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吳哥窟的花樣年華(柬埔寨6日行)
吳哥窟 的護城河,全長5700米,河面寬190米。 巴戎寺在 吳哥窟 外面的餐館吃晚飯,叫了輛tuk tuk來到巴戎寺。午後正值陽光火辣,我先坐下來,重讀了《吳哥之美》里的文章。文中的第二人稱“你”指的是林懷民,整本《吳哥之美》是當時蔣勛在吳哥陸續寫到他的信。他第一次去吳哥是90年代初與林懷民一起,那時內戰結束不久,林懷民受邀去做一些戰後兒童心理修複的工作,通過身體與舞蹈的方式。
想想這樣的兩個人,一個通曉古今中外的美學大師/作家/畫家/藝術工作者,一個第一也是唯一華人現代舞團雲門舞集的創始人,看看他們一起去的地方,一起有過的經歷,一起交匯的因緣,一起產生的領悟,就更有一種感覺:生命應該這樣度過啊,名利財富的享有、穩 定安 適的生活、世俗的婚姻關係,其實回到生命本身,在我看來太多東西都不值一提。
我發現近來的多次旅行,都與蔣勛有關。 臺南 是因為蔣勛《雲淡風輕》的簽售, 池上 是因為蔣勛的展覽,並且那是他做多年駐村藝術家的地方, 泰國 我是帶去《品味六講》去的,鳳凰古城我是帶著《寫給Ly's M》去的, 珠海 是帶著《帶著金剛經去旅行》去的。
吳哥很多建築都是古代帝王貴族的神廟皇宮,觀看偉大藝術的人們是否想過,當時庶民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呢。蔣勛說“ming,我看到每一日圍繞在我們四周的小販、乞討者、兒童、戰爭里受傷的殘障,男男女女,他們面目黎黑,瘦削,衣衫襤褸,卑微地乞求著一點施捨。忽然覺得自己在藝術上的陶醉這樣奢侈,也這樣虛惘。”
“如果 埃及 的社會結構正是一個金字塔式的層級組織,所有我們今日欣賞的 埃及 藝術,其實是金字塔頂端最高層級、極少部分人所享有的生活內容。也可以想見,一個長達一千年的時代,絕大部分人的生活只是隨波逐流,在時間里淹沒,沒有留下一點痕跡。他們用手製作出技術驚人的金銀器皿,但是他們一生無緣享用,他們生活里可能只有土木製作的器物,只有草和樹皮編織的物件。
用社會史的角度去看藝術,藝術的不朽或許只是一小部分的精英擁有的特權。” 而巴戎寺的浮雕,紀錄了庶民的生活,這是唯一可以如此直觀看到人民生活的喜樂與動蕩的地方。巴戎寺有長達1200米的淺浮雕,共刻畫了11000個人物,也正是巴戎寺在眾多吳哥古跡中最偉大和奪目的地方。第一天導游完全沒有帶大家來看,今天我花了很多時間,逐一完整的看了一遍。 上面是在準備食物的場面,右邊像是肉串似的食物堆積如山。 上面婦女是臨盆時的場景,據說這樣半躺的姿勢才是最適合生產。 下麵這張是在表演雜技。 同樣還刻畫了大量的戰爭場面。 “哭過、恨過、憤怒過、痛苦過、嫉妒過、報複過、絕望過、哀傷過…一張面容上,可以有過多少種不同的表情,如同《羅摩衍那》里眾神的表情。當一切的表情一一成為過去,最後,仿佛從污泥的池沼中升起一朵蓮花,那微笑成為城市高處唯一的表情,包容了愛恨,超越了生死。”
太喜歡這段話,裡面每一種負向情緒,都是我所體會到的,如此精準。而我知道,那些表情終將成為過去,希望最後我臉上留下的,也是這樣平靜的悲憫的微笑。
