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 | みやこ】探訪京都四十四座寺院神社(歷史佛教向)
帆立貝價格還不算離譜,買完之後店家會用噴槍炙烤,但裡面依然是涼的,這點請註意。 ③祗園 | 花見小路 | 白川在blue time的傍晚經過花見小路的確是一樁樂事。雖然在我們離開 京都 的後一個月花見小路便立法不能駐足拍照了,因為太多游客打擾了正常居民的生活和店家的生意。
其實兩旁町屋的街道在 京都 還是挺多的。 走過花見小路過了四條大路就是白川了。 白川 南通 建議晚上來,這裡是被冠以整個祗園乃至整個 京都 最美麗的一處街道。外國觀光客眾多,且以想參悟東方之美的歐美客居多。
我也彌補了遺憾,終於來到了這裡。 這裡開了不少現代裝修的商店,但這裡大部分依然是以高級餐廳為主。 京都 的hardrock cafe也開在白川。 白川是 京都 最美麗的一處,而異橋則被譽為白川最美麗的light spot,其實我覺得是過譽了,誠然的確兩岸柳樹町屋襯托出古樸的 京都 氣息,又有各時代尋歡作樂武士階級的加持,大有風雅意味。
但就在下所言,拋去 京都 這個加分定語, 日本 很多處都有其類似的風景。 ④鴨川 | 八阪之塔 | 京都車站在 京都 ,拋開那些寺院神社,我最愛之處必然是自然色彩豐盈的鴨川畔,無論是春櫻爛漫,夏日川床,秋楓盡染或是冬雪時晴,都是絕美的日子。 鴨川最好的游覽方式是跑步和騎行。一般來說會從三條,四條出發一直到出町柳與賀茂川形成Y字形的鴨川三角洲附近這段最能體現鴨川風情的路線。 騎行全程都佩戴gopro,一群飛鳥在離頭部上方半米高處飛過,停車腳下都是金黃色的落葉。
看著暖陽下的鴨川,偶爾會有跑步的市民,一旁休憩的人會給予應援聲,有幼兒園的孩子在老師帶領下玩耍。
我坐在長椅看著工作日上午的鴨川,看著眼前景色安靜流淌。 如果細心會發覺鴨川兩岸的寺廟大多取名以法字開頭,由於古代鴨川經常泛濫,更被白河法皇稱為人生三不如意,取法自開頭,有去水之意。 鴨川的香魚也是 京都 的名產,初嘗有些苦澀,但細細品味之後能嘗出屬於 京都 獨特的風味。 八阪之塔是法觀寺內的一座塔,現存的建築是室町時期重建的一座五重塔。它是東山甚至整個 京都 的一張名片。
稍微繞點路,也能拍到無人的八阪之塔,雖然沒有隔壁的滿是町屋的阪道那樣最好的拍照欣賞角度,但也避開了人流,也能感受到新時與舊時的獨特氛圍。 如果說八阪之塔代表著 京都 舊時的風雅,那另一座代表 京都 現在的塔就是如今在 京都 車站一齣來就能看到的 京都 塔了。
從建立初期時, 京都 人就沒有吝嗇過對它的貶斥,問起 京都 人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很多老一輩的回答都是但願不再見此 京都 塔,更極端一點問起在 京都 最喜歡住在哪裡,答曰 京都 塔內,詢問其原因,便說這樣就不用再看到這幢奇怪的建築了。這裡也可以看到 京都 人骨子裡的傲慢與刻薄這不好的一面。
我也和當地人一樣,覺得 京都 塔是座實在與 京都 不太相稱且非常突兀的建築。
時過境遷這座飽受當地人詬病和非議的塔如今也開始融入進了 京都 景觀之內,很多當地人也習慣了與它共處,變得不再刻意排斥。如今 京都 塔變成外國觀光客最喜歡的賞夜景的一處地點。(雖然 京都 的夜景很一般。)或許會有 京都 人對它感到自慢的一天到來。
