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畫廊》油畫的頂級藝術殿堂,俄羅斯藝術大師170餘幅精品彙總

博物館起源於購買一幅風俗畫 該著名藝術博物館的歷史可追溯到收藏家帕維爾·特列季亞科夫(Pavel Tretyakov)購買瓦西里·胡佳科夫(Vasily Khudyakov)的油畫《與 芬蘭 走私者的衝突》那天。1856年特列季亞科夫在彼得堡畫家的畫室以450盧布(約合現在的7700美元)購買了這幅畫,其收藏正是從這幅畫開始並逐漸發展成為 俄羅斯 最大的藝術寶庫的。







寒冷的冬日黃昏,在城市郊區最後一家小酒館旁邊,停著一隊套好的雪橇,坐在雪橇上的女人,在等待裡面喝酒作樂的農夫。已經很久了,在靜止的雪橇旁邊,一條道路延伸向遠方,無意義的等待。在某種程度上等同於無邊又無際。小酒館的窗戶發出昏暗的燈光,這富有激情的熱烈燈光與淺黃色的黃昏形成鮮明對比,給整個痛苦的寂靜,和無所事事的氛圍帶來不安。整幅畫,由普遍的灰褐色連接起來,整個風景充滿孤獨、愁苦和絕望感,在這空曠陰暗的地方沒有一絲光亮,只有沁入肌骨的寒冷。在這幅佩羅夫最好的作品中,對現實生活的批判達到了頂峰。整幅畫充滿無望感,令人絕對無法接受。


《出殯》是佩羅夫從國外回來後不久創作的。寒冷的冬日傍晚,母親和兩個孩子在為一位農民老兄送葬,在鋪滿雪的道路上瘦弱的馬拖著棺材。這就是整個簡單的情景,然而就在這張篇幅不大的畫中,集中人類所有的痛苦、煩惱、孤獨和存在的絕望。此外,畫家積極、沉著、有分寸,畫中你不會看到熱情的手勢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姿勢。最主要的女主人公背對著觀眾,但她駝背的外形是在模仿勉強前行的瘦弱疲憊的馬的輪廓。這一有節奏的仿效賦予隱喻。爬犁行走的這條路通向山裡,好像是要把觀眾也吸引到畫中,使它也成為畫中景像的參與者,惡劣昏暗的大自然,增強了人在世間迷失和孤獨。

17廳《複活節的鄉村祈禱游行》佩羅夫1961# 語音講解器編號:403



瓦西里·格裡戈利耶維奇·佩羅夫(Василий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Перов,1833~1882),俄國風俗畫家、歷史和肖像畫家、19世紀民主主義現實主義藝術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巡迴展覽畫派協會的發起人。
瓦西里·佩羅夫 是葛利傑涅爾男爵的私生子。童年時期,因為出色的繪畫手法獲得綽號佩羅夫。佩羅夫是俄語里第一一詞的變形,於是,這也成了他後來的筆名。代表作有:《出殯》《溺水》《三套車》《家庭教師到達商人家裡》《在鄉村傳道》《複活節的鄉村祈禱行列》《休息中的獵人》《偽君子尼基塔》《城卡外最後的小酒館》

