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寫給俄羅斯的冬日長信
似乎就是 莫斯科 聖瓦西里教堂的姐妹版,救世主滴血教堂那眼花繚亂的顏色和密密麻麻的穹頂同樣奪人眼球,但凡名稱里出現“滴血”二字,那便代表著一位東正教的領袖或重要人士在此升天,而教堂則更像一座巨大的靈魂墳墓,救世主滴血教堂裝著的靈魂,則是沙皇 亞歷山大 二世。
我沒有進入這座 聖彼得堡 的地標建築裡面,而是圍著巨大的教堂走了幾圈,而每一圈都能夠看到同樣的游客,似乎無意間遵循著某些不成文的游覽規矩。相比之下,我對教堂身前的莫 伊卡 河更感興趣,相比涅瓦河的寬闊和渾厚,這條穿城而過的小河則更有觀賞價值,不知有沒有具體的統計表明莫 伊卡 河上究竟建立了多少座小橋,至少在我印象里,每隔五百米就有一座精美的小橋承載著行色匆匆的 聖彼得堡 市民。
直至今日,每當想起 聖彼得堡 這座城市,首先映入眼前的不是救世主滴血教堂,不是冬宮,也不是彼得大帝雕像,而是這條彎彎曲曲狹窄安靜的莫 伊卡 河,以及建立在河上的一座座小橋。
我行走在莫 伊卡 河畔的小路上,另外一邊停滿了一輛輛轎車,河對岸的霓虹燈映照在安靜的河面上,成群的野鴨悠閑地滑行在冬季的清澈水面上。遠處河邊的一個男人吸引了我的註意,遠遠地看著他身體一動不動地獃立在河邊,那姿勢會讓別人以為他在思考著如何跳水輕生,走近一看才發現穿著像個乞丐,髒兮兮的皮鞋和褲角上濕了大半,而兩手卻懸空撕扯著一塊麵包,投喂著 水裡 的野鴨,這或許是他的一半晚餐,我不得而知,沒走多遠就又看見同樣的景象,一位剛剛放學的小姑娘走上河畔的石階上,麻利地掏出書包里一塊包著塑料袋的麵包,三三兩兩地扔進河中,頭也不回地繼續行走,看她的動作會讓我覺得這就像是每天完成的家庭作業,熟練又麻利,從小培養起來的愛心,也許這就是 俄羅斯 女孩普遍美麗的原因之一吧。
↑聖彼得堡 忍受了一整夜隔壁的翻雲覆雨噪聲之後我果斷決定睡個懶覺,經過這麼多每日至少十公里的步行歷練之後,雙腳的靈活度和健康程度每況愈下,幾乎整日處於腫脹狀態,休息一夜有所好轉,但步行一天卻又加重傷情。
把終點設定在聖伊薩基耶夫斯基大教堂,背著相機又開始了新的一天徵程。有時候漫無目的的步行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走在路上透過地下室的窗戶發現了一家書店,進門之前先詢問了一下走出來抽煙的店主,在得知是一家舊書店後果斷推門而入,沒有中文更沒有英文,但我還有另一個目標,那就是收藏一本 普希金 的俄文原著。泡了一個小時之後我手裡不僅拿著一本詩集,還多了二十張滿是俄文的舊明信片,這些找不到主人的祝福被我或五毛或一塊地收走,最久遠的甚至追溯到1972年,我總覺得會在年代久遠的文字里找到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親情或愛情,並以此為樂。
手拿一張5000盧布的鈔票站在聖伊薩教堂旁邊的售票處買票,卻被無情地告知找不開零錢另想辦法,無奈地只好求助谷歌地圖,並奔向一公裡外的一家高檔酒店,一個小到不可思議的銀行窗口就設立在酒店一樓,也或許僅僅只有貨幣兌換的作用。
售票員姑娘微笑著看著氣喘吁吁的我,神態高雅地遞給我兩張票和一把零錢,那感覺就像高冷地看待著追求者。驗票機上刷好鐘樓的門票之後,我就跟在大批游客的身後順著狹窄陰暗的圓形階梯爬到頂層,在鐘樓瞭望臺上俯瞰著 聖彼得堡 的全貌,周圍的游客還在大口喘著粗氣,我就已經氣定神閑地開始搶占有利地形,構圖,以及按下快門,當天的多雲天使整個城市呈現白色和灰色的色調,想必如果趕上一個艷陽天,這全城的景色應該是極美的。
