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獅城——五天四夜玩轉新加坡
↑牛車水 ↑牛車水 【佛牙寺龍華院】
接下來要去的,就是如今牛車水的標誌性建築物——佛牙寺龍華院。這座恢弘的仿唐式建築,以佛教曼陀羅概念興建,於2007年建成,之所以得名為佛牙寺,是因為寺內供奉有一件稀世珍寶——釋迦牟尼佛牙舍利。
根據佛牙寺龍華院官方的介紹,寺內供奉的這顆佛牙舍利,是1980年由 緬甸 的一位高僧在清理佛塔時發現的。後來這位高僧將其交給 新加坡 的法照大師監護,並囑咐法照大師建廟供養,於是法照法師在2005年興建了佛牙寺龍華院。 ↑佛牙寺龍華院博物館 ↑佛牙寺龍華院博物館 ↑佛牙寺龍華院博物館 走進佛牙寺的內部,馬上讓人聯想到一個成語——金碧輝煌。佛牙寺無需門票,進去寺內無需脫鞋,但需要身著及膝下裝,否則需要用布包裹。寺內除四樓靈光殿外,均可攝影拍照。
位於佛牙寺一層的百龍寶殿的裝修是按唐代佛寺風格設計,讓人有一種夢回大唐的感覺。正殿中央供奉的 彌勒 尊佛,是以 山西 五台山 佛光寺中的唐代佛像為原型仿製的,旁邊是兩位脅侍 菩薩 ,周圍的牆壁上則供奉來自 臺灣 的百尊佛像。 ↑佛牙寺龍華院博物館 ↑佛牙寺龍華院博物館 ↑佛牙寺龍華院博物館 一層後方的圓通殿,中央供奉如意輪觀音,左右是兩位護法龍王。如意輪 菩薩 擁有六臂,故能游於六道,以大悲方便,斷諸有情苦。周圍的牆上,供奉著文殊、普賢、地藏等數位 菩薩 ,及由 尼泊爾 製作的 彌勒 嘎烏佛龕。 ↑佛牙寺龍華院博物館 ↑佛牙寺龍華院博物館 佛牙寺龍華院內設置有電梯通往樓上各層,第二層是展廳,第三層是文物展覽館,而第四層的靈光殿則是供奉佛牙舍利的地方,樓頂則是萬佛閣和花園。
佛牙舍利存放在四層靈光殿中的一個由黃金打造的舍利塔中,訪客可以隔著玻璃瞻仰佛牙舍利,但是不可攝影拍照。 ↑佛牙寺龍華院博物館 ↑佛牙寺龍華院博物館 如果想拍攝佛牙寺龍華院全景,最佳的機位就是在牛車水大廈旁邊的一幢組屋的樓上,從四樓開始,往上每層的視角均不相同。從這裡可以拍攝以佛牙寺龍華院為前景,後面遠處的CBD摩天大樓群作為背景的照片,建議用16mm或以下的廣角拍攝。 ↑佛牙寺龍華院博物館 【金吉力沙人力車站】
從佛牙寺龍華院往麥士威路熟食中心方向,會看見一棟外型獨特的建築——金吉力沙人力車站,如今被改建成了一座酒廊。
人力車是在1880年被引進 新加坡 的,由於它不僅方便而且價格低廉,所以在當時的 新加坡 非常受歡迎,當時蒸汽軌道車根本無法和它競爭。人力車夫大多數是苦力,他們都憧憬賺了大錢之後能衣錦還鄉。到了20世紀初,人力車的數量劇增,為此政府興建了人力車站,以便於對人力車進行管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三輪車、有軌電車與巴士的普及,殖民地政府宣佈逐步淘汰人力車,這種交通工具也成為了歷史。 【衛理公會花菲教堂】
