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與風景並重】色達、亞青寺、德格、玉樹、阿尼瑪卿、年保玉則——川西青南游記
因為一路持續海拔都在4500左右徘徊,到達4824的巴顏喀拉山,絲毫沒有感覺到爬山。
巴顏喀拉山舊稱巴顏喀喇山, 蒙古 語意為“富饒的青色的山”。巴顏喀拉山藏語叫“職權瑪 尼木 占木松”,即祖山的意思。地勢高聳,群山起伏,雄嶺連綿,景象恢宏。它是龐大的 昆侖山 脈南支的一部分,走向為 西北 \----東南,向西為 可可西里 山脈,向東與 四川 的岷山、 邛崍 山相望。
巴顏喀拉山脈是 青海 省境內長江與 黃河 的分水嶺,主峰位於 瑪多 縣西南、巴顏喀拉山口 西北 ,藏語名為勒那冬日,海拔5266米。 黃河 發源於山脈西段海拔5202米的雅拉達澤山以東的約古宗列盆地。山地海拔多在5000米以下,約古宗列盆地及黃 河源 區的海拔在4500米左右。山勢和緩,山前遍佈大小沼澤和湖泊,其中著名者為星宿海、扎陵湖和鄂陵湖。北麓的約古宗列渠是黃 河源 頭所在,南麓是長江北源所在。 車行間,路邊開始出現雪山。 路上唯一一次看見藏野驢,而且還很大的一片。 近水遠山皆有情 馬路對面出現了一大片紅草地,四哥帶我們猛衝向前 路上經過星星海,也就是天龍八部裡面的星宿海。 五點半到達 瑪多 ,海拔4300,住的糧油賓館,很貴300,因為電都是自發,雖然是標間,但是不能洗澡,不能自己燒開水,唯一的好處就是有暖氣,晚上洗的襪子什麼的,一夜都可以幹了。
瑪多 ,藏語里的意思即為“黃 河源 頭”,歷史上是由內地進入 西藏 的一個驛站,也是一個古渡口。 瑪多 是 黃河 上游第一個縣城,人口稀少,海拔4300米,也是我們此行路上差不多最高一晚上的住宿。
有同伴和勇哥有些感冒,讓大家多少有點擔心後面的雪山之行。 D9,瑪多-兩湖一碑-瑪多-下大武八點集合,去兩湖一碑,之前師傅說路很爛,都是搓板,事實證明,進景區後,有些許搓板,總體比想象中好走的多。
進兩湖一碑,師傅和售票人員聊了會兒,節約了一些門票,500元搞定兩車人,這要是我們此行第二個收門票的地方。
九點到達鄂陵湖邊,煙波浩渺。 鄂陵湖是 黃河 上游的大型高原 淡水 湖,又稱鄂靈海,古稱柏海,藏語稱錯鄂朗,意為藍色長湖,位於 中國 青海 省 瑪多 縣西部的凹地內,西距扎陵湖15公里,與扎陵湖並稱為“黃 河源 頭的姊妹湖”。鄂陵湖形如金鐘,東西窄、南北長,鄂陵湖與扎陵湖由一天然堤相隔,形似蝴蝶。湖面海拔4272米,南北長約32.3公里,東西寬約31.6公里,湖面面積61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7.6米,湖心偏北處最深達30.7米,蓄水量107億立方米。 黃河 流經兩湖間的巴顏朗瑪山時形成峽谷,長約300米,峽谷以 東至 湖濱是廣闊的沼澤。 黃河 自西南流入, 東北 流出,因進湖泥沙較少,湖水呈青藍色。湖中盛產冷水性無鱗魚類,湖心的小島候鳥群集,形成青藏高原上的另一鳥島。湖四周是亞高山草甸,是 青海 的重要牧場。 鄂陵湖煙波浩淼,波瀾壯闊。上午,湖面風平浪靜,纖蘿不動;下午常常天氣劇變,大風驟起,平靜的湖面波濤洶涌,浪花拍岸。有時,還會出現天昏地暗的景象,一會兒象連片的黑色藏帳,旌旗獵獵,人聲鼎沸,據說,這是當年吐蕃松贊干布在此迎候 文成 公主時的盛大場面;一會兒又變成點點白色的風帳,由遠而近,景象極為壯觀。 漂亮的湖岸線 繼續前行,到一高坡處,大家跑下車,一路撒歡而去。 半小時後,才陸續聚齊,估計兩司機師傅在琢磨,這些人咋這麼沒看啥都是風景啊。
