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西班牙|我知撒哈拉卻不知你,於是沐風飲雨
【楔子·被一篇游記中了草】曾經在螞蜂窩上看到一篇特別美的游記,裡面有貼滿 馬賽 克的 石柱 、有藍色靜謐的小城、有廣袤無邊的大漠。看著看著,竟然看哭了,然後很簡單也很莫名其妙地, 摩洛哥 成了我旅行清單的頭號目的地。
決定去 摩洛哥 我只用了十秒,而真正見到她卻等了整整一年。沒有學生時代的寒暑假,只能在十一假期湊上年假,穿上新衣,背上行囊,去赴這場遲到了一年的約。
這次除了 摩洛哥 之外,秉承“出都出來了,那就閉上眼瞎走”的原則,我們順便橫跨了 直布羅陀 海峽,順便去了趟 西班牙 。廢話不多說,上圖碼字開始飆車~
▲【Reales Alcazáres de Sevilla】-【Medersa Ben Youssef】
摩爾人在 安達盧西亞 銘刻的烙印
是來自大西洋彼岸的舊夢回聲 ▲【Sahara Desert】 - 【La Pedrera】
沉溺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也醉心於高迪的巧奪天工 ▲【Casablanca】- 【Barcelona】
里克咖啡廳中搖曳的燭光
點亮了午夜 巴塞羅那 小酒館里的面龐 ▲【Mercat de la Boqueria】-【Djemaa el-Fnaa】
蘋果菠蘿大西瓜
燒烤大餅羊腦花 ▲【Jardin Majorelle】-【Plaza de España】
最深刻的記憶來源於感官的刺激
如一抹極致的藍 或一曲最熱情的弗朗明戈 ▲【Barcelona】-【Marrakech】
原來在世界的每一面 人們都在按部就班地活著
我小心翼翼地闖入 不擾亂一池清靜
游記閱讀導覽
長文多圖預警,建議從頭閱讀體驗更佳。也可根據需求點擊游記目錄直達。
每個景點會用不同數量的“ ”來表示推薦度,每座城市之後都附帶【City Tips】,供大家參考。
為讓大家快速入戲,各類換匯簽證、交通方式、門票購買、出行信息類網站等【!!!幹活都總結在文末!!!】,不想看我啰嗦的朋友可以直接跳轉到最後。
閱讀過程中任何問題也可以隨時問我
【序章】我知撒哈拉,卻不知你還記得小學時,班裡有個文藝小屁孩兒特別喜歡讀三毛的書。當時我很天真的問過一個問題,“三毛也開始寫書了嗎?他不是一個小男孩嘛。”,同學苦口婆心解釋半天,才讓我知道有一個女作家也叫三毛,她曾經定居在一個叫做撒哈拉的沙漠附近,和她的荷西。
後來上了高中,地理老師反覆劃重點強調,撒哈拉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在 北非 ,撒哈拉乾旱少雨...我終是記住了撒哈拉,卻未曾想過有一天會踏上她孕育著的摩國大地。 ↑迪拜國際機場 ↑迪拜國際機場 自從2016年免簽以來,這個看似遙不可及的國度瞬間成了網紅。據說2017年國慶前往 摩洛哥 的 中國 游客增加了700%...但即使如此,從國內到 摩洛哥 的路途依然漫漫,長時間的飛行和中途轉機是逃不了的。 ↑迪拜 之前對於在 迪拜 轉機後還要繼續坐七八個小時這件事,感到很崩潰。還好 阿聯酋 航空強大的娛樂系統,以及一想到即將擁抱的未知國度,就腎上腺素飆升,兩程八小時坐下來覺得還好還好。 初見到達 摩洛哥 的第一站,是 大城 市—— 卡薩布蘭卡 。卡薩機場不大,提前找空乘要了入境卡,下了飛機跟著人群一路小跑來到海關,發現已經有很多腿長的旅客排在了我們前面。
海關效率很低,而且時不時還有阿拉伯大媽來插個隊。海關人員深諳一指禪的奧義,打字是用一根指頭戳的,然後慢悠悠在護照上寫下一串神秘的數字,才算完事。
出關後跟著標識走,就來到取行李的地方。轉盤左邊是換錢的小亭子,以及INWEI電信發電話卡的地方。建議可以派一個人取行李,一個人去換錢,比較節約時間。 ▲行李卸載速度還行,平均十五分鐘內找到行李
我們這趟航班下來人很多,畢竟380的大肚子能裝500號人。所以行李轉盤占用了好幾個。當找不到的行李的時候,先彆著急,多走幾個轉盤,看看屏幕上是不是也是你的航班。 進城卡薩機場整體來說很朴實。這裡的廁所門口用 馬賽 克貼了小拱門裝飾,柱子上也會有些彎彎扭扭的花紋。盯著頗有異域風情的小角落,我才真切的感受到了 摩洛哥 的問候。
拿好行李之後,就可以坐電梯下到火車售票處。火車售票分為人工和機器,我們去的時候人工沒有人,只有兩台機器提供售票,其中一臺貌似還是壞的...
