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騎行】緬甸摩托日記,這是一個未曾到過的緬甸。
↑茵萊湖 騎到沿湖東路的盡頭需要近一個小時,而且還是不停不休息的騎,路上風景基本千篇一律,中間除了路過一家索菲特和一家諾富特以外,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夠吸引我多看幾眼。我跟著地圖,繞進了沿湖東路湖邊的一個小鎮,小鎮很雜亂,湖畔邊也滿是生活垃圾,一頭體型特大的種豬還繞著湖邊到處亂竄。最主要的是這裡竟然無法欣賞到 茵萊湖 的日落,朝西的方向被一排排不通路的房屋擋住了視野,這個,您能受得了嗎? ↑茵萊湖 (攝於度假酒店觀景台,開船路過的漁民)
我都下定了決心,冒著夜騎和雨騎的風險,且堅持擰了足足一個小時才擰到此地,就給我看這個?於是,隨手拍了幾張照片後,便馬上騎著車,風一般地逃離這個失望的小鎮。 ↑茵萊湖 ( 茵萊湖 湖畔,拍攝於度假酒店觀景平臺) ↑茵萊湖 天色漸淡,而回去的路卻一半都還未騎到,夜騎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好就好在這裡是農村,車輛沒有 曼德勒 那麼複雜,我也只能以此 來安 慰即將夜騎的自己。隨著日落而至,天邊披上一套深藍色且如行雲流水般的外套,看上去壯美無暇,但同時也帶來又一場大雨。是的,我即將穿著背心,在無任何防水裝備的情況下進行夜騎+雨騎,真夠艹蛋,同時也感謝下幾個小時前決心騎完沿湖東路的自己。 ↑茵萊湖 雨下得比想象中大很多,大到一些本地人都把摩托車停靠在路邊,不願繼續騎。豆大般的雨水打在身上如碎石一般,比較疼,我懷戀平日不屑一顧的衝鋒衣褲一百八十遍,同時納悶為什麼要穿一件背心來騎行?雨是越下越大,完全沒有要停歇的意思,我卻是在全身濕透,打著寒顫,忍著雨打的疼痛,艱難地擰著油門以20公里/小時的時速前行,還要時刻留意路況信息,畢竟暴雨下的能見度很低。當時真的有想棄車的想法,就是把車丟在路旁,不顧一切的那種想法,最後卻還是堅持慢慢地騎,心裡想著總能騎到,雨也總會停的。 ↑茵萊湖 (沿湖公路盡頭拐角處的小鎮,看不到日落的湖畔,讓人倍感失望)
的確,雨還真不下了,在我快到娘瑞的時候。沒了暴雨,路面能見度漸漸清晰,氣溫漸漸舒適,遠處的天際呈現一片紫色,一片雨後的清新感呼面而來,沒想到夜騎也能如此浪漫。甚至,刻意降低了已經很低的速度,想再晚點到達娘瑞,多享受一下雨後的清新。但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在暴雨且低能見度很低的情況下,已經不具備安全的騎行條件,我卻還一股勁的繼續雨騎,實在是一種很錯誤的做法。結合 茵萊湖 多變天氣,且雨也不會一直下的情況,正確的做法應是像當地人一樣停靠在路邊,待雨停後再繼續騎行,而不是像我這樣冒著危險繼續雨騎。 ↑茵萊湖 (沿湖東路回娘瑞的路上,遇見一位放牛的本地人,對手中的相機非常感興趣)
