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彼岸,塔見棉麻-緬甸2020跨年行

那就可以去遠一點的地方吃飯了,lucky!

從旅館騎車過去10分鐘左右。
環境相對路邊攤高大上了不止一個檔次 。
野貓竄到我們的座位下麵一個勁兒的喵喵喵。
我們拿吃剩的烤魚喂它,它吃完還不走,一副想要蹦到桌子上的架勢。

男人很憨厚,話不多,典型的父親形象。
女人同樣很老實的樣子,晃動著懷裡的孩子。
孩子則咬著手指盯著我們。

他會到每個客人那邊去問問吃得怎麼樣,英語特別棒。
到我們桌子的時候,Lucia說香蕉奶昔特別好喝。
店長很得意地說是他做的。Lucia便又追加了一杯。
呵!女人!

我說:你把京郊的房子賣了,在這邊就可以過人上人的生活了。
她說:怎麼可能!只能說說而已。
把車充上電,回到房間。
瑪麗大姐和 法國 帥哥以及棕色妹子都已經離開了。
換了一個不太討喜的 亞洲 妹子,敷著面膜躺著玩手機。
半夜回來的那個人是個 美國 口音的小伙子,同樣一副不太友好的樣子。
沒有交流,各自早早睡了!
晚安! 1/3-手指之處皆浮屠蒲甘 最後一天,天氣似乎稍微晴了一點。
我們騎著小電驢奔向前一天日落後踩過點的日出山。
黑暗中,我們錯過了小路入口,三個白人妹子跟著我們也越走越遠。
後來我用S型行車路線,借助車頭燈才最終找到那個不起眼的入口。
我們是第一個到達的,什麼也看不見,只有打著燈光的佛塔在遠處小小的閃著。
兩分鐘後,一輛突突車停在了土堆下麵,一個穿著衝鋒衣的小姐姐上來了。
不用開口,憑著她的舉止動作,我就知道這是 日本 人。
她叫SATO AYA,一個人從 東京 來的,因為不會騎車,所以找了突突車。
我們把正前方的幾塊石頭排一排,放好背包,設置好延時模式,搶占著最佳位置。
接著又來了一對情侶,也是 日本 人,兩人凍得坐在板磚上縮成一團。
我掏出聰聰在 仰光 買的、後來 茵萊湖 分別的時候留給我的爆米花分給他們吃。
人越來越多,天色也逐漸亮了。
遠遠的寺廟和樹林,仿佛一個躺在地上的人影。
雲層依舊很厚,但底部相對較薄,陽光突然從稀薄處射出,染紅天空,又迅速地消失在雲層里。
日出真是個好東西,即使不那麼完美,卻總是振奮人心。





有人說因為天氣原因,熱氣球不准上天。聽到的人無不感到遺憾,甚至有人離開了。
但驚喜的是,熱氣球從意想不到的方向升了起來,準確來說是北方,人群又開始騷動了。






一個白人馬尾女人故意在AYA的三腳架前走來走去。
AYA慌張地想要提醒她,卻遭她一頓數落,大概是說這地方又不是你的。
AYA感到很委屈,只能賠著笑道著歉。
我們幫AYA拍了跟熱氣球的合影,也請了一個 泰國 小姐姐幫我們拍了三人的合照。
回國後,還跟AYA分享了 緬甸 的一些照片,希望給她的這次旅行增加一點開心的回憶。

告別AYA,我們和前一天一樣回旅館吃早飯,再次被熱情的阿姨給喂撐。
語言不通的後果就是我們只想要一個,阿姨端來一整鍋。

兩層拱形門與一面牆形成大三角,背靠牆站立的她穿著裙子,目光堅定地註視著外面,畫面特別有武俠風的感覺。

租車只到中午12點,還剩三小時,目的地定位達瑪央吉佛塔和被我們遺忘的許三多塔。
達瑪央吉佛塔(Dhammayangyi Pahto)
甘佛塔群中最大的佛塔,也是磚塔建築傑出代表。塔體由大塊紅磚砌成,磚與磚之間結合緊密,連針都插不進去。拱門造型獨特。佛塔內沒有突出的大佛像,但是迴廊大氣,光影迷人,窗戶透進自然光線,照亮了佛塔內部。達瑪央吉佛塔的建造模仿阿南達寺,但佛塔中心的廟宇被封,原有的兩條環形走道,內環已被封。
達瑪央吉佛塔史說為殘暴之塔。建造者那亞都(Narathu)國王( 蒲甘 王朝第45任國王1167-1170),殘暴異常。達瑪央吉也是其為贖殺父Alaungsithu及兄長Min-Shin-Saw之罪而建。其對建造佛塔要求極為嚴苛,如果磚縫稍欠緊密,就會砍斷工匠手指,所以 塔里 現在還擺放著當時的刑具。結果1170年,塔未完成國王就被刺殺,此後建設就告中止,至今塔頂仍未修複。

構圖和動作都直接copy,哈哈簡直一模一樣。





被稱為瞭望之塔,位於 蒲甘 平原中心靠南,是欣賞日出日落的絕佳之地。Shwesandaw的意思是“金色神聖的發舍利”,以供奉珍藏在塔內佑庇古王進貢的佛發舍利為塔名。
瑞山都的塔基呈瑪雅金字塔形,底座四方,塔身四面有五層臺階層層往上,到頂層平臺還有兩層八角形的台基,上立覆鐘形的白塔,構成結構清晰的七級浮屠。瑞山都在75年地震掉了塔剎,事後換了一個新的,原先那個供在塔南邊的院子裡面安放著。
作為當之無愧的日落之塔,往西可以看見大江,往東是體量巨大的達瑪央吉佛塔(Dhammayangyi Temple)和最雅緻的蘇拉瑪尼佛塔(Sulamani Pahto),往北則是他冰瑜塔和阿南達寺,往南明卡巴村周圍的佛寺層層疊疊,東南方向的遠處,達瑪斯迦寺的大金頂在落日下熠熠生輝。

我們剛停好車,就有賣東西的小姑娘過來推銷商品。
看到我們在樓梯上拍照,她也來教我們找角度,很明顯是從游客那兒看來的。



而塔前方則是一個長方形的房子,裡面有尊卧佛。

這便是著名的他冰瑜塔了。
蒲甘 第二大塔。他冰瑜意指“般若”,即佛祖的無上智慧,無上正等正覺。有別於阿南達寺的正方形,東翼部分向外突出,打破了完全對稱的格局。塔分兩層,每層上有三級浮屠,次第收縮,用牆垛和小塔裝飾,最上面是一座高高的 金塔 。塔內分5層(第一二層曾經由僧侶居住,第三層是冥想空間,第四層為圖書館,第五層為佛)。塔壁刻有著名的巴利文頌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