機器售票機旁邊都會站一個女服務員,幫助大家買票,但是請註意,也請時刻註意, 摩洛哥 人的英語程度堪憂。只能跟她說你要去哪兒,幾個人,幾等座,再多問估計她即使聽得懂,也無法表達清楚。另外機器售票經常會因為沒有零錢拒絕出票,比撒哈拉的天氣還要傲嬌。 ↑卡薩布蘭卡 如果不是特別缺錢,請答應我永遠買一等座好嗎。車況其次,坐在車裡的人比較重要。一等座的人至少看起來都很靠譜。 ↑卡薩布蘭卡 ▲機場快線站台,一等座在最前面,其他全是二等座 【卡薩布蘭卡】發光的城市如果下了飛機要去 馬拉喀什 的朋友,需要在Casa Oasis下車換乘,也可以直接坐到Casa Voyaguers再轉車。我們因為不走回頭路,所以第一站就從 卡薩布蘭卡 為起點開始了。
↑卡薩布蘭卡
坐了十多個小時的飛機後,又坐在了搖搖晃晃的火車上,望著窗外一晃而過的黃土色樓房,滿地的塑料瓶,被塵土籠罩著的天空,感覺自己進入了七點檔的新聞聯播,仿佛置身某個戰亂的 中東 小城。
當對坐的 摩洛哥 白富美和她的塑料姐妹花高談闊論起來,才將我的視線拉回到車廂中。對面的女子裹著材質上等的米白色頭紗,甲油一絲不苟的填滿整個指甲,腳下的電腦包和身旁的名牌包,一不小心就顯露了她的土豪本質。 ↑卡薩布蘭卡 這時從其他車廂過來一個大大咧咧的女子,一屁股坐在了白富美的身旁,兩人看似不熟,卻也能熱絡地聊起來。新來的女子穿著就朴素許多,粗布頭巾,被風沙吹地略顯粗糙的臉龐,跟白富美完全兩個畫風。後來我們發現 摩洛哥 人之間,即使是素未謀面,也能熱情攀談,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阿拉伯世界的兄弟姐妹情深? ↑卡薩布蘭卡 渾渾噩噩的在車廂中坐了許久,火車終於停下了。我激動的站起來,剛要下車,才聽見人群中在說這是Casa Voyaguers,急忙收回腳步回到座位坐好。因為聽不懂阿拉伯語和法語,報站的廣播對我來說完全沒用,所以如果要到Casa Port,只需記住一路坐到終點看見全部人都下車,就是了。 白色的未知次元 ↑卡薩布蘭卡 ▲ 卡薩布蘭卡 街頭 ▲Casa Port 站台
跳下火車,迎面而來的空氣並非想象中的燥熱。從大西洋吹來的海風,濕潤清涼,瞬間把我從長途飛機中的疲勞中打撈出來,這時猛地抬頭四顧一番,又被 卡薩布蘭卡 滿目的白色晃地睜不開眼。
這裡應該是 摩洛哥 最現代化的城市了,其實 卡薩布蘭卡 已經是殖民時期的舊稱,她的官方名字叫做達爾 貝達 。不過由於游客對於 卡薩布蘭卡 更熟悉,大家也都順著這麼叫了。
↑卡薩布蘭卡 走出頗有空間感的Casa Port車站,深邃陌生的長相,轟鳴的馬達,聽不懂的語言把我卷入了一個神秘的次元,空氣中散播的未知,無時無刻刺激著感官,我開始加快腳步,一種輕快又沉穩的腳步,企圖讓自己全身心接受這片從未涉足的大地,去擁抱接下來每一個美好的未知。 ↑卡薩布蘭卡 兩公里的長路在酒店稍作休息,我們決定先去Casa Voyageurs 購買明天前往 馬拉喀什 的火車票。其實如果不是旺季,當天提前去買就好,旺季的話還是有可能會沒票的。
去車站的時候,在路邊尋思良久,攔下一輛破破爛爛的紅色出租車,我們小心上前詢問是否打表。一張佈滿溝壑的臉出現在車窗後面,老大爺特別乾脆的點頭,我們心中一松,也特別乾脆的上車,關上漏風的門,一路狂飆到了車站,並順利買到票。
