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世界盡頭,有我——記2017年1月穿越南極圈之旅(下)
▲岩石裸露的地帶都有成群的小企鵝,仿佛在列隊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們。 ▲遠看彼得曼島:島上有一個早年專門為捕鯨者修建的避難所,因為現在已經禁止在南極海域捕獵鯨魚,這個小房子已經廢棄多年; ▲近看彼得曼島:廢棄的小房子周圍已經被企鵝們占領。
時間很快在眼睛應接不暇地忙碌中過去,探險隊員開衝鋒艇將我們送至岸邊登陸。第一次看到漫山遍野各種姿態的小企鵝,那感覺真是太奇妙了,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在岸上所看到的景象和衝鋒艇巡游時相比又是另一番景象,您可以更加近距離地看到企鵝的日常生活,還是用照片來說話吧~~ ▲四隻金圖企鵝
又名巴布亞企鵝,體型較大,身長約60~80釐米,重約6公斤,眼睛上方有一個明顯的白斑,嘴細長,嘴角呈紅色,顯得眉清目秀,模樣憨態可掬。企鵝是一種非常遵守秩序的動物,集體行動時一般都會規規矩矩地排隊,雖然有可能過不了幾秒鐘隊形就會散架,但鵝家至少會保證出場時隊伍是整齊的。 ▲一隻混跡在金圖企鵝隊伍中的阿德利企鵝
這張和上一張照片企鵝後面雪地上綠色的物質都是企鵝的糞便。企鵝的糞便主要有三種顏色—紅色、白色和綠色,糞便顏色的不同取決於它們所吃食物的不同。如果企鵝的糞便呈紅色,那說明它們吃了大量的磷蝦;如果是白色,這表示它們吃了很多魚類;偶爾還會看到綠色的糞便,這暗示著它們沒辦法找到食物,正在挨餓或是只吃了一些海藻。企鵝的糞便是自己很好的掩飾物,在白色的雪地上,白色的糞便不會留下痕跡,很好地保護了企鵝不受天敵的侵擾;紅色的糞便則讓企鵝居住的地方看起來像紅褐色的岩石,也可以隱藏企鵝的行蹤。如此說來我們第一次登陸企鵝聚居的地方就看到了企鵝罕見的綠色糞便,也是挺幸運的~~ ▲一群阿德利企鵝和正處在“青春期”的小企鵝們
其實在企鵝棲息地最常見的還是紅顏色的糞便,仔細看這張照片中就滿地都是~~哈哈,企鵝們就是這麼喜歡隨地大小便,大家每次登陸的時候還是小心點為好,真的一不註意就會踩到。不過就算踩到也沒關係,返回游輪以後不是還會給登陸靴進行一次消毒嘛,好好刷刷就可以了。嗯,仿佛感覺隔著照片就能聞到企鵝糞便的純天然氣味,你們猜得沒錯,反正每次登陸的時候氣味都不太好聞,不過相對於南極的美景,大家就不要在意這些細節啦~~ ▲企鵝幼兒園
阿德利企鵝每年10月份從海冰邊緣成群結隊陸續返回到 南極半島 南部以及南極大陸周圍的傳統繁殖地,至11月中旬開始產卵,一般每年產卵1次2卵。產卵後,公企鵝首先擔負起孵卵的重任,母企鵝到海裡去覓食。以後兩者替換著孵化,經過大約5周,也就是12月末的時候雛鵝開始孵出。在頭兩周雛鵝長得很快,體重成倍增長,3周左右小企鵝已經可以暫時離開父母進入“企鵝幼兒園”過上集體生活,由成年企鵝共同看管。小企鵝們此時絨毛尚未褪去,從頭到腳覆蓋著“羽絨”,猶如一個個蓬鬆的毛球,特別可愛。從海水中覓食回來的企鵝爸爸和媽媽,面對“幼兒園”中成百上千長相一摸一樣的小企鵝,首先辨認自己的孩子(而小企鵝也能熟記和分辨自己父母的聲音),再將胃里半消化的磷蝦等食物吐出來喂食。“企鵝幼兒園”的好處是,許多成年企鵝守護在小企鵝外圍,共同保護小企鵝,抵禦賊鷗的襲擊。
