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叫先生的男孩與凌冽北歐
晚間7點前所有啤酒半價,我們隨機點了幾杯啤酒,也絲毫沒有顧及酒盃的容量。酒吧的一部分放著球賽,另一部分則被幾個民謠愛好者占據,我們幾乎是自然而然地端著酒盃坐在了他們旁邊。
再也沒有更好的機會像今天這般近距離欣賞 北歐 民謠了吧,這幫人由兩把木吉他、一把 丹麥 傳統樂器和一把手風琴構成,最年長的頭髮花白,年輕的三十歲左右。
他們興緻勃勃地演奏著大家都熟悉的民謠歌曲,邊彈邊唱,不時會有幾個陌生人一起加入進來,從年入古稀的老奶奶,到年輕貌美的姑娘。我們則在一旁聽著歌曲,更多的是觀察他們每個人的狀態。
趁其中幾個人出去抽煙的時候,我也尾隨了出門,從他們的對話中我零零散散地得知,他們都是要好且對音樂有共同喜好的一幫人,定期來到這家酒館固定的位置自娛自樂,甚至有了一點點名氣,引得一些慕名觀眾專程來此。而其中一位臨時加入的姑娘來自 曼徹斯特 ,老奶奶則是她的媽媽。
小6急促地一邊揮舞手臂一邊敲擊著與我相隔的玻璃窗,我撒腿就往回跑。老先生一開嗓,瞬間就把我們震撼到,那聲線有如尼爾楊一般渾厚,最重要是有音樂的附加陪伴,他本人也顯得像小伙子一樣精神,從他嘴裡唱出的歌詞雖說我聽不懂,但我猜想一定比一般的聲音更能打動人心。
我當時的感覺就像真的可以放下一切,毫無煩惱地走入老先生的音樂世界里去,在我所有的旅行經歷當中,有在酒吧里欣賞到樂隊動人的演出,也駐足過街頭藝術家的表演中去,卻從來沒有經歷過這麼近距離地接觸一幫老民謠樂手,而且就像在自家後花園聚會時那種放鬆隨意的狀態。我瞬間覺得就算 奧胡斯 的彩虹也比不上真誠的流露更加讓人動容。
人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幾個組成部分:愛、認同、憐憫、志業、傲骨、信任和死亡,老先生到了這樣的年齡,他或許回顧一生,已經不再期望什麼,唯有與精神信仰相互陪伴,所以我為這個章節取名斯通納酒館,算是致敬這位與我素不相識的老先生,因為這家酒館的真實名字我從來都沒有有意識地想要記住它。
天色漸黑,走在 奧胡斯 淅淅瀝瀝下著小雨的街頭,我耳朵里似乎還在迴響著優美的旋律。四下里幾乎沒有人影,只有一排排的老建築與我相伴,每家每戶緊閉著房門也阻礙不了簡潔 大方 的設計散髮著光芒,一些精心裝飾的商店雖然早就關門歇業,卻還燈火通明。
在當地超市買了些速食回青旅做晚飯,在 北歐 這種超高消費地區,超市買東西自己動手是明智的選擇,因為至少 哥本哈根 的物價已經超過了 紐約 。
Dan Hostel占據了 奧胡斯 城內一個極佳的地理位置和一棟比較現代化的公寓樓,這家青旅至少在整個 丹麥 的幾個 大城 市都有自己的足跡,對於出門青旅為第一選擇的我來說,他們在每個環節都做的很棒,無論是環境還是裝飾,衛生情況還是整體氛圍,尤其令我喜愛的是每一個房間都有獨立的名稱,例如“調情高手”、“視頻通話”、“所有人都在講話”、“錯誤數字”等等。
