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世界!---西游十國記
而餐廳的味道同樣可圈可點,除了用罈子裝的所謂Doogh的波斯酸奶,挖一勺猛下肚,腸子都悔青了:“好大一罈子高露潔!”據某老外說,Doogh the fuck是他hell喝過最bloody難喝的shit!說點正經的,Khorak-e bademjun是番茄和茄子煮的,味道很棒,叫Dizi的菜是土豆番茄燉羊肉,吃了就滿血,當然少不了果啤ISTAK!
早餐還有 沙拉 和煎蛋,配以大餅和水果、奶酪, 亞茲德 的大餅和 設拉子 又不一樣, 設拉子 是圓形大餅居多,很像 新疆 的饢,叫坦奴里;亞茲的餅是長三角形,長的能到2米,叫桑加克;還有一種橢圓形餅叫巴爾 巴裡 ,上面有很多芝麻和黃油,這就是 伊朗 最常吃的三種大餅了。
吃飽喝足是不是又該出發了,要去 伊斯法罕 了,這裝下半世界的城市,到了汽車站必須得誇一誇 伊朗 的公共交通,價位都在30元左右,座椅前後凈空900,有腿墊,硬件設施杠杠的! 簡直比頭等艙還要優越。
還記得在 設拉子 的汽車站裡,旅途中聽到很多人說:"所有人都愛 設拉子 ,亞茲很美人也很好, 伊斯法罕 額。。。"原本以為 伊斯法罕 是一個人心不古的枯燥都市。
到了 伊斯法罕 已經是下午,打出 租車 就成了問題,各種漫天要價,物價也明顯高了很多,再坐車趕往沙發主家-宰因達,在車上,所有 伊朗 人都好奇地看來看去,一個小姑娘熱心地問去哪,說到了就開始我們,第二句就是邀請去家裡做客了,這個熱心勁跳躍略快。
寒暄了一路,到了車站,小姑娘還幫忙和沙發主聯繫,就這樣在宰因達認識了建築師Reza,兩天住在Reza家,宰因達河由宰因達流入 伊斯法罕 ,周末卻有很多 伊斯法罕 人開車前往宰因達的河岸公園避暑。雖然這個小城市沒有游客涉及,但這裡沒有什麼車輛,舒適而美。談及 中國 ,Reza的朋友說: 中國 的破解軟件真厲害! 伊朗 大部分軟件來自 中國 !
來 伊斯法罕 才知道,所謂 伊斯法罕 半世界,林立的清真寺和巴扎,美麗的街道,一旦和 伊斯法罕 人搭上話,她們必定邀請你去家裡作客。在 伊斯法罕 認識到的陌生人是最多的,也是最有性格的,先是去往 伊瑪目廣場 的路上,遇到在這個做生意的 伊朗 人,一聽是 中國 人,二話不說拉著跑巴扎里,推薦了很好吃的FOLOTHY和冰淇淋,又介紹各種手工工藝,並沒有推銷任何東西得意思,只是說他經常去 廣州 ,他知道 廣州 、 義烏 等等,轉彎一大圈,說你們可以慢慢逛一下,還有很多好看的東西。
確實,無論從規模和東西上看, 伊斯法罕 的巴扎是在 伊朗 逛過最大、最精美的巴扎,圍繞 伊瑪目廣場 的東 西北 三面,向北無限延伸,這裡有手工銅器、細密畫和各種地毯、水煙和香料,光是看看五顏六色,就覺得生活是件特神奇的事。
伊瑪目廣場 建於薩法維王朝,這個王朝是被很多 伊朗 人稱贊的時代,直到今日,很多 伊朗 人提到薩法維就會滔滔不絕,因為那個王朝第一次把什葉派作為了國教,而這個政權由蘇菲派與紅頭軍在 土耳其 東南、 伊朗 西北 的起源,也造就也今後一個民族的複雜問題- 庫爾 德人的 庫爾 德斯坦情節。
阿 巴斯 一世遷都 伊斯法罕 後,建立了諸多的建築物和廣場,原來叫國王廣場,伊斯蘭革命後改名 伊瑪目廣場 ,其實 伊瑪目廣場 在很多城市也都有,類似於 中國 的人民廣場之類,但 伊斯法罕 的 伊瑪目廣場 面積僅次於 北京 天安門,位列世界第二,而且站在高處,俯瞰遠處的伊瑪目清真寺,真的像16世紀 法國 詩人雷尼爾說的:“ 伊斯法罕 半天下”。
