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風塵,寫給南美的一封情書(2019年中智利,秘魯,阿根廷,有驚無險21日)
↑莫雷梯田遺址 有意思的是,即使在 秘魯 的雨季,降水量最大的時候, 莫雷 梯田也不會積水;專家推測,梯田的下麵應該是有地下排水渠。 ↑莫雷梯田遺址 從梯田出來,正好趕上 日照 金山 ,整個山谷紅光滿面 。 ↑聖谷 日落後,山谷一片漆黑,除了偶爾出現的路燈外,幾乎沒有任何光源,車在九曲十八彎的狹窄山道上穿梭,路況難免讓人心驚。到達歐雁台的時,心裡才鬆了一口氣。與一路一直叫我 Amigo(西語“老兄”的意思)的司機大叔道別,他也是整個南美之行唯一 用如此接地氣的稱呼叫我的當地人,印象極其深刻! 歐雁台:秘魯“麗江”的日與夜歐雁台,一個翻譯得十分詩意的名字,西語 Ollantaytambo,歐雁台算是音譯它全名的前半部分。Ollantaytambo 是我們明天要造訪的印加遺址的名字,整個小鎮也由此隨名。印加時代修建的水渠,貫穿整個小鎮,至今任在被延用。 這個純粹為旅游業而存在的小鎮沉浸在一片安寧祥和之中,7- 8 月照說是 馬丘比丘 的旺季(旱季),鎮中心的武器廣場附近的餐廳也沒幾個客人,店家依舊不溫不火的張燈靜候 ! 凹凸不平的鵝卵石鋪就的小路、全手工打造的房屋、烏魯班巴河的小橋流水,儼然一座異國他鄉的“ 麗江 古鎮 “ 。 羊駝對於 秘魯 人來說,真是物盡其用的寶貝:餐廳有羊駝肉賣,穿的有羊駝毛衣,用的有羊駝毯子,甚至連吊燈的裝飾也不忘記掛上羊駝毛線編織的穗穗 。 紀念品店更是賣各種羊駝的主場,你能想到的全身上下的衣服,帽子,手套,各種裝飾品,坐墊等家居用品,還有Q到爆的大小草泥馬毛絨玩具 “ 泛濫成災 ” ! 媽咪愛不釋手的買一了個又一個 ,我只盼著店家能否買一送一 ! 這樣拉風的帽子,不知道在 秘魯 以外的地方是否還能買到呢? 歐雁台遺址就像一個小型的 馬丘比丘 ,對我們來說,它就像演唱會主角入場之前的暖場嘉賓。果不其然,它們都是第九任印加王帕查庫特克(Pachacuti)在位時期修建的。從他開始,原本局限於 庫斯科 周圍山谷一帶的 庫斯科 王國,開始瘋狂征戰和擴張;經過三代帝王的努力,變成了幾乎雄霸整個 南美洲 西部的印加帝國。歐雁台就是帕查庫特克在15世紀中葉征服這個區域後, 大興 土木的結果。 沿著山勢而建的比人還高的臺階,讓整座山看上去像一座碉堡;這裡最初的作用應該是一個類似宗教崇拜性質的寺廟,而非防禦性設施。 山腳下的村落的一部分,被作為遺址保護了起來;它們以前應該和現在的村落是連成一片的。歐雁台有著迄今為止,整個南美大陸最老的一直有人居住的房子。下圖的水池據說以前印加人洗澡的地方。 下圖是印加公主的洗澡池(網絡圖片),歐雁台鎮也是以前印加貴族居住的地方。 在 西班牙 入侵期間, 庫斯科 (之前的首都)淪陷後,歐雁台成了印加王帝國的臨時首都;此後,印加王Manco Inca Yupanqui大大加強了歐雁台的防禦措施,眼前的山丘成了真正的軍事碉堡。1536年時, 西班牙 軍隊在歐雁台被擊退,是印加軍隊為數不多的勝利的戰役。 和 莫雷 梯田類似,歐雁台的臺階也是用來農耕的。通過修建這些臺階,本身無法耕種的荒山被印加人開闢成了肥沃的農田。 水渠旁,當地人拖著牛在耕作,就跟以前的印加人一樣;物換星移,當地人也都改說了 西班牙 語,農耕方式卻得以保留。 