還有十幾天左右,大部分小企鵝會褪完身上的絨毛,露出下麵防水防寒的光滑羽翼,這個時候小企鵝的父母將不會再給它們喂食,而是需要它們自己去下海覓食了,這也是小企鵝成年的標誌。如果小企鵝在南極的冬季到來時還不能下海覓食和遷徙到更溫暖的北部冰海交界的邊緣越冬,那麼餓死凍死將不可避免。相比較之下王企鵝幼崽的童年則可以幸福地長達1年之久,因為王企鵝生活在相對溫暖的亞南極島嶼,冬季到來的時候不必舉家遷徙,所以它們可以等到隔年的夏季再準備下海,那時也是食物最充沛的季節。
幼企鵝獨立下海的時候,身體素質越強,獨立面對各種惡劣環境的能力就越強,在最初幾周存活下來的概率也就越大。在極富挑戰性的海洋環境中,對一切都充滿未知的小企鵝必須自己尋找並想辦法捕捉到食物,這是一項極為艱巨的考驗。
每一隻企鵝都會經歷出生、成長、戀愛、孕育和哺育下一代的生命歷程,“鵝”生不易,小小企鵝,卻也是生命的每個階段都磨難重重。 ▲阿德利企鵝的正面照略顯滑稽 ▲岩石頂上豎立著為紀念1982年冬季探險中失蹤的3位先驅所建的十字架 ▲一隻金圖企鵝在“趴窩”
企鵝是海鳥,70%的時間生活在大海中,只有在繁殖期才上岸。南極除了帝企鵝不築巢,將蛋直接敷在自己的腳掌上面,用長滿羽毛的皮膚覆蓋住取暖外,其餘企鵝都需要築巢(母帝企鵝每年產卵僅1次1枚,母帝企鵝產卵後由公企鵝抱卵。公企鵝雙腳併攏,將蛋安放在雙腳背上,再用腹部毛茸茸的皮膚皺褶將卵蓋實。為了寶貝蛋的安穩,公企鵝始終站立著不吃不喝,如此熬過兩個月的漫長極夜和嚴冬酷寒,無愧為世上最偉大的父愛。帝企鵝寶寶通常在7月下旬至8月初出世,自幼就經受南極嚴酷環境的考驗,成為世界上最耐寒的鳥類)。
在 南極半島 及附近島嶼,積雪下就是岩石和凍土,碎石子是唯一可以利用的工具。企鵝們會用小石頭堆積形成一個十幾釐米高的圓形巢穴,除了保暖抗風雪外,還可以在地面的冰雪融化後防止企鵝蛋被水沖走。
公企鵝想要贏得“佳人”的芳心,那麼就需要在冰冷荒蕪的南極土地上先築巢,雌企鵝在選擇配偶時會觀察追求者所建的巢如何,只有宏偉美觀的“房子”才會吸引“佳人”的註意力。只是建一個像樣的巢需要大量的碎石,而南極11月的大部分地方還被冰雪所覆蓋,適合築巢的石頭很難找。雄企鵝必須兢兢業業地工作以求能找到足夠多的小石頭。
企鵝在選擇築巢的小石頭時極為挑剔,經常是用嘴叼起一塊石頭,掂掂分量不滿意,而後拋到一邊,接著再叼起一塊,如此反覆好幾次,直到找到滿意的石頭,才叼著它搖搖晃晃地運到幾百米以外的築巢地點去。如此看來企鵝也是很挑剔的動物,雖然居住的環境惡劣了些,但生活質量絕對不能下降呀。
在同一棲息地,幾乎所有企鵝都在同一時間築巢,有時為了找到一塊中意的石頭,企鵝們不惜冒險走上“犯罪”的道路。在一個講座上,探險隊員曾經給我們播放過一段阿德利企鵝偷鄰居的小石頭用來自己築巢的片段。棲息地上,企鵝與企鵝的窩距離很近,一隻阿德利企鵝趁鄰居不註意的時候鬼鬼祟祟小心翼翼地跑過去叼了一塊石頭放到自家的巢上。一看鄰居沒什麼反應,更是變本加厲地又偷了兩三塊,“罪惡行徑”終於被當場發現,一場爭鬥不可避免,失主憤怒地沖小偷咆哮追趕著,亂哄哄的場面讓人忍俊不禁。還有更過分的,另一隻企鵝大搖大擺地走到正在孵蛋的鄰居的巢邊公然叼起一塊小石頭,轉身便放在了自家的窩裡,就是因為鄰居忙於孵蛋不方便起身打架所以才如此明目張膽。