像灘水一樣回到了青旅,全身濕透,包括靴子內外也濕了個遍,估計明天都乾不了,落魄得像個流浪漢,青旅工作人員都驚訝於我到底經歷了什麼。我當然不會告訴他們雨騎+夜騎有多糟心,我只想先找家網紅餐廳來一份熱騰騰的茵萊魚湯,再加一碗粉,讓這個茵萊暴雨時光更加記憶猶新~ 娘瑞——賓達亞,向北走。賓達亞?可曾聽說過這個地方,反正我可沒聽說過,至少在二抵 緬甸 之前。 ↑賓達亞農莊 (高山小鎮——賓達亞)
通常想到 東南亞 ,大多數人都會下意識的想到新馬泰,還有一些人會想到柬越,而 緬甸 和 老撾 則處於小部分人的認知範圍,特別是 緬甸 。當我出發之前很多人問我:“ 緬甸 ?那地方不都是賣藥的嗎?治安肯定亂。”或者“ 緬甸 呀?那肯定有很多玉,給我多買幾塊回來。”還有些人會說:“你怎麼不去 泰國 呢?你怎麼不去 越南 呢?你應該去 馬來西亞 ?”我只能平靜的回答說:“這些地方,我都去過了~” ↑緬甸 好吧,也許對於一些到過 緬甸 或是打心底瞭解過 緬甸 旅游路線的人來說,更多的印象都停留在“三城一湖”的初期概念之中,通常所說的“三城”指的是 曼德勒 、 蒲甘 以及 仰光 三城,而“一湖”則指 大名 鼎鼎的 茵萊湖 。就是這所謂的“三城一湖”也成為大多數初訪 緬甸 的游客所選擇的旅行目的地,也包括三年前的那個懵懂的我。 ↑撣邦 (出發,向賓達亞前進~)
而賓達亞這個地名,我壓根就沒聽過,你聽過否?反正我絕對沒聽過。那麼我怎麼知道這個地方的呢?這就要歸功於那個神奇的 緬甸 租車網站。 ↑撣邦 (出發時,茵萊周邊的陰雨綿綿)
那是在一個閑暇的周末,在家裡的我無意間搜到了 曼德勒 一家摩托車租賃公司的官網,我有意間的點了進去。全都是一些很貴的車型,同時提供摩旅穿越 緬甸 的嚮導路線,有點類似於組團。我對組團摩旅並不感興趣,但是卻被網站中所介紹的騎行路線所深深吸引。 ↑撣邦 (陰雨綿綿的茵萊,雨騎早已預料到)
網站的上方,商家將一列列騎行路線毫無遮掩地掛在了官網上,似乎完全不怕自己所開闢的騎行路線被別人效仿。一天的 曼德勒 周邊摩旅路線、三天的 曼德勒 越野小環線、七天的 蒲甘 摩旅路線、十天的 緬甸 南部摩旅路線等等,甚至還有十五到二十天穿越 緬甸 全境的超大環線,總之,各種小眾路線應有盡有。我參考了幾個七天的騎行路線,最後選擇了“ 曼德勒 — 眉謬 —Ywangan—賓達亞— 茵萊湖 — 蒲甘 — 曼德勒 ”的中部小環線,然後再從中進行更改,刪掉“ 蒲甘 ”和“ 眉謬 且增加“ 內比都 ”,並反向穿越這條小環線。 ↑撣邦 (駛出茵萊小鎮,即將進入高山地帶)
於是,我來到了賓達亞,一個鮮有人知的小眾目的地中的再小眾。 ↑撣邦 ( 盤山 公路上,回望茵萊小鎮,早已不見了蹤影) ↑撣邦 (高山地帶的 盤山 公路,其一) ↑撣邦 (高山地帶的 盤山 公路,其二,兩張照片看似相同,其實不同)
這天不出所料,陰雨綿綿。我坐在青旅屋頂一邊吃著免費早餐,一邊思考要不要雨騎趕路,又或是幾點出發比較合適。考慮到從娘瑞到賓達亞只有不到七十公里,正常一個半小時就能搞定,乾脆就趁現在心情好,即刻出發吧! ↑撣邦 (高山地帶的 盤山 公路,其三) ↑撣邦 (高山地帶的 盤山 公路,其四)
因為雨騎有一定的風險,所以今天我打算把護具都戴齊。而沒有拉力服,穿戴一身外置護甲和護具就是麻煩,光是把所有裝備都穿上就用了二十分鐘,而且出發前還要各種檢查,無奈拉力服太貴,我又太節約,以至於每天的出發都演變為和時間的一場拖延戰。 ↑撣邦 (此時,已正式進入高山地帶,視野也開拓了起來) ↑撣邦 (偶遇所謂的“交J”~)
