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吳哥窟的花樣年華(柬埔寨6日行)
聖劍寺和塔普倫寺是少有的真正存放了寶石的寺廟,石壁上的洞用來放寶石, 柬埔寨 生產紅、藍寶石,但後來都已被洗劫。 在聖劍寺東邊入口有一座兩層建築物,相傳這座房子是用來存放聖劍的,它的圓形支柱很像 地中海 建築風格。 聖劍寺有錯綜複雜的長廊。石塊散落、青苔叢生。 在這樣的景象面前,頓覺人之生命如此短暫,卻偏要為之留下一點影像,也正因為短暫所以才更加想留下些許痕跡吧。 龍蟠水池(涅槃宮)通往龍蟠的路上,兩邊是河水中的空心樹,和傾倒的枯樹幹,總是很喜歡樹在水中的感覺,仿佛異世界。 今年的雨季來得晚,政府曾找了兩百餘僧人,來附近做法求雨,上午求雨,下午便大雨傾盆,3號公路都被淹沒了,難得一見的景象,導游說真是很靈,有游客問是否就是颱風的那一天…… 龍蟠是闍耶跋摩七世建的,現代人比較難想到,這裡類似一所古代的醫院。它由5個正方形的水池構成,據說當地人至今仍認為龍蟠池水可以治病,巫醫祈禱後,在水池中搗悶草藥,經由四面的獅、象、牛、馬口中流出,病患服食或沐浴。
印度 教相信宇宙的元素是地、水、火、風,4個水池,東面管土,西面管風,北面管水,南面管火,就好像醫院的分科。 near pean被翻譯為涅槃,但其實意思上“兩條蛇的盤踞”,中央圓壇處就圍繞著兩條蛇。
這裡最重要的一個雕刻是“飛馬渡人”。(照片右下角,雕刻正在修複中)故事講的是 菩薩 經過天空時看到有一條船翻了,他立刻化身成一匹飛馬,掉下海的人扒住他的身體,被救了起來。病痛者就如這些溺者,看到關於拯救的希望。水中央的塔上有 菩薩 像像,手向下朝外,是施予的手印。醫療有生理也有心理的部分,我們無法用現代的醫學來看,但這裡是當時安定病痛者的一個很大的力量。
龍蟠很小,游客很少,4個水池的水也已乾涸,沒有任何吸引眼球的建築,看著大家匆匆走一遍,還未到導游給定的集合時間,全部已經快步回車上,只有我一個人在最後面,不由慶幸,如果不是聽蔣勛的講解,不會感觸於眼前的龍蟠是如何使醫葯科學與宗教信仰合二為一,簡單純粹成一個沐浴的儀式空間,不會感動於古代人已經在踐行,人在尋求生理病痛的減輕時,也需要心靈困苦的安慰。
東梅硼寺東梅硼寺是建在一片面積很大的東水庫之中的,但是現在水已經全部幹掉了。當時這裡經常出現水患,國王是神下凡到人間,所以來解決問題的是神,就在水中修建了神廟,當初的人來這裡都需要坐船來的。
磚外面要敷灰泥,灰泥很難粘上去,所以鑽洞,在裡面塞入麻,再敷泥土後就容易附著在上面了。 東梅硼寺很值得看的是,在神廟的4個角落,有和真的象一樣大的石雕像,是用一整塊完整的石頭雕成的,堅硬的石頭也能夠雕出大象身體柔軟肥胖的感覺,同時又可以雕出象脖子上小巧的鈴鐺,可見吳哥的雕刻藝術。石頭是從車程2個小時的山上,通過大象托運過來的。 比粒寺(變身塔)以前的國王貴族死後在此火化,據說可以從 印度 教義中的善惡輪迴解脫,變身為神。 比粒寺在 法國 旅游書籍上,是強推的觀看日落的地方,但後來據說有一些人看到一些東西,所以來看日落的人就非常少了,以至於白天游客也不多。側面有一個亭子,會在那裡把沒燒掉的骨頭清洗下,繫上紅繩。導游說大家不用進來,在外面看就可以了。 這個塔就是焚燒屍身的地方,側面有通風口。導游帶著我們走了一圈,問要不要拍照,有人連連拒絕,也不想多停留,於是都沒有給大家時間自由活動,就直接回去了。
而蔣勛說:“變身塔是這位國王為自己死亡做的準備嗎?死亡果真只是‘肉身’的一次轉換嗎?我們其實很少有機會冷靜面對自己的肉身存在。 印度 教信仰里有著對肉身眷戀的本質,相信這個肉體會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里不斷轉換形式。死亡是無常,我們害怕無常,逃避無常,然而永恆正是在無常之中。”