人力車站對面,是衛理公會花菲教堂,儘管它的外型非常不像一座教堂,但仔細看的話,會發現頂部其實立有一個十字架。教堂的現所在地原為牛車水的第一間電影院“華英電影戲”,後來歷經變遷,如今成為衛理公會花菲教堂。 【麥士威路熟食中心】
馬路對面,就是 大名 鼎鼎的麥士威路美食中心。作為 新加坡 的傳奇熟食的一個傳奇,毫不誇張地說,這裡幾乎每一個攤販都有自己的特色,幾乎每個都每天大排長龍,其中紅透半邊天的當屬天天 海南 雞飯,還有老伴豆花。
因為我來得比較早,甚至很多店鋪還沒開門,天天 海南 雞飯在上午10點剛剛開門,排隊的人不到十個,所以幾分鐘就輪到我了。但是當我吃完雞飯和豆花後,天天 海南 雞飯前的隊伍就已經很長了,所以早點過來還是沒錯的。 ↑麥士威路熟食中心 ↑麥士威路熟食中心 【天天 海南 雞飯】
蔡瀾說過,正如星洲沒有星洲炒米, 海南 也沒有 海南 雞飯。雖然 海南 人也許不這麼認同,畢竟 海南 有 文昌 雞飯,而且南洋的 海南 雞飯其實最初也是源自 海南 籍移民。但是,如果想要吃到真正意義上最正宗的 海南 雞飯,還是得去到新馬。
天天 海南 雞飯的名氣大到到什麼程度呢?可以這麼說,幾乎所有來 新加坡 的游客都會來到這裡品嘗一番。沒吃到天天 海南 雞飯,就等於沒來過 新加坡 。 ↑天天海南雞飯 ↑天天海南雞飯 再說,他家的雞飯確實是好,雞肉的肉質柔嫩,而以雞油浸過的油飯則是濃香可口,即使是單吃米飯也已美味至極。而且價格也便宜,大、中、小份的雞飯,價格分別是7.8新幣、5新幣、3.5新幣。如果人多的話,買一隻雞或半隻雞會更划算,價格分別隻要24新幣和12新幣。 ↑天天海南雞飯 【老伴豆花】
老伴豆花也是在麥士威路熟食中心,六年前我在這裡吃過一碗,一直心心念能再吃一碗,如今果然再次被驚艷到。豆花的口感非常嫩滑,柔順絲滑,入口即化,冰冰涼涼的非常清甜。
老伴豆花出售兩種豆花:1.7新幣的原味豆花和2.2新幣的杏仁豆花,通常售罄就關門了,所以要來品嘗的話,最好趕早。 ↑老伴豆花 ↑老伴豆花 【牛車水熟食中心】
如果說麥士威路美食中心是 新加坡 熟食中心的一個傳奇,那麼一街之隔的牛車水熟食中心,則是傳奇中的傳奇。熟食中心就在佛牙寺龍華院的背後,牛車水大廈的二樓,可就是這麼個“髒亂差”的地方,卻幾十年屹立不倒,諸多著名的美食攤檔深藏於其中。 ↑牛車水大廈美食中心 【老 廈門 珍多冰】
這次來到 新加坡 ,我也去了一次牛車水大廈熟食中心,可因為剛剛纔吃完天天 海南 雞飯和老伴豆花,已經有點飽了,所以只吃了一碗南洋著名的美食——珍多冰。
珍多冰是 新加坡 的叫法,其實就是 檳城 的煎蕊,或者 馬六甲 的晶露。“煎蕊”這個名字,容易讓人誤以為是用什麼煎的小吃,所以還是叫“珍多冰”更貼切點。珍多冰主要成分是刨冰和用斑斕葉染成綠色的米粉,再配上紅豆,淋上焦糖和椰奶,製作而成。
這家老 廈門 珍多冰也算是一個老字號了,據說開業已經有五十年了。這裡的珍多冰2新幣一碗,炎炎夏日里吃上一口,冰涼柔滑還帶著絲絲的甜味,感覺很爽快。但是,如果要拿這家對比我當年在 檳城 吃過的檳榔律馳名 潮州 煎蕊·紅豆霜,還是稍遜一籌吧。 【安詳山】