在網上認識了一個波斯人,他在巴扎里就有家波斯地毯店子,坐在店里喝茶,等待伊瑪目清真寺開門,看了看地毯,都很精美、精密,題材大都是薩法維王朝的故事和生活場景,也正是在薩法維王朝,波斯地毯、細密畫等手工藝品的製作達到最高水平,波斯地毯往往用純羊毛、棉絲或棉線織成,其染料從天然植物和礦石中提取,染色經久不褪不變,地毯的圖案多取材於阿拉伯人喜歡的玫瑰花、鬱金香和波斯梨花等花果。
這裡還有很多銅器鋪,手作藝人在敲打著銅器;畫在手心大小骨盒上的細密畫,用放大鏡看任然覺得筆觸細膩;各色的波斯水煙、花瓶和盤子,真能轉花了眼。頗有意思的是 伊朗 的咖喱,咖喱是由多種香料調和成的香料,咖喱攤上有個各色調料層層堆疊,像彩虹蛋糕,也有的像披薩堆成圓盤,口味依自己選擇來調和,光是看看就覺得美味了。
伊瑪目清真寺入口是典型的 伊朗 門頭,裝飾有精美的阿拉伯經文和鐘乳石結構,門頭兩側的 石台 由整石花崗岩砌築,夏天坐在上面感覺一陣清涼,這個門只是為了迎合廣場的造型而面向北方,進入清真寺右轉可以來到清真寺禮拜堂,進入禮拜堂的時候可以看到有兩個宣禮塔,宣禮塔和禮拜堂的方向是正對聖城 麥加 的,也就和正門形成一個毫無違和感的夾角,夾角處巧妙設置為巴扎和小庭院,不過不要誤以為清真寺正門是朝向 麥加 ,而是進入清真寺和禮拜的方向是朝向 麥加 的,有時候進門的方向實在無法朝向 麥加 ,便在禮拜堂設立一面朝向 麥加 的牆壁和聖龕,進入後轉至側面朝拜,例如 設拉子 的綠鏡清真寺。
在伊瑪目清真寺的禮拜堂,室內是一個巨大的圓形穹頂,裝飾以極其複雜的花紋,在廳堂正中放有一塊石頭,在該處講話聲音可以清晰傳達到每個角落,這時,一個 伊朗 小伙子站在上面,唱著默罕默德,聲音婉轉迴旋,充滿了伊斯蘭意味。各處迴廊的裝飾也非常精彩,牆裙多是黃色 大理 石,以上裝飾以黃色藍色釉面花紋為主,還是很有薩法維王朝的特色,偶爾可以看到 伊朗 夫婦帶著孩子,酣睡在迴廊的 大理 石上,安靜、美麗。
在廣場西側,可以看到一座六層宮殿- 阿裡卡普宮 ,其中由 18 條楓木柱支撐的觀景陽臺很有特色,是當年阿 巴斯 大帝招待外賓及欣賞馬球的地方。王宮建築的獨特之處在於從正面看整個建築是三層,從側面看是四層,從背後看是五層,而實際上原來是六層,讓人產生一種捉摸不透的感覺。
縱觀整個王宮,最精妙之處是位於頂層的音樂廳。音樂廳的面積雖然不算大,但卻十分精美。四壁與屋頂全部採用木質縷空裝飾成花瓶、茶杯等造型,以減少聲音的反射提高音響效果。欣賞音樂會時,男賓坐在一側,女賓坐在另一側,演奏者則坐在小二樓的一個個小門洞里,感覺特別溫馨優雅。
而 阿裡卡 普對面就是謝赫.勞夫清真寺,以設計者的名字命名,他並不作為公共禮拜場所,而是專供國王妻妾進行禱告的場所,所以地面也比 伊瑪目廣場 高出許多臺階。
另外一個清真寺是 賈瑪清真寺 ,由伊瑪目北穿過巴扎,就在伊瑪目 阿裡 廣場的北側,這個清真寺特別之處是禮拜堂就在中庭的大檯子上,庭院四周是2層的門廊,建於15世紀,庭院中間的洗禮池仿照 麥加 的咯吧寺建造。
清真寺共有2座講經壇,一座建於700多年前,另外一座建於薩法維時期,其中一個講經堂上裝飾了滿滿的阿拉伯經文,而門廊上的鐘乳石結構也是我看過最大氣的一種,在另外一側的經堂,用磚結構做了各種變化並形成磚體鐘乳石,也是少見,在面積上,這裡是 伊朗 最大的清真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