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首紀念】葡萄牙行紀:大西洋上不滅的燈塔

他被陽光曬得通紅的臉龐對我們靦腆的笑,褐色的眼睛中藏著星,說到:”無論時光帶我們走向何方,我們都不會忘記我們家鄉的來歷,和我們自古賴以生存的技能。“說罷,他哼起” 葡萄牙 人“。他聲音不高,卻堅定且飽含深情。伴隨悠揚的旋律與動人的歌詞讓我再一次品味這首 葡萄牙 國歌中傳達的精神。
“海上的英雄,高貴的人民
英勇與永恆的國度,
讓今天再次彰顯 葡萄牙 的輝煌吧! ”
告別船夫,我們從水道改行陸地。小鎮歷史一點都不艱澀,只需要認識一對王子與公主。



一條主運河將阿威羅分成兩岸,南岸曾經是貴族居住區。浪漫華美的房屋鱗次櫛比,屋頂閃爍著比玻璃珠還耀眼的光芒。教堂、公園、博物館雲集一堂。南岸的心臟是 共和 國廣場,風格簡樸卻有著整潔可愛的市政廳與慈善教堂。19世紀的牆磚、穹頂的油畫讓此地的文化濃度驟然升高。




北岸為漁民居住地,一棟棟狹長的民居吸引著我的目光,房屋的正面多為裝飾性強的假牆,上面的曲線呼應著漁民深愛的摩里西羅。建議在飯點來北岸,陸續開門的餐廳放著曼妙的輕音樂,服務生圍上白色圍兜,忙碌得佈置室外餐桌迎接午市的到來。飯店老闆紛紛擺開彩色桌椅,將鮮甜可口的漁獲烹飪成大餐。如果你想吃最新鮮的魚,老闆娘遙指不遠處的魚市。




摩里西羅、色彩、海鮮、可愛的房子、瓷磚畫,我小心翼翼地將這一顆顆糖果塞進了有關阿威羅的記憶寶盒中。



除了赫赫有名的大學,這座山城有層層疊疊的葡式房屋,靜謐如畫的運河,中世紀風情老城。法朵也在此發揚光大,一段傾城之戀流芳百世。
我從 裡斯本 搭乘火車,一個半小時便能抵達 科英布拉 的火車站。出租車司機非常熱心地幫我們找到了寄存行李的地方,一路上山開到了 大學城 。走進校園,我被學校建築宏偉的外觀與華美的裝飾所震撼到。紅色屋頂,鐵藝扶手,隨處可見的 大理 石雕塑彰顯著大學的氣派與底蘊。原來這座學校的前身就是一座王宮。











抬頭望,每間房間的穹頂畫都頗具意義:如代表四大洲( 非洲 、 亞洲 、 歐洲 、美洲)的皇冠,包括榮譽、美德、財富和聲譽的使命以及海納百川的百科全書。圖書館盡頭的牆壁上是若昂五世的畫像。16世紀,唐.若昂三世國王將自己的王宮送給這所大學,在18世紀若昂五世興建在大學內建造圖書館。正是 葡萄牙 君主們的扶持,讓這所學府走出了詩魂卡 蒙斯 、作家安 德魯 、好幾屆 葡萄牙 總統。



離開圖書館,來到學府廣場上,身披黑色斗篷的畢業生們興高采烈地聚集在一起,排列成不同的隊形拍攝畢業照。情緒高漲時,學生們開心地將校服拋向天空。每個在 科英布拉 上學的同學,會一輩子珍藏獨一無二的校服——黑斗篷。它用羊毛材質編織而成,可防風防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