牛車水附近的安詳山,主要包括Ann Siang Rd和Club St兩條主要道路。“安詳山”這個名字,得名於 馬六甲 福建 富商謝安詳,他早期置下這片土地作為私產,並以其名命名。
街道兩旁儘是歷史悠久的傳統店屋,這裡曾經是傳統華人會館與社交俱樂部的所在地,如今則大多重新翻修成咖啡館或者酒吧,宜人閑適的氛圍、古色古香的韻味與周圍聳立的摩天高樓形成了有趣的對比。 ↑安詳山 ↑安詳山 【安詳山公園】
這邊還有一座安詳山公園,公園非常小,不過能通過這裡看出安詳山確實是一座小山。穿過小公園,從另一個門出去,就到了直落亞逸。 ↑安詳山 【直落亞逸】
直落亞逸是一個歷史街區,“直落亞逸”在馬來文里的意思是“海灣”。作為廣義上唐人街的一部分,這裡是華人在 新加坡 主要的定居地之一,其命名源於一個已經消失了的海灣——直落亞逸灣。
作為一個彈丸島國, 新加坡 有著悠久的填海造陸傳統。國土面積從萊佛士登陸時代1819年的578平方公里,到今天的719平方公里,有近四分之一都是填海而來的。直落亞逸原本的海灣濕地於19世紀下半葉被填平,附近的山丘及肉豆蔻種植園也被推倒,原本建立在海灣岸邊的天福宮,至今距離海岸線已有五個街區之遠。 ↑直落亞逸街 【衛理公會直落亞逸禮拜堂】
直落亞逸禮拜堂是 新加坡 衛理公會華人年議會歷史最悠久的堂會,誕生於1889年,禮拜堂現存的建築是建於1924至1925年間。建築的設計可謂是中西合璧,長方形的建築的兩側配以了西式風格的柱廊,而禮拜堂的屋頂四角微蹺,有如中式風格的飛檐蹺角。這樣的設計,使禮拜堂建築加增了 中國 化的嫵媚,也引起當地華人普遍的認同感。
接下來要去的,就是如今牛車水的標誌性建築物——佛牙寺龍華院。這座恢弘的仿唐式建築,以佛教曼陀羅概念興建,於2007年建成,之所以得名為佛牙寺,是因為寺內供奉有一件稀世珍寶——釋迦牟尼佛牙舍利。
根據佛牙寺龍華院官方的介紹,寺內供奉的這顆佛牙舍利,是1980年由 緬甸 的一位高僧在清理佛塔時發現的。後來這位高僧將其交給 新加坡 的法照大師監護,並囑咐法照大師建廟供養,於是法照法師在2005年興建了佛牙寺龍華院。 ↑佛牙寺龍華院博物館 ↑佛牙寺龍華院博物館 ↑佛牙寺龍華院博物館 走進佛牙寺的內部,馬上讓人聯想到一個成語——金碧輝煌。佛牙寺無需門票,進去寺內無需脫鞋,但需要身著及膝下裝,否則需要用布包裹。寺內除四樓靈光殿外,均可攝影拍照。
位於佛牙寺一層的百龍寶殿的裝修是按唐代佛寺風格設計,讓人有一種夢回大唐的感覺。正殿中央供奉的 彌勒 尊佛,是以 山西 五台山 佛光寺中的唐代佛像為原型仿製的,旁邊是兩位脅侍 菩薩 ,周圍的牆壁上則供奉來自 臺灣 的百尊佛像。 ↑佛牙寺龍華院博物館 ↑佛牙寺龍華院博物館 ↑佛牙寺龍華院博物館 一層後方的圓通殿,中央供奉如意輪觀音,左右是兩位護法龍王。如意輪 菩薩 擁有六臂,故能游於六道,以大悲方便,斷諸有情苦。周圍的牆上,供奉著文殊、普賢、地藏等數位 菩薩 ,及由 尼泊爾 製作的 彌勒 嘎烏佛龕。 ↑佛牙寺龍華院博物館 ↑佛牙寺龍華院博物館 佛牙寺龍華院內設置有電梯通往樓上各層,第二層是展廳,第三層是文物展覽館,而第四層的靈光殿則是供奉佛牙舍利的地方,樓頂則是萬佛閣和花園。
