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izzle帶你玩小眾#一萬公里的念想,一萬種“意”想不到(意大利南北自駕十萬字超全攻略)
↑佛羅倫薩 ↑佛羅倫薩 游玩 佛羅倫薩 最好的方式就是雙腿,因為所有景點都十分集中,穿流而過的阿諾河將整座城市分為兩大部分,北岸集中了聖母百花大教堂、烏菲齊美術館、學院美術館等著名景點;走過橫跨阿諾河上的韋奇奧橋(又稱“老橋”),便能看到皮蒂宮、波 波里 花園和米開朗基羅廣場。為了方便大家游玩和區分,霸霸又將這兩部分細分成了三塊區域,如下圖: ↑佛羅倫薩 1\. 阿諾 河北 岸——以聖母百花大教堂為中心:聖母百花大教堂(穹頂、聖喬萬尼洗禮堂、喬托鐘樓、大教堂博物館)、學院美術館(大衛的真跡所在地)、 巴傑 羅博物館( 佛羅倫薩 最古老的建築之一、以雕塑為主)、聖勞倫佐大教堂( 佛羅倫薩 第一座教堂)、新聖母 瑪利亞 教堂( 佛羅倫薩 第一座宗座教堂)、但丁故居。
2\. 阿諾 河北 岸——以市政廣場為中心:市政廣場(露天雕塑博物館)、韋奇奧宮/舊宮( 佛羅倫薩 市政廳、登阿諾爾福塔可眺望聖母百花大教堂)、烏菲茲美術館(全世界最重要的藝術館之一,以繪畫為主)、聖十字教堂(安葬了276位 托斯卡納 地區乃至 意大利 的名人,人米開朗基羅、伽利略等)。
3\. 阿諾 河南 岸——以皮蒂宮韋中心:皮蒂宮( 托斯卡納 大公居住地、 佛羅倫薩 最大的美術館)、波 波里 花園、米開朗基羅廣場(俯瞰全景的最佳地點)。 ↑聖母百花大教堂 如前所述,我們預約了早上九點去聖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頂看全景(後面會介紹預約的方式),所以先跟著不專業的霸霸粗略瞭解下她的前世今生。
【畫外音:對於 佛羅倫薩 、 羅馬 這種歷史文化名城,大家造訪前一定要瞭解透背景資料,走馬觀花會失去很多意義。霸霸行前準備略顯匆忙,對部分景點並沒有瞭解透徹其背後的藝術、建築、文化、歷史內涵,因此在碼游記的時候,瘋狂補課,找了各種資料來看,這種暴風吸入知識的感覺,讓我有種大學時期寫課業論文的錯覺,太上頭了!】
為了讓接下去的絮絮叨叨顯得沒那麼枯燥,建議大家可以看看以下兩個視頻,第一個是國家地理出品的大教堂穹頂建造過程的解析,第二個是教堂內外部裝飾的欣賞。
①【聖母百花大教堂】穹頂建造記(雙語字幕):
https://v.qq.com/x/page/p085897bbp3.html
② 意大利 佛羅倫薩 聖母百花大教堂一覽:
https://v.qq.com/x/page/e0334qjhnti.html ↑佛羅倫薩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在 佛羅倫薩 主教堂廣場上,佇立著一座“世界最美教堂”——聖母百花大教堂(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她是天主教 佛羅倫薩 總教區的主教堂、世界五大教堂之一(其餘四座分別是 聖彼得 的大教堂、 意大利 米蘭 大教堂、 西班牙 塞維利亞 大教堂、 英國 聖保羅 大教堂。沒錯, 意大利 很牛叉,一下子占據了倆不說,還包圍了個 聖彼得 的大教堂),更是整個文藝復興初期的代表性建築及 佛羅倫薩 公認的地標、城內最高建築(因為教堂的不凡地位,政府不允許任何後來修建的建築比她高,甚至她的鐘聲都要比其他教堂早敲幾十秒,厲害厲害)。而如今我們所說的大教堂,在很大意義上,是指包括了主教堂、喬托鐘樓和八角形洗禮堂構成的教堂建築群。
聖母百花大教堂原址是建於4世紀的聖·雷帕拉塔教堂。1295年,人們為了慶祝從貴族中奪回政權、在美第奇家族的資助下,開始修建新的教堂(群),但後來因為黑死病、政亂等原因,斷斷續續用了近兩個世紀才最終完成了這個偉大的工程。百餘年的時間跨度導致建築群各部分完成的時間先後不一,洗禮堂為先,其次是鐘樓,主教堂的穹頂則是最後完成的部分。
