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彼岸,塔見棉麻-緬甸2020跨年行

小船再次開起來。當進入來時的那條河道時,一輪彎月早已經爬上西邊天空。


Stella已經坐上前往 仰光 的大巴。
她給我介紹了一個餐廳,但地圖上並沒有找到。
七繞八繞中看到一個夜市,於是在這兒解決了晚餐。
烤魚雖然賣相差,蘸著酸酸的調料,出乎意料的好吃。


說實話,味道也沒有這邊的燒烤好吃。





我們請他幫忙叫車送吉川去酒店。
價格15000,雖然有點貴,但也能接受。
等車的間隙,我們與店長聊天得知,他是個中緬混血。
父親以前在 緬甸 做生意,和一個 緬甸 女人好上了才有的他。
但後來父親丟下妻兒回了 中國 ,母親也扔下他改嫁他人,他從幾歲開始就流浪街頭。
他學過廚師,會做很多 中國 菜。
說完掏出手機給我們看他當廚師時候的照片,以及他雕刻的食材照片。
店長邀請我們第二天可以參加旅館舉辦的騎行活動,他帶我們去娘水鎮周邊好玩的地方。
我和聰聰欣然同意,吉川和亞依則打算在酒店休息放鬆。
車子來了,是輛突突車。放上兩個行李箱,兩人的座位就顯得有點擠了。
跟他倆道別,我們也辦好入住手續,洗漱去了。
洗漱完畢,我沿著旋轉樓梯,獨自上到二樓。
在選旅館的時候,正是看中了這家的 天台 。
天台 正中是個稻草亭子,掛著溫暖的燈帶。亭子的柱子上掛著木偶,中間有幾個鐵桶,上面各放著一塊玻璃,便是桌子了。圍著鐵桶的則是若干個躺椅和高低椅。
亭子後面是晾曬區域,旁邊則是個作業間,裡面有些廚具,想必是廚房。作業間外面是個調酒區域。
天台 上沒有其他人,看了一會星星,便下樓了。
遇見店長,他說如果想在 天台 上待一會兒的話,可以點個火桶給我取暖。
玩了一天,前一天晚上也沒好好休息,還是早點睡吧。
跟店長道了晚安,回到了床上。
床位房是三個上下鋪。由於入住晚,只剩下靠門的一個上下鋪了,上鋪的聰聰早已睡著。
我也合上帘子,打開床頭燈,整理今天的照片。
突然帘子外面傳來一個女聲:Do you need this big light?
估計是跟我說的,畢竟照明開關是在我這邊。
“I'm OK,turn it off,please.”
啪的一聲燈滅了,睡了睡了。


睡到自然醒,7點來鐘,老年人的睡眠就這樣了。
洗手間的告示承包了我一整天的笑點。
大致內容:用水槍沖洗屁屁,你可能會很享受的。

上到 天台 ,有一個眼鏡大叔和一個白人妹子。
我走到圍欄旁邊,伸著懶腰,眺望著遠方,今天天氣可真好啊!
眼鏡大叔也走了過來,道say一聲hello。
大叔是 日本 滋賀人,40來歲的單身男人,在拜耳醫葯滋賀工廠工作。
每年的新年假期都會一個人出國旅行。
這時候,剛纔值班的男孩子喊我吃飯了。
旅館每天的菜單都不一樣。,今天周一,吃 三明 治。
接過餐盤,一塊被切成兩份的 三明 治,夾著生菜和煎蛋。還有三片麵包和一杯果汁。
除此之外,咖啡和紅茶自取。


妹子是 德國 人,走的卡勞徒步路線來的 茵萊湖 ,已經在這邊待了三天,打算在 東南亞 旅行半年。
妹子說她曾在中興 德國 公司工作。
所以我們之間莫名地出現了以下循環關係:
德國 麻花妹子→ 中國 企業就職(曾)
日本 眼鏡大叔→ 德國 企業就職
中國 熊爺爺→ 日本 企業搬磚
雖然也不是啥大事,但巧合這種東西總能給旅行帶來點意外驚喜。
聽著聲音熟悉,原來是昨晚問我是否關燈的妹子。
妹子說她沒去過 中國 ,看了《阿凡達》後特別想去 張家界 。
正好 恩施 也一直在我的旅行計劃里躺著的,便邀請她來的時候可以喊我一起。







小哥擺擺手:昨晚店長生病了,頭疼,今天想要多睡會,騎行活動取消了。
夜裡這麼冷,還打地鋪,不頭疼才怪了。
好在小哥同意我們免費使用店里的自行車。
連自行車也基本都是 日本 二手的,包括 日本 警察巡邏用的車。
挑來挑去,選了一輛看上去挺結實的就推出去了。
騎了沒多久,發現我的那輛剎車完全不起作用。
我對大長腿有著絕對自信,不礙事,繼續前進。

街道本來就不寬,商鋪或多或少都有占道經營,游客穿梭其中,顯得格外擁擠。
游客裡面歐美人最多,他們往往傾向於走路或者騎摩托。
因為騎行活動臨時取消,對於今天的行程一點沒有規劃,於是打算往南再到湖邊去轉轉。
離開主幹道後的道路比較寬敞,人少,但車多。
道路左邊是農田,遠方是綿延的山脈。右邊是村莊, 茵萊湖 還在村莊的右邊。
我們決定進村。村民家的孩子看到我們,興奮地喊著Hello!Hello!
七繞八繞之後,一片樹林擋住了我們的去路。
我們沿著樹林外的土路前進,坑坑窪窪的,只有推行。
要是把車子顛壞,那就得不償失了。

雖然不曉得啥時候能走出去,但這麼好的佈景,不拍照怎麼行。


聰聰說:那快給我拍一個迷失 緬甸 的照片。

探險總是有風險的,及時回頭最重要。
走!橫穿農田回大路。

聰聰走了過去。。。。


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