兩百餘張微笑的臉環繞著,將“十方諸佛”的觀念轉化成建築空間。三四點的時候,上層還有絡繹不絕的游人,而到四五點時,游人逐漸離去,世界變得安靜下來,剩下自己與這些笑臉。 下麵這張是高棉的微笑,不似昨天游人排隊拍照,靜靜地獨自面對著天地。說這一尊被稱為“高棉的微笑”,是因為笑得燦爛。可我卻覺得,也許也因為他的位置,他的臉正好在地面上,而不像其他的幾乎都懸在半空,這樣就可以供人與之拍照留念。也許某種程度要和人在同一個高度,至少要在人所能企及的高度,才會被封號敬仰,太高了,反而沒有人會註意吧。 也許奇怪吧,我會想這些名號大概只不過是一種人為的建構,將這一個或者那一個笑臉如此命名,其實並沒有多大不同,但是由此引發的人們的態度和行為卻如此不同。名聲斐然的,人們趨之若鶩,其他的也許連一次註視的目光都無暇提供。 可我喜歡到處放眼看一看,每一張臉上的表情。這麼多的面孔里,有的會突然吸引到我,好像是我與他的一點緣分。 比如 下麵中心的那張臉,在看到的這個時刻,夕陽剛剛好灑在他的臉上,外面的世界在背陰里,卻唯獨他面迎著光芒,那光照亮了他臉上的微笑,如此喜悅,如此充滿希望,又如此平靜。 蔣勛說他很多次帶友人在天亮之前來到巴戎寺,看著陽光一點點照射在雕像上的感覺。巴戎寺以前似乎是5點開放,可以觀看日出,但現在已經沒有那麼早開放了,於是我在晚上關門前來,看著夕陽灑在錯落的面孔上,彼此明暗交錯,光線仿佛為臉孔繪上了另一份表情,我有一點懂那種感覺了。 17:30關門,約了tuk tuk車司機在門外等。回去途中,看到路邊的小食店在日落後開始打烊;經過小吳哥的護城河一帶,三五成群的當地人坐在草坪上,帶著一些食物到這裡野餐;身邊一輛摩托車上,爸爸後面載著妻子前面載著兒子,三個人抱在一起,我看著這些當地人普普通通簡簡單單的生活,突然之間哭了起來。 闍耶跋摩七世,被迫經歷了種種廝殺爭戰,信仰了小乘佛教,臉上掛著高棉的微笑。紅色高棉和內戰之後從鮮血與廢墟中重建的 柬埔寨 ,與每一個面迎著生命的艱辛和困苦的 柬埔寨 人,這個國家與它的人民,即使經歷了人世間諸多的不幸與劫難,仍然能夠平靜的從容的面迎一日日的生活,努力的生存下去,這樣的人臉上的表情,就是高棉的微笑。 我想到蔣勛說,他看到右手從肩膀處截斷的男子用左手敲打揚琴,雙眼失明的人拉著胡琴,沒有雙腳的女人在唱歌。“我走過時,他們歡欣雀躍,向我微笑。我知道,在修行的路上,我還沒有像他們一樣精進認真,在攀爬向上的高梯間,每次稍有暈眩,他們的笑容便從我心裡升起。他們的笑容,在巴揚寺的高處,無所不在,無時不在。” “我看他們製糖,談談笑笑,不慌不忙,像在巴揚寺的石壁浮雕里,天災人禍都沒有使他們驚慌憂愁。我品嘗著棕糖的甘甜,覺得生活幸福美好,好像可以到寺廟叩拜,感謝神恩。” 我的tuk tuk司機總喜歡開得很快,我坐在後面迎著風,不停抹淚,自己覺得那個畫面也是有趣吧。我沒有預期,是回程車上匆匆瞥見的尋常場景,使我突然感動,突然懂得了高棉的微笑。
Day6:塔普倫/塔高/周薩/象台/吳哥凌晨在睡夢中突然聽到視頻來電的大聲鈴音仿佛夢境,再昏沉睡去之後,入夢了,在吳哥做過幾個有點奇特的夢,或者這段時間也是我的一個夢,我說過,過去四個多月就像一場夢,或者其實整個人生,都是莊周夢蝶吧。
連續2日不到5點起身,今天的我6點多就醒了,聽到外面淅淅瀝瀝,拉開窗帘一看果然下雨了。本來進行了一番考慮之後,傾向今天騎自行車出行,一方面可以節省一下經費(雖然我的旅舍單日租自行車要5刀,之前攻略都說1-2刀),一方面想體會一下獨自騎車逛吳哥的心理上自在、身體上修行的感覺。但看到下雨就微信了tuk tuk司機,約定再睡一陣9點出發。我要去的景點都屬於小圈,15刀。 塔普倫寺先去了最遠的塔普倫寺,不想等下午人多起來。果然,上午9點多游人還相當少。 前天來一堆人排隊等拍照的樹,現在舉目望去,周圍一個人也沒有。 我坐在一邊,繼續看《吳哥之美》里關於塔普倫的章節,此時天空開始飄雨,細小的雨點落在紙上,點點皺褶,我撐起傘繼續看完。 在無人去的草坪,有一顆 大樹 枯死的枝幹,上面攀爬著旺盛生長的植物,堅固得用手扒也完全扒不動。
