以看到 三門 。 ↑建長寺 與總門相比,建長寺的 三門 可謂雄渾,透露著大家的氣魄。現在的 三門 修建於1775年, 中國 還處在“乾隆盛世”,美利堅開始了獨立戰爭。此門卻還讓我想起東瀛師從唐宋之風的時代。我不懂建築,但這裡更容易讓我想到宋代以前的那個中原,無論是型式、建材、到鬥拱等細節,都流露出點點唐風宋韻。
在寺里的英文介紹冊中看到,當年第二百一世住持萬拙碩誼在 關東 募集資金才完成了 三門 的再建。這其中還演化出戲劇化的傳說,大約是為報答建長寺僧侶們的善意,狸貓幻化為一名僧人,所以此門又被稱為狸貓門。現在來到 三門 ,自然是看不到狸貓的,能看到木紋,帶著經年累月的痕跡。
立於 三門 之下,夏末的風吹過。開山大覺禪師曾語:福山渾不掩松關,無限清風來未已。無論何者,福山開門以待,來者不拒去者不追。我們也需要打開自己的心扉,感受世間“無限的清風”。時至今日,打開建長寺的網站,映入眼帘的仍是這句穿越了七百餘年的無限的清風。 ↑建長寺 三門 的二層安置有五百羅漢,不過是不對外開放的。我們只能仰望這藍天映襯下的匾額“建 長興 國禪寺”,何等氣勢,仿佛遙望那個 蘭溪 道隆指導百餘僧侶、傳播禪學的時代。
在建立建長寺之前,此處是被稱為“地獄谷”的刑場。建長5年(1253年)在明月院一節里提到的北條時賴建立建長寺,迎東渡 日本 的 蘭溪 道隆擔任開山住持,建長寺由此稱為 日本 最初的禪宗專門寺院。在 日本 ,多的是一個寺院兼任不同宗派的現象,建長寺這樣一寺一宗的“凈寺”倒是罕見。 蘭溪 道隆為 日本 引入了宋朝最純粹的禪宗思想,眾多僧侶雲集此處學習佛學與 中國 文化。這塊深草天皇御敕的匾額,標志著禪宗史上首次獲得 日本 最高統治階級的認可。建長寺在當時當之無愧 日本 的“天下禪林”,也是東瀛第一個禪寺。 ↑建長寺 現在的建長寺,不知是否仍是僧侶修行的聖地呢?這道“ 嵩山 門”就通向非公開的專門道場。 ↑建長寺 穿過 三門 的柏槇之庭。寺中柏槇,相傳為 蘭溪 道隆親手所植,用從 中國 帶來的種子。
蘭溪 道隆六十六歲的人生從中一分為二,前三十三年是宋朝年少成名的佛學天才,後三十三年是東瀛第一禪師。建長寺的資料記載, 蘭溪 道隆出生於 中國 西蜀淅江省,我國的記載中他是 四川 涪江郡 蘭溪 邑人,俗名冉莒章。十三歲的少年在 成都 大慈寺出家,法名道隆,以籍貫 蘭溪 為號。二十歲時他到江浙一帶求法,師從無明慧性,自己也成為了禪林中的高僧。在這裡,他遇到了同樣來求法的 日本 僧人月翁智鏡,在聽到後者所述 日本 的情形, 蘭溪 道隆決意要到 日本 傳禪。三十三歲那一年,他帶著多名弟子,從 寧波 登船,一往無前的東渡弘法之路開始了。道隆一行人在博多登錄,後入 京都 。由於 京都 傳統佛教勢力穩固,道隆在月翁智鏡的建議下入 鐮倉 ,受到了時任幕府執權的時賴公的歡迎,並建立了建長寺,作為 蘭溪 道隆傳禪之地。或許人類總是追求上進,先進的文化總是有吸引力。 蘭溪 道隆生動清雋的傳禪風格吸引了武士 和平 民階層,“東關學徒,奔湊佇聽”的景象應當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時刻。此後 蘭溪 道隆還曾應天皇之召前往 京都 建仁寺任住持。建仁寺我是去過的,古樸典雅,環境清幽,身處充滿史學美感和詩意的 京都 ,有大片枯山水,有寬闊的禪房。我想, 蘭溪 道隆會喜歡這裡。
