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之旅 | 探索馬來西亞文化大融合下的味道


來到姓周橋發現一切都還像電影中那樣,仿佛時光在此駐足未曾流逝,這裡沒有賣力的吆喝,沒有市井的喧鬧,有的只有那份慵懶安逸。


站在橋頭吹著海風,電影結尾的那句臺詞不禁在耳邊迴響,“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我的初戀,但是,我永遠忘不了那個味道,就好像在最熱最熱的下午,吃進口裡的紅豆冰,又甜又冰,冷到舌頭都痛了,但是來不及再去感受那個滋味,就融化掉了。”



極樂寺位於亞依淡 鶴山 山腰,是 東南亞 最大的漢傳佛教寺廟,其中代表性的“萬佛寶塔”以中式建築為基座,中間部分採用泰式設計,頂部則是緬式螺旋塔頂,融合了中泰緬三國的建築風格。



逛到一半又是一陣暴雨,躲雨時路邊的一顆木瓜樹引起了我們圍觀,上次路邊的一顆香蕉樹也遭受到了我們同樣的待遇,對於沒有見過“世面”的我們,每次的這種行為都會引起當地人蜜汁疑惑。

雨停過後,由於寺廟部分還在維修,我們放棄繼續前行,準備下山以解口腹之欲。山下有家老店做“叻沙”十分有名,昨晚Edward也給我們推薦過,正好去品嘗一下。
未見其鋪,先聞其味,遠遠的就聞到一股鮮腥味,越靠近湯頭,氣味就越濃郁,據說是用沙丁魚加上各種香料經過5小時熬制而成。但是這個味道就像臭豆腐和螺螄粉,愛的人不可自拔,討厭的人敬而遠之。在我還想嘗試一下的時候,他們3個已經遠遠躲開,無奈只有下次再來挑戰了。



升旗山纜車為地面纜車,類似 香港 太 平山 纜車,我們坐到了車頭的位置,部分段落的坡度其實還蠻大,有種坐過山車的感覺。


下車後發現山頂車站竟然是依山而建,瞬間穿越到 湘西 的弔腳樓中。


比起遠處的風景,一路上各種形態的植物把我們看花了眼,仿佛置身熱帶植物園。







巧遇2只鬱烏葉猴,就在我們饒有興趣逗玩它們時,它們突然向我們蹦了過來,嚇得我們作鳥獸散,不禁懷疑是我們在逗它,還是它在逗我們,頓時感覺智商受到侮辱。

就在太陽快要落入地平線時,不知從哪刮來一陣“仙氣”,瞬間把整個山頂淹沒,欣賞日落的願望再次破滅。



素潔淡雅的清真寺和色彩艷麗的 印度 寺一左一右屹立在山頂,相互獨立各不干涉,仿佛在向我們表達:“我捍衛自己說話的權利,但也尊重你說話的權利。”世界本不該只有一種聲音,只是多數人太在意表達,而忘記了聆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