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佛國漫游記(蒲甘︱曼德勒︱蒙育瓦︱卡勞徒步茵萊湖︱大金石︱仰光︱攻略)
黃昏中的枯樹 東塔曼湖的黃昏 烏本橋的黃昏 享受日落的小伙伴們 4.3 機車黨出沒 【no chilli】青旅旁的當地餐館為住在青旅的客人提供免費早餐,跟往常一樣,我點了撣族米粉、香蕉薄餅和奶茶,餐館的童工小胖對我露出調皮的鬼臉,“no chilli?”我故作鎮定地說道,“Of course yes chilli!”其實內心早已打翻了五味瓶,開始想念起往來於三座古城一路上互相打趣的四位小伙伴了。
no chilli已經成了這個餐館的一段回憶。話說Pamela不能吃辣,一次點餐時反覆吩咐小胖不要放辣椒,結果米粉上來後,Pamela只嘗了一口,依然被辣得不行,揪著小胖使勁地大喊“no chilli no chilli”,惹得大家哄堂大笑起來。從此,no chilli便成了我們的獨家代號,小胖只要見到我們,必然大聲喊道“no chilli”。 尼姑塑像 如今,四位小伙伴已經各奔東西, 智利 三人組搭夜班巴士去參加山地徒步團了,Yanni也去彬烏倫尋找英式小清新了,即便我們的旅行理念各不相同,但大家短暫相處的一天還是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讓人懷念不已。
“嗨!我們該出發了!”新結識的三位 臺灣 小伙伴對我輕聲說道,把我從回憶中拉回了現實。他們是在青旅老闆女兒Angela推薦下與我結伴的。騎著機車( 臺灣 人把摩托稱作機車)在大 曼德勒 區域閑逛一天后,正愁不知有何處可去,Angela告知了他們我打算去敏貢古城的計劃,於是我們便準備結伴一起去敏貢。由於騎著機車狂奔幾十公里不太現實,因此我們的計劃是騎車到碼頭,將車寄存在售票處,再乘船往返敏貢,大家都表示贊同此計劃,於是我們便順利地出發了。 【向著伊洛瓦底江狂飆】兩位 臺灣 小伙伴楊、濤與他們的朋友玲在 曼谷 會合,再一起飛往 曼德勒 。我們在青旅租了兩輛機車,濤和玲一輛,楊和我一輛。楊是個年輕活潑的大男孩,“他喜歡騎著機車在大路上狂飆哦!”玲似乎若有警示地對我說道。果不其然,剛出青旅不久,楊便開始秀起了他的車技,機車游刃有餘地穿行於摩托大軍中。而在空蕩盪的護城河邊,楊則開始馬力十足的飛奔起來,坐在車後的我心跳般地體驗了一把風馳電掣的快感。在一個紅綠燈路口,濤和玲追了上來,玲關切地問道,“你還好吧?他有嚇壞你嗎?”我苦笑一聲道,“還好啦!我相信他的技術!”眾人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到達 伊洛 瓦底江邊,我們買好了往返敏貢古城的渡船票,在岸邊等待船的出發。楊突然兩眼發直,原來是看到了兩位外國美女,但苦於不會英語,只好求助於玲的翻譯,終於順利地跟她們求到了合影的機會,讓他興奮了好一陣。 一位戴著牛仔帽的胖胖的老外過來與我搭訕。
“嗨!昨天我在烏本橋看見你了!”他突然用中文說話還是讓我驚訝不已,即便這已經是我此行中遇到的第二位會講中文的老外了。
“哇!我想起來了!我看見你和幾位 中國 人在長椅上聊天!”我對他超強的記憶力以及對 亞洲 人面孔精確的分辨力表示贊賞。
“我是 美國 人,在 北京 上過幾年大學,因此我會一些普通話,我去過 中國 的許多城市,很喜歡 中國 !”每當聽到老外對自己國家發出由衷的贊美時,心裡總會涌起一絲莫名的感動,也許這就是對家和國家的認同感吧! “時間差不多啦,該上船了!”工作人員開始組織游人登船。江邊密密麻麻地停泊著許多游船,我們的船在靠外側的區域。只見岸與船、船與船之間都由工作人員鋪上了長長的木板作為便道。即便如此,走在木板上對於游客來說依然跟過獨木橋一樣困難。好在工作人員早有準備,在距離較短的木板區域會有人伸出手來接游人過木板橋,而在距離較長的木板區域則由兩位工作人員在一頭一尾拉著一根長棍或長繩,游人可借其作為平衡支點,得以順利過橋。