然而事情又怎麼可能一直一帆風順。政治對生活的入侵絕非現代所特有,東方宗教更是無法強大到脫離世俗政權獲得統攝力。 蒙古 入侵,幕府內部權力鬥爭的錯綜複雜,使 蘭溪 道隆被懷疑為間諜而兩次被流放甲斐。即使在流放之地,他也沒有放棄弘法之志,先後創建二十餘寺傳禪。 蘭溪 道隆最後一次回到建長寺,已經是六十六歲的年紀了。當時他還計劃在円覺寺的地方開創另一間大寺以繼續他畢生所願。然,未及動工,當年7月24日, 蘭溪 道隆圓寂於建長寺這個與他源遠流長的寺院中。後宇多天皇賜謚“大覺禪師”之號。宋僧 蘭溪 道隆,是 日本 第一位禪師。
蜀地雲高,扶桑水快,前身後身,一彩兩賽。
昔年今日,死而不亡,今日斯晨,在而不在。
——這是 蘭溪 道隆在建仁寺開山榮西忌辰時上堂說法所雲。
一分為二又以信念一以貫之的人生會走向終點,但是他親手所植之柏槇就像他所帶來的完整、系統的南宋臨濟宗楊岐禪法,已經扎根 日本 ,發揚光大。
在 澳門 游記中,我寫下了傳教士帶來的感動,今日我書寫弘法者的榮光。此生我大概也無法皈依任何宗教,但是那些為了追逐信仰而付出的努力總是讓人心生敬意。 ↑建長寺 再往裡走是佛殿。佛殿也是“外來物”,原是德川二代將軍秀忠的夫人之靈廟,位於 東京 增上寺。1647年這個靈廟連同之後會看到的唐門移築至此(英文冊子上的說法是were moved piece by piece,可見移築工程之精細)。增上寺我也是去過的,以 東京 鐵塔為背景的古剎好像也披上了 日本 經濟騰飛年代的光環,與崇尚剛健質朴的 鐮倉 之風大不相同。至於它的原主人也是歷史上有姓名的人物,至少值得開了一部大河劇。淺井江的靈魂如果寄托於她曾經的靈廟,會不會覺得寂寞呢,安頓在距離德川家陵園的增上寺千里之遙的 鐮倉 。不過 鐮倉 與她也可說是有些許淵源,她的長女千姬曾經嫁給豐臣秀賴並收秀賴的孤女千代姬為養女,千代姬後來成為不遠處東慶寺的二十世住持天秀尼。這就是我們在東慶寺部分說過的故事了。
佛殿現在供奉的是建長寺的本尊地藏 菩薩 。地藏 菩薩 與這片地域的淵源比建長寺更久遠。在這裡還是地獄谷的時代,就建有以地藏 菩薩 為本尊的伽羅陀山心平寺。因為建長寺的建立心平寺已經遷移,現在的建長寺仍以地藏 菩薩 為本尊。
佛堂內部結構和源於室町時代的地藏 菩薩 坐像都是木製雕刻,一片質朴,不似國內一些廟宇翻新過後的鮮艷模樣。要說相似的話,大概有些許多年前我第一次抬頭仰望雍和宮木雕佛像的感覺吧,雖然兩者的規模和體量實在無法同日而語。 ↑建長寺 當日所見建長寺的人比円覺寺更少,為什麼呢?即使沒有紅葉,這裡也值得駐足。 ↑建長寺 三門 旁不起眼的國寶梵鐘,鑄於建長七年(1255年),刻有大覺禪師開山建長禪寺的銘文。
佛殿後面的法堂建於1814年,是東 日本 最大的木製建築,現在裡面供奉的是千手觀音,還安置有釋迦苦行像的複製品。天井上有巨幅 雲龍 圖,寄寓遠離火災,是在2002年為紀念建長寺創建750年由畫壇名家小泉淳作所繪,面積約130平方米。建長寺的 雲龍 圖中的龍實話說個人並不覺得十分奪目,有些不太“精神”的樣子,但是周圍團團簇簇的雲確實很生動。