下樓進入聖伊薩教堂的時候有幸趕上一場彌撒,神父和眾多神職人員躲在這個巨大教堂里的一間禮堂里唱詩,門口則放置一扇屏風,屏風的外面則站滿了信徒,我也混跡於此,他們跟隨著經文在胸前畫著十字架,口中念念有詞,這是我第一次感受現場的唱詩,但那神聖的感覺一定會另我經久不忘,我關閉了相機,靜靜聆聽著經文從神父胸腔里迸發出來的力量。
藉著黃昏的暖光順著莫 伊卡 河曲 折的河道,我步行來到 普希金 公寓紀念館,詩人的故居地處莫 伊卡 河最美的一個彎角處,靜靜流淌的河水就像女人溫柔的臂彎,包裹著這座美麗的宅院,我是多麼想要親眼看看詩人決鬥時的那兩把手槍,這個小小願望在這天也算得以實現。語音講解器里聽到了難得的中文聲音,照例寄存了衣物以及穿好鞋套,我便一個人踱步在詩人的故居裡,由於臨近當天的閉館時間,每間房屋裡的大媽焦急地等待著下班時間,我全然不顧地挨個欣賞,從詩人當年的手稿,到屠 格涅夫 為他寫下的字跡;從友人繪出的決鬥場面,到詩人的自畫像;從妻子岡查洛娃腳上的舞鞋,到詩人決鬥回來後坐下的那張椅子,寧靜的空氣里語音講解器傳出優美的音樂並伴隨著美妙的朗誦,完成多年夙願的同時經歷瞭如此極致的享受,直呼過癮。
安全起見我遠遠地看了看 馬林 斯基劇院,由於ISIS恐怖主義橫行的特殊時期,就連進入這個久負盛名的劇院看一場《胡桃夾子》都讓人心懷不安。踏上周邊地鐵站里的漫長扶梯,我將搖身一變成為享受周末悠閑時光的當地人,揣著一沓盧布奔向規模宏大的商場購物。
Galeria商場前方的小廣場上聚集著一大批路人,我小心翼翼地站在人群的最外層,聽著最裡層忘情演湊的年輕人傳出叮叮咣咣的樂器聲,用他們並不標準的英語發音彈唱著綠日的經典歌曲,西方文化似乎也開始在年輕人生活中慢慢普及開來。
烏泱泱的一群人幾近踏破商場外諾大的旋轉大門,雖然身為 俄羅斯 第二大都市,但有限的幾個大型商場還是被周末的人群塞了個滿滿噹噹。來自西方的咖啡廳和奢侈品牌商店占據著上等的位置,東方的服裝店也不甘示弱,再多的商店也阻止不了人們周末逛商場的熱情,即使身處 俄羅斯 獨特風格的宏大建築里,體味著人滿為患。
我沒有進入這座 聖彼得堡 的地標建築裡面,而是圍著巨大的教堂走了幾圈,而每一圈都能夠看到同樣的游客,似乎無意間遵循著某些不成文的游覽規矩。相比之下,我對教堂身前的莫 伊卡 河更感興趣,相比涅瓦河的寬闊和渾厚,這條穿城而過的小河則更有觀賞價值,不知有沒有具體的統計表明莫 伊卡 河上究竟建立了多少座小橋,至少在我印象里,每隔五百米就有一座精美的小橋承載著行色匆匆的 聖彼得堡 市民。
直至今日,每當想起 聖彼得堡 這座城市,首先映入眼前的不是救世主滴血教堂,不是冬宮,也不是彼得大帝雕像,而是這條彎彎曲曲狹窄安靜的莫 伊卡 河,以及建立在河上的一座座小橋。
我行走在莫 伊卡 河畔的小路上,另外一邊停滿了一輛輛轎車,河對岸的霓虹燈映照在安靜的河面上,成群的野鴨悠閑地滑行在冬季的清澈水面上。遠處河邊的一個男人吸引了我的註意,遠遠地看著他身體一動不動地獃立在河邊,那姿勢會讓別人以為他在思考著如何跳水輕生,走近一看才發現穿著像個乞丐,髒兮兮的皮鞋和褲角上濕了大半,而兩手卻懸空撕扯著一塊麵包,投喂著 水裡 的野鴨,這或許是他的一半晚餐,我不得而知,沒走多遠就又看見同樣的景象,一位剛剛放學的小姑娘走上河畔的石階上,麻利地掏出書包里一塊包著塑料袋的麵包,三三兩兩地扔進河中,頭也不回地繼續行走,看她的動作會讓我覺得這就像是每天完成的家庭作業,熟練又麻利,從小培養起來的愛心,也許這就是 俄羅斯 女孩普遍美麗的原因之一吧。
↑聖彼得堡 忍受了一整夜隔壁的翻雲覆雨噪聲之後我果斷決定睡個懶覺,經過這麼多每日至少十公里的步行歷練之後,雙腳的靈活度和健康程度每況愈下,幾乎整日處於腫脹狀態,休息一夜有所好轉,但步行一天卻又加重傷情。