青旅的廚房擁有足夠使用的設備,冰箱里充滿了share food,另外還有獨立的咖啡廳和酒吧,夜晚時分狹長的陽臺走廊有燈光點亮,心思細膩的人,應該可以在微風吹拂下度過身處這座藝術之城的甜蜜夜晚吧。 燈塔照亮通往馬爾默的路乘坐清晨的大巴返回 哥本哈根 ,這次行程里其實每天的睡眠時間比平日里都少了不少,但是卻不覺疲憊,每天還都精神高亢,或許一方面是旅行時的心情愉悅,也更珍惜時間不願耽誤在睡眠里,或許另一方面像其他人所說, 歐洲 地區的空氣質量好,含氧量高,導致的睡眠質量變好。反正我還是決定一覺睡過全程,養足精神去 馬爾默 閑逛。
哥本哈根 的中央車站可以乘坐DSB列車去往 馬爾默 ,因為這兩個城市離得實在是太近,幾乎只要一個跨海大橋的長度,就可以從 丹麥 一躍進入 瑞典 。
車票選項里有一個特別溫馨的選項,家庭往返車票,也就是一百多塊錢的價格,兩個人往返。車站非常開放,進出自由,也根本不需要檢查任何證件和行李,咖啡館、餐館和紀念品商店也擠進這個紅磚色建築里,火車就集中在幾條更為開放的站台旁,從上車到到達,即使是跨越國境進入他國,也沒有辦理任何手續和檢票,好像一切都在極其自然地發生,沒有人願意去打破這種平靜。
馬爾默 的海風很大,吹在身上時不時要打個寒顫。與 丹麥 相同,中央車站周邊被 新興 建築和古老建築交織包圍,出租車基本都是沃爾沃和奔馳,就算相鄰的建築也都並非平行,至少從顏色和構造上都在每個細節製造著差異。總體來說 馬爾默 更像一個 新興 城市的混合體。
我們計劃在不做任何攻略的前提下用一天時間步行閑逛這座城市,也幾乎不適用谷歌地圖,走到哪算哪,這也間接地給我們帶來許多意外驚喜。
運河、海水、橋梁、船舶、 燈塔 ,這是 北歐 港口的標配, 馬爾默 港口也不免俗套地占據著所有元素。我會格外迷戀 燈塔 文化,無論走到哪裡,只要是有海水的地方,總要去 燈塔 周圍消磨一段時間,看看 燈塔 看向的遠方,和它守護的風景。
我還曾在一段時間非常迷戀一本書,名叫《到 燈塔 去》。
再也沒有更好的機會像今天這般近距離欣賞 北歐 民謠了吧,這幫人由兩把木吉他、一把 丹麥 傳統樂器和一把手風琴構成,最年長的頭髮花白,年輕的三十歲左右。
他們興緻勃勃地演奏著大家都熟悉的民謠歌曲,邊彈邊唱,不時會有幾個陌生人一起加入進來,從年入古稀的老奶奶,到年輕貌美的姑娘。我們則在一旁聽著歌曲,更多的是觀察他們每個人的狀態。
趁其中幾個人出去抽煙的時候,我也尾隨了出門,從他們的對話中我零零散散地得知,他們都是要好且對音樂有共同喜好的一幫人,定期來到這家酒館固定的位置自娛自樂,甚至有了一點點名氣,引得一些慕名觀眾專程來此。而其中一位臨時加入的姑娘來自 曼徹斯特 ,老奶奶則是她的媽媽。
小6急促地一邊揮舞手臂一邊敲擊著與我相隔的玻璃窗,我撒腿就往回跑。老先生一開嗓,瞬間就把我們震撼到,那聲線有如尼爾楊一般渾厚,最重要是有音樂的附加陪伴,他本人也顯得像小伙子一樣精神,從他嘴裡唱出的歌詞雖說我聽不懂,但我猜想一定比一般的聲音更能打動人心。
我當時的感覺就像真的可以放下一切,毫無煩惱地走入老先生的音樂世界里去,在我所有的旅行經歷當中,有在酒吧里欣賞到樂隊動人的演出,也駐足過街頭藝術家的表演中去,卻從來沒有經歷過這麼近距離地接觸一幫老民謠樂手,而且就像在自家後花園聚會時那種放鬆隨意的狀態。我瞬間覺得就算 奧胡斯 的彩虹也比不上真誠的流露更加讓人動容。