作為文藝復興的開山之作,聖母百花大教堂打破了文藝復興前象徵神權的哥特式建築風格,沒有使用飛拱、尖塔等典型的哥特式建制手法;而是重新採用古 希腊 、 羅馬 時期的佈局和柱式結構,水平線條十分明顯,這讓她在保留宗教特質的同時,更具濃厚的人情味。而那個直徑44米、高52米的八角形穹頂,更是憑一己之力構建起了這座城市絕美的天際線。“它觸及天際,它的魅影,投射到 托斯卡納 全境”。
俯瞰之下,長153米、寬38米的主教堂呈拉丁十字形,可同時容納萬人。而教堂外立面搭配使用粉、綠、白三色 大理 石拼成極富線條感的幾何圖形,加上精美的雕塑、 馬賽 克和玫瑰花窗裝點,像極了一位頭戴磚紅圓形禮帽、身著白綠相間絲絨禮服、頸繞粉色珠寶項鏈的 歐洲 貴婦——高雅而不失靈動,端莊而不缺風情,笑靨生花、款款而來,將文藝復興時期所推崇的古典、優雅、自由詮釋得淋漓盡致。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談到聖母百花大教堂,必然不能錯過的當屬那個由天才設計師布魯內萊斯基設計的“神話一般”的穹頂。有人說,“在這很久未曾誕生非凡能工巧匠的世界上,建起如此一座崇高、美麗的穹頂,乃是天意。”但是我覺得,這並非天意,而是布魯內萊斯基等人傾盡一生努力換來的。
1418年,教堂建築群其他部分陸續完工,唯獨主教堂依舊“光禿著腦袋”,為瞭解決令人棘手的主教堂穹頂問題,當地政府舉行了穹頂設計競賽,布魯內萊斯基脫穎而出。在建造穹頂前,他造訪了無數 羅馬 古跡,並從萬神殿中獲得啟發,決定採用魚骨式連接的結構體系來化解穹頂自身重力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並採用雙殼屋頂、拱狀石肋、人字形磚砌等方式,解決了當時困擾無數建築師的建築難題,實現了古典藝術與自然科學的完美結合。 ↑聖母百花大教堂 不知是出於對自己設計方案的保護還是孤僻的性格使然,布魯內萊斯基在穹頂建造的過程中拒絕與任何其他建築師合作,且沒有留下一張草圖,也沒有提供任何計算數據,這讓聖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頂成為後世無法逾越的存在。而如今,一切秘密也都隨布魯內萊斯基而長眠於主教堂的地下。
整個穹頂由八根白色主肋構成,分別從鼓座的八個頂點向上延伸匯聚於頂端,每兩根主肋間又有兩根隱藏於內的輔肋,8根主肋和16根輔肋共同組成一個籠狀結構。為了滿足當時教會對“圓而非圓”的需求,布魯內萊斯基在八角形的穹頂內,又建了一層圓形內里,這種中空的設計使人得以沿著其中的樓梯爬上穹頂頂部。
在實際操作中,為了把1700磅的沙岩梁吊到250英尺高空中,布魯內萊斯基借助齒輪反向轉動,下麵的牛隻用按照他的要求逆時針或者順時針移動,就可以保證物料上下移動了;同時,為了不讓工人爬幾百級臺階耗盡體力,布魯內萊斯基讓他們在穹頂上享用午餐。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與穹頂建造大戲同時上演的除了瘟疫、戰爭、政亂,還有來自教會的質疑及競爭對手的威脅(布魯內萊斯基曾被‘黑’進監獄,但接替之人完全hold不住這項工程,最後只能又把他放出來繼續建造穹頂)。在如此內憂外患的條件下,布魯內萊斯基終於在1436年,為世人送上了這份建築史上的奇跡——在完全沒有依靠任何腳手架、完全沒有用到一根柱子支撐的情況下,建造出了這個重達三萬七千噸、耗費四百萬塊石磚的傳奇穹頂。