還有大大小小的細節,無法盡述,總之我很喜歡這裡。正如川端康成所言,漫步於 鐮倉 山谷古寺,你會心靜神安。 ↑建長寺 法堂之後就到了唐門,是當年連同佛殿從 東京 移築過來的。黑底金漆,在初秋的陽光下泛著光,大概是整個建長寺最耀眼的存在了。 ↑建長寺 唐門雖然不開放,卻是方丈的正門。這個方丈倒不是來源於增上寺,而是與總門一樣來源於 京都 的般舟三昧院。它在 京都 的時候是存放皇室牌位之處,可見規格之高。最初移築過來的時候用作住持的居所,現在則是舉行法要的場所。
方丈背部就是當年 蘭溪 道隆所闢之庭院,中間有蘸碧池,想來萬物複蘇的春季滿眼綠色應該是這裡最美的時候。當日雖草木枯頹稍有遺憾,但於無人處默然靜坐,看吹過池水的風的影子,於我也是美好的回憶。 ↑建長寺 走出建長寺,湘南之旅基本告一段落。餘下時間走走停停,看 鐮倉 點滴。來到建長寺的多是上了年紀的人們,旁邊的 鐮倉 高中又都是青春少年。這一刻,我覺得自己這個閑人也成了 鐮倉 物語小小的一部分。 鐮倉 ,還會來的吧,還有這麼多未知的角落, 比如 眼前這個禁入的供奉安倍晴明的神社,都好似充滿了故事,讓人欲罷不能。 附:實用攻略
山門左手邊的鐘樓,是釋宗演的居士神津猛在大正5年捐獻的木材所建,頂上原來畫著龍的圖案,原畫在松岡寶藏常設展示。原本的梵鐘是在元弘2年(1332年)建造的。
寺院里各處曲徑通幽,遍值樹木花草。秋葉未紅,葉子和青苔的綠色相映襯,一副淡雅的氛圍。 ↑東慶寺 鐘樓對面是曾在 關東 大地震中倒塌,大正14年復建的書院。天花板上繪有十六菊花紋,保留了自第五世用堂尼以來的御所寺的面貌。書院屬於不公開區域,只可通過門縫、鄰院窺見一二,相當時代劇的氛圍了。 ↑東慶寺 挨著鐘樓的茶室分別命名寒雲亭和白蓮舍,名字與環境一般清幽,還舉行寫經和插花等活動。
時間回到東慶寺作為尼寺的時代,入山修行的女性們為了自由需要犧牲的是兩隻三年的俗世生活。那段與世隔絕的時間,她們在寺中要如何度過呢?電影中來到東慶寺的女子就並非都能從事諸如插花品茶之類高雅的活動了,而是根據繳納給寺院的寄宿費用分為三種待遇——支付五十兩金,無需幹活的上臈格;支付十兩金,從事輕體力勞動的茶間格;無法繳納寄宿費,從事重體力勞動的御半下格。待遇雖有不同,但只要有心,修行所得又未必會有等級。義務之外,針對全體人員的武力訓練和文化基礎教學,足以使一個上進的女子脫胎換骨,從懦弱變成堅定自信,從依附男子和家庭變成獨立自強,從滿懷仇恨變成豁達開闊。因命運帶來的不幸走到這裡,帶著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蛻變離開。自此之後,或許復婚,或許再嫁,或許走一條更難也更瀟灑的獨立之路,無論如何你已經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截然不同。這樣的情節或許過於理想,但我想這是作者和主創們對勇敢的先驅們的禮贊和祝福。如果沒有東慶寺的逃婚女子、沒有義無反顧的婦女參政論者在世界上的各個角落艱難又勇敢地發出她們的聲音,我們便不會擁有現在這個更好的時代。 ↑東慶寺 書院旁的本堂是供奉本尊釋迦如來坐像祭祀的正殿。說是本堂,實際上也頗為狹小。這個時節里草木衰頹,缺了些生機。可以看見旁邊書院的庭院。 ↑東慶寺 本堂再往裡,是供奉水月觀音 菩薩 半跏像的水月堂,參觀需先行預約。據說水月觀音像是 中國 宋朝流行的樣式,在 日本 則只有在 鐮倉 附近才可見到。瀟灑自然的服飾和姿態與 京都 的佛像迥異。
