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騎行】緬甸摩托日記,這是一個未曾到過的緬甸。

就像青旅同房間的兩位老外一樣,時間多得自己都不知道應該怎麼玩,每天懶洋洋的,但依然覺得疲憊不堪,閑到自己都不知自己何名的既視感。

Kevin哥因為就住附近不遠,於是就讓他先回去了,沒必要還要送我到出城口。且一大早上就騎著車來接我,還把我需要的拖鞋和口罩給我準備好,覺得我換錢太麻煩,押金也是先替我墊付的,給我提供的幫助都讓我著實感到都不好意思了。



今天的行程只是到 緬甸 的新首都—— 內比都 ,地圖上顯示走老國道差不多需要近六個小時,且特意要繞開高速公路。昨天凱文哥說了這條路絕對是全 緬甸 路況最好的一條公路,果不其然,路超級寬,車也不多,非常適合騎行。





新首都就是不一樣, 新城 市的規劃更加合理,道路明顯更寬,交通也更加通暢,紅綠燈設置得也更加頻繁( 內比都 城市規劃分成酒店、住宅、政務區,面積非常的大,比 仰光 大了九倍,因為房屋少所以滿滿的空曠感)。所以 內比都 並不像 曼德勒 和 仰光 那樣,交通一團亂環境一團糟,當然這座城市路上的軍車數量也隨之增加,畢竟是皇城根下的 緬甸 新都 。


因為 內比都 沒有半家青旅,所以就定了一間位於 內比都 山谷附近,距離 內比都 市區近乎三十公里的一家度假型酒店。作為酒店控以及專業酒店從業人員,那天在微博上寫了一長篇關於這家度假酒店的點評,總結性的來說這家酒店就是性價比高,但就是如果沒有車的話真滴沒法到達。

因為距離市區較遠,而今天已擰了三百多公里,實在不想再擰了,於是我打算就在酒店的餐廳里解決晚餐。餐廳在另一棟建築,用餐的客人非常少,雖然不熱鬧但是真的很清凈,符合這個度假酒店的環境定位。我在室外找了一個更加安靜的位置,點了一些小菜一扎 緬甸 鮮啤(終於又喝到了傳說中美味卻把我喝吐過的 緬甸 啤酒),坐下來享受 內比都 山谷中的悠閑時光。


本來可以在這個觀景台看到整個 內比都 市區,但因為快下雨的原因,山谷內已是雲霧繚繞,涌動的雲霧顯得朦朦朧朧的,倒是多了幾番意境。一會兒,傾盆大雨驟然落下,看來我忘了,現在的 緬甸 依然處於雨季,前一秒還是晴空萬里,後一秒立馬大雨紛飛。


雖然此時的大雨給如此幽靜的氣氛增添了一抹小清新般的雨境,在夜色的承托下顯得非常浪漫(可惜至今單身一枚),但考慮到明天的行程,我真的不想這場雨一直下。 內比都——娘瑞,過山車。那麼好的環境,那麼棒的空氣,那麼豐富的早餐,為什麼不先好好享受這個山谷中的一切?

我不著急早起趕路,更不著急擰到各個景點打卡,也不會為每天騎行上千公里而感到自豪或是牛掰,以至於我從開始這場旅行前就把每天騎行的目的地控制在五到六個小時,也就是騎行行程控制在三百公里左右。這樣基本就能以安全的速度以及休閑騎的姿態輕鬆愉快地進行騎行,同時還能有充足的時間在騎行的路上拍照,總之,摩旅不是出差,不想一個勁地趕路而錯失騎行路上的風景。




晨曦中的山谷,依然一片雨霧,有些潮濕又心曠神怡。吃過酒店提供的免費自助早餐後,我在一路霧氣之中穿梭,沿著度假村的步行道行走,同時也不忘架著三腳架各種自拍,仿佛巴不得讓全世界都知道此時的自己是有多麼的享樂。

隔壁的房間住了幾個老外,包了一輛特別炫酷的 皮卡 車,幾個人也是很早就起來,打開引擎蓋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覆檢查車的各個部件,看樣子應該是打算深度游 緬甸 的陣式。


今天的目的地是 茵萊湖 的娘瑞,這個地方三年前依然來過,只不過上次是乘班車而來,而這次是自己擰而來,就這個區別而已。

整備好行李,設置好導航,導航顯示距離目的地為二百多公里,而且還需重走昨天走過的一段路,這條重覆的路一直要到“標貝”後才會繞行另一條小路。


內比都 不愧為 緬甸 新首都,“路寬車少風景好”用來作為 內比都 出城這條路的標簽簡直再合適不過。一路上基本不見什麼車輛,只是偶爾有摩托車從對面穿過,新修的道路沒有坑坑窪窪的彈坑,反而只有一旁絕美的緬式田園風光作為點綴。風景美到車都快沒有油了我都不知道,完全沉寂在此刻的風景之中,以至於這段路快擰完,我都還想倒回去重新擰一遍。


走完 內比都 這段出城的路,也即將匯入到車流不息的公路之中。這條大公路昨天也走過,同時聽說這條公路是僅次於 曼德勒 —— 仰光 高速公路第二重要的交通要道,它連接了 曼德勒 、 內比都 、 仰光 幾座 緬甸 的 大城 市,道路為雙向六車道,路況還算不錯。因為 曼德勒 到 仰光 的這條 緬甸 國家級高速公路不允許摩托車通行,所以這條公路成為了眾多騎車愛好者從 曼德勒 到 內比都 段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