如願以償地即刻出發,七十公里的路程,將會穿過一段高山地帶,這區區七十公里的確讓我領會到為什麼那麼多人會選擇到此徒步。我跟隨著導航從走進一條少車的山路,雖說是山路但卻極為平整,可能是已經進入高原的緣故吧。 ↑撣邦 這條公路,視野開拓,周邊滿是廣闊的田園風貌,園外的山丘熙熙攘攘坐落在田園的邊緣,眾多勞作的當地人成群結隊在 田中 忙碌。 ↑撣邦 因為雨後的原因,空氣極為清新,仿佛甘甜,此時都恨不得摘下麵罩,努力讓自己的面部有更多的空間擁抱此時甘甜的空氣,那種高山田園的美好。 ↑撣邦 就這樣,難道還不足以吸引在鋼筋水泥下匆匆忙忙,感嘆生活為何這樣的人到此,來一場轟轟烈烈的徒步旅行嗎?和自己心愛的Ta? ↑撣邦 在 緬甸 騎行,每天都能收穫不同的驚喜,無論是驚還是喜。從一開始懷疑 緬甸 的基建,甚至做好了全程擰攔路的準備,到後來覺得 緬甸 的道路都還不錯,至少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糟糕,再到個別路段讓我感到驚艷。 ↑撣邦 而我最喜歡的必定是從娘瑞到賓達亞的這段田園中的高山小路,我此時在寫游記時完全不知應該怎麼表達當時那種無與倫比的感受。 ↑撣邦 (田野與高山再與涌動的雲層,為什麼不停下來來幾張自拍呢?) ↑撣邦 擰完那段路,我甚至有點醒悟,我甚至感覺我為什麼要進行這次摩旅,如果說之前的騎行都是為了朋友圈以及傻玩而騎行,那麼,當這段路擰完,我或許才知道我是為了旅行而摩旅。 ↑撣邦 (涌動的雲彩與田野中勞作的人~) ↑撣邦 短短一個半小時,我根本沒有覺得過癮。於是打算在賓達亞安頓好之後,再繼續探索這個讓我感到極其意外的小眾目的地。 ↑撣邦 (是滴,這段最美 緬甸 高山公路,我真的沒有擰夠)
我都下定了決心,冒著夜騎和雨騎的風險,且堅持擰了足足一個小時才擰到此地,就給我看這個?於是,隨手拍了幾張照片後,便馬上騎著車,風一般地逃離這個失望的小鎮。 ↑茵萊湖 ( 茵萊湖 湖畔,拍攝於度假酒店觀景平臺) ↑茵萊湖 天色漸淡,而回去的路卻一半都還未騎到,夜騎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好就好在這裡是農村,車輛沒有 曼德勒 那麼複雜,我也只能以此 來安 慰即將夜騎的自己。隨著日落而至,天邊披上一套深藍色且如行雲流水般的外套,看上去壯美無暇,但同時也帶來又一場大雨。是的,我即將穿著背心,在無任何防水裝備的情況下進行夜騎+雨騎,真夠艹蛋,同時也感謝下幾個小時前決心騎完沿湖東路的自己。 ↑茵萊湖 雨下得比想象中大很多,大到一些本地人都把摩托車停靠在路邊,不願繼續騎。豆大般的雨水打在身上如碎石一般,比較疼,我懷戀平日不屑一顧的衝鋒衣褲一百八十遍,同時納悶為什麼要穿一件背心來騎行?雨是越下越大,完全沒有要停歇的意思,我卻是在全身濕透,打著寒顫,忍著雨打的疼痛,艱難地擰著油門以20公里/小時的時速前行,還要時刻留意路況信息,畢竟暴雨下的能見度很低。當時真的有想棄車的想法,就是把車丟在路旁,不顧一切的那種想法,最後卻還是堅持慢慢地騎,心裡想著總能騎到,雨也總會停的。 ↑茵萊湖 (沿湖公路盡頭拐角處的小鎮,看不到日落的湖畔,讓人倍感失望)