↑Casa Voyageurs ▲上圖是Casa Voyageurs,下圖是Casa Port。一個是 卡薩布蘭卡 的昨天,一個是達爾 貝達 的今天 ↑Casa Port
從車站出來,尋思著既然開車過來時間特別短,不如走走吧。雖然兩個 亞洲 女人,一手明晃晃的蘋果,一手金燦燦的單反,宛如《走大街必被搶劫》教科書,但看了看手機發現只有兩公里的步行距離就能走回酒店,於是我作死般地發出狂笑,決定就這麼走回酒店,順道考察一下 卡薩布蘭卡 當地社會經濟建設情況。
離車站不遠就是有軌電車車站,需要在旁邊的機器買好票後刷票到站台候車,有軌電車和車站修建的特別高大上,散髮著資本主義的腐朽氣息,跟周遭的景物總歸有一些違和。
↑卡薩布蘭卡 ↑卡薩布蘭卡
經過路邊小花園裡,看見幾個大爺聚在一起,玩著類似陀螺的小玩意兒;遠處跑來一個小男孩,靠在街邊的柱子上,羞澀的看著我們;三兩個長腿青年出現在陽光中,打聲招呼又隱匿在陽光里...一切看似如此和諧,讓我竟覺得像是在夢裡一般,有些不真實。
↑卡薩布蘭卡 走在空蕩盪的路上,海鷗在頭頂的高樓邊盤旋鳴叫,日暮的餘暉灑落在前方的水泥地上,斑駁的牆面和破碎的玻璃窗在風中搖曳。直到擦肩而過的人們對我們報以說不清的眼神後,才不禁寒顫並加快了腳步,感覺總是有黑影尾隨,直到聽見港口方向傳來的鼎沸人聲,才終於放下懸著的一顆心。 ↑卡薩布蘭卡 之前在孤獨星球的介紹中看到,游人來到卡薩布 拉卡 只是看過哈桑二世就覺得可觀之物已寥寥,但如果你仔細抬頭看,那些殖民時期留下來的白色建築,那些雕梁畫柱,都會帶來一種不同的風情。我認為是一種破敗的美感,雖破碎卻遺世獨立。
不過如沒有男生陪伴,儘量還是不要在卡薩的非旅游區徘徊。 亞洲 臉龐已經足夠引人側目,何況還是穿著淘寶爆款的 亞洲 女人。另外也不要像我一樣把手機和相機拿出來,就像是對搶劫犯的一種挑釁:來搶啊~來搶啊~,還好我們足夠幸運沒有遇到心懷叵測之人。 ↑卡薩布蘭卡 ↑卡薩布蘭卡 大西洋的綠寶石第二天早上,早早出門打車,前往 卡薩布蘭卡 最重要的一站——哈桑二世清真寺。我們的出租車司機說,他們每一個納稅人都算是參與了這項曠世偉作的修建,並且他還在這個工地上做過事。看來,不興師動眾的神跡,只有大自然才能做得到。
再三叮囑我們註意廣場上亂跑的小孩子之後,司機和我們告了別。拾階而上,哈桑二世的尖塔慢慢出現在視野中。 ↑哈桑二世清真寺
決定去 摩洛哥 我只用了十秒,而真正見到她卻等了整整一年。沒有學生時代的寒暑假,只能在十一假期湊上年假,穿上新衣,背上行囊,去赴這場遲到了一年的約。
這次除了 摩洛哥 之外,秉承“出都出來了,那就閉上眼瞎走”的原則,我們順便橫跨了 直布羅陀 海峽,順便去了趟 西班牙 。廢話不多說,上圖碼字開始飆車~
▲【Reales Alcazáres de Sevilla】-【Medersa Ben Youssef】
摩爾人在 安達盧西亞 銘刻的烙印
是來自大西洋彼岸的舊夢回聲 ▲【Sahara Desert】 - 【La Pedrera】
沉溺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也醉心於高迪的巧奪天工 ▲【Casablanca】- 【Barcelona】
