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與風景並重】色達、亞青寺、德格、玉樹、阿尼瑪卿、年保玉則——川西青南游記
羌碉,不知道現在裡面究竟藏了什麼 出了寨子繼續趕路,路邊民居。 馬爾康 地區的民居大多由片石壘砌而成,稱為碉房或寨房。房屋四方牆體由片石層層疊壓,並用黃泥勾縫,內直外收呈梯形,房屋有二至七層不等,四角上翹,牆棱十分銳利。除有弔廁的牆面外,各牆面都開有窗戶,房屋整體 方正 高聳。牆面上用石灰繪有天地、日月、星辰和圖騰等圖案。房屋底層為畜圈,第二層以上為人居用房,設有廚房、客廳、寢室等,最頂層向陽面為經堂,各層用獨木梯連接。這樣的樓層居住形式,體現了嘉絨藏族“神”、“人”、“畜”三界的思想。其建築多在背風向陽、土質堅實的高地上,依山勢擇險而居,以幾家或幾十家為村落,俗稱“寨子”。嘉絨民居的獨特風格,與周邊秀美壯麗的自然景觀渾然一體,給人以古樸、神奇、粗獷之美感。在嘉絨民居建築中,尤以沙爾宗的邛籠建築和草登代基村的青石板房屋引人註目。 用過午飯後,很快便穿行至 米亞羅 ,此時的 米亞羅 ,還沒有要變顏色的意思。“ 米亞羅 ”是藏語,意即“好耍的壩子”,地處岷江支流雜谷腦河谷地帶。“雜谷腦”也是藏語“吉祥”的意思。風景區內群山連綿,江河縱橫,風光宜人,尤其是當秋風乍起之時,風景區內沿雜谷腦河谷兩岸密林中的楓樹、槭樹、樺樹、鵝掌松、落葉松等漸次經霜,樹葉被染成為綺麗的鮮紅色和金黃色。這時候,萬山紅遍,層林盡染,3000平方公里的紅葉,如春花怒放,紅濤泛波,金黃流丹,三千里紅葉裝飾著三千里 江山 ,成為一大奇觀。 梭磨河大峽谷,“梭磨”藏語含義為“崗哨多”,又有“帝王之梳篦”之意,因梭磨土司官寨得名。瑰麗修長的梭磨河大峽谷自鷓鴣山腳刷馬路口至 馬爾康 縣白灣鄉熱足止,全長91公里,垂直高差890米。兩岸石壁俊俏,植被豐茂。梭磨河水浩浩蕩盪,從谷底奔流而過,猶如鷓鴣山山神手中舞動的彩帶,把眾多的美景串聯在一起起,景色宜人,美不勝收。梭磨河大峽谷有三大著名景觀:一是杜鵑如霞,二是秋林如屏,三是懸冰流珠。“春來採花,夏鋪綠,秋染紅葉,冬冰雪”是對梭磨河大峽谷四季風光最好的概括。
卓克基嘉絨藏族文化旅游景區位於 馬爾康 縣城東部梭磨河畔,距縣城8公里,海拔2700 米。整個景區背靠著山,前面臨河,景色秀麗。官寨門向西南,與西索民居隔水相望。
卓克基,嘉絨藏語意為“至高無上”,原卓克基土司駐地。 松崗直波八角碉群位於 馬爾康 縣城17公里的松崗鄉直波村,藏語意為“峽谷口上的官寨”,建於清乾隆年間,為松崗土司建,它被稱為片石建築的精華,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建築。碉樓為石木結構,整體由下向上漸內收呈台錐形。其中一座高43米高的八角碉樓,半個多世紀來,已經傾斜2.3米,經歷3次大地震而屹立不倒,被稱為 中國 版的“ 比薩 斜塔”。
直波碉樓有南北兩座,依山勢而建,南碉在村子裡面,而北碉則在村北山脊上。兩碉相距50 米左右。直波碉樓以本地豐富的石塊、片石為材料,用黃色的黏土與石塊錯落有序修建而成。兩座碉棱角分明,牆體平整。其外型均呈八角形,內呈圓形,整體由下往上漸內收成錐體形。材料由石塊和泥砌牆,內用木質樓梯上下,南碉共7層,北碉共6層。其中一座高31 米,如直刺藍天的無塵墨劍;另一座高28 米,如從空而落、玉筍刺空,各有一勢。兩碉對峙,可敵萬軍,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而雙碉內有暗道相通,碉底有井且儲存糧食可保數月不腐。蜿蜒的河水和公路匍匐在它們腳下,相對開闊的地勢使碉樓顯得特別的壯美。在歷經數次大地震,建築依然完好無損,相當結實。 一路經過 馬爾康 ,到底是 阿壩 首府所在地,相對繁華。我們未做停留,一路抵達觀音橋,結束一天行程。 馬爾康 ,藏語意為“酥油燈點亮的地方”,引申為“興旺發達之地”,因駐地有“ 馬爾康 寺”而得名。是以原嘉絨18土司中卓克基、松崗、黨壩、梭磨四個土司屬地為雛形建立起來的,亦稱“四土地區”。