看來即便是在南極這樣純凈的地方,企鵝的世界也並不單純~~ ▲一隻金圖企鵝在自家窩裡喂食小企鵝,它的伴侶在叼小石頭加固”房子“。 ▲剛幹完“家裝”,渾身髒兮兮的,趕緊下海去洗個澡,從“泥瓦匠”秒變回“白雪公主”~~
由於這身防水防風的羽毛對於企鵝是非常重要的,企鵝通常都會花很多時間來打理羽毛。它們會在 水裡 通過翻滾和用雙翅搓洗來保持身體的潔凈。上岸後,企鵝不急於回巢,而是會在岸邊細心梳理,不時地用喙將尾脂腺分泌的油脂塗料塗抹在每根羽毛上面以保持羽毛的防水性,一般都能梳理個十來分鐘。 ▲時間差不多了,大家陸續走到岸邊準備乘衝鋒艇回到游輪上。 ▲我們的游輪在海面上靜待它的客人們返回 ▲這些小企鵝好像在依依不捨的歡送我們 ▲再看一眼,美麗的彼得曼島; ▲再看一眼,彼得曼島上可愛的小家伙們。
中午12點,上午的登陸結束準時回到游輪上,因為“雞毛信”中寫了明天我們將預計到訪 洛克 羅伊港,港上的 英國 站裡面有郵局,所以這是此次南極之行唯一可以寄明信片的機會,船方要求午夜12點之前將要寄出的明信片交到服務台。吃過午飯之後,我就回到客艙準備在下午登陸之前寫完所有我要寄的明信片,大概寫了一個多小時,把它們拿到服務台後,郵費大概2歐元/張,由服務台計算出郵費總金額後用船艙卡掛房賬,最後下船前一併支付就可以了。 ▲我從南極寄出的明信片,希望收到的小伙伴們會喜歡這份來自於南極的祝福。
下午2點我們的游輪順利在Port Charcot(查科港)附近海域停靠,等探險隊員帶回可以登陸的好消息後,還是那一系列例行公事:換衣服—甲板集合—給登陸靴消毒—排隊刷船艙卡證明下船—登衝鋒艇。我所在的組還是先從下午2:30到4:00進行海上衝鋒艇巡游,之後4:00到5:30在查科港進行登陸。
先來看一組衝鋒艇巡游時的美圖~~ ▲查科港附近海域有很多浮冰 ▲一座張牙舞爪的冰山 ▲這隻威德爾海豹好像受了什麼委屈,悶悶不樂的~~
威德爾海豹背部呈黑色,其他部分呈淺灰色,體側有白色斑點(與食蟹海豹最好的區分就是看皮毛的顏色和花紋了吧),是海豹家族中性格最溫順的成員。也是數量最多的海豹之一,僅次於食蟹海豹。別看在岸上體態臃腫,到了水中,威德爾海豹就是海豹家族中的游泳冠軍和潛水能手了。游泳時速可達30~40公里/小時,下潛深度可達600米(海豹一般為200~300米),潛游時間最長可達1小時。威德爾海豹會經常鑽出冰洞,在冰面上獨自休息。 ▲這隻威德爾海豹就不一樣了,沒心沒肺睡得這麼銷魂~~ ▲這隻食蟹海豹睡得這麼香甜,肯定是做夢娶媳婦呢~~ ▲趴著睡累了,於是翻過來側個身接著睡,照樣睡得很滿足~~ ▲睡醒了以後還不想動,再趴在冰面上醒個盹兒~~ ▲探險隊員撈上來一塊浮冰讓我們感受感受。有很多游客會讓探險隊員撈浮冰帶回游輪上的酒吧兌威士忌喝,這在南極是被允許的。 ▲這張照片是船上的攝影師在衝鋒艇巡游時拍的照片,照片前方是兩隻帽帶企鵝,後面是一隻金圖企鵝。我本人的這次南極之行並沒有親眼看到帽帶企鵝,可能是與它錯過了吧,有點可惜,不過在南極嘛,誰也不能預料到下一秒鐘會看到什麼~~