近十一點到達牛頭碑。 瑪多 於1988年9月修建了“華夏之魂 河源 牛頭碑”,碑體總重5.1噸,純銅鑄造,已故十世班禪大師和胡耀邦同志分別為紀念碑題寫了藏漢文“黃 河源 頭”字樣。牛頭碑建在位於 瑪多 縣境內措日尕則山的頂峰,海拔4610米,碑身高3米,碑座高2米,均用銅版鑄模鑲嵌,碑式別緻,字體雄渾,象徵著中華民族歷經滄桑的悠久歷史和勤勞朴實的品格。紀念碑選擇了原始圖騰神聖的崇拜物——牛,以其角粗獷、堅韌、有力的造型,概括了我們偉大而堅強的民族精神,使人油然產生一種無與倫比的強烈凝聚力和向心力。
依偎在古樸、雄渾、粗獷的牛頭紀念碑圍欄旁,那披銀掛甲的巴顏喀拉山遙遙在望,高聳入雲,皚皚雪山下,草原碧綠如洗。那撒滿山岡、湖畔的牛羊,安然游動;黑白相間的帳篷點綴在綠絨毯上,似扁擔,如蘑菇,青煙繚繞,牧笛悠悠。這優美恬淡的絕艷風景,使人樂而忘返,回味無窮,頓生心蕩神馳之感。 半山的羊群 回到停車場,很多凹陷處,還有積雪。 扎陵湖和鄂陵湖,位於黃 河源 頭的 瑪多 縣境內,距 瑪多 縣城約40多公里,是黃 河源 頭兩個最大的高原 淡水 湖泊,素有“黃 河源 頭姊妹湖”之稱。 黃河 從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和約古宗列曲發源後,經星宿海和 瑪曲 河(又名孔雀河),首先註入扎陵湖。扎陵湖東西長,南北窄,酷似一隻美麗的大貝殼,鑲嵌在 黃河 上,湖的面積達52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約9米,蓄水量為46億立方米。扎陵湖水色碧澄發亮,湖心偏南是 黃河 的主流線,看上去,仿佛是一條寬寬的乳黃色的帶子,將湖面分成兩半,其中一半清澈碧綠,另一半微微發白,所以叫“白色的長湖”。扎陵湖的西南角,距 黃河 入湖處不遠,有3個面積1至2平方公里的小島,島上棲息著大量水鳥,所以又稱“鳥島”。這裡的鳥大都是候鳥,每年春天,數以萬計的大雁、魚歐等鳥類從 印度 半島飛到這裡繁衍生息。
黃河 在扎陵湖經過一番迴旋之後,在巴顏郎瑪 山南 面,進入一條300多米寬的很長的河谷,河水在這裡分成九股道,散亂地穿過峽谷,流入鄂陵湖。 兩湖一碑總體來說一般,中午返回 瑪多 用餐,還在糧油賓館吃的。下午兩點出發,到達花石峽都是國道,從花石峽開始,我們折轉90度,一路向東都是土路了開始。經38公里土路到達下 大武 。沿途看見的雪山,應該都屬於阿尼瑪卿範疇。 到達下 大武 之前,我們心中也在打鼓,到底能住麽,畢竟這是一個鄉,而藏區的鄉很多還沒繁華地區一個村大,條件有限,之前也沒好的經驗可以借鑒。剛進下 大武 ,就看見路邊有板房,我們稍微安心一點,不管條件好不好,還是能住的,問了價格30一個床位。
於是想再找找看,問了修路的一個項目人員,還好他是漢族的,給我們說有個幸福招待所,在鄉裡面。一路問過去,藏民相當熱情,竟然騎著摩托車就把我帶到了幸福賓館,看了一下,獨立院落,雖然很簡陋,但是安全,有水,晚上有太陽能發電,關鍵是磚房,相對暖和多了。
感謝這個幸福賓館,給了我們超過預期的夜晚。