晚上住觀音橋,司機四哥好喝酒,於是我們一路基本革命小酒天天醉,且醉且醒且珍惜。 D2,觀音橋寺-色達五明佛學院8點半早飯吃過,我們開始去觀音橋寺。 山腳下藏民用來煨桑的漂亮的算是佛塔麽,更像是一個凈瓶,這種第一次見。 晨霧中的觀音橋鎮。傳說中最大的轉經筒,不知道和 香格裡拉 的比,誰更大。 漫山的轉經筒 晨霧中的觀音橋鎮。傳說中最大的轉經筒,不知道和 香格裡拉 的比,誰更大。 漫山的轉經筒 上觀音橋的路很好,但是很窄,一個車壞在路上,四哥很熱情下去幫著修。我們下車溜達走,山路轉角處的瑪尼石。 上觀音橋的路很好,但是很窄,一個車壞在路上,四哥很熱情下去幫著修。我們下車溜達走,山路轉角處的瑪尼石。 盤山 路 車修好,很快就上山了,觀音橋我們來了。 大殿下方的吉祥 八寶我們在喇嘛指引下就走到了撒 龍達 處 金鹿聽經 十點半,集合出發,奔 色達 。路邊半山的房子、經幡。 十點半,集合出發,奔 色達 。 田地里勞作的孩子
卓克基嘉絨藏族文化旅游景區位於 馬爾康 縣城東部梭磨河畔,距縣城8公里,海拔2700 米。整個景區背靠著山,前面臨河,景色秀麗。官寨門向西南,與西索民居隔水相望。
卓克基,嘉絨藏語意為“至高無上”,原卓克基土司駐地。 松崗直波八角碉群位於 馬爾康 縣城17公里的松崗鄉直波村,藏語意為“峽谷口上的官寨”,建於清乾隆年間,為松崗土司建,它被稱為片石建築的精華,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建築。碉樓為石木結構,整體由下向上漸內收呈台錐形。其中一座高43米高的八角碉樓,半個多世紀來,已經傾斜2.3米,經歷3次大地震而屹立不倒,被稱為 中國 版的“ 比薩 斜塔”。
直波碉樓有南北兩座,依山勢而建,南碉在村子裡面,而北碉則在村北山脊上。兩碉相距50 米左右。直波碉樓以本地豐富的石塊、片石為材料,用黃色的黏土與石塊錯落有序修建而成。兩座碉棱角分明,牆體平整。其外型均呈八角形,內呈圓形,整體由下往上漸內收成錐體形。材料由石塊和泥砌牆,內用木質樓梯上下,南碉共7層,北碉共6層。其中一座高31 米,如直刺藍天的無塵墨劍;另一座高28 米,如從空而落、玉筍刺空,各有一勢。兩碉對峙,可敵萬軍,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而雙碉內有暗道相通,碉底有井且儲存糧食可保數月不腐。蜿蜒的河水和公路匍匐在它們腳下,相對開闊的地勢使碉樓顯得特別的壯美。在歷經數次大地震,建築依然完好無損,相當結實。 一路經過 馬爾康 ,到底是 阿壩 首府所在地,相對繁華。我們未做停留,一路抵達觀音橋,結束一天行程。 馬爾康 ,藏語意為“酥油燈點亮的地方”,引申為“興旺發達之地”,因駐地有“ 馬爾康 寺”而得名。是以原嘉絨18土司中卓克基、松崗、黨壩、梭磨四個土司屬地為雛形建立起來的,亦稱“四土地區”。
晚上住觀音橋,司機四哥好喝酒,於是我們一路基本革命小酒天天醉,且醉且醒且珍惜。 D2,觀音橋寺-色達五明佛學院8點半早飯吃過,我們開始去觀音橋寺。 山腳下藏民用來煨桑的漂亮的算是佛塔麽,更像是一個凈瓶,這種第一次見。 晨霧中的觀音橋鎮。傳說中最大的轉經筒,不知道和 香格裡拉 的比,誰更大。 漫山的轉經筒 晨霧中的觀音橋鎮。傳說中最大的轉經筒,不知道和 香格裡拉 的比,誰更大。 漫山的轉經筒 上觀音橋的路很好,但是很窄,一個車壞在路上,四哥很熱情下去幫著修。我們下車溜達走,山路轉角處的瑪尼石。 上觀音橋的路很好,但是很窄,一個車壞在路上,四哥很熱情下去幫著修。我們下車溜達走,山路轉角處的瑪尼石。 盤山 路 車修好,很快就上山了,觀音橋我們來了。 大殿下方的吉祥 八寶我們在喇嘛指引下就走到了撒 龍達 處 金鹿聽經 十點半,集合出發,奔 色達 。路邊半山的房子、經幡。 十點半,集合出發,奔 色達 。 田地里勞作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