的確,雨還真不下了,在我快到娘瑞的時候。沒了暴雨,路面能見度漸漸清晰,氣溫漸漸舒適,遠處的天際呈現一片紫色,一片雨後的清新感呼面而來,沒想到夜騎也能如此浪漫。甚至,刻意降低了已經很低的速度,想再晚點到達娘瑞,多享受一下雨後的清新。但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在暴雨且低能見度很低的情況下,已經不具備安全的騎行條件,我卻還一股勁的繼續雨騎,實在是一種很錯誤的做法。結合 茵萊湖 多變天氣,且雨也不會一直下的情況,正確的做法應是像當地人一樣停靠在路邊,待雨停後再繼續騎行,而不是像我這樣冒著危險繼續雨騎。 ↑茵萊湖 (沿湖東路回娘瑞的路上,遇見一位放牛的本地人,對手中的相機非常感興趣)
像灘水一樣回到了青旅,全身濕透,包括靴子內外也濕了個遍,估計明天都乾不了,落魄得像個流浪漢,青旅工作人員都驚訝於我到底經歷了什麼。我當然不會告訴他們雨騎+夜騎有多糟心,我只想先找家網紅餐廳來一份熱騰騰的茵萊魚湯,再加一碗粉,讓這個茵萊暴雨時光更加記憶猶新~ 娘瑞——賓達亞,向北走。賓達亞?可曾聽說過這個地方,反正我可沒聽說過,至少在二抵 緬甸 之前。 ↑賓達亞農莊 (高山小鎮——賓達亞)
通常想到 東南亞 ,大多數人都會下意識的想到新馬泰,還有一些人會想到柬越,而 緬甸 和 老撾 則處於小部分人的認知範圍,特別是 緬甸 。當我出發之前很多人問我:“ 緬甸 ?那地方不都是賣藥的嗎?治安肯定亂。”或者“ 緬甸 呀?那肯定有很多玉,給我多買幾塊回來。”還有些人會說:“你怎麼不去 泰國 呢?你怎麼不去 越南 呢?你應該去 馬來西亞 ?”我只能平靜的回答說:“這些地方,我都去過了~” ↑緬甸 好吧,也許對於一些到過 緬甸 或是打心底瞭解過 緬甸 旅游路線的人來說,更多的印象都停留在“三城一湖”的初期概念之中,通常所說的“三城”指的是 曼德勒 、 蒲甘 以及 仰光 三城,而“一湖”則指 大名 鼎鼎的 茵萊湖 。就是這所謂的“三城一湖”也成為大多數初訪 緬甸 的游客所選擇的旅行目的地,也包括三年前的那個懵懂的我。 ↑撣邦 (出發,向賓達亞前進~)
而賓達亞這個地名,我壓根就沒聽過,你聽過否?反正我絕對沒聽過。那麼我怎麼知道這個地方的呢?這就要歸功於那個神奇的 緬甸 租車網站。 ↑撣邦 (出發時,茵萊周邊的陰雨綿綿)
那是在一個閑暇的周末,在家裡的我無意間搜到了 曼德勒 一家摩托車租賃公司的官網,我有意間的點了進去。全都是一些很貴的車型,同時提供摩旅穿越 緬甸 的嚮導路線,有點類似於組團。我對組團摩旅並不感興趣,但是卻被網站中所介紹的騎行路線所深深吸引。 ↑撣邦 (陰雨綿綿的茵萊,雨騎早已預料到)