三套馬車這個名字讓人們聯想到極速趕路的馬的形象。然後我們看到於這個想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拉車的孩子們。他們使出全身力氣去拉那駕馬車。上面載有裝滿水的結冰大木桶。1861年,俄國的農奴制改革失敗,農民又變得和以前一樣貧窮而毫無人權,農民時常沒有辦法喂飽自己的孩子,不得不讓他們去城裡工廠或者給店鋪老闆和商販幹活兒。這些童工受雇主壓迫嚴重,吃的不好,可能因為一點小錯就遭致毒打。這一點很容易從畫面中間被打掉牙齒的小男孩兒身上發現。畫中的主人公在嚴冬時被雇主派去拉水。兩個男孩兒和一個女孩兒正面朝觀眾在暴風雪中拉車。看著他們身上完全不能抵擋寒風的破舊的衣服和開口的鞋子。我們幾乎能夠感受到刺骨的寒冷。行駛著的三套馬車緩緩而來,結了冰的牆壁,猶如大山壓頂。用冰一般的冷漠將孩子與他們的痛苦隔離在周圍世界之外。
畫家把這幅畫的創作過程寫在了小說《瑪麗婭阿姨》種。畫中的小男孩兒“瓦夏”確有其人,畫家在聖母瑪麗婭聖誕女修道院不遠的地方遇到孩子和他的母親-瑪麗阿姨。佩羅夫當時努力的說服了婦女,同意自己的兒子當油畫的模特。幾年後,畫家在門外再次遇見了瑪麗婭阿姨“瓦夏”的媽媽。瑪麗婭告訴佩羅夫,小男孩兒已經死了,他賣掉了擁有的一切,只希望能夠買下當初,以他兒子為原型的人物素描。佩羅夫把瓦夏的肖像畫送給了她,並把她帶到了存放這幅油畫的特列季亞科夫美術館。瑪麗阿姨很快認出畫面中間的兒子瓦夏他那被打掉牙齒的特征。瑪麗婭哭著在畫前蹲下身體,畫中她死去的兒子仍然活著。特列季亞科夫和佩羅夫則在這位朴實的婦女面前沉默的低下了頭。



費奧多爾·米哈 伊洛 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國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於小貴族家庭,童年在 莫斯科 和鄉間度過。1846年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窮人》,受到高度評價。1848年發表中篇小說《白夜》。1849年因參加反農奴制活動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在此期間發表有長篇小說《被侮辱和被損害的》、《罪與罰》、《白痴》、《群魔》、《 卡拉馬 佐夫兄弟》等作品。


十七世紀中期由於大牧首尼康的改革, 俄羅斯 東正教出現了分裂,尼康的改革旨在力求 俄羅斯 的儀式和 希腊 的相符,官方東正教會和舊禮儀派的分歧。實際上,僅僅在一些教會裡和祈禱書翻譯的準確性上。1666年到1667年。在 莫斯科 教堂里尼康改革的反對派被隔出教門,其中一些人,包括大司祭阿 法庫 母在流放後背除死。阿瓦庫木死後,分裂教派的首領變成了尼基塔·杜佈雷寧,他被稱為偽君子。他在1682年7月,在克裡姆林宮舉辦的教會辯論會,當時,索菲婭公主也在場。在瓦西里·佩羅夫的畫上描繪的就是 俄羅斯 歷史上這一重大事件。畫的作者,努力對畫中發生的事情,保持客觀的態度。畫家本人,對暴怒的尼基塔是否同情並不清楚,清楚的是雙方的不可調和性。爭論的無意義性和對國家政權反對的無力性。畫家把索菲婭和他周圍的環境描繪的極為平靜。 佩洛 夫主要刻畫的是反對派,難怪評論家們發現在這些人當中有不少描繪的很完美的人物,首先就是一位站在右邊手拿聖象索菲婭的反對者。然後是一位指向手稿捲的老人。還有一位位於最右邊,從士兵的背後張望著。儘管盛怒被強烈地表現了出來。但是偽君子尼基塔這個形象本身畫家刻畫的並不是很 成功 ,女性的形象描繪是最不 成功 的。他們只不過是作為畫中的道具來讓畫家來感興趣的。畫中的光線在深處從六扇窗投射下來。儘管最強的一道光,是從窗戶中散髮出來,照亮公主白色的裙子,但是其他源頭的光線卻打破了畫中光線的明暗分配。光線變得細碎分散,尤其是當分散到許多姿態各異的人物形象時。佩羅夫將自己的任務過分複雜化後便無法從整體上完成構圖。這幅畫沒有清晰的結構性和說服性。