里克咖啡廳中搖曳的燭光
點亮了午夜 巴塞羅那 小酒館里的面龐 ▲【Mercat de la Boqueria】-【Djemaa el-Fnaa】
蘋果菠蘿大西瓜
燒烤大餅羊腦花 ▲【Jardin Majorelle】-【Plaza de España】
最深刻的記憶來源於感官的刺激
如一抹極致的藍 或一曲最熱情的弗朗明戈 ▲【Barcelona】-【Marrakech】
原來在世界的每一面 人們都在按部就班地活著
我小心翼翼地闖入 不擾亂一池清靜
游記閱讀導覽
長文多圖預警,建議從頭閱讀體驗更佳。也可根據需求點擊游記目錄直達。
每個景點會用不同數量的“ ”來表示推薦度,每座城市之後都附帶【City Tips】,供大家參考。
為讓大家快速入戲,各類換匯簽證、交通方式、門票購買、出行信息類網站等【!!!幹活都總結在文末!!!】,不想看我啰嗦的朋友可以直接跳轉到最後。
閱讀過程中任何問題也可以隨時問我
【序章】我知撒哈拉,卻不知你還記得小學時,班裡有個文藝小屁孩兒特別喜歡讀三毛的書。當時我很天真的問過一個問題,“三毛也開始寫書了嗎?他不是一個小男孩嘛。”,同學苦口婆心解釋半天,才讓我知道有一個女作家也叫三毛,她曾經定居在一個叫做撒哈拉的沙漠附近,和她的荷西。
後來上了高中,地理老師反覆劃重點強調,撒哈拉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在 北非 ,撒哈拉乾旱少雨...我終是記住了撒哈拉,卻未曾想過有一天會踏上她孕育著的摩國大地。 ↑迪拜國際機場 ↑迪拜國際機場 自從2016年免簽以來,這個看似遙不可及的國度瞬間成了網紅。據說2017年國慶前往 摩洛哥 的 中國 游客增加了700%...但即使如此,從國內到 摩洛哥 的路途依然漫漫,長時間的飛行和中途轉機是逃不了的。 ↑迪拜 之前對於在 迪拜 轉機後還要繼續坐七八個小時這件事,感到很崩潰。還好 阿聯酋 航空強大的娛樂系統,以及一想到即將擁抱的未知國度,就腎上腺素飆升,兩程八小時坐下來覺得還好還好。 初見到達 摩洛哥 的第一站,是 大城 市—— 卡薩布蘭卡 。卡薩機場不大,提前找空乘要了入境卡,下了飛機跟著人群一路小跑來到海關,發現已經有很多腿長的旅客排在了我們前面。
海關效率很低,而且時不時還有阿拉伯大媽來插個隊。海關人員深諳一指禪的奧義,打字是用一根指頭戳的,然後慢悠悠在護照上寫下一串神秘的數字,才算完事。
出關後跟著標識走,就來到取行李的地方。轉盤左邊是換錢的小亭子,以及INWEI電信發電話卡的地方。建議可以派一個人取行李,一個人去換錢,比較節約時間。 ▲行李卸載速度還行,平均十五分鐘內找到行李
我們這趟航班下來人很多,畢竟380的大肚子能裝500號人。所以行李轉盤占用了好幾個。當找不到的行李的時候,先彆著急,多走幾個轉盤,看看屏幕上是不是也是你的航班。 進城卡薩機場整體來說很朴實。這裡的廁所門口用 馬賽 克貼了小拱門裝飾,柱子上也會有些彎彎扭扭的花紋。盯著頗有異域風情的小角落,我才真切的感受到了 摩洛哥 的問候。
拿好行李之後,就可以坐電梯下到火車售票處。火車售票分為人工和機器,我們去的時候人工沒有人,只有兩台機器提供售票,其中一臺貌似還是壞的...
