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izzle帶你玩小眾#一萬公里的念想,一萬種“意”想不到(意大利南北自駕十萬字超全攻略)


說起學院美術館,不得不提下 佛羅倫薩 美術學院。建於1339年的 佛羅倫薩 美術學院是世界上第一所美術學院,開創了世界美術教育的先河,有“世界美術最高學府”和“寫實主義大師彙集的皇家美術學院”之稱,和 巴黎 美術學院、 英國 皇家美術學院及 聖彼得堡 列賓美院並稱為對世界美術貢獻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四大美院。“世界美術學院之母,四大美術學院之首”——這是對 佛羅倫薩 美術學院最簡潔精準的評價。學院因得到了美第奇家族柯西莫一世的資助,而培養了眾多藝術人才,提香、伽利略、達 芬奇 、米開朗基羅、阿尼格尼、但丁、瓦 薩里 (也是第一任校長)都曾在這裡學習過。
而建於1562年的學院美術館則是美術學院的附屬美術館,因藏有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真跡而聞名於世。除此之外,這裡還藏有許多文藝復興時期的珍品,如提香未完成的《聖母哀痛耶酥畫像》。因為沒有提前預約,我們到的時候,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隊,好在此時雨歇風止,等待也無妨。








1\. 門票:12歐/人,每月第一個周日免費;通常現場排隊的人灰很多,建議提前在官網預訂(預約費4歐/人)。
2\.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8:15-18:50(提前30分鐘停止售票,18:40開始清場);每周一,12月25日、1月1日、5月1日閉館;
3\. 預約網址: http://www.b-ticket.com/b-ticket/uffizi/venueAccademia.aspx
這裡直接貼一個網上買票及預約的教程給大家(因為我已經被今天的攻略寫到內傷了),有需要的小伙伴拿走不謝: https://bbs.qyer.com/thread-1072636-1.html







