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飯看世界】在綿軟而懷舊時光中獨行,馬來西亞七日談




“歡迎來到 檳城 ,咱們出發吧!”
談話中,我得知小岩是為了讓兩個女兒有更加幸福的童年才移居 馬來西亞 的,但他並沒有為女兒選擇華校,而是選擇了用英語教學的國際學校。
“以後還是要把女兒送到 美國 讀書的,作為一個父親,只能幫她們這麼多了!”
但作為一個 北京 人,他也有著自己的煩惱,他一直在糾結,要不要賣掉他在 北京 僅剩的一套住宅:賣了,就真的沒有家了。如果將來他想念故土,他該何去何從…
我將目光望向窗外,誰能想到30年後自己將面對怎樣的生活?但是我非常有信心的是:30年後 北京 的生活並不會比留在 檳城 差。思量再三,我沒有發表自己關於“ 北京 生活不會更差”的長篇大論,因為我覺得我沒有立場去勸他保留或者賣掉 北京 的房子,畢竟,每個人的生活,都只能自己去主宰。 不過,小岩的確是讓我見到了 檳城 一個有意思的“小道具”,就是下圖這種綠色的小冊子。這其實是 檳城 的停車卡,當地人都是成本購買。綠色的小冊子每張是半小時的停車卡,售價只有0.4馬幣。車主自助刮出停車時間,把卡片放在車玻璃上,停在停車場里即可。除了綠色的小冊子,還有黃色小冊子,每張是一小時的停車卡。
同 中國 大城 市中現代化的停車場計費系統相比,這種停車卡真是簡單復古又便利,不過在停車時間控制上就只能憑車主自覺啦。

來之前仔細研究了 檳城 老城裡的房源,驚喜發現 檳城 的酒店真可以用“物美價廉”來形容:裝修精緻、面積超大、位置絕佳的復古酒店竟然每晚才450人民幣。 我預訂的這家酒店,一進門就是一個舒適的中式卧榻,風格沉穩大氣,卧榻的對面是木製方桌和一個大屏幕的電視。





從出門的那一刻開始,我就有些恍惚,我分不清,我是到了 香港 ,還是穿越回了50年前的 上海 。
說到 香港 ,李安當年拍電影《色.戒》,關於 香港 的一段,其實是在 馬來西亞 的 檳城 和 怡保 取景的。李安導演覺得,當時 香港 的老街道已經被現代化的生活方式拆散了,而想要找到完整的老街道,就不得不去另一個地方尋找,最後,他看中了 檳城 :那些斑駁的中式騎樓、殖民時期的建築、中式大宅,整個街區的組合,活脫一 個舊 上海 或者舊 香港 。

馬來朋友曾經和我說, 檳城 的生活十分隨性,只要遇到酷熱難耐的天氣,當地的小商人就通通關門歇業,等到太陽落山暑氣消去,才會開始做生意。
我四下里望瞭望旁邊的店鋪,果然都大門緊閉,而此時為了下午旅行計劃正在太陽下暴曬的我,竟顯得像個傻子。生在全世界最不會放鬆和享受的民族,我也只能苦笑。從小父母就在教育我:要充分利用你生活的每一分鐘充實自己。而 檳城 卻在告訴我:要充分享受你生活中的每一分鐘取悅自己。







我曾經頂著烈日站在一個門洞前看了好幾分鐘,只因為這個門洞的樣子,像極了我小時候常去的醫務室的入口。那個時候我只有三歲,不愛吃飯所以長得很瘦,奶奶非常心疼我,所以每天都頂著嚴寒背我去大院里的醫務室捏脊。如今,奶奶的容貌早已消逝在我的記憶中,但是趴在奶奶背上的場景碎片,卻因為一個相似的畫面而重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