八十年代初,瓦西里·佩羅夫想要與時俱進。於是放棄了自己六十年代時的很多原則,放棄了自己原先的尖銳批評傾向,他集中精力於生活題材,繪繪日常的喜悅或者普通人的簡單的勞作。就像休息中的獵人,這裡沒有任何揭露和批評的元素。畫家描繪的是這樣一個場景,年邁的獵人,興緻勃勃的在向自己的年輕同行,講述關於發生在狩獵時的事情,然而旁邊的車夫卻用自己的全部表情暗示年輕的獵人:這一切都是值得懷疑的。
佩羅夫本人也是個狂熱的獵人,但是畫中人物講述的離奇故事並不吸引他,這幅畫創作的很冷淡,沒有發自內心的興奮。儘管如此,在某些單獨的片段上畫家還是取得了巨大的 成功 。風景被描繪的非常美麗,很好的和人物形象相融,靜物完成的更是特別 成功 。其中各種物體都被充分的表現出來,捕獲的兔子和鳥,打獵的包和編織袋,還有紙上的雞蛋水壺和銀杯。


彼羅夫表現了一位青年婦女悲劇的命運。畫作雖然通過情節渲染了強烈的情緒,但構圖中兩個對置的人像賦予畫面寶貴的剋制。兩個人物精緻的輪廓被一樣的孤獨感籠罩著,在荒寒的、漠視一切生命的城市襯托之下顯得無比慘淡。警察抽著煙斗,他的姿勢表明對自殺事件漠不關心。風景是清晨薄霧中 莫斯科 克裡姆林宮優美的天際線。這一絲不苟的線條對人的痛苦毫無同情,顯得冷酷無比。克裡姆林宮高塔和鐘樓的輪廓令人產生一種虛無縹緲的印象,而作者也沒有忘記在婦女(這是一位已婚婦女,因為她的手上還帶著結婚戒指)的身邊放上一枝白百合,用每個基督徒都熟悉的符號象徵純潔和無罪。


乍一看普普通通的在樹蔭下乘涼喝茶的場景在佩羅夫筆下變成了反映尖銳社會問題的揭露性畫作。
轉向觀眾的桌角和站立其上的茶炊將畫幅平分成兩個不大的正方形。同樣在兩個部分中陳列著畫中主人公們的世界:一面是腦滿腸肥的神甫,另一邊是行乞的老人和小孩。老人胸口的克裡姆亞戰爭英雄勛章加重了社會悲劇的感覺。同時牧歌式的風景背景和畫的圓形構圖都體現了必須恢復公平、還世界以失去的和諧的思想。



阿列克謝·薩夫拉索夫 出生在一個並不 富裕 的商人家庭,他背離父親的願望,考入 莫斯科 繪畫雕塑建築學校,在那裡直到成為教師才回來。在這之前浪漫主義畫家都著筆於 意大利 的動人景緻,溫暖的海洋,蔥鬱的樹木,洶涌的瀑布。薩夫拉索夫用他的學生伊薩克·列維坦的話來說:是第一位善於用最朴實平常的方式,表達出那些些動人的,往往令人感傷的景色,這些景色令我們如此深刻的感受到故鄉的風景,我們的靈魂,因此受到無法拒絕的觸動。僅從《白嘴鴉歸來》這個名字中就能感受到迎接春天的喜悅,冬天還沒有過去還是陰暗潮濕的日子,小村外積雪依然很厚,但是雪花兒已經開始融化。光線反射出天空的淡藍色,遠處歪斜的農舍,小教堂的尖塔鐘樓,更遠處是田野中的殘雪,白嘴鴉春天的使者,興奮地盤旋在白樺樹枝頭,築著新的巢穴。註視著畫面,我們仿佛聽到鳥兒的叫聲,蘇醒的海灣,輕微的流水聲,畫面中為春天的到來而歡呼的不止是白嘴鴉,還有卸下了冬天沉重烏雲的天空,佈滿融化雪水的大地和飄蕩在農舍上方的,淡藍色霧靄。位於畫面最前端的白樺樹在命運的擊打下,彎折了,垂向地面,但是在感受到春天的氣息後,它又有了新的力量,向天空伸展。鐘樓筆挺的剪影,看上去也在支持它,昂揚向上著散髮出蔚藍色光輝的天空,生長的渴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