網站的上方,商家將一列列騎行路線毫無遮掩地掛在了官網上,似乎完全不怕自己所開闢的騎行路線被別人效仿。一天的 曼德勒 周邊摩旅路線、三天的 曼德勒 越野小環線、七天的 蒲甘 摩旅路線、十天的 緬甸 南部摩旅路線等等,甚至還有十五到二十天穿越 緬甸 全境的超大環線,總之,各種小眾路線應有盡有。我參考了幾個七天的騎行路線,最後選擇了“ 曼德勒 — 眉謬 —Ywangan—賓達亞— 茵萊湖 — 蒲甘 — 曼德勒 ”的中部小環線,然後再從中進行更改,刪掉“ 蒲甘 ”和“ 眉謬 且增加“ 內比都 ”,並反向穿越這條小環線。 ↑撣邦 (駛出茵萊小鎮,即將進入高山地帶)
於是,我來到了賓達亞,一個鮮有人知的小眾目的地中的再小眾。 ↑撣邦 ( 盤山 公路上,回望茵萊小鎮,早已不見了蹤影) ↑撣邦 (高山地帶的 盤山 公路,其一) ↑撣邦 (高山地帶的 盤山 公路,其二,兩張照片看似相同,其實不同)
這天不出所料,陰雨綿綿。我坐在青旅屋頂一邊吃著免費早餐,一邊思考要不要雨騎趕路,又或是幾點出發比較合適。考慮到從娘瑞到賓達亞只有不到七十公里,正常一個半小時就能搞定,乾脆就趁現在心情好,即刻出發吧! ↑撣邦 (高山地帶的 盤山 公路,其三) ↑撣邦 (高山地帶的 盤山 公路,其四)
因為雨騎有一定的風險,所以今天我打算把護具都戴齊。而沒有拉力服,穿戴一身外置護甲和護具就是麻煩,光是把所有裝備都穿上就用了二十分鐘,而且出發前還要各種檢查,無奈拉力服太貴,我又太節約,以至於每天的出發都演變為和時間的一場拖延戰。 ↑撣邦 (此時,已正式進入高山地帶,視野也開拓了起來) ↑撣邦 (偶遇所謂的“交J”~)
如願以償地即刻出發,七十公里的路程,將會穿過一段高山地帶,這區區七十公里的確讓我領會到為什麼那麼多人會選擇到此徒步。我跟隨著導航從走進一條少車的山路,雖說是山路但卻極為平整,可能是已經進入高原的緣故吧。 ↑撣邦 這條公路,視野開拓,周邊滿是廣闊的田園風貌,園外的山丘熙熙攘攘坐落在田園的邊緣,眾多勞作的當地人成群結隊在 田中 忙碌。 ↑撣邦 因為雨後的原因,空氣極為清新,仿佛甘甜,此時都恨不得摘下麵罩,努力讓自己的面部有更多的空間擁抱此時甘甜的空氣,那種高山田園的美好。 ↑撣邦 就這樣,難道還不足以吸引在鋼筋水泥下匆匆忙忙,感嘆生活為何這樣的人到此,來一場轟轟烈烈的徒步旅行嗎?和自己心愛的Ta? ↑撣邦 在 緬甸 騎行,每天都能收穫不同的驚喜,無論是驚還是喜。從一開始懷疑 緬甸 的基建,甚至做好了全程擰攔路的準備,到後來覺得 緬甸 的道路都還不錯,至少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糟糕,再到個別路段讓我感到驚艷。 ↑撣邦 而我最喜歡的必定是從娘瑞到賓達亞的這段田園中的高山小路,我此時在寫游記時完全不知應該怎麼表達當時那種無與倫比的感受。 ↑撣邦 (田野與高山再與涌動的雲層,為什麼不停下來來幾張自拍呢?) ↑撣邦 擰完那段路,我甚至有點醒悟,我甚至感覺我為什麼要進行這次摩旅,如果說之前的騎行都是為了朋友圈以及傻玩而騎行,那麼,當這段路擰完,我或許才知道我是為了旅行而摩旅。 ↑撣邦 (涌動的雲彩與田野中勞作的人~) ↑撣邦 短短一個半小時,我根本沒有覺得過癮。於是打算在賓達亞安頓好之後,再繼續探索這個讓我感到極其意外的小眾目的地。 ↑撣邦 (是滴,這段最美 緬甸 高山公路,我真的沒有擰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