過了水月堂就是松岡寶藏,展出東慶寺所傳歷史文物。對佛法和佛教文化沒有研究,雖知展品珍貴也難免走馬觀花,體會不到其中大多妙處。不過,我卻很慶幸來到這裡,因為看到了十分喜歡的句段——心無物欲即是秋空霽海,座有檄書便成 赤壁 丹丘。
松岡寶藏之後有大片墓苑,因為釋宗演的關係,很多名人選擇長眠於此。我在墓苑前止步,瞭解不深,便不打擾往生之人的安寧了。
離開之前我再看了一眼這個與尼寺已經沒有關聯的東慶寺。《投靠女與出走男》曾想定一個非常詩意的名字——徒花,意指徒然盛開而無果的花朵,大概形容劇中女性角色們無法如願的家庭婚姻狀態。但是我想,女性的價值不只在於婚姻和家庭,無需為了成為“妻子”或“母親”的角色而結果,為了自己綻放過已不是徒然。 8.3明月院距今約八百五十年前的永曆元年(1160年),山內首藤經俊為了供奉在平治之亂中戰死的父親山內首藤俊通的亡靈而建造了明月庵。約百年後的康元元年(1256年), 鐮倉 幕府五代執權北條時賴(此公後詳述)在現今明月院 西北 方向建立了最明寺。時賴逝世後,其子北條時宗以最明寺為前身建立福源山禪興仰聖禪寺,請來南宋 蘭溪 道隆禪師(大覺禪師)開山。康歷二年(1380年),當時的 關東 官領上杉憲方奉足利氏滿禪興寺中興的命令, 新建 建築、擴大寺域、配置支院。在足利義滿任將軍時,選定禪興寺為 關東 十剎之首,過去的“明月庵”也更名為“明月院”成為禪興寺支院之首。禪興寺毀於明治元年廢佛毀釋運動,只有明月院保存下來。
今天的明月院名聲在外卻與上述歷史沒有太 大關 聯,更多的是得益於(大概是益吧) 紫陽 花寺的名號。院內所植2500株 紫陽 花在梅雨中競相綻放,夢一般的盛景。 ↑明月院 明月院的位置有些“大隱隱於市”的意思,跟著導航七拐八拐到了這麼個小路口。還要再往裡走約摸十分鐘,一路上都是民居,不由自主地腳步輕緩,不忍破壞安靜的氛圍。 ↑明月院 臨近明月院址,又覺得什麼深山幽院不過是錯覺,即使不在 紫陽 花開的季節,人聲也是撲面而來。
進了正門後的茶橋,憑欄賞溪的兔子和烏龜們甚是可愛,算是寺院給旅人們的歡迎禮麽?牌子上書受傷了,不要觸摸,仔細一看大龜腿上還綁有繃帶。不知這樣的情境是否出於典故,不過應該和龜兔賽跑無關就是了。 ↑明月院 然後是 鐮倉 幕府五代執權北條時賴公墓。
那麼繼續說說 鐮倉 幕府的故事吧,從源家將軍絕嗣說起,北條家掌握了實際的控制權。這一段時期形成了頗為尷尬的政權組織形式,一方面名義上的國家最高元首天皇任然存在;另一方面,源氏遺留的將軍之位仍然有人繼承,只不過不再掌握實權,成為了第二道象徵一般的存在;真正行使管理職能的是任執權的北條氏;然而本質上在北條氏接管權力的初期又是一種幾大氏族合議執政的有限民主體制。事實上建立北條嫡流以執權之位獨裁政治的正是眼前的北條時賴。北條時賴的在位時間很短,生命也很短,但是他自長兄經時處繼承執權之位後,傳承祖父泰時穩健公正的治理理念, 平定 了企圖壓制北條勢力的寬元之亂,在寶治合戰中順勢而為打擊氏族力量,完成了幕府內部統治權力的集中,依法依規治理創造了安穩的社會環境。北條時賴在30歲時讓出執政權退居幕後掌控局勢,在其建立的最明寺出家生活,七年後在此離世。留下辭世歌——業鏡高懸三十七年,一槌打碎大道坦然。概括了短暫又兢兢業業的坦然一生。