鄉上還有飯館,也比想象的好的多,尤其是老闆的醬牛肉,相當有味道,吃過晚飯訂了早飯,鄉村夜晚無所事事,七點四十就上床睡了。
巴顏喀拉山舊稱巴顏喀喇山, 蒙古 語意為“富饒的青色的山”。巴顏喀拉山藏語叫“職權瑪 尼木 占木松”,即祖山的意思。地勢高聳,群山起伏,雄嶺連綿,景象恢宏。它是龐大的 昆侖山 脈南支的一部分,走向為 西北 \----東南,向西為 可可西里 山脈,向東與 四川 的岷山、 邛崍 山相望。
巴顏喀拉山脈是 青海 省境內長江與 黃河 的分水嶺,主峰位於 瑪多 縣西南、巴顏喀拉山口 西北 ,藏語名為勒那冬日,海拔5266米。 黃河 發源於山脈西段海拔5202米的雅拉達澤山以東的約古宗列盆地。山地海拔多在5000米以下,約古宗列盆地及黃 河源 區的海拔在4500米左右。山勢和緩,山前遍佈大小沼澤和湖泊,其中著名者為星宿海、扎陵湖和鄂陵湖。北麓的約古宗列渠是黃 河源 頭所在,南麓是長江北源所在。 車行間,路邊開始出現雪山。 路上唯一一次看見藏野驢,而且還很大的一片。 近水遠山皆有情 馬路對面出現了一大片紅草地,四哥帶我們猛衝向前 路上經過星星海,也就是天龍八部裡面的星宿海。 五點半到達 瑪多 ,海拔4300,住的糧油賓館,很貴300,因為電都是自發,雖然是標間,但是不能洗澡,不能自己燒開水,唯一的好處就是有暖氣,晚上洗的襪子什麼的,一夜都可以幹了。
瑪多 ,藏語里的意思即為“黃 河源 頭”,歷史上是由內地進入 西藏 的一個驛站,也是一個古渡口。 瑪多 是 黃河 上游第一個縣城,人口稀少,海拔4300米,也是我們此行路上差不多最高一晚上的住宿。
有同伴和勇哥有些感冒,讓大家多少有點擔心後面的雪山之行。 D9,瑪多-兩湖一碑-瑪多-下大武八點集合,去兩湖一碑,之前師傅說路很爛,都是搓板,事實證明,進景區後,有些許搓板,總體比想象中好走的多。
進兩湖一碑,師傅和售票人員聊了會兒,節約了一些門票,500元搞定兩車人,這要是我們此行第二個收門票的地方。
九點到達鄂陵湖邊,煙波浩渺。 鄂陵湖是 黃河 上游的大型高原 淡水 湖,又稱鄂靈海,古稱柏海,藏語稱錯鄂朗,意為藍色長湖,位於 中國 青海 省 瑪多 縣西部的凹地內,西距扎陵湖15公里,與扎陵湖並稱為“黃 河源 頭的姊妹湖”。鄂陵湖形如金鐘,東西窄、南北長,鄂陵湖與扎陵湖由一天然堤相隔,形似蝴蝶。湖面海拔4272米,南北長約32.3公里,東西寬約31.6公里,湖面面積61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7.6米,湖心偏北處最深達30.7米,蓄水量107億立方米。 黃河 流經兩湖間的巴顏朗瑪山時形成峽谷,長約300米,峽谷以 東至 湖濱是廣闊的沼澤。 黃河 自西南流入, 東北 流出,因進湖泥沙較少,湖水呈青藍色。湖中盛產冷水性無鱗魚類,湖心的小島候鳥群集,形成青藏高原上的另一鳥島。湖四周是亞高山草甸,是 青海 的重要牧場。 鄂陵湖煙波浩淼,波瀾壯闊。上午,湖面風平浪靜,纖蘿不動;下午常常天氣劇變,大風驟起,平靜的湖面波濤洶涌,浪花拍岸。有時,還會出現天昏地暗的景象,一會兒象連片的黑色藏帳,旌旗獵獵,人聲鼎沸,據說,這是當年吐蕃松贊干布在此迎候 文成 公主時的盛大場面;一會兒又變成點點白色的風帳,由遠而近,景象極為壯觀。 漂亮的湖岸線 繼續前行,到一高坡處,大家跑下車,一路撒歡而去。 半小時後,才陸續聚齊,估計兩司機師傅在琢磨,這些人咋這麼沒看啥都是風景啊。
