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騎行】緬甸摩托日記,這是一個未曾到過的緬甸。
↑紅山葡萄酒莊園 總之,心情就像坐過山車,但同時,也如這紅山日落一般美。 散漫在茵萊湖的暴雨時光。三年前的凌晨,在鬧鐘悅耳的叫聲中,我眯眼醒來,和同宿舍的 德國 人斯奮諾一起前往娘瑞碼頭,在那與另外兩個 愛爾蘭 伙伴相約,幾個人一起包船欣賞 茵萊湖 的日出。 ↑茵萊湖 (天微亮的 茵萊湖 ,此時擔心被“群毆”) ↑茵萊湖 (天色漸漸微亮,只有少量的燈光坐落於此時的夜色之中)
而今年,我依然是在鬧鐘悅耳的叫聲中醒來,但卻是頂著吵醒同房間幾人的壓力畏畏縮縮醒來,且隻身一人前往日出拍攝點拍攝 茵萊湖 的日出。青旅很貼心,入住時就給了我一張騎行地圖,我很放心,跟著騎行地圖的指引來到了 茵萊湖 東側的日出點。 ↑茵萊湖 (雲彩隨著時間而涌動,清晰可見的層次感~) ↑茵萊湖 (如此場景配上一首“往後餘生”,想必那是如此地浪漫~) ↑茵萊湖 (於是,我再次進行幻想,幻想我帶著心愛的她一起觀看如此良辰美景) ↑茵萊湖 (只可惜,依舊一個人旅行~)
這一路黑漆漆,就我一輛摩托車在夜色中行駛,偶爾前面有一輛車我還懷疑會不會來個 緬甸 版的都市傳說,凌晨的夜色安靜得讓我感覺害怕。 ↑茵萊湖 (支起運動相機,拍段小視頻~) ↑茵萊湖 (發到朋友圈,因為太早卻無人點贊)
一邊感嘆自己起得有些早了,一邊想念三年前我們一群人在同樣的夜色中前往碼頭的場景,當時還能在半路看到狗群群毆,而這次,隻身一人置身於 茵萊湖 湖畔夜色下的我卻害怕被野狗們群毆。 ↑茵萊湖 觀日出的點是在 茵萊湖 的東岸,是一個位於半山腰處寺廟,寺廟上有一個很大的平臺,放眼望去正好能望到 茵萊湖 的北面,但是距離 茵萊湖 還是有著很長一段的距離。 ↑茵萊湖 (觀景台正好遙望 茵萊湖 北部~) ↑茵萊湖 (三年前曾在湖中央欣賞到 茵萊湖 的壯美日出,和他們一群人~) ↑茵萊湖 (三年後卻是在遠處苦等 茵萊湖 這等不到的日出~)
天色朦朦微亮, 茵萊湖 的日出將至,同時之前那種害怕的感覺漸漸消失,雖然是多雲,但好在雲層的層次感依舊,而且流動感很強烈,非常適合拍攝慢門及延時攝影。 ↑茵萊湖 (因為只有風景,缺少人文和其他點綴,所以整體拍攝條件不及三年前在湖面拍攝。) ↑茵萊湖 (頃刻間,一束光透著厚厚的雲層落入 茵萊湖 的大地。) ↑茵萊湖 (頓時明白,這可是期待已久的“丁達爾效應”) ↑茵萊湖 (立刻舉起相機,對此一頓拍之,生怕錯過每一處細節) ↑茵萊湖 (記得以前曾經聽一位“大師”說過,風光攝影的精髓就是用每一秒的光線拍出不同的效果) ↑茵萊湖 (一直跟著這位大師所說的進行嘗試,最後才發現,還不如後期來得快) ↑茵萊湖 (好在厚厚的雲層也使得這束光線千變萬化~) ↑茵萊湖 (的確沒有放過每一秒,捕捉每一秒的場景) ↑茵萊湖 (但是堅信“攝影是減法”的自己,到後來修圖時才發現) ↑茵萊湖 (我真的缺個長焦頭!)