因為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順,北條氏在歷史中並沒有很好的名聲。不過我想這位時賴公的民望應該不至於很差,不然怎麼會衍生出“時賴諸國巡游”中各種明君的傳說。
雖非 無為 者,仍以“第八代執權時宗之父”背書,蓋因他的這位嫡子實乃北條氏名望榜上的“一枝獨秀”,兩次抵禦了元軍鐵蹄,在 日本 當是名副其實的“民族英雄”吧。 ↑明月院 據說時賴公之墓樣式極為罕見,沒有專業知識也看不出其中門道,不過身處這樣優雅的寺院本身就已經很美妙了,可惜現在人群熙攘,對於長眠之地來說多少缺了點安寧。 ↑明月院 通往山門的階梯兩旁種滿了 紫陽 花。明月院的 紫陽 花品種聽著與院名一般高貴,姬 紫陽 花是 日本 本土品種,開出來的藍色據傳只有在這裡能見到。雖然我也想親眼看看“明月院藍”的浪漫,並非六月來到這裡仍然很慶幸,否則便無法留意這條步道本身的古樸禪意。
過了山門是一片規模不大的枯山水,展現八山八海環繞的 須彌山 世界。 須彌山 的概念最早是 印度 婆羅門教的術語,後被佛教引用和塑造,得以飄洋過海來到 日本 。實話說,並沒有很多人會註意到這組枯山水,因為與其對面的明月院“名場面”比起來,它著實顯得太不起眼了。 ↑明月院 枯山水的對面是供奉著本尊聖觀音 菩薩 坐像的方丈。 ↑明月院 方丈前常年有游人大排長龍,也不是為了參拜,而是為了看一眼方丈中那個將 鐮倉 的一年四季入畫的丸窗。我也是為此而來,自從第一次在網上得見此景,我便知道總有一天我會來這裡親眼看一看。 ↑明月院 明月院的丸窗名為悟性之窗,圓形象徵了悟性、真理、大宇宙。從丸窗望出去,是四季的流轉,是時間的跌宕,是永恆的宇宙和終有一天化為虛無的你我。 ↑明月院 我沒有在春天到來,看不到秒速五釐米飄落的櫻花瓣;我沒有在深秋到來,感受不到漫天紅葉的濃烈和決絕;我沒有在冬天到來,聽不到細雪無聲。等待我的,是象徵著青春的夏天的尾巴,和代表著沉穩的秋季的預兆,一如我此時的生命進程。即將轉黃的綠葉、隨風擺動的蘆葦,自然不緊不慢地過渡到下一個維度,或許夏秋之交的我,也可以用沉穩的步伐走進下一個階段。 ↑明月院 丸窗所看到的景象屬於明月院的後庭院,一年裡只有在菖蒲花開的季節和紅葉季才會開放,餘下的地方可參觀之處不多。
方丈一側的開山堂,供奉開山密室守嚴像和歷代主持的排位。開山堂旁邊的古洞穴里有石頭雕刻的僧人像,在古時候也作為墓穴使用。 ↑明月院 いつくしみ深き花地蔵是院中另一個人氣“景點”,配飾都是根據時令花朵搭配的。在六月看到的地藏就會捧著著名的姬 紫陽 花。院中很多細節都體現了僧人們的匠心,仿佛有主題一般,四時搭配均不相同。下次就在 紫陽 花開的季節來見識一下吧。
旁邊還有一塊牌子,大概意思是——心中懷著那些無法如願的想法,如同無法開放的花,世人皆如此。與最重要的人分別、失去心愛之物。於此時被這闖入眼帘的花兒所吸引,何其撫慰人心。