就連教皇見到這個神乎其技的穹頂時也驚嘆其為“神話一般”。後來米開朗基羅又模仿它設計了 聖彼得 的大教堂,卻不無遺憾地感嘆:“可以建得比它大,卻不可能比它美”。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這座穹頂除卻在建築史、藝術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影響外,在人類歷史上也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天主教會把集中式平面和穹頂看作異教廟宇的形制,嚴加排斥,但聖母百花大教堂如此“明目張膽”地將穹頂全部表現出來,甚至成為整個城市輪廓線的中心,這既是突破教會精神專制的標誌,又是文藝復興獨創精神的體現。
從此,這座穹頂就好像一束鮮紅的火光般,引領著 佛羅倫薩 在中世紀率先覺醒,並將 歐洲 帶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全新時代。 難怪有人說,布魯內萊斯基創造了穹頂,穹頂指引著 佛羅倫薩 , 佛羅倫薩 引領著 歐洲 , 歐洲 輻射至全世界。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1295年開 始興 建,直到1887年,教堂外牆立面的全部完成才標志著真正意義上的竣工。在這近六百年的時間里,喬托、多納泰羅、吉貝爾蒂、布切洛、米 凱里 諾、布魯內萊斯基、瓦 薩里 等大師,及數不清的超一流的石匠、金匠、木雕師、玻璃彩繪師和高手能人都參與了建造,因此稱她為“巨人們的合作”再合適不過。
如果說布魯內萊斯基設計的穹頂造就了這位“ 歐洲 貴婦”風情萬種的皮囊,給人以欲罷不能的視覺衝擊,那穹頂內部由那幅由瓦 薩里 所畫面積達3600平方米的環形壁畫《末世審判》,則賦予了她有趣的靈魂,給人以呼之欲出的心靈震撼。
1568年,這位美第奇家族的御用畫家、西方第一位藝術史家、風格主義流派的代表人物——瓦 薩里 ,接到了科西莫大公的委托,在穹頂上開始了這場浩蕩的創作之旅。
基督宗教認為,在世界終結前,上帝將要對世人進行審判,這就是末日審判。凡信仰上帝和耶穌基督並行善的人皆可升入天堂,不得救贖者則被丟入硫磺火湖中永遠滅亡。瓦 薩里 以此為主題,將《末日審判》的內容分為五個層次,從下邊的地獄漸漸過渡到天堂。
作為米開朗基羅的得意門生,瓦 薩里 的畫風很接近米開朗基羅,所畫的造型有很強的雕塑感和真實性;且由於他所採取的角度非常獨特,所有形象都有一種從下往上仰望的升騰感,加上從穹頂圓形天窗透進來的光線渲染,恍惚之間,壁畫上的一切都像真的在發生一樣,充滿了無窮感和神聖感。但遺憾的是,瓦 薩里 因故在六年後溘然長逝了,剩下的內容由費多利柯·祖 卡利 等人又用了五年時間,才在1579年全部完成。 ↑聖母百花大教堂 我們掐著時間,拿著打印好的預約單,準時從教堂北門檢票進入教堂內部(北門是通往穹頂的門,如果只參觀教堂,需要從南門進去)。此時,抬頭是氣勢恢宏的圓幕穹頂,低頭是色彩絢麗的 大理 石地面,四周則是精美絕倫的玻璃花窗,叫人不得不感嘆為何瓦 薩里 稱其為“連上帝看了都會嫉妒”的建築。 ↑聖母百花大教堂 檢完兩次票後,出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那條暗藏在八角形穹頂和圓形內里之間的狹窄 通道 。我們在僅容一人通過的走道里,艱難地爬完463級臺階,終於在穹頂見到了一片風光無限。
儘管此時烏雲壓城,但鋪天蓋地的磚紅色屋頂、灰白相見的牆面、深綠色的百葉窗、鱗次櫛比的街道,卻依舊叫人忍不住驚嘆,也唯有置身其中,方能真切體會到徐志摩所譯的“翡冷翠”三個字暗藏的無盡韻味——不是指她的底色鮮嫩如翡翠,而是指其本質如翡翠般冰清溫潤、玲瓏動人。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突然,遠處的陽光撕開糾纏已久的陰霾,一道道強光從天邊的縫隙中漏了出來,隨著水汽的蒸騰,整座城市像是得到了重生般,充滿了無限生機。倏地想起一句話:“上帝往 佛羅倫薩 投了一顆小石子,在人間引起軒然大波。”