京都 車站是 京都 的一個交通集散地,也是熱門住宿點,也算是另一個 京都 能夠買買買的地方,即使地處九條, 日本 主要車站前的商業都發展的很好,這裡有Porta、The CUBE、ASTY 京都 ,也有伊勢丹,bic camera和友都八喜等國人喜歡的地方。 ⑤京都御所 | 二條城京都 御所要事先預約,上官網很方便就能弄好,約的是上午9點的日語場(如果懂日語或者只想隨便看看的可以考慮這場,上午10點還有英語場,一般一小時一場,一場日文一場英文。) 總行程差不多是一個小時,需要提前10分鐘至20分鐘到現場,會有一個小型的說明會。
如果有興趣還能預約隔壁的仙洞御所,也就是隱退的上皇的御所。超級難約的那種。 行程只能按照導游走,隊尾會有工作人員,保證沒有游客闖入不能進的區域。
聽得懂解說的可以聽一下,有很多故事,聽不懂的權當游覽,可以適當落在最後拍拍照片。
和 中國 唐朝時期皇室建築一樣,前半部分是硃紅色的社殿,是天皇外朝用的。
京都 御所能參觀的其實只是御所的極小部分,其多次毀於大火又重建。 後半部分是內庭,是天皇的居所。 而如今的 京都 御所是1855年建成的,比原來的規模小了許多。但從鳥瞰圖來看還是占據 京都 中心很大一個長方形 。
其原址在鴨川畔,現址已向西移動1公里左右。而建成後沒多久明治天皇便決定遷都江戶改稱 東京 都。
雖然如此,新皇登基以及一些國家慶典仍然會回到這裡舉行一次。 殿中的柏皮屋頂每20-30年就會請專業屋重新鋪設,不用鐵釘而是用專門削細的木釘。
此樹皮也是專門從在 京都 郊外種植的一種特殊的柏樹,它的樹皮分為表皮和里皮,就算表皮被剝下後仍不會影響其存活。 小窺下室內,最想看的用昂貴青金石顏料畫的孔雀屏風並不在展覽區域內。 但是最後我不由得想潑盆冷水。
雖然一直流行著大唐文化去 日本 看這樣一個概念 ,但隨著唐朝在安史之亂後急速衰敗, 日本 又經過平安中後期轟轟烈烈的國風文化 ,以及連年戰亂一直到十年應仁之亂的頂峰,另外一直以來木建築最怕的大火頻繁上演。如今的 京都 大唐遺風幾近消散殆盡,大多建築均為重建,平安一朝現存建築猶如鳳毛麟角,雖仍有一絲大唐風韻,但完全不要有這就是盛唐氣象的錯覺。
其實我們大可不必沉浸在大唐過去的幻影之中,大唐之強也是相對於中世的世界各國普遍孱弱下,我們應該著手復興屬於我們的時代。
其實兩旁町屋的街道在 京都 還是挺多的。 走過花見小路過了四條大路就是白川了。 白川 南通 建議晚上來,這裡是被冠以整個祗園乃至整個 京都 最美麗的一處街道。外國觀光客眾多,且以想參悟東方之美的歐美客居多。
我也彌補了遺憾,終於來到了這裡。 這裡開了不少現代裝修的商店,但這裡大部分依然是以高級餐廳為主。 京都 的hardrock cafe也開在白川。 白川是 京都 最美麗的一處,而異橋則被譽為白川最美麗的light spot,其實我覺得是過譽了,誠然的確兩岸柳樹町屋襯托出古樸的 京都 氣息,又有各時代尋歡作樂武士階級的加持,大有風雅意味。
但就在下所言,拋去 京都 這個加分定語, 日本 很多處都有其類似的風景。 ④鴨川 | 八阪之塔 | 京都車站在 京都 ,拋開那些寺院神社,我最愛之處必然是自然色彩豐盈的鴨川畔,無論是春櫻爛漫,夏日川床,秋楓盡染或是冬雪時晴,都是絕美的日子。 鴨川最好的游覽方式是跑步和騎行。一般來說會從三條,四條出發一直到出町柳與賀茂川形成Y字形的鴨川三角洲附近這段最能體現鴨川風情的路線。 騎行全程都佩戴gopro,一群飛鳥在離頭部上方半米高處飛過,停車腳下都是金黃色的落葉。
看著暖陽下的鴨川,偶爾會有跑步的市民,一旁休憩的人會給予應援聲,有幼兒園的孩子在老師帶領下玩耍。
我坐在長椅看著工作日上午的鴨川,看著眼前景色安靜流淌。 如果細心會發覺鴨川兩岸的寺廟大多取名以法字開頭,由於古代鴨川經常泛濫,更被白河法皇稱為人生三不如意,取法自開頭,有去水之意。 鴨川的香魚也是 京都 的名產,初嘗有些苦澀,但細細品味之後能嘗出屬於 京都 獨特的風味。 八阪之塔是法觀寺內的一座塔,現存的建築是室町時期重建的一座五重塔。它是東山甚至整個 京都 的一張名片。
