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首紀念】葡萄牙行紀:大西洋上不滅的燈塔










一座建築的拔地而起同時具備了王國的氣運,充足的預算和頂尖的設計師,那麼它極盡奢華,它的精益求精都再合理不過了。在很遠處,便能看到散髮聖潔氣息的白色修道院。幾十對高聳的尖塔傲然佇立在天穹,窗欞、門洞、廊柱、陽臺,每一處雕刻刀能落鋒的地方都佈滿了精美絕倫的繁複花紋。劫後餘生的它那麼高雅,又那麼珍貴。





與諸多 歐洲 教堂相似,修道院中的光線結構與角度儼然經過了精心設計,佈滿彩繪的玻璃窗與耶穌的十字架都能在特定的時刻被陽光點亮得流光溢彩。大殿里長眠著 葡萄牙 的詩仙卡 蒙斯 、發現 印度 並開闢東方航線的航海家達.伽馬和最負盛名的作家埃爾庫拉諾。

前面說的所有建築風格,都無法涵括眼前這座。它獨有一個名字——曼努埃爾式建築。這種風格實際是對 葡萄牙 在海外大發現時期對各國藝術、建築、文學等因素淬煉後的果實。
它的內部承重結構有哥特式晚期特點,一道道曲線流暢的拱門乍一看像極了伊斯蘭建築。湊近仔細看石雕細節,創新元素蹦了出來。航海主題例如桅桿、船帆、貝殼、船員都緊緊附著在了那一條條優美的曲線上,仿佛明天就能啟航。所有的裝飾彙集了 歐洲 本土、摩爾、 印度 等古國最美的元素和紋樣,生機勃勃的冒險精神被精準傳達。







曼努埃爾式建築是一股“氣”,它代表了一位在盛年得志的英雄的驕傲。這份驕傲不可一世也無法複製。據說當 葡萄牙 的海上地位隕落後,也有工匠繼續雕刻曼努埃爾花樣,但這股氣泄了,再也無法夠得著眼前的這方中庭十分之一的氣派。


所有令人贊嘆的曼努埃爾雕刻,徐徐脫 離石 座,變成一道道美麗的音符,它們來自熱羅 尼姆 斯修道院、來自聖塔· 瑪利亞 騎士團教堂與40公裡外位於 辛特拉 山頂的佩納宮合流,轉為 葡萄牙 盛世時的天籟絕唱。

哦對了,離開修道院時,可去旁邊的蛋撻店pasteis de belem買一個蛋撻,據說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蛋撻店,修女們用獨家秘方贏得了 裡斯本 人兩百年的青睞。
龐巴爾風格 廢墟上重建的新古典主義

大地震讓曾經繁榮的城市墜入深淵,龐巴爾侯爵是那雙接住它並重新飛翔的翅膀。這位叱吒風雲的首相來不及悲傷,連續八日不眠不休地奔波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探望災民與指揮救災。當滿身瘡痍的城市重新運作後,重建的任務需要刻不容緩地被執行。他,毫不猶豫地挑起了這個重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