數百年前,文藝復興的夢想照進了現實, 在文學與藝術的天空折射出耀眼的光彩,從此驅散了中世紀留下的陰影與黑暗;而數百年後的今天,道道金光再次灑滿了這座“百花之城”,也射進了我們的心裡,驅散了昨夜今晨留下的遺憾與不安。
這時,一陣突如其來的教堂鐘聲,瞬間讓人更加心神寧靜,彷佛下一秒便可穿越回那輝煌如初的時代,仿佛無數大師的聲音都在這片雨後初霽的天空悠悠迴蕩,訴說著文藝復興時期的那些人與事。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2\. 阿諾 河北 岸——以市政廣場為中心:市政廣場(露天雕塑博物館)、韋奇奧宮/舊宮( 佛羅倫薩 市政廳、登阿諾爾福塔可眺望聖母百花大教堂)、烏菲茲美術館(全世界最重要的藝術館之一,以繪畫為主)、聖十字教堂(安葬了276位 托斯卡納 地區乃至 意大利 的名人,人米開朗基羅、伽利略等)。
3\. 阿諾 河南 岸——以皮蒂宮韋中心:皮蒂宮( 托斯卡納 大公居住地、 佛羅倫薩 最大的美術館)、波 波里 花園、米開朗基羅廣場(俯瞰全景的最佳地點)。 ↑聖母百花大教堂 如前所述,我們預約了早上九點去聖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頂看全景(後面會介紹預約的方式),所以先跟著不專業的霸霸粗略瞭解下她的前世今生。
【畫外音:對於 佛羅倫薩 、 羅馬 這種歷史文化名城,大家造訪前一定要瞭解透背景資料,走馬觀花會失去很多意義。霸霸行前準備略顯匆忙,對部分景點並沒有瞭解透徹其背後的藝術、建築、文化、歷史內涵,因此在碼游記的時候,瘋狂補課,找了各種資料來看,這種暴風吸入知識的感覺,讓我有種大學時期寫課業論文的錯覺,太上頭了!】
為了讓接下去的絮絮叨叨顯得沒那麼枯燥,建議大家可以看看以下兩個視頻,第一個是國家地理出品的大教堂穹頂建造過程的解析,第二個是教堂內外部裝飾的欣賞。
①【聖母百花大教堂】穹頂建造記(雙語字幕):
https://v.qq.com/x/page/p085897bbp3.html
② 意大利 佛羅倫薩 聖母百花大教堂一覽:
https://v.qq.com/x/page/e0334qjhnti.html ↑佛羅倫薩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在 佛羅倫薩 主教堂廣場上,佇立著一座“世界最美教堂”——聖母百花大教堂(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她是天主教 佛羅倫薩 總教區的主教堂、世界五大教堂之一(其餘四座分別是 聖彼得 的大教堂、 意大利 米蘭 大教堂、 西班牙 塞維利亞 大教堂、 英國 聖保羅 大教堂。沒錯, 意大利 很牛叉,一下子占據了倆不說,還包圍了個 聖彼得 的大教堂),更是整個文藝復興初期的代表性建築及 佛羅倫薩 公認的地標、城內最高建築(因為教堂的不凡地位,政府不允許任何後來修建的建築比她高,甚至她的鐘聲都要比其他教堂早敲幾十秒,厲害厲害)。而如今我們所說的大教堂,在很大意義上,是指包括了主教堂、喬托鐘樓和八角形洗禮堂構成的教堂建築群。
聖母百花大教堂原址是建於4世紀的聖·雷帕拉塔教堂。1295年,人們為了慶祝從貴族中奪回政權、在美第奇家族的資助下,開始修建新的教堂(群),但後來因為黑死病、政亂等原因,斷斷續續用了近兩個世紀才最終完成了這個偉大的工程。百餘年的時間跨度導致建築群各部分完成的時間先後不一,洗禮堂為先,其次是鐘樓,主教堂的穹頂則是最後完成的部分。
作為文藝復興的開山之作,聖母百花大教堂打破了文藝復興前象徵神權的哥特式建築風格,沒有使用飛拱、尖塔等典型的哥特式建制手法;而是重新採用古 希腊 、 羅馬 時期的佈局和柱式結構,水平線條十分明顯,這讓她在保留宗教特質的同時,更具濃厚的人情味。而那個直徑44米、高52米的八角形穹頂,更是憑一己之力構建起了這座城市絕美的天際線。“它觸及天際,它的魅影,投射到 托斯卡納 全境”。