稍微繞點路,也能拍到無人的八阪之塔,雖然沒有隔壁的滿是町屋的阪道那樣最好的拍照欣賞角度,但也避開了人流,也能感受到新時與舊時的獨特氛圍。 如果說八阪之塔代表著 京都 舊時的風雅,那另一座代表 京都 現在的塔就是如今在 京都 車站一齣來就能看到的 京都 塔了。
從建立初期時, 京都 人就沒有吝嗇過對它的貶斥,問起 京都 人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很多老一輩的回答都是但願不再見此 京都 塔,更極端一點問起在 京都 最喜歡住在哪裡,答曰 京都 塔內,詢問其原因,便說這樣就不用再看到這幢奇怪的建築了。這裡也可以看到 京都 人骨子裡的傲慢與刻薄這不好的一面。
我也和當地人一樣,覺得 京都 塔是座實在與 京都 不太相稱且非常突兀的建築。
時過境遷這座飽受當地人詬病和非議的塔如今也開始融入進了 京都 景觀之內,很多當地人也習慣了與它共處,變得不再刻意排斥。如今 京都 塔變成外國觀光客最喜歡的賞夜景的一處地點。(雖然 京都 的夜景很一般。)或許會有 京都 人對它感到自慢的一天到來。
京都 車站是 京都 的一個交通集散地,也是熱門住宿點,也算是另一個 京都 能夠買買買的地方,即使地處九條, 日本 主要車站前的商業都發展的很好,這裡有Porta、The CUBE、ASTY 京都 ,也有伊勢丹,bic camera和友都八喜等國人喜歡的地方。 ⑤京都御所 | 二條城京都 御所要事先預約,上官網很方便就能弄好,約的是上午9點的日語場(如果懂日語或者只想隨便看看的可以考慮這場,上午10點還有英語場,一般一小時一場,一場日文一場英文。) 總行程差不多是一個小時,需要提前10分鐘至20分鐘到現場,會有一個小型的說明會。
如果有興趣還能預約隔壁的仙洞御所,也就是隱退的上皇的御所。超級難約的那種。 行程只能按照導游走,隊尾會有工作人員,保證沒有游客闖入不能進的區域。
聽得懂解說的可以聽一下,有很多故事,聽不懂的權當游覽,可以適當落在最後拍拍照片。
和 中國 唐朝時期皇室建築一樣,前半部分是硃紅色的社殿,是天皇外朝用的。
京都 御所能參觀的其實只是御所的極小部分,其多次毀於大火又重建。 後半部分是內庭,是天皇的居所。 而如今的 京都 御所是1855年建成的,比原來的規模小了許多。但從鳥瞰圖來看還是占據 京都 中心很大一個長方形 。
其原址在鴨川畔,現址已向西移動1公里左右。而建成後沒多久明治天皇便決定遷都江戶改稱 東京 都。
雖然如此,新皇登基以及一些國家慶典仍然會回到這裡舉行一次。 殿中的柏皮屋頂每20-30年就會請專業屋重新鋪設,不用鐵釘而是用專門削細的木釘。
此樹皮也是專門從在 京都 郊外種植的一種特殊的柏樹,它的樹皮分為表皮和里皮,就算表皮被剝下後仍不會影響其存活。 小窺下室內,最想看的用昂貴青金石顏料畫的孔雀屏風並不在展覽區域內。 但是最後我不由得想潑盆冷水。
雖然一直流行著大唐文化去 日本 看這樣一個概念 ,但隨著唐朝在安史之亂後急速衰敗, 日本 又經過平安中後期轟轟烈烈的國風文化 ,以及連年戰亂一直到十年應仁之亂的頂峰,另外一直以來木建築最怕的大火頻繁上演。如今的 京都 大唐遺風幾近消散殆盡,大多建築均為重建,平安一朝現存建築猶如鳳毛麟角,雖仍有一絲大唐風韻,但完全不要有這就是盛唐氣象的錯覺。
其實我們大可不必沉浸在大唐過去的幻影之中,大唐之強也是相對於中世的世界各國普遍孱弱下,我們應該著手復興屬於我們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