1\. 巴傑 羅博物館(Museo Nazionale del Bargello): 佛羅倫薩 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佛羅倫薩 第二大國立博物館、以雕塑為主
位於市中心的 巴傑 羅博物館是 佛羅倫薩 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佛羅倫薩 哥特式建築的代表,也是 佛羅倫薩 第二大國立博物館。這座帶鐘樓的高大建築,始建於1255年,最初是 佛羅倫薩 市政府所在地,因此又稱人民宮(Palazzo del Popolo),現在市政廣場的韋奇奧宮就是仿照它建立的;16世紀時,這裡成為警察部隊總部,而 巴傑 羅正是一位警察部隊首領的名字。在18世紀,這裡變成了一所監獄,1865年改為 意大利 第一個國家博物館,後來成為美術館。
和主要展出繪畫作品的烏菲茲美術館不同, 巴傑 羅博物館集中展示了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作品,包括了米開朗基羅的《酒神》,多納太羅的《大衛》等雕塑精品。一進博物館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個擺滿各種雕塑的庭院,如維納斯噴泉、皇帝加冕、刻著 聖保羅 頭像的 聖保羅 大炮等;而庭院里的這口井,原是絞刑架,犯人會被押送到這裡受審。
巴傑 羅博物館一共分為三層。一樓主要展出15世紀後期至16世紀的雕塑作品,包括米開朗基羅的《酒神 巴庫 斯》和《聖母子》、詹波隆那的《墨丘利》等。二樓展示的是14世紀晚期至15世紀的雕塑作品,以多納泰羅的大衛青銅像為代表,據說這是第一件復興了古代裸體雕像傳統的作品。二樓展廳外的平臺上,則陳列有許多小雕塑,據說是從美第奇的別墅搬來的。三樓主要展出雕塑家喬瓦尼·德拉·羅比亞的釉彩陶瓷及15世紀藝術家的 佛羅倫薩 人像作品。
1)門票:9歐
2)開放時間:8:15-13:50,每月第一、三、五個周一和第二、四個周日、元旦、5月1日、12月25日閉館。13:20停止售票,13:40停止入場
2\. 聖勞倫佐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Lorenzo): 佛羅倫薩 第一座教堂
聖勞倫佐教堂最早建於393年,是 佛羅倫薩 第一座教堂。曾是美第奇家族歷代的禮拜堂,1418年,布魯內萊斯基主持重建(措不及防的小測試:布魯內萊斯基是誰?沒錯,聖母百花大教堂穹頂的設計者和建造者),並親自設計了安放著美第奇家族靈柩的舊聖器室(Sagrestia Vecchia)。爾後增加了由米開朗基羅建造的新聖器室以及17世紀的君主禮拜堂(收藏著米開朗基羅的9尊雕像)。
教堂售票處在門外左側的修道院入口處,修道院二樓是米開朗基羅設計的圖書館,館內收藏有美第奇家族歷代收集的共1萬冊古書。另外,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圖書館的天花板木雕和地板瓷磚主題非常統一,羊頭骨和蛇的圖案反覆出現。
1)門票:聖勞倫佐教堂6歐,圖書館9歐
2)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10:00-17:00,周日13:30-17:30(11月至次年2月周日不開放)
3\. 聖十字教堂(Basilica di Santa Croce):“ 意大利 的先賢祠”
建於1442年的聖十字聖殿位於 佛羅倫薩 老城牆外的聖十字廣場上,它是世界最大的方濟各會教堂,這是一座相當標準的天主教次級宗座聖殿,精準的建築結構為之後的 歐洲 天主教堂提供了建築藍本。此外,聖十字教堂又有“ 意大利 的先賢祠”之稱,這裡安葬了276位 托斯卡納 地區乃至 意大利 的名人,如伽利略、米開朗基羅、馬基維利亞、馬可尼等,另外還有詩人但丁的衣冠冢。
除了名人墓,聖十字教堂中還珍藏了許多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珍品, 比如 走廊右側第5根廊柱上多納泰羅的金色浮雕《聖母領報》;祈禱室里喬托的濕繪壁畫《聖弗朗西斯科的一生》等。
1)門票:8歐
2)開放時間:周一至周六9:30-17:30(17:00停止售票);周日及宗教節日14:00-17:30 (17:00停止售票);1月1日, 5月1日,12月25日及公共假日閉館
4\. 新聖母 瑪利亞 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Novella): 佛羅倫薩 第一座宗座教堂
新聖母 瑪利亞 教堂始建於13世紀後期,竣工於15世紀,但正立面的裝飾只完成了下半部,之所以冠之以“新”,是因為它建於9世紀聖母祈禱所的地基之上。作為 佛羅倫薩 第一座宗座教堂,有別於灰衣修士的聖十字大教堂,新聖母 瑪利亞 教堂是黑衣修士多明我教派的主要教堂。
文藝復興期間著名的天才建築師阿爾伯蒂設計了教堂黑色和白色 大理 石搭配的正立面,這種絕對對稱外觀和上方圓形彩窗的設計一直影響到後來巴 洛克 式和哥特式教堂的建築風格。教堂因藏有哥特式和文藝復興早期的壁畫而聞名,其中最精彩的莫過於畫家Masaccio運用數學比例手法創作的《三位一體》(位於朝北走廊半道上方),是世界最著名的教堂藝術之一。
1)門票:7.5歐
2)開放時間:4月-9月周一至周四9:00-19:00,周五11:00-19:30;10月-次年3月周一至周四9:00-17:30,周五11:00-17:30;7月-8月周六(包括宗教節日的前一天)9:00-18:30,周日及宗教節日12:00-18:30;9月-次年6月周六(包括宗教節日的前一天)9:00-17:30,周日及宗教節日13:00-17:30
3)購票網址: https://tickets.smn.it/en
4)Tips:教堂附近有兩家中餐館,其中一家叫 北京 飯店,據說已經開了四十多年,是 佛羅倫薩 的第一家中餐館,店主是 溫州 人。因為時間關係,我們沒去,味道不作評價,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去試試。
下圖就是從我們住的酒店看到的新聖母 瑪利亞 教堂側面。