4點鐘探險隊員準時開衝鋒艇帶我們來到查科港靠岸準備登陸。主要內容當然還是看企鵝啦~~ ▲這大概是為了歡迎我們而在引吭高歌吧 ▲1月的查科島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型“育兒場”
南極的1月份是夏季,此時企鵝的棲息地是一派繁忙的育兒景象。有的企鵝在孵蛋,有的小企鵝才出生幾天,也有出生兩三周的。前面說過,雌企鵝通常會在11月中旬產下2枚蛋,接下來的5周時間里,企鵝夫妻輪流孵蛋和到海中覓食。然而,如果兩枚蛋孵出的時間間隔較長,那麼先出生的小企鵝會出於本能將第二枚蛋努力拱出巢穴,從而獨享父母的寵愛。
破殼時,幼崽會努力啄破蛋殼的上半截,露出毛茸茸的身體。因為下半身的羽毛濕漉漉的,四周寒冷的空氣讓小企鵝本能去尋找親鳥的孵化囊。親鳥熟練地將企鵝寶寶用喙趕到自己的孵化囊中,小企鵝孱弱的身軀躲在母親的身體下,世間的親情都是令人感動的。
▲每一個被賊鷗偷吃的企鵝蛋背後,都有一顆企鵝媽媽破碎的心。
哺育幼鳥期間企鵝的棲息地中每個巢穴中都有1~2只嗷嗷待哺的可愛的小企鵝,或者是還未孵出小企鵝的蛋。這段時間的企鵝父母最辛苦,需要輪流孵蛋或者看護小企鵝並且還要下海捕食,更是要隨時提防敵人——賊鷗等覬覦企鵝蛋和小企鵝的鳥類。喙是它們唯一的武器,研究人員發現,一隻成年企鵝每天需要花數個小時,上千次去啄入侵者。儘管如此,當一隻企鵝蛋被賊鷗偷吃或者一隻企鵝雛鳥被賊鷗拖出巢穴時,企鵝媽媽也是無能為力的。所以此刻的企鵝父母都要非常小心,這段時間小企鵝的生活很單調,主要就是睡和吃。當它們羽翼足以抵擋嚴寒時,才可以進入企鵝“幼兒園”過上“集體生活”。 ▲一隻準備伺機而動的賊鷗
在“南極公民”中,企鵝最恨的恐怕就是賊鷗了,和豹海豹吃企鵝的凶殘不同,賊鷗則鳥如其名,偷吃企鵝蛋不說,還經常叼食小企鵝。因此每當賊鷗在企鵝棲息地周圍鬼鬼祟祟游走時,眾企鵝就會群起抵禦之。賊鷗卻也會協同作戰,一隻在前頭引開欲攻擊的企鵝,另一隻在後面偷蛋。這個季節,雪地上常見到被賊鷗偷吃的企鵝蛋。
賊鷗其實長得並不難看:一雙圓眼睛,目光炯炯有神,黑得發亮的粗喙,雙翼又寬又長。賊鷗的食譜很廣,不挑食,從魚、蝦、鳥蛋、雛鳥、海豹屍體到鳥獸的糞便,反正有的吃就行。好吃懶做、不勞而獲的賊鷗在繁殖季節從來不自己壘窩築巢,而是霸占其他鳥巢。
▲企鵝在喂食自己的寶寶,感覺像是要把小企鵝的腦袋都吞下去一樣~~
小企鵝靠父母反芻後的食物為生,企鵝父母把未經充分咀嚼就吞進胃里的半消化磷蝦或魚類返回到口腔呈液態再喂給小企鵝。對於 成功 孕育出兩個寶寶的企鵝父母來講,在下海覓食回來找到自己的孩子後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喂食,而是“逃跑”。因為企鵝父母一次帶回來的食物有限,如果兩隻雛鳥同時孵化出來,那麼體形相近的它們都無法在食物爭奪戰中占據有利地位,努力爭取食物唯一的方式就是看誰跑得快。兩隻小企鵝奮力追趕父母,有時要跑上好幾圈才能分出勝負,吃頓飽飯真的不容易啊。兩隻雛鳥之間的競爭,有時候甚至會導致另一隻悲慘的命運。企鵝成年後需要面對很多天敵,海中的有虎鯨、豹海豹,繁殖期間賊鷗等海鳥會盜食鳥蛋和雛鳥。在這場生命與自然的博弈中,企鵝在漫長的歲月中進化出了十分有效的繁殖機制以維持種群的整體數量,使得一個企鵝家庭至少有機會 成功 撫育一隻健康的寶寶。