俯瞰之下,長153米、寬38米的主教堂呈拉丁十字形,可同時容納萬人。而教堂外立面搭配使用粉、綠、白三色 大理 石拼成極富線條感的幾何圖形,加上精美的雕塑、 馬賽 克和玫瑰花窗裝點,像極了一位頭戴磚紅圓形禮帽、身著白綠相間絲絨禮服、頸繞粉色珠寶項鏈的 歐洲 貴婦——高雅而不失靈動,端莊而不缺風情,笑靨生花、款款而來,將文藝復興時期所推崇的古典、優雅、自由詮釋得淋漓盡致。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談到聖母百花大教堂,必然不能錯過的當屬那個由天才設計師布魯內萊斯基設計的“神話一般”的穹頂。有人說,“在這很久未曾誕生非凡能工巧匠的世界上,建起如此一座崇高、美麗的穹頂,乃是天意。”但是我覺得,這並非天意,而是布魯內萊斯基等人傾盡一生努力換來的。
1418年,教堂建築群其他部分陸續完工,唯獨主教堂依舊“光禿著腦袋”,為瞭解決令人棘手的主教堂穹頂問題,當地政府舉行了穹頂設計競賽,布魯內萊斯基脫穎而出。在建造穹頂前,他造訪了無數 羅馬 古跡,並從萬神殿中獲得啟發,決定採用魚骨式連接的結構體系來化解穹頂自身重力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並採用雙殼屋頂、拱狀石肋、人字形磚砌等方式,解決了當時困擾無數建築師的建築難題,實現了古典藝術與自然科學的完美結合。 ↑聖母百花大教堂 不知是出於對自己設計方案的保護還是孤僻的性格使然,布魯內萊斯基在穹頂建造的過程中拒絕與任何其他建築師合作,且沒有留下一張草圖,也沒有提供任何計算數據,這讓聖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頂成為後世無法逾越的存在。而如今,一切秘密也都隨布魯內萊斯基而長眠於主教堂的地下。
整個穹頂由八根白色主肋構成,分別從鼓座的八個頂點向上延伸匯聚於頂端,每兩根主肋間又有兩根隱藏於內的輔肋,8根主肋和16根輔肋共同組成一個籠狀結構。為了滿足當時教會對“圓而非圓”的需求,布魯內萊斯基在八角形的穹頂內,又建了一層圓形內里,這種中空的設計使人得以沿著其中的樓梯爬上穹頂頂部。
在實際操作中,為了把1700磅的沙岩梁吊到250英尺高空中,布魯內萊斯基借助齒輪反向轉動,下麵的牛隻用按照他的要求逆時針或者順時針移動,就可以保證物料上下移動了;同時,為了不讓工人爬幾百級臺階耗盡體力,布魯內萊斯基讓他們在穹頂上享用午餐。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與穹頂建造大戲同時上演的除了瘟疫、戰爭、政亂,還有來自教會的質疑及競爭對手的威脅(布魯內萊斯基曾被‘黑’進監獄,但接替之人完全hold不住這項工程,最後只能又把他放出來繼續建造穹頂)。在如此內憂外患的條件下,布魯內萊斯基終於在1436年,為世人送上了這份建築史上的奇跡——在完全沒有依靠任何腳手架、完全沒有用到一根柱子支撐的情況下,建造出了這個重達三萬七千噸、耗費四百萬塊石磚的傳奇穹頂。
就連教皇見到這個神乎其技的穹頂時也驚嘆其為“神話一般”。後來米開朗基羅又模仿它設計了 聖彼得 的大教堂,卻不無遺憾地感嘆:“可以建得比它大,卻不可能比它美”。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這座穹頂除卻在建築史、藝術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影響外,在人類歷史上也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天主教會把集中式平面和穹頂看作異教廟宇的形制,嚴加排斥,但聖母百花大教堂如此“明目張膽”地將穹頂全部表現出來,甚至成為整個城市輪廓線的中心,這既是突破教會精神專制的標誌,又是文藝復興獨創精神的體現。