我望向上面陰暗的門裡,沒有感到什麼恐懼並不是因為不信有鬼魂吧。有的人來了感到死亡的存在,便因恐懼匆匆而去,有的人來了感到了死亡的存在,於是思考,什麼是死亡,什麼是無常,什麼又是永恆。我想,到一個地方旅行,乃至人與世界的一切接觸,如果只是如前者,太可惜了。
在門外註意到開放著兩簇粉色的小花,在寺廟中很少見,回去後查到,原來是 長春 花,也叫千日紅。叫 長春 花是因為花期長,像永遠開在春天。我查花名的appa說:在 長春 花那裡,四季的定律仿佛是毫無用處的,它的開放,幾乎把每一天都註滿了色彩。我想這不是很有趣嗎?在肉身不再存在、化為灰燼的地方,開著四季皆春、千日紅的花,短暫的肉身與悠長的花期,是對比也是相稱,死亡也許真是肉身的轉換。
豆蔻寺(喀拉凡寺)豆蔻寺原本有五座磚塔,其中三座的上部已坍塌。豆蔻寺建立於921年,比較像羅洛斯遺址的早期風格。 外面看起來平凡無奇的豆蔻寺,《吳哥之美》里特意介紹了它磚 塔里 發浮雕。 上面中間的是毗濕奴的配偶吉祥天女,是 印度 教裡帶來美麗與幸運的女神。雖然面部已經不全,但仍能感覺出人體輪廓的飽滿。 上面是正在過海的毗濕奴,手中持四種法器:海螺,輪寶、蓮花、金剛杵。還記得蔣勛特意提到他兩腳不平衡的運動、腰部用力的曲線。 上面是另一組毗濕奴神。磚塔門口攔了繩子,只能在外面向比較幽暗的塔內望去。導游站在外面講幾句,大家匆匆看一眼就離開,豆蔻寺是今天的最後一站行程了,同團的人們顯然已經疲倦,有的人寧願在車裡睡覺在一邊坐著也不進去,而我又一遍去看蔣勛老師的《吳哥之美》,他那個時候就已來過14次吳哥啊!
這兩天真實的感覺到,一個人所能獲得的所能擁有的,不是依靠外界依靠別人給他的,而是他的內在能拿出什麼與這個世界互動、交融,他的心眼能看到什麼,內在貧乏無趣的人太多時候是體會不到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的。
跟導游是為了對這些景點多一些知識和現場細節的瞭解,但我強烈感覺到,如果不看蔣勛的講解,不會感覺到有靈魂,不會瞭解到,涅槃宮是如何體現出結合了古代醫學與心靈信仰的治愈力,變身塔是如何讓人反思一世肉身成住壞空的轉換。
吳哥國家博物館同團的人分三路,回老市場的、回酒店的和去免稅店的,而吳哥國家博物館就在免稅店旁邊。博物館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其中的5千平方米是藝術文物和圖畫展覽廳:館內收藏的文物是高棉王朝各時期藝術成就的代表作。
門票12刀,租用了中文講解器,5刀。需要存包,給一個亞麻袋子裝隨身物品。博物館里禁止攝影,也寫明瞭禁止使用其它任何自行下載的講解app,一經發現會被罰款,還是很嚴格的規定。
進去後先在一個展廳觀看介紹博物館的紀錄片,第一個廳是“千佛展廳”。佛教的宗教信仰貫穿古代高棉文化和當代 柬埔寨 ,千佛展廳包含了最負盛名的佛陀收藏品。推薦既然來了還是租一個講解,這裡就講解了佛像的各種手印。
另外還有“高棉帝國的起源”,“高棉信仰的縮影”,偉大的締造者”(四位君王),“人間天堂”(吳哥),“精神的萬神殿”(通王城),“過往的痕跡”(石刻銘文),“仙女的魅力”(高棉服飾)。
展品都是真品,靜態實物展示加上視頻/語音介紹,展館有視頻播放,可選擇自己的語言。仔細看下來要2個多小時,我又是等到18點閉館前才出去。