時間很快在眼睛應接不暇地忙碌中過去,探險隊員開衝鋒艇將我們送至岸邊登陸。第一次看到漫山遍野各種姿態的小企鵝,那感覺真是太奇妙了,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在岸上所看到的景象和衝鋒艇巡游時相比又是另一番景象,您可以更加近距離地看到企鵝的日常生活,還是用照片來說話吧~~ ▲四隻金圖企鵝
又名巴布亞企鵝,體型較大,身長約60~80釐米,重約6公斤,眼睛上方有一個明顯的白斑,嘴細長,嘴角呈紅色,顯得眉清目秀,模樣憨態可掬。企鵝是一種非常遵守秩序的動物,集體行動時一般都會規規矩矩地排隊,雖然有可能過不了幾秒鐘隊形就會散架,但鵝家至少會保證出場時隊伍是整齊的。 ▲一隻混跡在金圖企鵝隊伍中的阿德利企鵝
這張和上一張照片企鵝後面雪地上綠色的物質都是企鵝的糞便。企鵝的糞便主要有三種顏色—紅色、白色和綠色,糞便顏色的不同取決於它們所吃食物的不同。如果企鵝的糞便呈紅色,那說明它們吃了大量的磷蝦;如果是白色,這表示它們吃了很多魚類;偶爾還會看到綠色的糞便,這暗示著它們沒辦法找到食物,正在挨餓或是只吃了一些海藻。企鵝的糞便是自己很好的掩飾物,在白色的雪地上,白色的糞便不會留下痕跡,很好地保護了企鵝不受天敵的侵擾;紅色的糞便則讓企鵝居住的地方看起來像紅褐色的岩石,也可以隱藏企鵝的行蹤。如此說來我們第一次登陸企鵝聚居的地方就看到了企鵝罕見的綠色糞便,也是挺幸運的~~ ▲一群阿德利企鵝和正處在“青春期”的小企鵝們
其實在企鵝棲息地最常見的還是紅顏色的糞便,仔細看這張照片中就滿地都是~~哈哈,企鵝們就是這麼喜歡隨地大小便,大家每次登陸的時候還是小心點為好,真的一不註意就會踩到。不過就算踩到也沒關係,返回游輪以後不是還會給登陸靴進行一次消毒嘛,好好刷刷就可以了。嗯,仿佛感覺隔著照片就能聞到企鵝糞便的純天然氣味,你們猜得沒錯,反正每次登陸的時候氣味都不太好聞,不過相對於南極的美景,大家就不要在意這些細節啦~~ ▲企鵝幼兒園
阿德利企鵝每年10月份從海冰邊緣成群結隊陸續返回到 南極半島 南部以及南極大陸周圍的傳統繁殖地,至11月中旬開始產卵,一般每年產卵1次2卵。產卵後,公企鵝首先擔負起孵卵的重任,母企鵝到海裡去覓食。以後兩者替換著孵化,經過大約5周,也就是12月末的時候雛鵝開始孵出。在頭兩周雛鵝長得很快,體重成倍增長,3周左右小企鵝已經可以暫時離開父母進入“企鵝幼兒園”過上集體生活,由成年企鵝共同看管。小企鵝們此時絨毛尚未褪去,從頭到腳覆蓋著“羽絨”,猶如一個個蓬鬆的毛球,特別可愛。從海水中覓食回來的企鵝爸爸和媽媽,面對“幼兒園”中成百上千長相一摸一樣的小企鵝,首先辨認自己的孩子(而小企鵝也能熟記和分辨自己父母的聲音),再將胃里半消化的磷蝦等食物吐出來喂食。“企鵝幼兒園”的好處是,許多成年企鵝守護在小企鵝外圍,共同保護小企鵝,抵禦賊鷗的襲擊。