機器售票機旁邊都會站一個女服務員,幫助大家買票,但是請註意,也請時刻註意, 摩洛哥 人的英語程度堪憂。只能跟她說你要去哪兒,幾個人,幾等座,再多問估計她即使聽得懂,也無法表達清楚。另外機器售票經常會因為沒有零錢拒絕出票,比撒哈拉的天氣還要傲嬌。 ↑卡薩布蘭卡 如果不是特別缺錢,請答應我永遠買一等座好嗎。車況其次,坐在車裡的人比較重要。一等座的人至少看起來都很靠譜。 ↑卡薩布蘭卡 ▲機場快線站台,一等座在最前面,其他全是二等座 【卡薩布蘭卡】發光的城市如果下了飛機要去 馬拉喀什 的朋友,需要在Casa Oasis下車換乘,也可以直接坐到Casa Voyaguers再轉車。我們因為不走回頭路,所以第一站就從 卡薩布蘭卡 為起點開始了。
↑卡薩布蘭卡
坐了十多個小時的飛機後,又坐在了搖搖晃晃的火車上,望著窗外一晃而過的黃土色樓房,滿地的塑料瓶,被塵土籠罩著的天空,感覺自己進入了七點檔的新聞聯播,仿佛置身某個戰亂的 中東 小城。
當對坐的 摩洛哥 白富美和她的塑料姐妹花高談闊論起來,才將我的視線拉回到車廂中。對面的女子裹著材質上等的米白色頭紗,甲油一絲不苟的填滿整個指甲,腳下的電腦包和身旁的名牌包,一不小心就顯露了她的土豪本質。 ↑卡薩布蘭卡 這時從其他車廂過來一個大大咧咧的女子,一屁股坐在了白富美的身旁,兩人看似不熟,卻也能熱絡地聊起來。新來的女子穿著就朴素許多,粗布頭巾,被風沙吹地略顯粗糙的臉龐,跟白富美完全兩個畫風。後來我們發現 摩洛哥 人之間,即使是素未謀面,也能熱情攀談,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阿拉伯世界的兄弟姐妹情深? ↑卡薩布蘭卡 渾渾噩噩的在車廂中坐了許久,火車終於停下了。我激動的站起來,剛要下車,才聽見人群中在說這是Casa Voyaguers,急忙收回腳步回到座位坐好。因為聽不懂阿拉伯語和法語,報站的廣播對我來說完全沒用,所以如果要到Casa Port,只需記住一路坐到終點看見全部人都下車,就是了。 白色的未知次元 ↑卡薩布蘭卡 ▲ 卡薩布蘭卡 街頭 ▲Casa Port 站台
跳下火車,迎面而來的空氣並非想象中的燥熱。從大西洋吹來的海風,濕潤清涼,瞬間把我從長途飛機中的疲勞中打撈出來,這時猛地抬頭四顧一番,又被 卡薩布蘭卡 滿目的白色晃地睜不開眼。
這裡應該是 摩洛哥 最現代化的城市了,其實 卡薩布蘭卡 已經是殖民時期的舊稱,她的官方名字叫做達爾 貝達 。不過由於游客對於 卡薩布蘭卡 更熟悉,大家也都順著這麼叫了。
↑卡薩布蘭卡 走出頗有空間感的Casa Port車站,深邃陌生的長相,轟鳴的馬達,聽不懂的語言把我卷入了一個神秘的次元,空氣中散播的未知,無時無刻刺激著感官,我開始加快腳步,一種輕快又沉穩的腳步,企圖讓自己全身心接受這片從未涉足的大地,去擁抱接下來每一個美好的未知。 ↑卡薩布蘭卡 兩公里的長路在酒店稍作休息,我們決定先去Casa Voyageurs 購買明天前往 馬拉喀什 的火車票。其實如果不是旺季,當天提前去買就好,旺季的話還是有可能會沒票的。