的確,世間皆苦,幸還有此等造物,幸還有此等慈悲。 ↑明月院 為了迎接紅葉季的到來,四下都是暖調的元素。 ↑明月院 暖色的“新衣”,湘 南海 岸的人民真的很愛給雕像做衣服。或許在她們的信仰中萬物有靈,生活值得溫柔以待。 ↑明月院 兔子與明月在 日本 傳說中也是一對相關的意象,院里還隱藏著許多小兔幾,連宣傳冊封面的丸窗前也是一隻靈動的兔子的身影。 8.4建長寺北 鐮倉 的最後一站,輾轉來到 鐮倉 五山的第一位——巨福山建 長興 國禪寺。
建長寺大體是這趟見到的最開闊規整的寺院,無愧於 鐮倉 禪宗之首的規制。建長寺修建之時仿造的是 杭州 名剎徑山萬壽禪寺,總門、 三門 、佛殿、法堂、方丈等主要建築物基本排列在直線上,左右設置大禪堂、大食堂等處,呈左右對稱的配置格局。建長寺最繁盛的時期,寺域龐大,配有數量超過400的末院和49院塔樓,僧侶多達約千人。不過現在的建長寺已經不是當初的原貌了,歷經數次火災原建築基本都已經損毀。歷經 鐮倉 幕府、室町幕府出力復興,也還是難逃衰微的命運。直至德川幕府時期,雖幕府捐贈了寺廟領地並加以保護,不過最終也無法重現當年五山第一寺的格局了。還好,複原的建築基本遵循了當年初建時的樣子,中軸線設計還是得以維持。 ↑建長寺 石碑後經過第一道門,牌匾上書天下禪林,沒有任何漆飾,盡顯古樸端莊。此處的“天下”當然指的是東瀛的天下,卻不乏宗師的大氣之蘊。
此後稍顯狹小的才是建長寺的總門。此門原位於 京都 的般舟三昧院(1783年建立),於昭和15年移築建長寺。後面還能看到不少移築的建築,均頗有淵源,由此可見當時復興建長寺的態度。總門雖為“舶來品”,匾額倒是專屬於建長寺的,“巨福山”是建長寺第十世主持一山一寧的手筆。這個“巨”字很有特點,也成為了建長寺的標誌之一吧。
透過總門,可以看到 三門 。 ↑建長寺 與總門相比,建長寺的 三門 可謂雄渾,透露著大家的氣魄。現在的 三門 修建於1775年, 中國 還處在“乾隆盛世”,美利堅開始了獨立戰爭。此門卻還讓我想起東瀛師從唐宋之風的時代。我不懂建築,但這裡更容易讓我想到宋代以前的那個中原,無論是型式、建材、到鬥拱等細節,都流露出點點唐風宋韻。
在寺里的英文介紹冊中看到,當年第二百一世住持萬拙碩誼在 關東 募集資金才完成了 三門 的再建。這其中還演化出戲劇化的傳說,大約是為報答建長寺僧侶們的善意,狸貓幻化為一名僧人,所以此門又被稱為狸貓門。現在來到 三門 ,自然是看不到狸貓的,能看到木紋,帶著經年累月的痕跡。
立於 三門 之下,夏末的風吹過。開山大覺禪師曾語:福山渾不掩松關,無限清風來未已。無論何者,福山開門以待,來者不拒去者不追。我們也需要打開自己的心扉,感受世間“無限的清風”。時至今日,打開建長寺的網站,映入眼帘的仍是這句穿越了七百餘年的無限的清風。 ↑建長寺 三門 的二層安置有五百羅漢,不過是不對外開放的。我們只能仰望這藍天映襯下的匾額“建 長興 國禪寺”,何等氣勢,仿佛遙望那個 蘭溪 道隆指導百餘僧侶、傳播禪學的時代。