還有十幾天左右,大部分小企鵝會褪完身上的絨毛,露出下麵防水防寒的光滑羽翼,這個時候小企鵝的父母將不會再給它們喂食,而是需要它們自己去下海覓食了,這也是小企鵝成年的標誌。如果小企鵝在南極的冬季到來時還不能下海覓食和遷徙到更溫暖的北部冰海交界的邊緣越冬,那麼餓死凍死將不可避免。相比較之下王企鵝幼崽的童年則可以幸福地長達1年之久,因為王企鵝生活在相對溫暖的亞南極島嶼,冬季到來的時候不必舉家遷徙,所以它們可以等到隔年的夏季再準備下海,那時也是食物最充沛的季節。
幼企鵝獨立下海的時候,身體素質越強,獨立面對各種惡劣環境的能力就越強,在最初幾周存活下來的概率也就越大。在極富挑戰性的海洋環境中,對一切都充滿未知的小企鵝必須自己尋找並想辦法捕捉到食物,這是一項極為艱巨的考驗。
每一隻企鵝都會經歷出生、成長、戀愛、孕育和哺育下一代的生命歷程,“鵝”生不易,小小企鵝,卻也是生命的每個階段都磨難重重。 ▲阿德利企鵝的正面照略顯滑稽 ▲岩石頂上豎立著為紀念1982年冬季探險中失蹤的3位先驅所建的十字架 ▲一隻金圖企鵝在“趴窩”
企鵝是海鳥,70%的時間生活在大海中,只有在繁殖期才上岸。南極除了帝企鵝不築巢,將蛋直接敷在自己的腳掌上面,用長滿羽毛的皮膚覆蓋住取暖外,其餘企鵝都需要築巢(母帝企鵝每年產卵僅1次1枚,母帝企鵝產卵後由公企鵝抱卵。公企鵝雙腳併攏,將蛋安放在雙腳背上,再用腹部毛茸茸的皮膚皺褶將卵蓋實。為了寶貝蛋的安穩,公企鵝始終站立著不吃不喝,如此熬過兩個月的漫長極夜和嚴冬酷寒,無愧為世上最偉大的父愛。帝企鵝寶寶通常在7月下旬至8月初出世,自幼就經受南極嚴酷環境的考驗,成為世界上最耐寒的鳥類)。
在 南極半島 及附近島嶼,積雪下就是岩石和凍土,碎石子是唯一可以利用的工具。企鵝們會用小石頭堆積形成一個十幾釐米高的圓形巢穴,除了保暖抗風雪外,還可以在地面的冰雪融化後防止企鵝蛋被水沖走。
公企鵝想要贏得“佳人”的芳心,那麼就需要在冰冷荒蕪的南極土地上先築巢,雌企鵝在選擇配偶時會觀察追求者所建的巢如何,只有宏偉美觀的“房子”才會吸引“佳人”的註意力。只是建一個像樣的巢需要大量的碎石,而南極11月的大部分地方還被冰雪所覆蓋,適合築巢的石頭很難找。雄企鵝必須兢兢業業地工作以求能找到足夠多的小石頭。
企鵝在選擇築巢的小石頭時極為挑剔,經常是用嘴叼起一塊石頭,掂掂分量不滿意,而後拋到一邊,接著再叼起一塊,如此反覆好幾次,直到找到滿意的石頭,才叼著它搖搖晃晃地運到幾百米以外的築巢地點去。如此看來企鵝也是很挑剔的動物,雖然居住的環境惡劣了些,但生活質量絕對不能下降呀。
在同一棲息地,幾乎所有企鵝都在同一時間築巢,有時為了找到一塊中意的石頭,企鵝們不惜冒險走上“犯罪”的道路。在一個講座上,探險隊員曾經給我們播放過一段阿德利企鵝偷鄰居的小石頭用來自己築巢的片段。棲息地上,企鵝與企鵝的窩距離很近,一隻阿德利企鵝趁鄰居不註意的時候鬼鬼祟祟小心翼翼地跑過去叼了一塊石頭放到自家的巢上。一看鄰居沒什麼反應,更是變本加厲地又偷了兩三塊,“罪惡行徑”終於被當場發現,一場爭鬥不可避免,失主憤怒地沖小偷咆哮追趕著,亂哄哄的場面讓人忍俊不禁。還有更過分的,另一隻企鵝大搖大擺地走到正在孵蛋的鄰居的巢邊公然叼起一塊小石頭,轉身便放在了自家的窩裡,就是因為鄰居忙於孵蛋不方便起身打架所以才如此明目張膽。