想想這樣的兩個人,一個通曉古今中外的美學大師/作家/畫家/藝術工作者,一個第一也是唯一華人現代舞團雲門舞集的創始人,看看他們一起去的地方,一起有過的經歷,一起交匯的因緣,一起產生的領悟,就更有一種感覺:生命應該這樣度過啊,名利財富的享有、穩 定安 適的生活、世俗的婚姻關係,其實回到生命本身,在我看來太多東西都不值一提。
我發現近來的多次旅行,都與蔣勛有關。 臺南 是因為蔣勛《雲淡風輕》的簽售, 池上 是因為蔣勛的展覽,並且那是他做多年駐村藝術家的地方, 泰國 我是帶去《品味六講》去的,鳳凰古城我是帶著《寫給Ly's M》去的, 珠海 是帶著《帶著金剛經去旅行》去的。
吳哥很多建築都是古代帝王貴族的神廟皇宮,觀看偉大藝術的人們是否想過,當時庶民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呢。蔣勛說“ming,我看到每一日圍繞在我們四周的小販、乞討者、兒童、戰爭里受傷的殘障,男男女女,他們面目黎黑,瘦削,衣衫襤褸,卑微地乞求著一點施捨。忽然覺得自己在藝術上的陶醉這樣奢侈,也這樣虛惘。”
“如果 埃及 的社會結構正是一個金字塔式的層級組織,所有我們今日欣賞的 埃及 藝術,其實是金字塔頂端最高層級、極少部分人所享有的生活內容。也可以想見,一個長達一千年的時代,絕大部分人的生活只是隨波逐流,在時間里淹沒,沒有留下一點痕跡。他們用手製作出技術驚人的金銀器皿,但是他們一生無緣享用,他們生活里可能只有土木製作的器物,只有草和樹皮編織的物件。
用社會史的角度去看藝術,藝術的不朽或許只是一小部分的精英擁有的特權。” 而巴戎寺的浮雕,紀錄了庶民的生活,這是唯一可以如此直觀看到人民生活的喜樂與動蕩的地方。巴戎寺有長達1200米的淺浮雕,共刻畫了11000個人物,也正是巴戎寺在眾多吳哥古跡中最偉大和奪目的地方。第一天導游完全沒有帶大家來看,今天我花了很多時間,逐一完整的看了一遍。 上面是在準備食物的場面,右邊像是肉串似的食物堆積如山。 上面婦女是臨盆時的場景,據說這樣半躺的姿勢才是最適合生產。 下麵這張是在表演雜技。 同樣還刻畫了大量的戰爭場面。 “哭過、恨過、憤怒過、痛苦過、嫉妒過、報複過、絕望過、哀傷過…一張面容上,可以有過多少種不同的表情,如同《羅摩衍那》里眾神的表情。當一切的表情一一成為過去,最後,仿佛從污泥的池沼中升起一朵蓮花,那微笑成為城市高處唯一的表情,包容了愛恨,超越了生死。”
太喜歡這段話,裡面每一種負向情緒,都是我所體會到的,如此精準。而我知道,那些表情終將成為過去,希望最後我臉上留下的,也是這樣平靜的悲憫的微笑。
兩百餘張微笑的臉環繞著,將“十方諸佛”的觀念轉化成建築空間。三四點的時候,上層還有絡繹不絕的游人,而到四五點時,游人逐漸離去,世界變得安靜下來,剩下自己與這些笑臉。 下麵這張是高棉的微笑,不似昨天游人排隊拍照,靜靜地獨自面對著天地。說這一尊被稱為“高棉的微笑”,是因為笑得燦爛。可我卻覺得,也許也因為他的位置,他的臉正好在地面上,而不像其他的幾乎都懸在半空,這樣就可以供人與之拍照留念。也許某種程度要和人在同一個高度,至少要在人所能企及的高度,才會被封號敬仰,太高了,反而沒有人會註意吧。 