在建立建長寺之前,此處是被稱為“地獄谷”的刑場。建長5年(1253年)在明月院一節里提到的北條時賴建立建長寺,迎東渡 日本 的 蘭溪 道隆擔任開山住持,建長寺由此稱為 日本 最初的禪宗專門寺院。在 日本 ,多的是一個寺院兼任不同宗派的現象,建長寺這樣一寺一宗的“凈寺”倒是罕見。 蘭溪 道隆為 日本 引入了宋朝最純粹的禪宗思想,眾多僧侶雲集此處學習佛學與 中國 文化。這塊深草天皇御敕的匾額,標志著禪宗史上首次獲得 日本 最高統治階級的認可。建長寺在當時當之無愧 日本 的“天下禪林”,也是東瀛第一個禪寺。 ↑建長寺 現在的建長寺,不知是否仍是僧侶修行的聖地呢?這道“ 嵩山 門”就通向非公開的專門道場。 ↑建長寺 穿過 三門 的柏槇之庭。寺中柏槇,相傳為 蘭溪 道隆親手所植,用從 中國 帶來的種子。
蘭溪 道隆六十六歲的人生從中一分為二,前三十三年是宋朝年少成名的佛學天才,後三十三年是東瀛第一禪師。建長寺的資料記載, 蘭溪 道隆出生於 中國 西蜀淅江省,我國的記載中他是 四川 涪江郡 蘭溪 邑人,俗名冉莒章。十三歲的少年在 成都 大慈寺出家,法名道隆,以籍貫 蘭溪 為號。二十歲時他到江浙一帶求法,師從無明慧性,自己也成為了禪林中的高僧。在這裡,他遇到了同樣來求法的 日本 僧人月翁智鏡,在聽到後者所述 日本 的情形, 蘭溪 道隆決意要到 日本 傳禪。三十三歲那一年,他帶著多名弟子,從 寧波 登船,一往無前的東渡弘法之路開始了。道隆一行人在博多登錄,後入 京都 。由於 京都 傳統佛教勢力穩固,道隆在月翁智鏡的建議下入 鐮倉 ,受到了時任幕府執權的時賴公的歡迎,並建立了建長寺,作為 蘭溪 道隆傳禪之地。或許人類總是追求上進,先進的文化總是有吸引力。 蘭溪 道隆生動清雋的傳禪風格吸引了武士 和平 民階層,“東關學徒,奔湊佇聽”的景象應當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時刻。此後 蘭溪 道隆還曾應天皇之召前往 京都 建仁寺任住持。建仁寺我是去過的,古樸典雅,環境清幽,身處充滿史學美感和詩意的 京都 ,有大片枯山水,有寬闊的禪房。我想, 蘭溪 道隆會喜歡這裡。
然而事情又怎麼可能一直一帆風順。政治對生活的入侵絕非現代所特有,東方宗教更是無法強大到脫離世俗政權獲得統攝力。 蒙古 入侵,幕府內部權力鬥爭的錯綜複雜,使 蘭溪 道隆被懷疑為間諜而兩次被流放甲斐。即使在流放之地,他也沒有放棄弘法之志,先後創建二十餘寺傳禪。 蘭溪 道隆最後一次回到建長寺,已經是六十六歲的年紀了。當時他還計劃在円覺寺的地方開創另一間大寺以繼續他畢生所願。然,未及動工,當年7月24日, 蘭溪 道隆圓寂於建長寺這個與他源遠流長的寺院中。後宇多天皇賜謚“大覺禪師”之號。宋僧 蘭溪 道隆,是 日本 第一位禪師。
蜀地雲高,扶桑水快,前身後身,一彩兩賽。
昔年今日,死而不亡,今日斯晨,在而不在。
——這是 蘭溪 道隆在建仁寺開山榮西忌辰時上堂說法所雲。
一分為二又以信念一以貫之的人生會走向終點,但是他親手所植之柏槇就像他所帶來的完整、系統的南宋臨濟宗楊岐禪法,已經扎根 日本 ,發揚光大。