托缽修會是13 世紀上半葉 羅馬 天主教會為與異端教派爭奪群眾而建立的天主教修道組織。他們採取行乞的修道制度,主張所謂的“清貧福音”,即要求人民安於貧困,忠於教皇;而入會原則很簡單,一個字以概之:窮。此類修會規定會士必須家貧,不置恆產,並以托缽乞食為生。
初創時此類修會只有4個,即多明我會、方濟各會、奧斯定會、 加爾 默羅會;15世紀後陸續增加到10個,即多明我會、方濟各會、奧斯定會、 加爾 默羅會、三一會 、梅塞德會(又名 諾拉 斯科會)、聖僕會、最小兄弟會、 聖約翰 醫護會和條頓會。這裡主要講講初期影響力較大的四大托缽修會,他們在 佛羅倫薩 都有自己的主要教堂,多明我會是新聖母 瑪利亞 教堂,方濟會是聖十字教堂,奧古斯丁會是聖靈教堂, 加爾 默羅會則是聖母聖衣教堂。
第一, 多明我會(Ordo Dominicanorum,又稱“道明會”、“佈道兄弟會”)。多明我會由 西班牙 貴族多明我創立於1215年的 法國 圖盧茲 ,1217年獲教宗洪諾留三世批准正式成立;1220年召開第一次全會,決定採取行乞修道制度,因會士均披黑色斗篷,又被稱為“黑衣修士”。多明我會在教皇和封建主支持下發展迅速,1221年時已在8個省區擁有60多座修道院,成為 西歐 教會中的一股巨大勢力。
多明我會以佈道為宗旨,著重勸化異教徒和排斥異端,主要在城市的中上階層傳教,至今 羅馬 教廷的信理部及教會最高法庭仍由其會士掌握著。該會所尊崇的《玫瑰經》是全世界天主教徒最普遍傳誦的一部經文,此外,他們不僅積極提倡會士參與社會活動,還熱心學術研究活動和大學的講學活動。
第二,方濟各會(Ordo Fratrum Minorum,又稱“小兄弟會”)。方濟各會由 意大利 人弗 蘭西 斯於1209年得教宗英諾森三世的批准成立,因其會士著灰色會服,故又稱“灰衣修士”。後來在教皇格列高利九世的領導下,形成了一整套修院制度;1221年制定第一部會規;1223年在教皇洪諾留三世支持下制定了第二部會規。此後,在教皇支持下,方濟各會獲得了大規模發展,取得了許多特權,成為教皇打壓異端、與世俗君主爭權奪利的可靠力量。
初創時,方濟各會也是提倡衣麻跣足,托缽行乞,但隨著教皇及世俗力量的介入,會規越來越鬆弛,他們在城市內建立住院,積聚大量錢財,由此導致會內紛爭不斷,最後分裂為守規派和住院派兩個支派。1257年住院派的著名經院哲學家波拿 文圖拉 當選為修會總會長,他主張修會應擁有自己的修院,追求神學真理遠比乞食和勞動更重要,從而徹底推翻了弗 蘭西 斯倡導的" 原始精神" ,使修會性質發生根本變化。1517年教皇利奧十世終於將方濟各會正式分為兩派,各自設有總會長和領導機構。
第三,奧斯定會(Augustinian Orders)。奧斯定會原為採用奧古斯丁會規的各隱修院的總稱,存在於 北非 ,388年成立於塔加斯得,起初並未形成統一的修會,但傳到 歐洲 後逐漸規範化和體系化。11世紀,教宗格列高利七世曾用此修會制度改革 意大利 北部、 法國 南部的隱修院;1256年,教宗 亞歷山大 四世將 意大利 隱修會眾聯合組成統一的奧斯定會,併在不久後放棄了隱修制度,正式成為當時的四大托缽修會之一。
該會直屬教皇領導,積極從事佈道、神學研究工作,特別註重對《聖經》和奧古斯丁著作的研究。13世紀中葉,奧斯定會得到迅速發展,會員達3萬餘人,修院2000餘所,散佈於 歐洲 各地,馬丁·路德就屬於該會;宗教改革時期,成員大減。
第四, 加爾 默羅會(Carmelites Order,又稱“聖衣會”、“迦密會”)。前身是由 意大利 人貝托爾德於12世紀中在 巴勒斯坦 加爾 默羅山創建的隱修院,約於13世紀時改為托缽修會,因其會士著白色會服,故又稱“白衣修士”。。會規要求會士安貧、守貞、服從、靜默、齋戒。14世紀末至15世紀初逐漸衰落,但16世紀重整復興,制訂了嚴格規戒,要求會士禱告、苦行、緘默 、與世隔絕。

“親愛的古老的 威尼斯 已經膚色暗淡,身形走樣,盛名漸遠,自尊不在,但是,就算她失去了一切,鮮明的特色依然奇跡般無損。”——亨利·詹姆斯

吃早餐的時候,餐廳里那面落地窗外朝霞微露的天空,看著頗具挑釁的意味,似乎在說:“嘿嘿,好天氣來了哦。”對此,我們除了傲嬌且不屑得說句“So what?”外,還能怎樣呢?
吃完早餐,我們便拖著行李往酒店對面的S.M.Novella火車站走去,趕八點多去 威尼斯 的火車。哎,要說不羡慕這會兒的天氣那絕對是假話,即便是天還沒亮透的此時此刻,新聖母 瑪利亞 教堂因為藍天的映襯,已經給人與昨 天全 然不同的感受了,更別說聖母百花大教堂了。不過有時候,留有遺憾,才會念念不忘,也許今天的這片晴空,便是佛羅倫薩向我們發出的邀請吧。