也許奇怪吧,我會想這些名號大概只不過是一種人為的建構,將這一個或者那一個笑臉如此命名,其實並沒有多大不同,但是由此引發的人們的態度和行為卻如此不同。名聲斐然的,人們趨之若鶩,其他的也許連一次註視的目光都無暇提供。 可我喜歡到處放眼看一看,每一張臉上的表情。這麼多的面孔里,有的會突然吸引到我,好像是我與他的一點緣分。 比如 下麵中心的那張臉,在看到的這個時刻,夕陽剛剛好灑在他的臉上,外面的世界在背陰里,卻唯獨他面迎著光芒,那光照亮了他臉上的微笑,如此喜悅,如此充滿希望,又如此平靜。 蔣勛說他很多次帶友人在天亮之前來到巴戎寺,看著陽光一點點照射在雕像上的感覺。巴戎寺以前似乎是5點開放,可以觀看日出,但現在已經沒有那麼早開放了,於是我在晚上關門前來,看著夕陽灑在錯落的面孔上,彼此明暗交錯,光線仿佛為臉孔繪上了另一份表情,我有一點懂那種感覺了。 17:30關門,約了tuk tuk車司機在門外等。回去途中,看到路邊的小食店在日落後開始打烊;經過小吳哥的護城河一帶,三五成群的當地人坐在草坪上,帶著一些食物到這裡野餐;身邊一輛摩托車上,爸爸後面載著妻子前面載著兒子,三個人抱在一起,我看著這些當地人普普通通簡簡單單的生活,突然之間哭了起來。 闍耶跋摩七世,被迫經歷了種種廝殺爭戰,信仰了小乘佛教,臉上掛著高棉的微笑。紅色高棉和內戰之後從鮮血與廢墟中重建的 柬埔寨 ,與每一個面迎著生命的艱辛和困苦的 柬埔寨 人,這個國家與它的人民,即使經歷了人世間諸多的不幸與劫難,仍然能夠平靜的從容的面迎一日日的生活,努力的生存下去,這樣的人臉上的表情,就是高棉的微笑。 我想到蔣勛說,他看到右手從肩膀處截斷的男子用左手敲打揚琴,雙眼失明的人拉著胡琴,沒有雙腳的女人在唱歌。“我走過時,他們歡欣雀躍,向我微笑。我知道,在修行的路上,我還沒有像他們一樣精進認真,在攀爬向上的高梯間,每次稍有暈眩,他們的笑容便從我心裡升起。他們的笑容,在巴揚寺的高處,無所不在,無時不在。” “我看他們製糖,談談笑笑,不慌不忙,像在巴揚寺的石壁浮雕里,天災人禍都沒有使他們驚慌憂愁。我品嘗著棕糖的甘甜,覺得生活幸福美好,好像可以到寺廟叩拜,感謝神恩。” 我的tuk tuk司機總喜歡開得很快,我坐在後面迎著風,不停抹淚,自己覺得那個畫面也是有趣吧。我沒有預期,是回程車上匆匆瞥見的尋常場景,使我突然感動,突然懂得了高棉的微笑。
Day6:塔普倫/塔高/周薩/象台/吳哥凌晨在睡夢中突然聽到視頻來電的大聲鈴音仿佛夢境,再昏沉睡去之後,入夢了,在吳哥做過幾個有點奇特的夢,或者這段時間也是我的一個夢,我說過,過去四個多月就像一場夢,或者其實整個人生,都是莊周夢蝶吧。
連續2日不到5點起身,今天的我6點多就醒了,聽到外面淅淅瀝瀝,拉開窗帘一看果然下雨了。本來進行了一番考慮之後,傾向今天騎自行車出行,一方面可以節省一下經費(雖然我的旅舍單日租自行車要5刀,之前攻略都說1-2刀),一方面想體會一下獨自騎車逛吳哥的心理上自在、身體上修行的感覺。但看到下雨就微信了tuk tuk司機,約定再睡一陣9點出發。我要去的景點都屬於小圈,15刀。 塔普倫寺先去了最遠的塔普倫寺,不想等下午人多起來。果然,上午9點多游人還相當少。 前天來一堆人排隊等拍照的樹,現在舉目望去,周圍一個人也沒有。 我坐在一邊,繼續看《吳哥之美》里關於塔普倫的章節,此時天空開始飄雨,細小的雨點落在紙上,點點皺褶,我撐起傘繼續看完。 在無人去的草坪,有一顆 大樹 枯死的枝幹,上面攀爬著旺盛生長的植物,堅固得用手扒也完全扒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