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izzle帶你玩小眾#一萬公里的念想,一萬種“意”想不到(意大利南北自駕十萬字超全攻略)


正如亨利·詹姆斯所言:“親愛的古老的 威尼斯 已經膚色暗淡,身形走樣,盛名漸遠,自尊不在,但是,就算她失去了一切,鮮明的特色依然奇跡般無損。”









“他們像我一樣,只是 威尼斯 的路人。”——阿諾·多米尼
既然如此,索性躺著冥想吧……反正今天的行程依舊鬆散。
早上九點多的 威尼斯 街頭,透著一股子涼意,難不成她也有起床氣?跟著導航小心翼翼地步行前往被BBC評為“世界上最美的書店”的漲潮書店(Libreria Acqua Alta)。而之所以小心翼翼,還能因為什麼,怪自己方向感差唄,畢竟我是跟著導航都會迷路的人。可即便我已經十分仔細地看地圖了,還是差點就錯過了書店,我不管,這得怪書店本身位置太過於隱蔽了——位於聖 瑪利亞 教堂旁邊的小巷子里。

店里密密麻麻地堆滿了各種 意大利 、 美國 的經典書籍,有年歲已久的二手書,有嶄新明艷的暢銷書,還有各種關於貓星人的小玩意兒。而所有圖書、工藝品的“家”,並不是尋常的書架或柜子,而是浴缸、橡皮筏、蓄水池及貢多拉,這也成了這家書店最大的特色。而喵星人就這麼傻乎乎、懶洋洋地坨在書海當中,將“庸俗的凡人”這幾個字寫滿在了清高的胖臉上。



“很多很多年之後,
當我變得很老很老,
說不動話,
也走不動路的時候,
我會讓我的兒孫們把我送回 威尼斯 ,
在聖馬可廣場的某個角落裡擺一把搖搖椅,
身邊是溫暖而水一樣透明的陽光,
頭頂上空有淡彩色羽毛的鴿群飛過。
我微笑,
我沉睡。
在我永不醒來的夢境中,
我會回到那些輝煌的年代,
看到那些金子一般的人群。
先是提香、貝利尼和喬爾喬涅,
接著是維瓦爾第和瓦格納,
拜倫、狄更斯、海明威,
還有透納和 羅斯 金。
他們像我一樣,
只是 威尼斯 的路人。
來了,又去了。
一如聖馬可廣場上空終年飛過的鴿群。”
【Tips】安利一家咖啡館,雖然我沒機會去,但碼上來給有需要的小伙伴。
聖馬可廣場上的弗羅 里昂 咖啡館(Caffe Florian),創立於1720年,是 威尼斯 最古老、最有名的咖啡館,至今仍保留著19世紀初期的模樣。在這家咖啡館里,還有因描繪 威尼斯 的景色而很有名的卡納雷托畫的從咖啡館里向外看的風景畫,現在從咖啡館看見的聖馬可教堂、鐘樓和當時幾乎沒有什麼改變,坐在這裡眺望廣場的風景,會讓人覺得時光停留在18世紀了。
聖馬可大教堂融合了東、西方的建築特色,整座教堂的平面呈現出 希腊 式的集中十字,是東 羅馬 後期的典型教堂形制,但五座圓頂仿自 土耳其 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教堂,結構上有著典型的拜占庭風格,正面的華麗裝飾則是源自巴 洛克 風格,這座將東方拜占庭藝術、古 羅馬 藝術、中世紀哥特式藝術和文藝復興藝術等流派融於一體的教堂,絕對是 威尼斯 建築藝術的經典之作。
教堂最著名是莫過於鋪天蓋地由黃金裝飾的 馬賽 克鑲嵌畫,以及黃金祭壇和金屋(Pala d'Oro)。進入教堂後,首先來到的就是前廳,從地板、牆壁到天花板,都是細緻的 馬賽 克鑲嵌畫,主題涵蓋十二使徒的佈道、基督受難、基督與先知以及聖人肖像等。這些鑲嵌畫都覆蓋著金箔,使整座教堂籠罩在金光閃閃,又被稱為“金色大教堂”。

珍寶館(Treasury)在十字架的右手邊,裡面裝有1204年從君士坦丁堡掠奪的寶貝,包括一個據說是耶穌戴的花冠上的一枚荊棘。
出了教堂後,旁邊有個寫有“Loggia dei Cavalli”的樓梯,可通往二樓的聖馬可博物館(St. Mark's Museum),裡面陳列著鍍金銅馬真品,在博物館的走廊上,可以俯瞰整個教堂內部;而外圍的陽臺則可以欣賞到整個聖馬可廣場及瀉湖的景緻,我們在這裡曬足了太陽,補足了鈣,當真是愜意、慵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