從此,這座穹頂就好像一束鮮紅的火光般,引領著 佛羅倫薩 在中世紀率先覺醒,並將 歐洲 帶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全新時代。 難怪有人說,布魯內萊斯基創造了穹頂,穹頂指引著 佛羅倫薩 , 佛羅倫薩 引領著 歐洲 , 歐洲 輻射至全世界。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1295年開 始興 建,直到1887年,教堂外牆立面的全部完成才標志著真正意義上的竣工。在這近六百年的時間里,喬托、多納泰羅、吉貝爾蒂、布切洛、米 凱里 諾、布魯內萊斯基、瓦 薩里 等大師,及數不清的超一流的石匠、金匠、木雕師、玻璃彩繪師和高手能人都參與了建造,因此稱她為“巨人們的合作”再合適不過。
如果說布魯內萊斯基設計的穹頂造就了這位“ 歐洲 貴婦”風情萬種的皮囊,給人以欲罷不能的視覺衝擊,那穹頂內部由那幅由瓦 薩里 所畫面積達3600平方米的環形壁畫《末世審判》,則賦予了她有趣的靈魂,給人以呼之欲出的心靈震撼。
1568年,這位美第奇家族的御用畫家、西方第一位藝術史家、風格主義流派的代表人物——瓦 薩里 ,接到了科西莫大公的委托,在穹頂上開始了這場浩蕩的創作之旅。
基督宗教認為,在世界終結前,上帝將要對世人進行審判,這就是末日審判。凡信仰上帝和耶穌基督並行善的人皆可升入天堂,不得救贖者則被丟入硫磺火湖中永遠滅亡。瓦 薩里 以此為主題,將《末日審判》的內容分為五個層次,從下邊的地獄漸漸過渡到天堂。
作為米開朗基羅的得意門生,瓦 薩里 的畫風很接近米開朗基羅,所畫的造型有很強的雕塑感和真實性;且由於他所採取的角度非常獨特,所有形象都有一種從下往上仰望的升騰感,加上從穹頂圓形天窗透進來的光線渲染,恍惚之間,壁畫上的一切都像真的在發生一樣,充滿了無窮感和神聖感。但遺憾的是,瓦 薩里 因故在六年後溘然長逝了,剩下的內容由費多利柯·祖 卡利 等人又用了五年時間,才在1579年全部完成。 ↑聖母百花大教堂 我們掐著時間,拿著打印好的預約單,準時從教堂北門檢票進入教堂內部(北門是通往穹頂的門,如果只參觀教堂,需要從南門進去)。此時,抬頭是氣勢恢宏的圓幕穹頂,低頭是色彩絢麗的 大理 石地面,四周則是精美絕倫的玻璃花窗,叫人不得不感嘆為何瓦 薩里 稱其為“連上帝看了都會嫉妒”的建築。 ↑聖母百花大教堂 檢完兩次票後,出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那條暗藏在八角形穹頂和圓形內里之間的狹窄 通道 。我們在僅容一人通過的走道里,艱難地爬完463級臺階,終於在穹頂見到了一片風光無限。
儘管此時烏雲壓城,但鋪天蓋地的磚紅色屋頂、灰白相見的牆面、深綠色的百葉窗、鱗次櫛比的街道,卻依舊叫人忍不住驚嘆,也唯有置身其中,方能真切體會到徐志摩所譯的“翡冷翠”三個字暗藏的無盡韻味——不是指她的底色鮮嫩如翡翠,而是指其本質如翡翠般冰清溫潤、玲瓏動人。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突然,遠處的陽光撕開糾纏已久的陰霾,一道道強光從天邊的縫隙中漏了出來,隨著水汽的蒸騰,整座城市像是得到了重生般,充滿了無限生機。倏地想起一句話:“上帝往 佛羅倫薩 投了一顆小石子,在人間引起軒然大波。”
數百年前,文藝復興的夢想照進了現實, 在文學與藝術的天空折射出耀眼的光彩,從此驅散了中世紀留下的陰影與黑暗;而數百年後的今天,道道金光再次灑滿了這座“百花之城”,也射進了我們的心裡,驅散了昨夜今晨留下的遺憾與不安。
這時,一陣突如其來的教堂鐘聲,瞬間讓人更加心神寧靜,彷佛下一秒便可穿越回那輝煌如初的時代,仿佛無數大師的聲音都在這片雨後初霽的天空悠悠迴蕩,訴說著文藝復興時期的那些人與事。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