在 澳門 游記中,我寫下了傳教士帶來的感動,今日我書寫弘法者的榮光。此生我大概也無法皈依任何宗教,但是那些為了追逐信仰而付出的努力總是讓人心生敬意。 ↑建長寺 再往裡走是佛殿。佛殿也是“外來物”,原是德川二代將軍秀忠的夫人之靈廟,位於 東京 增上寺。1647年這個靈廟連同之後會看到的唐門移築至此(英文冊子上的說法是were moved piece by piece,可見移築工程之精細)。增上寺我也是去過的,以 東京 鐵塔為背景的古剎好像也披上了 日本 經濟騰飛年代的光環,與崇尚剛健質朴的 鐮倉 之風大不相同。至於它的原主人也是歷史上有姓名的人物,至少值得開了一部大河劇。淺井江的靈魂如果寄托於她曾經的靈廟,會不會覺得寂寞呢,安頓在距離德川家陵園的增上寺千里之遙的 鐮倉 。不過 鐮倉 與她也可說是有些許淵源,她的長女千姬曾經嫁給豐臣秀賴並收秀賴的孤女千代姬為養女,千代姬後來成為不遠處東慶寺的二十世住持天秀尼。這就是我們在東慶寺部分說過的故事了。
佛殿現在供奉的是建長寺的本尊地藏 菩薩 。地藏 菩薩 與這片地域的淵源比建長寺更久遠。在這裡還是地獄谷的時代,就建有以地藏 菩薩 為本尊的伽羅陀山心平寺。因為建長寺的建立心平寺已經遷移,現在的建長寺仍以地藏 菩薩 為本尊。
佛堂內部結構和源於室町時代的地藏 菩薩 坐像都是木製雕刻,一片質朴,不似國內一些廟宇翻新過後的鮮艷模樣。要說相似的話,大概有些許多年前我第一次抬頭仰望雍和宮木雕佛像的感覺吧,雖然兩者的規模和體量實在無法同日而語。 ↑建長寺 當日所見建長寺的人比円覺寺更少,為什麼呢?即使沒有紅葉,這裡也值得駐足。 ↑建長寺 三門 旁不起眼的國寶梵鐘,鑄於建長七年(1255年),刻有大覺禪師開山建長禪寺的銘文。
佛殿後面的法堂建於1814年,是東 日本 最大的木製建築,現在裡面供奉的是千手觀音,還安置有釋迦苦行像的複製品。天井上有巨幅 雲龍 圖,寄寓遠離火災,是在2002年為紀念建長寺創建750年由畫壇名家小泉淳作所繪,面積約130平方米。建長寺的 雲龍 圖中的龍實話說個人並不覺得十分奪目,有些不太“精神”的樣子,但是周圍團團簇簇的雲確實很生動。
還有大大小小的細節,無法盡述,總之我很喜歡這裡。正如川端康成所言,漫步於 鐮倉 山谷古寺,你會心靜神安。 ↑建長寺 法堂之後就到了唐門,是當年連同佛殿從 東京 移築過來的。黑底金漆,在初秋的陽光下泛著光,大概是整個建長寺最耀眼的存在了。 ↑建長寺 唐門雖然不開放,卻是方丈的正門。這個方丈倒不是來源於增上寺,而是與總門一樣來源於 京都 的般舟三昧院。它在 京都 的時候是存放皇室牌位之處,可見規格之高。最初移築過來的時候用作住持的居所,現在則是舉行法要的場所。
方丈背部就是當年 蘭溪 道隆所闢之庭院,中間有蘸碧池,想來萬物複蘇的春季滿眼綠色應該是這裡最美的時候。當日雖草木枯頹稍有遺憾,但於無人處默然靜坐,看吹過池水的風的影子,於我也是美好的回憶。 ↑建長寺 走出建長寺,湘南之旅基本告一段落。餘下時間走走停停,看 鐮倉 點滴。來到建長寺的多是上了年紀的人們,旁邊的 鐮倉 高中又都是青春少年。這一刻,我覺得自己這個閑人也成了 鐮倉 物語小小的一部分。 鐮倉 ,還會來的吧,還有這麼多未知的角落, 比如 眼前這個禁入的供奉安倍晴明的神社,都好似充滿了故事,讓人欲罷不能。 附:實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