Day4小圈:小吳哥/巴戎/塔普倫/巴肯昨天因為看天氣預報可能下雨,就推遲了一天到 吳哥窟 看日出。今天走小圈,是行程最累的一天,再加上5點就要出門看日出。 小吳哥日出5點多的 暹粒 的街道,車子經過路邊零零星星的燈光,駛向更無人的凌晨。小吳哥外面是護城河,在那邊已有一些人在等待日出。經過一條後來修建的橋過了護城河,從側門經過草坪與引道,來到水池邊。面對小吳哥左手邊的水池,是觀日出最好的地點,左邊的水池要比右邊的更完整清晰。
吳哥是唯一朝向西方的寺廟,背向東方,日出時分尖塔倒影在水池中。修建吳哥的是蘇利耶跋摩二世,“蘇利耶”的意思就是太陽,“跋摩”是寶座的意思,他建造這座寺廟,為自己立寶座,也為太陽立寶座。
印度 教相信宇宙的元素是地、水、火、風,4個水池,東面管土,西面管風,北面管水,南面管火,就好像醫院的分科。 near pean被翻譯為涅槃,但其實意思上“兩條蛇的盤踞”,中央圓壇處就圍繞著兩條蛇。
這裡最重要的一個雕刻是“飛馬渡人”。(照片右下角,雕刻正在修複中)故事講的是 菩薩 經過天空時看到有一條船翻了,他立刻化身成一匹飛馬,掉下海的人扒住他的身體,被救了起來。病痛者就如這些溺者,看到關於拯救的希望。水中央的塔上有 菩薩 像像,手向下朝外,是施予的手印。醫療有生理也有心理的部分,我們無法用現代的醫學來看,但這裡是當時安定病痛者的一個很大的力量。
龍蟠很小,游客很少,4個水池的水也已乾涸,沒有任何吸引眼球的建築,看著大家匆匆走一遍,還未到導游給定的集合時間,全部已經快步回車上,只有我一個人在最後面,不由慶幸,如果不是聽蔣勛的講解,不會感觸於眼前的龍蟠是如何使醫葯科學與宗教信仰合二為一,簡單純粹成一個沐浴的儀式空間,不會感動於古代人已經在踐行,人在尋求生理病痛的減輕時,也需要心靈困苦的安慰。
東梅硼寺東梅硼寺是建在一片面積很大的東水庫之中的,但是現在水已經全部幹掉了。當時這裡經常出現水患,國王是神下凡到人間,所以來解決問題的是神,就在水中修建了神廟,當初的人來這裡都需要坐船來的。
磚外面要敷灰泥,灰泥很難粘上去,所以鑽洞,在裡面塞入麻,再敷泥土後就容易附著在上面了。 東梅硼寺很值得看的是,在神廟的4個角落,有和真的象一樣大的石雕像,是用一整塊完整的石頭雕成的,堅硬的石頭也能夠雕出大象身體柔軟肥胖的感覺,同時又可以雕出象脖子上小巧的鈴鐺,可見吳哥的雕刻藝術。石頭是從車程2個小時的山上,通過大象托運過來的。 比粒寺(變身塔)以前的國王貴族死後在此火化,據說可以從 印度 教義中的善惡輪迴解脫,變身為神。 比粒寺在 法國 旅游書籍上,是強推的觀看日落的地方,但後來據說有一些人看到一些東西,所以來看日落的人就非常少了,以至於白天游客也不多。側面有一個亭子,會在那裡把沒燒掉的骨頭清洗下,繫上紅繩。導游說大家不用進來,在外面看就可以了。 這個塔就是焚燒屍身的地方,側面有通風口。導游帶著我們走了一圈,問要不要拍照,有人連連拒絕,也不想多停留,於是都沒有給大家時間自由活動,就直接回去了。
而蔣勛說:“變身塔是這位國王為自己死亡做的準備嗎?死亡果真只是‘肉身’的一次轉換嗎?我們其實很少有機會冷靜面對自己的肉身存在。 印度 教信仰里有著對肉身眷戀的本質,相信這個肉體會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里不斷轉換形式。死亡是無常,我們害怕無常,逃避無常,然而永恆正是在無常之中。”
我望向上面陰暗的門裡,沒有感到什麼恐懼並不是因為不信有鬼魂吧。有的人來了感到死亡的存在,便因恐懼匆匆而去,有的人來了感到了死亡的存在,於是思考,什麼是死亡,什麼是無常,什麼又是永恆。我想,到一個地方旅行,乃至人與世界的一切接觸,如果只是如前者,太可惜了。