佛牙舍利存放在四層靈光殿中的一個由黃金打造的舍利塔中,訪客可以隔著玻璃瞻仰佛牙舍利,但是不可攝影拍照。 ↑佛牙寺龍華院博物館 ↑佛牙寺龍華院博物館 如果想拍攝佛牙寺龍華院全景,最佳的機位就是在牛車水大廈旁邊的一幢組屋的樓上,從四樓開始,往上每層的視角均不相同。從這裡可以拍攝以佛牙寺龍華院為前景,後面遠處的CBD摩天大樓群作為背景的照片,建議用16mm或以下的廣角拍攝。 ↑佛牙寺龍華院博物館 【金吉力沙人力車站】
從佛牙寺龍華院往麥士威路熟食中心方向,會看見一棟外型獨特的建築——金吉力沙人力車站,如今被改建成了一座酒廊。
人力車是在1880年被引進 新加坡 的,由於它不僅方便而且價格低廉,所以在當時的 新加坡 非常受歡迎,當時蒸汽軌道車根本無法和它競爭。人力車夫大多數是苦力,他們都憧憬賺了大錢之後能衣錦還鄉。到了20世紀初,人力車的數量劇增,為此政府興建了人力車站,以便於對人力車進行管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三輪車、有軌電車與巴士的普及,殖民地政府宣佈逐步淘汰人力車,這種交通工具也成為了歷史。 【衛理公會花菲教堂】
人力車站對面,是衛理公會花菲教堂,儘管它的外型非常不像一座教堂,但仔細看的話,會發現頂部其實立有一個十字架。教堂的現所在地原為牛車水的第一間電影院“華英電影戲”,後來歷經變遷,如今成為衛理公會花菲教堂。 【麥士威路熟食中心】
馬路對面,就是 大名 鼎鼎的麥士威路美食中心。作為 新加坡 的傳奇熟食的一個傳奇,毫不誇張地說,這裡幾乎每一個攤販都有自己的特色,幾乎每個都每天大排長龍,其中紅透半邊天的當屬天天 海南 雞飯,還有老伴豆花。
因為我來得比較早,甚至很多店鋪還沒開門,天天 海南 雞飯在上午10點剛剛開門,排隊的人不到十個,所以幾分鐘就輪到我了。但是當我吃完雞飯和豆花後,天天 海南 雞飯前的隊伍就已經很長了,所以早點過來還是沒錯的。 ↑麥士威路熟食中心 ↑麥士威路熟食中心 【天天 海南 雞飯】
蔡瀾說過,正如星洲沒有星洲炒米, 海南 也沒有 海南 雞飯。雖然 海南 人也許不這麼認同,畢竟 海南 有 文昌 雞飯,而且南洋的 海南 雞飯其實最初也是源自 海南 籍移民。但是,如果想要吃到真正意義上最正宗的 海南 雞飯,還是得去到新馬。
天天 海南 雞飯的名氣大到到什麼程度呢?可以這麼說,幾乎所有來 新加坡 的游客都會來到這裡品嘗一番。沒吃到天天 海南 雞飯,就等於沒來過 新加坡 。 ↑天天海南雞飯 ↑天天海南雞飯 再說,他家的雞飯確實是好,雞肉的肉質柔嫩,而以雞油浸過的油飯則是濃香可口,即使是單吃米飯也已美味至極。而且價格也便宜,大、中、小份的雞飯,價格分別是7.8新幣、5新幣、3.5新幣。如果人多的話,買一隻雞或半隻雞會更划算,價格分別隻要24新幣和12新幣。 ↑天天海南雞飯 【老伴豆花】
老伴豆花也是在麥士威路熟食中心,六年前我在這裡吃過一碗,一直心心念能再吃一碗,如今果然再次被驚艷到。豆花的口感非常嫩滑,柔順絲滑,入口即化,冰冰涼涼的非常清甜。