去車站的時候,在路邊尋思良久,攔下一輛破破爛爛的紅色出租車,我們小心上前詢問是否打表。一張佈滿溝壑的臉出現在車窗後面,老大爺特別乾脆的點頭,我們心中一松,也特別乾脆的上車,關上漏風的門,一路狂飆到了車站,並順利買到票。
↑Casa Voyageurs ▲上圖是Casa Voyageurs,下圖是Casa Port。一個是 卡薩布蘭卡 的昨天,一個是達爾 貝達 的今天 ↑Casa Port
從車站出來,尋思著既然開車過來時間特別短,不如走走吧。雖然兩個 亞洲 女人,一手明晃晃的蘋果,一手金燦燦的單反,宛如《走大街必被搶劫》教科書,但看了看手機發現只有兩公里的步行距離就能走回酒店,於是我作死般地發出狂笑,決定就這麼走回酒店,順道考察一下 卡薩布蘭卡 當地社會經濟建設情況。
離車站不遠就是有軌電車車站,需要在旁邊的機器買好票後刷票到站台候車,有軌電車和車站修建的特別高大上,散髮著資本主義的腐朽氣息,跟周遭的景物總歸有一些違和。
↑卡薩布蘭卡 ↑卡薩布蘭卡
經過路邊小花園裡,看見幾個大爺聚在一起,玩著類似陀螺的小玩意兒;遠處跑來一個小男孩,靠在街邊的柱子上,羞澀的看著我們;三兩個長腿青年出現在陽光中,打聲招呼又隱匿在陽光里...一切看似如此和諧,讓我竟覺得像是在夢裡一般,有些不真實。
↑卡薩布蘭卡 走在空蕩盪的路上,海鷗在頭頂的高樓邊盤旋鳴叫,日暮的餘暉灑落在前方的水泥地上,斑駁的牆面和破碎的玻璃窗在風中搖曳。直到擦肩而過的人們對我們報以說不清的眼神後,才不禁寒顫並加快了腳步,感覺總是有黑影尾隨,直到聽見港口方向傳來的鼎沸人聲,才終於放下懸著的一顆心。 ↑卡薩布蘭卡 之前在孤獨星球的介紹中看到,游人來到卡薩布 拉卡 只是看過哈桑二世就覺得可觀之物已寥寥,但如果你仔細抬頭看,那些殖民時期留下來的白色建築,那些雕梁畫柱,都會帶來一種不同的風情。我認為是一種破敗的美感,雖破碎卻遺世獨立。
不過如沒有男生陪伴,儘量還是不要在卡薩的非旅游區徘徊。 亞洲 臉龐已經足夠引人側目,何況還是穿著淘寶爆款的 亞洲 女人。另外也不要像我一樣把手機和相機拿出來,就像是對搶劫犯的一種挑釁:來搶啊~來搶啊~,還好我們足夠幸運沒有遇到心懷叵測之人。 ↑卡薩布蘭卡 ↑卡薩布蘭卡 大西洋的綠寶石第二天早上,早早出門打車,前往 卡薩布蘭卡 最重要的一站——哈桑二世清真寺。我們的出租車司機說,他們每一個納稅人都算是參與了這項曠世偉作的修建,並且他還在這個工地上做過事。看來,不興師動眾的神跡,只有大自然才能做得到。
再三叮囑我們註意廣場上亂跑的小孩子之後,司機和我們告了別。拾階而上,哈桑二世的尖塔慢慢出現在視野中。 ↑哈桑二世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