看來即便是在南極這樣純凈的地方,企鵝的世界也並不單純~~ ▲一隻金圖企鵝在自家窩裡喂食小企鵝,它的伴侶在叼小石頭加固”房子“。 ▲剛幹完“家裝”,渾身髒兮兮的,趕緊下海去洗個澡,從“泥瓦匠”秒變回“白雪公主”~~
由於這身防水防風的羽毛對於企鵝是非常重要的,企鵝通常都會花很多時間來打理羽毛。它們會在 水裡 通過翻滾和用雙翅搓洗來保持身體的潔凈。上岸後,企鵝不急於回巢,而是會在岸邊細心梳理,不時地用喙將尾脂腺分泌的油脂塗料塗抹在每根羽毛上面以保持羽毛的防水性,一般都能梳理個十來分鐘。 ▲時間差不多了,大家陸續走到岸邊準備乘衝鋒艇回到游輪上。 ▲我們的游輪在海面上靜待它的客人們返回 ▲這些小企鵝好像在依依不捨的歡送我們 ▲再看一眼,美麗的彼得曼島; ▲再看一眼,彼得曼島上可愛的小家伙們。
中午12點,上午的登陸結束準時回到游輪上,因為“雞毛信”中寫了明天我們將預計到訪 洛克 羅伊港,港上的 英國 站裡面有郵局,所以這是此次南極之行唯一可以寄明信片的機會,船方要求午夜12點之前將要寄出的明信片交到服務台。吃過午飯之後,我就回到客艙準備在下午登陸之前寫完所有我要寄的明信片,大概寫了一個多小時,把它們拿到服務台後,郵費大概2歐元/張,由服務台計算出郵費總金額後用船艙卡掛房賬,最後下船前一併支付就可以了。 ▲我從南極寄出的明信片,希望收到的小伙伴們會喜歡這份來自於南極的祝福。
下午2點我們的游輪順利在Port Charcot(查科港)附近海域停靠,等探險隊員帶回可以登陸的好消息後,還是那一系列例行公事:換衣服—甲板集合—給登陸靴消毒—排隊刷船艙卡證明下船—登衝鋒艇。我所在的組還是先從下午2:30到4:00進行海上衝鋒艇巡游,之後4:00到5:30在查科港進行登陸。
先來看一組衝鋒艇巡游時的美圖~~ ▲查科港附近海域有很多浮冰 ▲一座張牙舞爪的冰山 ▲這隻威德爾海豹好像受了什麼委屈,悶悶不樂的~~
威德爾海豹背部呈黑色,其他部分呈淺灰色,體側有白色斑點(與食蟹海豹最好的區分就是看皮毛的顏色和花紋了吧),是海豹家族中性格最溫順的成員。也是數量最多的海豹之一,僅次於食蟹海豹。別看在岸上體態臃腫,到了水中,威德爾海豹就是海豹家族中的游泳冠軍和潛水能手了。游泳時速可達30~40公里/小時,下潛深度可達600米(海豹一般為200~300米),潛游時間最長可達1小時。威德爾海豹會經常鑽出冰洞,在冰面上獨自休息。 ▲這隻威德爾海豹就不一樣了,沒心沒肺睡得這麼銷魂~~ ▲這隻食蟹海豹睡得這麼香甜,肯定是做夢娶媳婦呢~~ ▲趴著睡累了,於是翻過來側個身接著睡,照樣睡得很滿足~~ ▲睡醒了以後還不想動,再趴在冰面上醒個盹兒~~ ▲探險隊員撈上來一塊浮冰讓我們感受感受。有很多游客會讓探險隊員撈浮冰帶回游輪上的酒吧兌威士忌喝,這在南極是被允許的。 ▲這張照片是船上的攝影師在衝鋒艇巡游時拍的照片,照片前方是兩隻帽帶企鵝,後面是一隻金圖企鵝。我本人的這次南極之行並沒有親眼看到帽帶企鵝,可能是與它錯過了吧,有點可惜,不過在南極嘛,誰也不能預料到下一秒鐘會看到什麼~~
4點鐘探險隊員準時開衝鋒艇帶我們來到查科港靠岸準備登陸。主要內容當然還是看企鵝啦~~ ▲這大概是為了歡迎我們而在引吭高歌吧 ▲1月的查科島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型“育兒場”