在門外註意到開放著兩簇粉色的小花,在寺廟中很少見,回去後查到,原來是 長春 花,也叫千日紅。叫 長春 花是因為花期長,像永遠開在春天。我查花名的appa說:在 長春 花那裡,四季的定律仿佛是毫無用處的,它的開放,幾乎把每一天都註滿了色彩。我想這不是很有趣嗎?在肉身不再存在、化為灰燼的地方,開著四季皆春、千日紅的花,短暫的肉身與悠長的花期,是對比也是相稱,死亡也許真是肉身的轉換。
豆蔻寺(喀拉凡寺)豆蔻寺原本有五座磚塔,其中三座的上部已坍塌。豆蔻寺建立於921年,比較像羅洛斯遺址的早期風格。 外面看起來平凡無奇的豆蔻寺,《吳哥之美》里特意介紹了它磚 塔里 發浮雕。 上面中間的是毗濕奴的配偶吉祥天女,是 印度 教裡帶來美麗與幸運的女神。雖然面部已經不全,但仍能感覺出人體輪廓的飽滿。 上面是正在過海的毗濕奴,手中持四種法器:海螺,輪寶、蓮花、金剛杵。還記得蔣勛特意提到他兩腳不平衡的運動、腰部用力的曲線。 上面是另一組毗濕奴神。磚塔門口攔了繩子,只能在外面向比較幽暗的塔內望去。導游站在外面講幾句,大家匆匆看一眼就離開,豆蔻寺是今天的最後一站行程了,同團的人們顯然已經疲倦,有的人寧願在車裡睡覺在一邊坐著也不進去,而我又一遍去看蔣勛老師的《吳哥之美》,他那個時候就已來過14次吳哥啊!
這兩天真實的感覺到,一個人所能獲得的所能擁有的,不是依靠外界依靠別人給他的,而是他的內在能拿出什麼與這個世界互動、交融,他的心眼能看到什麼,內在貧乏無趣的人太多時候是體會不到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的。
跟導游是為了對這些景點多一些知識和現場細節的瞭解,但我強烈感覺到,如果不看蔣勛的講解,不會感覺到有靈魂,不會瞭解到,涅槃宮是如何體現出結合了古代醫學與心靈信仰的治愈力,變身塔是如何讓人反思一世肉身成住壞空的轉換。
吳哥國家博物館同團的人分三路,回老市場的、回酒店的和去免稅店的,而吳哥國家博物館就在免稅店旁邊。博物館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其中的5千平方米是藝術文物和圖畫展覽廳:館內收藏的文物是高棉王朝各時期藝術成就的代表作。
門票12刀,租用了中文講解器,5刀。需要存包,給一個亞麻袋子裝隨身物品。博物館里禁止攝影,也寫明瞭禁止使用其它任何自行下載的講解app,一經發現會被罰款,還是很嚴格的規定。
進去後先在一個展廳觀看介紹博物館的紀錄片,第一個廳是“千佛展廳”。佛教的宗教信仰貫穿古代高棉文化和當代 柬埔寨 ,千佛展廳包含了最負盛名的佛陀收藏品。推薦既然來了還是租一個講解,這裡就講解了佛像的各種手印。
另外還有“高棉帝國的起源”,“高棉信仰的縮影”,偉大的締造者”(四位君王),“人間天堂”(吳哥),“精神的萬神殿”(通王城),“過往的痕跡”(石刻銘文),“仙女的魅力”(高棉服飾)。
展品都是真品,靜態實物展示加上視頻/語音介紹,展館有視頻播放,可選擇自己的語言。仔細看下來要2個多小時,我又是等到18點閉館前才出去。
Day4小圈:小吳哥/巴戎/塔普倫/巴肯昨天因為看天氣預報可能下雨,就推遲了一天到 吳哥窟 看日出。今天走小圈,是行程最累的一天,再加上5點就要出門看日出。 小吳哥日出5點多的 暹粒 的街道,車子經過路邊零零星星的燈光,駛向更無人的凌晨。小吳哥外面是護城河,在那邊已有一些人在等待日出。經過一條後來修建的橋過了護城河,從側門經過草坪與引道,來到水池邊。面對小吳哥左手邊的水池,是觀日出最好的地點,左邊的水池要比右邊的更完整清晰。
吳哥是唯一朝向西方的寺廟,背向東方,日出時分尖塔倒影在水池中。修建吳哥的是蘇利耶跋摩二世,“蘇利耶”的意思就是太陽,“跋摩”是寶座的意思,他建造這座寺廟,為自己立寶座,也為太陽立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