把終點設定在聖伊薩基耶夫斯基大教堂,背著相機又開始了新的一天徵程。有時候漫無目的的步行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走在路上透過地下室的窗戶發現了一家書店,進門之前先詢問了一下走出來抽煙的店主,在得知是一家舊書店後果斷推門而入,沒有中文更沒有英文,但我還有另一個目標,那就是收藏一本 普希金 的俄文原著。泡了一個小時之後我手裡不僅拿著一本詩集,還多了二十張滿是俄文的舊明信片,這些找不到主人的祝福被我或五毛或一塊地收走,最久遠的甚至追溯到1972年,我總覺得會在年代久遠的文字里找到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親情或愛情,並以此為樂。
手拿一張5000盧布的鈔票站在聖伊薩教堂旁邊的售票處買票,卻被無情地告知找不開零錢另想辦法,無奈地只好求助谷歌地圖,並奔向一公裡外的一家高檔酒店,一個小到不可思議的銀行窗口就設立在酒店一樓,也或許僅僅只有貨幣兌換的作用。
售票員姑娘微笑著看著氣喘吁吁的我,神態高雅地遞給我兩張票和一把零錢,那感覺就像高冷地看待著追求者。驗票機上刷好鐘樓的門票之後,我就跟在大批游客的身後順著狹窄陰暗的圓形階梯爬到頂層,在鐘樓瞭望臺上俯瞰著 聖彼得堡 的全貌,周圍的游客還在大口喘著粗氣,我就已經氣定神閑地開始搶占有利地形,構圖,以及按下快門,當天的多雲天使整個城市呈現白色和灰色的色調,想必如果趕上一個艷陽天,這全城的景色應該是極美的。
下樓進入聖伊薩教堂的時候有幸趕上一場彌撒,神父和眾多神職人員躲在這個巨大教堂里的一間禮堂里唱詩,門口則放置一扇屏風,屏風的外面則站滿了信徒,我也混跡於此,他們跟隨著經文在胸前畫著十字架,口中念念有詞,這是我第一次感受現場的唱詩,但那神聖的感覺一定會另我經久不忘,我關閉了相機,靜靜聆聽著經文從神父胸腔里迸發出來的力量。
藉著黃昏的暖光順著莫 伊卡 河曲 折的河道,我步行來到 普希金 公寓紀念館,詩人的故居地處莫 伊卡 河最美的一個彎角處,靜靜流淌的河水就像女人溫柔的臂彎,包裹著這座美麗的宅院,我是多麼想要親眼看看詩人決鬥時的那兩把手槍,這個小小願望在這天也算得以實現。語音講解器里聽到了難得的中文聲音,照例寄存了衣物以及穿好鞋套,我便一個人踱步在詩人的故居裡,由於臨近當天的閉館時間,每間房屋裡的大媽焦急地等待著下班時間,我全然不顧地挨個欣賞,從詩人當年的手稿,到屠 格涅夫 為他寫下的字跡;從友人繪出的決鬥場面,到詩人的自畫像;從妻子岡查洛娃腳上的舞鞋,到詩人決鬥回來後坐下的那張椅子,寧靜的空氣里語音講解器傳出優美的音樂並伴隨著美妙的朗誦,完成多年夙願的同時經歷瞭如此極致的享受,直呼過癮。
安全起見我遠遠地看了看 馬林 斯基劇院,由於ISIS恐怖主義橫行的特殊時期,就連進入這個久負盛名的劇院看一場《胡桃夾子》都讓人心懷不安。踏上周邊地鐵站里的漫長扶梯,我將搖身一變成為享受周末悠閑時光的當地人,揣著一沓盧布奔向規模宏大的商場購物。
Galeria商場前方的小廣場上聚集著一大批路人,我小心翼翼地站在人群的最外層,聽著最裡層忘情演湊的年輕人傳出叮叮咣咣的樂器聲,用他們並不標準的英語發音彈唱著綠日的經典歌曲,西方文化似乎也開始在年輕人生活中慢慢普及開來。
烏泱泱的一群人幾近踏破商場外諾大的旋轉大門,雖然身為 俄羅斯 第二大都市,但有限的幾個大型商場還是被周末的人群塞了個滿滿噹噹。來自西方的咖啡廳和奢侈品牌商店占據著上等的位置,東方的服裝店也不甘示弱,再多的商店也阻止不了人們周末逛商場的熱情,即使身處 俄羅斯 獨特風格的宏大建築里,體味著人滿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