人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幾個組成部分:愛、認同、憐憫、志業、傲骨、信任和死亡,老先生到了這樣的年齡,他或許回顧一生,已經不再期望什麼,唯有與精神信仰相互陪伴,所以我為這個章節取名斯通納酒館,算是致敬這位與我素不相識的老先生,因為這家酒館的真實名字我從來都沒有有意識地想要記住它。
天色漸黑,走在 奧胡斯 淅淅瀝瀝下著小雨的街頭,我耳朵里似乎還在迴響著優美的旋律。四下里幾乎沒有人影,只有一排排的老建築與我相伴,每家每戶緊閉著房門也阻礙不了簡潔 大方 的設計散髮著光芒,一些精心裝飾的商店雖然早就關門歇業,卻還燈火通明。
在當地超市買了些速食回青旅做晚飯,在 北歐 這種超高消費地區,超市買東西自己動手是明智的選擇,因為至少 哥本哈根 的物價已經超過了 紐約 。
Dan Hostel占據了 奧胡斯 城內一個極佳的地理位置和一棟比較現代化的公寓樓,這家青旅至少在整個 丹麥 的幾個 大城 市都有自己的足跡,對於出門青旅為第一選擇的我來說,他們在每個環節都做的很棒,無論是環境還是裝飾,衛生情況還是整體氛圍,尤其令我喜愛的是每一個房間都有獨立的名稱,例如“調情高手”、“視頻通話”、“所有人都在講話”、“錯誤數字”等等。
青旅的廚房擁有足夠使用的設備,冰箱里充滿了share food,另外還有獨立的咖啡廳和酒吧,夜晚時分狹長的陽臺走廊有燈光點亮,心思細膩的人,應該可以在微風吹拂下度過身處這座藝術之城的甜蜜夜晚吧。 燈塔照亮通往馬爾默的路乘坐清晨的大巴返回 哥本哈根 ,這次行程里其實每天的睡眠時間比平日里都少了不少,但是卻不覺疲憊,每天還都精神高亢,或許一方面是旅行時的心情愉悅,也更珍惜時間不願耽誤在睡眠里,或許另一方面像其他人所說, 歐洲 地區的空氣質量好,含氧量高,導致的睡眠質量變好。反正我還是決定一覺睡過全程,養足精神去 馬爾默 閑逛。
哥本哈根 的中央車站可以乘坐DSB列車去往 馬爾默 ,因為這兩個城市離得實在是太近,幾乎只要一個跨海大橋的長度,就可以從 丹麥 一躍進入 瑞典 。
車票選項里有一個特別溫馨的選項,家庭往返車票,也就是一百多塊錢的價格,兩個人往返。車站非常開放,進出自由,也根本不需要檢查任何證件和行李,咖啡館、餐館和紀念品商店也擠進這個紅磚色建築里,火車就集中在幾條更為開放的站台旁,從上車到到達,即使是跨越國境進入他國,也沒有辦理任何手續和檢票,好像一切都在極其自然地發生,沒有人願意去打破這種平靜。
馬爾默 的海風很大,吹在身上時不時要打個寒顫。與 丹麥 相同,中央車站周邊被 新興 建築和古老建築交織包圍,出租車基本都是沃爾沃和奔馳,就算相鄰的建築也都並非平行,至少從顏色和構造上都在每個細節製造著差異。總體來說 馬爾默 更像一個 新興 城市的混合體。
我們計劃在不做任何攻略的前提下用一天時間步行閑逛這座城市,也幾乎不適用谷歌地圖,走到哪算哪,這也間接地給我們帶來許多意外驚喜。
運河、海水、橋梁、船舶、 燈塔 ,這是 北歐 港口的標配, 馬爾默 港口也不免俗套地占據著所有元素。我會格外迷戀 燈塔 文化,無論走到哪裡,只要是有海水的地方,總要去 燈塔 周圍消磨一段時間,看看 燈塔 看向的遠方,和它守護的風景。
我還曾在一段時間非常迷戀一本書,名叫《到 燈塔 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