老伴豆花出售兩種豆花:1.7新幣的原味豆花和2.2新幣的杏仁豆花,通常售罄就關門了,所以要來品嘗的話,最好趕早。 ↑老伴豆花 ↑老伴豆花 【牛車水熟食中心】
如果說麥士威路美食中心是 新加坡 熟食中心的一個傳奇,那麼一街之隔的牛車水熟食中心,則是傳奇中的傳奇。熟食中心就在佛牙寺龍華院的背後,牛車水大廈的二樓,可就是這麼個“髒亂差”的地方,卻幾十年屹立不倒,諸多著名的美食攤檔深藏於其中。 ↑牛車水大廈美食中心 【老 廈門 珍多冰】
這次來到 新加坡 ,我也去了一次牛車水大廈熟食中心,可因為剛剛纔吃完天天 海南 雞飯和老伴豆花,已經有點飽了,所以只吃了一碗南洋著名的美食——珍多冰。
珍多冰是 新加坡 的叫法,其實就是 檳城 的煎蕊,或者 馬六甲 的晶露。“煎蕊”這個名字,容易讓人誤以為是用什麼煎的小吃,所以還是叫“珍多冰”更貼切點。珍多冰主要成分是刨冰和用斑斕葉染成綠色的米粉,再配上紅豆,淋上焦糖和椰奶,製作而成。
這家老 廈門 珍多冰也算是一個老字號了,據說開業已經有五十年了。這裡的珍多冰2新幣一碗,炎炎夏日里吃上一口,冰涼柔滑還帶著絲絲的甜味,感覺很爽快。但是,如果要拿這家對比我當年在 檳城 吃過的檳榔律馳名 潮州 煎蕊·紅豆霜,還是稍遜一籌吧。 【安詳山】
牛車水附近的安詳山,主要包括Ann Siang Rd和Club St兩條主要道路。“安詳山”這個名字,得名於 馬六甲 福建 富商謝安詳,他早期置下這片土地作為私產,並以其名命名。
街道兩旁儘是歷史悠久的傳統店屋,這裡曾經是傳統華人會館與社交俱樂部的所在地,如今則大多重新翻修成咖啡館或者酒吧,宜人閑適的氛圍、古色古香的韻味與周圍聳立的摩天高樓形成了有趣的對比。 ↑安詳山 ↑安詳山 【安詳山公園】
這邊還有一座安詳山公園,公園非常小,不過能通過這裡看出安詳山確實是一座小山。穿過小公園,從另一個門出去,就到了直落亞逸。 ↑安詳山 【直落亞逸】
直落亞逸是一個歷史街區,“直落亞逸”在馬來文里的意思是“海灣”。作為廣義上唐人街的一部分,這裡是華人在 新加坡 主要的定居地之一,其命名源於一個已經消失了的海灣——直落亞逸灣。
作為一個彈丸島國, 新加坡 有著悠久的填海造陸傳統。國土面積從萊佛士登陸時代1819年的578平方公里,到今天的719平方公里,有近四分之一都是填海而來的。直落亞逸原本的海灣濕地於19世紀下半葉被填平,附近的山丘及肉豆蔻種植園也被推倒,原本建立在海灣岸邊的天福宮,至今距離海岸線已有五個街區之遠。 ↑直落亞逸街 【衛理公會直落亞逸禮拜堂】
直落亞逸禮拜堂是 新加坡 衛理公會華人年議會歷史最悠久的堂會,誕生於1889年,禮拜堂現存的建築是建於1924至1925年間。建築的設計可謂是中西合璧,長方形的建築的兩側配以了西式風格的柱廊,而禮拜堂的屋頂四角微蹺,有如中式風格的飛檐蹺角。這樣的設計,使禮拜堂建築加增了 中國 化的嫵媚,也引起當地華人普遍的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