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獅城——五天四夜玩轉新加坡


與維拉瑪卡裡雅曼興都廟僅相隔一條街的 拉薩 米那興都廟,卻又是另一種建築風格。作為北 印度 風格的典型,這座興都廟的頂部擁有三座金色的尖頂,只不過我所站的這個角度無法拍攝到這三座尖頂。
早期來 新加坡 的 印度 族群,多是來自南 印度 的底層勞工,到了後來也一些北 印度 的高階層移民來此落戶。這間興都廟是在上世紀60年代興建的,資金來源是當時一萬多名北 印度 興都教徒的捐款。








位於小 印度 的甘榜加卡衛理教堂,始建於1894年,是 新加坡 第一個為土生華人服務的衛理公會教堂。衛理公會是基督教新教的一個教派,以衛斯理宗的美以美會、堅理會 和美 普會合併而成。教堂原本的位置在明古連附近(原址現在仍然保留了一座小教堂,我在後面會有去到),1930年遷到了現址,為不同族裔的衛理公會教徒提供服務。
教堂的重塔、飾邊、塔窗,以及外牆的裝飾,都是由十字架的形狀衍生而來,教堂的內部擁有一個巨大的管風琴。


被列為 新加坡 71個國家古跡之一的阿督 卡夫 回教堂,得名於它最初的創建者和管理者阿督 卡夫 。回教堂為信奉伊斯蘭教的南 印度 人和巴韋安人提供服務,現存的建築是1907年在一座原有的木製小清真寺的基礎上建設的。



色彩斑斕的陳東齡故居,號稱是小 印度 的“彩虹屋”,也是網紅打卡熱門地之一。雖然地處小 印度 ,但這棟建築曾經的主人卻是一位華人富商——陳東齡。他在1900年為妻子建造了這座別墅,據說這棟別墅的外牆原本是白色的,後來才刷上了五彩繽紛的油漆。


雖然我不是爬樓黨,但在友人向我介紹了一處可以從高處拍攝小 印度 的地方後,我對這個爬樓點還是蠻感興趣的。機位是在668組屋的頂樓,668指的是組屋的地址:668 Chander Rd。大樓無需門禁,可以直接搭乘電梯上樓。從高處俯瞰小 印度 街區,可以看到大街小巷上一排排顏色鮮艷的店屋,可惜正值大中午光線太強烈,照片拍出來的效果一般。
店屋,顧名思義,就是上層住人下層經營的商鋪。很多業主利用一樓做生意,而把二樓留做家庭和私人住所。許多情況下,相鄰的住所之間只隔著一堵牆,沒有距離間隔開來。於是,長長的一排店屋就成了梯田狀。


新加坡 的店屋對比 中國 南方或 馬來西亞 的同類建築,顯得更為規整。據說,這是因為萊佛士爵士曾作出過一項規定,所有店屋的正面要統一,且所有步行道的寬度要一致,便於行人通行。

我在小 印度 的最後一站,是竹腳中心。相傳這裡早期是一大片竹林, 福建 話稱為“竹腳”,因此得名。竹腳中心是一座政府組屋,上層住人,樓下是食閣和巴剎。


竹腳中心的一樓就是一個濕巴剎,攤販高聲叫賣,顧客討價還價,要真正體驗 新加坡 老百姓的生活,來這裡是再合適不過了。






從小 印度 (Little India)站坐地鐵紫線到克拉碼頭(Clarke Quay)站,回旅館收拾行李,搬去我此行預訂的第二個膠囊旅館,位於牛車水的豆莢精品膠囊旅館。
我對這家膠囊旅館表示要吐槽的地方很多,首先在預訂的時候,這家旅館就出現了問題,說我Booking.com綁定的信用卡不是我本人,無法扣款,所以無法執行該訂單。因為我是用我LP的Booking賬號代預訂的,入住人填的是我,所以綁定信用卡自然也就是LP的卡。但此前預訂過那麼多次,從來沒有哪家酒店或旅館反映過有這個問題。既然無法扣款,無法執行該訂單,那麼我就另選一家好了。
結果呢,我那邊剛預定好扣了款,這邊又收到扣款信息了,而且是兩個訂單都是無法退款的。既然你說我綁定的信用卡不是我本人的卡無法扣款,為何後面又扣了款呢?幾封郵件溝通無果,無奈之下只好致電Booking投訴,Booking客服找兩家旅館協商,但兩家都堅持要扣全款,最後還是Booking對我進行了賠付。
再一個槽點就是,這家旅館客房的空調會在中午斷電關閉兩小時,大中午的也不能讓人好好午睡了?還有,這家旅館的浴室明顯不夠,連續兩晚洗澡都需要排隊。最後一個也是最要吐槽的,就是退房時間必須在上午10:30退房,而且寄存行李最晚不能超過當晚18:00,對凌晨夜機的旅客很不友好。總之,雖然這家旅館在Booking.com上的評分還不錯,但我非常不推薦這家膠囊旅館。


在旅館辦理好入住手續後,稍事休息了一會兒,我就繼續出門了,下一站是濱海灣花園。從旅館所在的牛車水(Chinatown)站坐地鐵藍線到海灣舫(Bayfront)站,沿著“Gardens by the Bay”指示走,出了站就是濱海灣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