畢竟在 茵萊湖 ,大片都是出自那些湖面上的“演員”,就是那種看你過來了立馬划船到你面前擺幾個沿用多年的擺拍姿勢,拍完後伸手要小費,然後繼續裝模作樣的打魚。 ↑茵萊湖 (上圖為三年前拍攝的“演員”,也沒那麼原始)
沿用多年的打魚方式早已變成吸引游客的工具,套路都很熟悉,他們比很多人都明白~ ↑茵萊湖 拍完日出眼看距離青旅的早餐供應還有近一個小時的時間,乾脆沿著這條小路繼續往南騎。地圖顯示這條 茵萊湖 東畔的小路不會連通任何的主幹道,也就是繼續往南騎將會騎至道路的盡頭,同時也是 茵萊湖 東麓的盡頭。 ↑撣邦 (環湖小路上,偶遇一群準備去上課的學生) ↑撣邦 (騎著自行車,臉上寫滿了含羞)
地圖上看這路基本緊貼湖面而行,本以為是一條沿湖小道,可實際一騎才發現這條路最靠近湖畔的位置都離湖畔隔了整整一個小村莊的距離,而且還不通路。之後在那個範圍找了幾條林間小道的爛路,但也始終沒能繞到湖畔。也罷,騎了一會兒坑坑窪窪的林間小道小玩了一下越野,著實過了一把越野癮。 ↑撣邦 (她們每一位,都很含羞~) ↑撣邦 (特別是在鏡頭下,所以,也不好意思跟著拍) ↑撣邦 (任憑她們蹬著比人還高的自行車,從相機旁匆匆而過)
擰回娘瑞的返程路上,順帶路過一個河道旁的本地市場,相比三年前被船夫拉去,滿是針對外國游客賣各種紀念品的水上市場而言,這個本地市場似乎更為本地化一些。
而今年,我依然是在鬧鐘悅耳的叫聲中醒來,但卻是頂著吵醒同房間幾人的壓力畏畏縮縮醒來,且隻身一人前往日出拍攝點拍攝 茵萊湖 的日出。青旅很貼心,入住時就給了我一張騎行地圖,我很放心,跟著騎行地圖的指引來到了 茵萊湖 東側的日出點。 ↑茵萊湖 (雲彩隨著時間而涌動,清晰可見的層次感~) ↑茵萊湖 (如此場景配上一首“往後餘生”,想必那是如此地浪漫~) ↑茵萊湖 (於是,我再次進行幻想,幻想我帶著心愛的她一起觀看如此良辰美景) ↑茵萊湖 (只可惜,依舊一個人旅行~)
這一路黑漆漆,就我一輛摩托車在夜色中行駛,偶爾前面有一輛車我還懷疑會不會來個 緬甸 版的都市傳說,凌晨的夜色安靜得讓我感覺害怕。 ↑茵萊湖 (支起運動相機,拍段小視頻~) ↑茵萊湖 (發到朋友圈,因為太早卻無人點贊)
一邊感嘆自己起得有些早了,一邊想念三年前我們一群人在同樣的夜色中前往碼頭的場景,當時還能在半路看到狗群群毆,而這次,隻身一人置身於 茵萊湖 湖畔夜色下的我卻害怕被野狗們群毆。 ↑茵萊湖 觀日出的點是在 茵萊湖 的東岸,是一個位於半山腰處寺廟,寺廟上有一個很大的平臺,放眼望去正好能望到 茵萊湖 的北面,但是距離 茵萊湖 還是有著很長一段的距離。 ↑茵萊湖 (觀景台正好遙望 茵萊湖 北部~) ↑茵萊湖 (三年前曾在湖中央欣賞到 茵萊湖 的壯美日出,和他們一群人~) ↑茵萊湖 (三年後卻是在遠處苦等 茵萊湖 這等不到的日出~)
天色朦朦微亮, 茵萊湖 的日出將至,同時之前那種害怕的感覺漸漸消失,雖然是多雲,但好在雲層的層次感依舊,而且流動感很強烈,非常適合拍攝慢門及延時攝影。 ↑茵萊湖 (因為只有風景,缺少人文和其他點綴,所以整體拍攝條件不及三年前在湖面拍攝。) ↑茵萊湖 (頃刻間,一束光透著厚厚的雲層落入 茵萊湖 的大地。) ↑茵萊湖 (頓時明白,這可是期待已久的“丁達爾效應”) ↑茵萊湖 (立刻舉起相機,對此一頓拍之,生怕錯過每一處細節) ↑茵萊湖 (記得以前曾經聽一位“大師”說過,風光攝影的精髓就是用每一秒的光線拍出不同的效果) ↑茵萊湖 (一直跟著這位大師所說的進行嘗試,最後才發現,還不如後期來得快) ↑茵萊湖 (好在厚厚的雲層也使得這束光線千變萬化~) ↑茵萊湖 (的確沒有放過每一秒,捕捉每一秒的場景) ↑茵萊湖 (但是堅信“攝影是減法”的自己,到後來修圖時才發現) ↑茵萊湖 (我真的缺個長焦頭!)
畢竟在 茵萊湖 ,大片都是出自那些湖面上的“演員”,就是那種看你過來了立馬划船到你面前擺幾個沿用多年的擺拍姿勢,拍完後伸手要小費,然後繼續裝模作樣的打魚。 ↑茵萊湖 (上圖為三年前拍攝的“演員”,也沒那麼原始)
沿用多年的打魚方式早已變成吸引游客的工具,套路都很熟悉,他們比很多人都明白~ ↑茵萊湖 拍完日出眼看距離青旅的早餐供應還有近一個小時的時間,乾脆沿著這條小路繼續往南騎。地圖顯示這條 茵萊湖 東畔的小路不會連通任何的主幹道,也就是繼續往南騎將會騎至道路的盡頭,同時也是 茵萊湖 東麓的盡頭。 ↑撣邦 (環湖小路上,偶遇一群準備去上課的學生) ↑撣邦 (騎著自行車,臉上寫滿了含羞)
地圖上看這路基本緊貼湖面而行,本以為是一條沿湖小道,可實際一騎才發現這條路最靠近湖畔的位置都離湖畔隔了整整一個小村莊的距離,而且還不通路。之後在那個範圍找了幾條林間小道的爛路,但也始終沒能繞到湖畔。也罷,騎了一會兒坑坑窪窪的林間小道小玩了一下越野,著實過了一把越野癮。 ↑撣邦 (她們每一位,都很含羞~) ↑撣邦 (特別是在鏡頭下,所以,也不好意思跟著拍) ↑撣邦 (任憑她們蹬著比人還高的自行車,從相機旁匆匆而過)
擰回娘瑞的返程路上,順帶路過一個河道旁的本地市場,相比三年前被船夫拉去,滿是針對外國游客賣各種紀念品的水上市場而言,這個本地市場似乎更為本地化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