走出火車站,一股 水城 特有的咸濕味夾雜著嘈雜的人聲迎面撞來,頓時,充耳盈鼻的儘是“ 水城 滋味”,果然,這很 威尼斯 。回酒店寄存了行李後,也差不多中午了,於是我們便開始了“漫無目的、走哪兒算哪兒之旅”。

我們平日里所說的 威尼斯 ,比較狹義,僅指 意大利 行政規劃中 威尼斯 的一部分,即老城區,它只靠一條長堤與位於 意大利 大陸半島的另一半城區相連。


瞭解 威尼斯 最好的交通工具,我以為不是大運河上到處穿梭的水上巴士,甚至不是 威尼斯 的特色“貢多拉”,而是自己的雙腳——唯有親自踏遍那401座懸在“森林”之上的各式橋梁,方能真切地感受到這座“水上都市”的心跳和律動。
而位於我們酒店對面的赤足橋(Ponte degli Scalzi),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我們在 威尼斯 走過的第一座橋。作為 威尼斯 大運河上的四大橋梁之一,赤足橋的前身是一座 奧地利 鐵橋,後於1934年改建成現在通體灰白色的石拱橋模樣,它的名字源於橋北側的赤足教堂(Chiesa degli Scalzi),而赤足教堂的名號則來自於赤足的僧侶。赤足橋將橋北側的 威尼斯 聖塔露西亞火車站和橋南側的 羅馬 廣場公共汽車站串聯起來,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出行。
儘管此時的天空暗淡成了淺灰色,但岸邊鵝黃、淺粉、橙紅交錯的古老建築,橋下潺潺而過的翠綠河水,以及橋上或駐足或行走的形色路人,構成了一幅別樣的 水城 浮世繪。


而另一個節日,則是每年2月初到3月初舉行的為期兩周的 威尼斯 狂歡節。作為全球四大狂歡節之一, 威尼斯 狂歡節的首要看點必然是那些華麗奇異的面具。屆時,所有人都會戴上心儀的面具,裝扮成傳奇故事中的人物,涌到聖馬可廣場,游行狂歡。有人說,如今被游客“侵占”的 威尼斯 ,只有在狂歡節的時候,才重新屬於 威尼斯 人。
“一個人戴上面具,失去了身份,獲得的自由。”
關於佩戴面具這一習俗的起源,學術界尚無定論。據說在古時候,嗜賭的 歐洲 貴族為了隱藏自己的身份,會選擇戴面具。1162年, 威尼斯 人為慶祝戰勝 阿奎萊亞 封建城邦國,盛裝打扮,戴上面具,在街頭歡慶數日,這成為 威尼斯 狂歡節的起源。面具之下的人們,不再有身份、地位、性別、年齡的差別,人人平等,恣意狂歡。
漸漸地,人們在工作、外出的時候也喜歡戴上面具,這種風氣在18世紀發展到了頂峰,但也因此造成了社會階層的混亂,隨後, 威尼斯 政府不得不頒佈法令,禁止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戴面具,只能在某些特定的日子才能佩戴, 比如 狂歡節。
關於 威尼斯 面具的種類,大致分為狂歡節面具和即興藝術喜劇面具兩種,霸霸整理了幾個代表性的面具供大家參考,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瞄一瞄。

而此時,店內那位正在給空白麵具“上妝”的老爺爺,並沒有因為我們的出現而停下手頭的工作,僅僅抬頭給了我們一個友好而親切的微笑後,便又低頭沉浸在自己的藝術創作中去了。
在後來的閑聊 中方 才得知,小店後面還“隱藏”著製造面具的小作坊,典型的“前店後廠”經營模式。老爺爺一人守著“前店”,合伙人守著“後廠”,這一守便是四三十餘載。店內所有的面具都是兩人共同合作的純手工製品,因此每個都是獨一無二的。也許這裡的面具比不上機器生產的那般精細,但恰恰是這種不精細,賦予了它們無盡的生命力和無窮的人情味。此時,滿牆掛著的早已不僅僅只是面具,而是一份熱愛、兩顆匠心、三旬堅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