歐雁台的梯田比 莫雷 梯田高得多,往上一層,人要差不多爬10多層的樓梯。 樓梯左邊的建築是有宗教性質的,都是大塊切割精細的,石頭和石頭之間的接口嚴絲合縫,這種建築結構在 馬丘比丘 也有很多。 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是下圖的太陽神廟,6塊幾十噸重的花崗岩巨石,併排而立, 最重的估計有90噸。 聽到別的游客雇的導游說,神廟的6塊巨石,是從下圖左邊的山上弄下來的,借助了木棍(作用類似輪子),皮繩和大量的人力,才穿過山谷,立在了現在的位置。這些都只是假說而已,沒有定論;你要是相信人力無法完成這樣的大型工程,只有外星人才有這個能力,也沒人能100%否定你。 穿過臺階,右邊的建築則是不規則的碎石砌成,和上面看到的左邊的宗教區域里,整齊切割的幾何形大石頭截然不同的。 儘管打敗了 西班牙 人,印加王Manco Inca Yupanqui還是怕守不住歐雁台,於是在次年(1537年)遷都到了防衛更森嚴的 比爾卡班巴 ;在那裡,他創建了新印加國,並誓死抵抗 西班牙 人,一度奪回舊都 庫斯科 ;一直到36年後的1572年,新印加帝國才亡國。 也就是說歐雁台還沒建完就已經被遺棄了,這就是為什麼遺址上有很多凌亂散落的已經切割好的巨石,介於它們的體積和重量,也不太可能是後來的 西班牙 人把它們推倒的。 景點門外有許多小攤販,還有穿著傳統服飾供游客合照的當地人。 游完古遺址,也到了午飯時間,毫不猶豫的決定品嘗 秘魯 國菜-烤 荷蘭 豬! 怕是出了這個國家,這輩子再沒機會吃 荷蘭 豬了吧 。 木製小樓梯,土陶罐里插滿迎客的不知名黃色、紫色鮮花,黑板上手寫的菜單,真是農家樂得不能再農家樂了, 不過嗨的可是地道的 秘魯 飲食文化! 稍後店家分別送上了我和媽咪各自點的主菜,我的是一塊烘烤得香噴噴的羊駝肉, 配上西蘭花 、黃瓜、西紅柿和紅薯乾。口感和味道其實 和平 時在澳洲吃的綿羊肉並無大的差別。(原本認不得菜單的我們,看到端上來竟然有米飯,實在是意外的驚喜!後來才知道米飯是當地人的主食,幾乎天天吃。) 荷蘭 豬軟糯又鮮嫩,皮非常Q彈,肉質很細,當地的做法有點燒烤的味道;整體感覺雖不算特別驚艷,但是肯定是算得上可口,好奇心得到100%的滿足! 我們乘下午4點的火車去往熱水鎮,第二天由此上山游覽 馬丘比丘 。由於小鎮的路都是石頭鋪就的土路,拉著行李箱非常難走,我們找了一輛滿街都是的三輪車送我們去了火車站;酒店前臺的帥哥說,從我們酒店到火車站的車費應該不超過3比索,整個歐雁台鎮就這麼大點,從其他酒店坐過去最多再多個幾塊吧。 印加鐵路的火車車廂的天花板是透明的玻璃,方便乘客觀景;沿途會時不時的看到下麵這樣的雪峰。 ↑聖谷 歐雁台逐漸移出了我們的視野,而 “ 聖谷 ” 的記憶揮之不去。這片區域難得迄今依舊保持著原貌,一磚一瓦上篆刻下了歷史的滄桑,古今文化和睦共存,攜手孕育出一種特別的魅力:它含蓄、溫和而又豐富多彩,令人在不經意中迷失其間 ! 川流不息的烏魯班巴河從歐雁台一直流到馬丘比丘,整個火車的行程幾乎都能看見它 。 馬丘比丘:印加古國的天空之城抵達熱水鎮時,已經快晚上7點;預定住宿的青旅工作人員來火車站接了我們之後,便立即帶我們去買了第二天上山去 馬丘比丘 的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