南極的1月份是夏季,此時企鵝的棲息地是一派繁忙的育兒景象。有的企鵝在孵蛋,有的小企鵝才出生幾天,也有出生兩三周的。前面說過,雌企鵝通常會在11月中旬產下2枚蛋,接下來的5周時間里,企鵝夫妻輪流孵蛋和到海中覓食。然而,如果兩枚蛋孵出的時間間隔較長,那麼先出生的小企鵝會出於本能將第二枚蛋努力拱出巢穴,從而獨享父母的寵愛。
破殼時,幼崽會努力啄破蛋殼的上半截,露出毛茸茸的身體。因為下半身的羽毛濕漉漉的,四周寒冷的空氣讓小企鵝本能去尋找親鳥的孵化囊。親鳥熟練地將企鵝寶寶用喙趕到自己的孵化囊中,小企鵝孱弱的身軀躲在母親的身體下,世間的親情都是令人感動的。
▲每一個被賊鷗偷吃的企鵝蛋背後,都有一顆企鵝媽媽破碎的心。
哺育幼鳥期間企鵝的棲息地中每個巢穴中都有1~2只嗷嗷待哺的可愛的小企鵝,或者是還未孵出小企鵝的蛋。這段時間的企鵝父母最辛苦,需要輪流孵蛋或者看護小企鵝並且還要下海捕食,更是要隨時提防敵人——賊鷗等覬覦企鵝蛋和小企鵝的鳥類。喙是它們唯一的武器,研究人員發現,一隻成年企鵝每天需要花數個小時,上千次去啄入侵者。儘管如此,當一隻企鵝蛋被賊鷗偷吃或者一隻企鵝雛鳥被賊鷗拖出巢穴時,企鵝媽媽也是無能為力的。所以此刻的企鵝父母都要非常小心,這段時間小企鵝的生活很單調,主要就是睡和吃。當它們羽翼足以抵擋嚴寒時,才可以進入企鵝“幼兒園”過上“集體生活”。 ▲一隻準備伺機而動的賊鷗
在“南極公民”中,企鵝最恨的恐怕就是賊鷗了,和豹海豹吃企鵝的凶殘不同,賊鷗則鳥如其名,偷吃企鵝蛋不說,還經常叼食小企鵝。因此每當賊鷗在企鵝棲息地周圍鬼鬼祟祟游走時,眾企鵝就會群起抵禦之。賊鷗卻也會協同作戰,一隻在前頭引開欲攻擊的企鵝,另一隻在後面偷蛋。這個季節,雪地上常見到被賊鷗偷吃的企鵝蛋。
賊鷗其實長得並不難看:一雙圓眼睛,目光炯炯有神,黑得發亮的粗喙,雙翼又寬又長。賊鷗的食譜很廣,不挑食,從魚、蝦、鳥蛋、雛鳥、海豹屍體到鳥獸的糞便,反正有的吃就行。好吃懶做、不勞而獲的賊鷗在繁殖季節從來不自己壘窩築巢,而是霸占其他鳥巢。
▲企鵝在喂食自己的寶寶,感覺像是要把小企鵝的腦袋都吞下去一樣~~
小企鵝靠父母反芻後的食物為生,企鵝父母把未經充分咀嚼就吞進胃里的半消化磷蝦或魚類返回到口腔呈液態再喂給小企鵝。對於 成功 孕育出兩個寶寶的企鵝父母來講,在下海覓食回來找到自己的孩子後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喂食,而是“逃跑”。因為企鵝父母一次帶回來的食物有限,如果兩隻雛鳥同時孵化出來,那麼體形相近的它們都無法在食物爭奪戰中占據有利地位,努力爭取食物唯一的方式就是看誰跑得快。兩隻小企鵝奮力追趕父母,有時要跑上好幾圈才能分出勝負,吃頓飽飯真的不容易啊。兩隻雛鳥之間的競爭,有時候甚至會導致另一隻悲慘的命運。企鵝成年後需要面對很多天敵,海中的有虎鯨、豹海豹,繁殖期間賊鷗等海鳥會盜食鳥蛋和雛鳥。在這場生命與自然的博弈中,企鵝在漫長的歲月中進化出了十分有效的繁殖機制以維持種群的整體數量,使得一個企鵝家庭至少有機會 成功 撫育一隻健康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