近十一點到達牛頭碑。 瑪多 於1988年9月修建了“華夏之魂 河源 牛頭碑”,碑體總重5.1噸,純銅鑄造,已故十世班禪大師和胡耀邦同志分別為紀念碑題寫了藏漢文“黃 河源 頭”字樣。牛頭碑建在位於 瑪多 縣境內措日尕則山的頂峰,海拔4610米,碑身高3米,碑座高2米,均用銅版鑄模鑲嵌,碑式別緻,字體雄渾,象徵著中華民族歷經滄桑的悠久歷史和勤勞朴實的品格。紀念碑選擇了原始圖騰神聖的崇拜物——牛,以其角粗獷、堅韌、有力的造型,概括了我們偉大而堅強的民族精神,使人油然產生一種無與倫比的強烈凝聚力和向心力。
依偎在古樸、雄渾、粗獷的牛頭紀念碑圍欄旁,那披銀掛甲的巴顏喀拉山遙遙在望,高聳入雲,皚皚雪山下,草原碧綠如洗。那撒滿山岡、湖畔的牛羊,安然游動;黑白相間的帳篷點綴在綠絨毯上,似扁擔,如蘑菇,青煙繚繞,牧笛悠悠。這優美恬淡的絕艷風景,使人樂而忘返,回味無窮,頓生心蕩神馳之感。 半山的羊群 回到停車場,很多凹陷處,還有積雪。 扎陵湖和鄂陵湖,位於黃 河源 頭的 瑪多 縣境內,距 瑪多 縣城約40多公里,是黃 河源 頭兩個最大的高原 淡水 湖泊,素有“黃 河源 頭姊妹湖”之稱。 黃河 從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和約古宗列曲發源後,經星宿海和 瑪曲 河(又名孔雀河),首先註入扎陵湖。扎陵湖東西長,南北窄,酷似一隻美麗的大貝殼,鑲嵌在 黃河 上,湖的面積達52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約9米,蓄水量為46億立方米。扎陵湖水色碧澄發亮,湖心偏南是 黃河 的主流線,看上去,仿佛是一條寬寬的乳黃色的帶子,將湖面分成兩半,其中一半清澈碧綠,另一半微微發白,所以叫“白色的長湖”。扎陵湖的西南角,距 黃河 入湖處不遠,有3個面積1至2平方公里的小島,島上棲息著大量水鳥,所以又稱“鳥島”。這裡的鳥大都是候鳥,每年春天,數以萬計的大雁、魚歐等鳥類從 印度 半島飛到這裡繁衍生息。
黃河 在扎陵湖經過一番迴旋之後,在巴顏郎瑪 山南 面,進入一條300多米寬的很長的河谷,河水在這裡分成九股道,散亂地穿過峽谷,流入鄂陵湖。 兩湖一碑總體來說一般,中午返回 瑪多 用餐,還在糧油賓館吃的。下午兩點出發,到達花石峽都是國道,從花石峽開始,我們折轉90度,一路向東都是土路了開始。經38公里土路到達下 大武 。沿途看見的雪山,應該都屬於阿尼瑪卿範疇。 到達下 大武 之前,我們心中也在打鼓,到底能住麽,畢竟這是一個鄉,而藏區的鄉很多還沒繁華地區一個村大,條件有限,之前也沒好的經驗可以借鑒。剛進下 大武 ,就看見路邊有板房,我們稍微安心一點,不管條件好不好,還是能住的,問了價格30一個床位。
於是想再找找看,問了修路的一個項目人員,還好他是漢族的,給我們說有個幸福招待所,在鄉裡面。一路問過去,藏民相當熱情,竟然騎著摩托車就把我帶到了幸福賓館,看了一下,獨立院落,雖然很簡陋,但是安全,有水,晚上有太陽能發電,關鍵是磚房,相對暖和多了。
感謝這個幸福賓館,給了我們超過預期的夜晚。
鄉上還有飯館,也比想象的好的多,尤其是老闆的醬牛肉,相當有味道,吃過晚飯訂了早飯,鄉村夜晚無所事事,七點四十就上床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