等游人都上齊了游船,巨大的引擎轟鳴聲響起,渡船終於出發了。 【敏貢:未完工的奇跡】渡船上一位 杭州 來的小伙坐在我們後面,與他同行的是他第一次來緬時結識的當地朋友。這是他第二次來 緬甸 ,在 密支那 度過百無聊賴的一天后, 曼德勒 的本地朋友熱情款待了他,並帶著他游覽大 曼德勒 區域。看著這位白皙瘦小的大男孩,沒想到還有如此豐富的旅行經歷,著實讓人敬佩不已。
下了渡船後,沿著石板小路向上行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巨石,原來這居然是一尊巨型辛特遺跡,由於在地震中遭到毀壞,身軀和頭部早已坍塌,留下難以辨識的臀部。看著眼前這個龐然大物,不難想象出它當年是多麼地威武霸氣。 而比巨型辛特更讓人目瞪口獃的則莫過於敏貢佛塔了。1790年,貢榜王朝的波道帕耶王下令建造敏貢佛塔,如果全部完工的話,它無疑將成為世界上最高的佛塔。可惜的是,1891年波道帕耶王的逝世也使這項工程徹底爛尾。近30年的修建僅完成了地基部門。1839年的大地震使佛塔地基遭到重創,頻臨坍塌,在隨後的多次地震使得佛塔破壞更加嚴重。如今,站在龐大的佛塔面前,依然能感受到它雄偉的氣勢和傷痕纍纍的身軀,無不讓人概嘆。 游人可以順著佛塔右側危險的階梯攀登到塔頂,俯瞰 伊洛 瓦底江兩岸的風光。不過光腳行走在缺乏維修的碎石路上對於游人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考驗。而塔頂因坍塌而形成的峭壁和巨大的裂縫更是危險叢叢,讓人望而卻步。因此,你常能看到許多“熱情”的當地青年向游人伸出援助之手,助他們順利攀到最頂部,但別以為這種“幫忙”是免費的,當你下到塔底時,小費是他們很希望得到的回報。 塔頂眾生相 濤和玲在攀爬敏貢佛塔時元氣大傷,躲在 大樹 下乘涼,不願繼續前行,我們幾個則繼續探訪敏貢。 我們找到了敏貢大鐘,這個前世界上最大的鐘。1808年,波道帕耶王為了正在建造的敏貢佛塔而建造了這個大鐘,鐘口外徑約5米,重達90噸。但因為佛塔最終並未完工,敏貢大鐘也就只好安放於位於佛塔附近的一座殿堂里。 在敏貢村落的盡頭,矗立著欣畢梅佛塔(Hsinbyume Paya)。它是一座純白色的佛塔,建於1816年,是Bagyidaw國王用來紀念他的妻子Hsinbyume公主的,公主於1812年在這附近死於難產。這座佛塔據說是模仿 須彌山 頂的佛塔而建造的,它也是敏貢最上鏡的建築,因其獨特的外形而被祖國的吃貨同胞們昵稱為奶油蛋糕塔。
no chilli已經成了這個餐館的一段回憶。話說Pamela不能吃辣,一次點餐時反覆吩咐小胖不要放辣椒,結果米粉上來後,Pamela只嘗了一口,依然被辣得不行,揪著小胖使勁地大喊“no chilli no chilli”,惹得大家哄堂大笑起來。從此,no chilli便成了我們的獨家代號,小胖只要見到我們,必然大聲喊道“no chilli”。 尼姑塑像 如今,四位小伙伴已經各奔東西, 智利 三人組搭夜班巴士去參加山地徒步團了,Yanni也去彬烏倫尋找英式小清新了,即便我們的旅行理念各不相同,但大家短暫相處的一天還是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讓人懷念不已。
“嗨!我們該出發了!”新結識的三位 臺灣 小伙伴對我輕聲說道,把我從回憶中拉回了現實。他們是在青旅老闆女兒Angela推薦下與我結伴的。騎著機車( 臺灣 人把摩托稱作機車)在大 曼德勒 區域閑逛一天后,正愁不知有何處可去,Angela告知了他們我打算去敏貢古城的計劃,於是我們便準備結伴一起去敏貢。由於騎著機車狂奔幾十公里不太現實,因此我們的計劃是騎車到碼頭,將車寄存在售票處,再乘船往返敏貢,大家都表示贊同此計劃,於是我們便順利地出發了。 【向著伊洛瓦底江狂飆】兩位 臺灣 小伙伴楊、濤與他們的朋友玲在 曼谷 會合,再一起飛往 曼德勒 。我們在青旅租了兩輛機車,濤和玲一輛,楊和我一輛。楊是個年輕活潑的大男孩,“他喜歡騎著機車在大路上狂飆哦!”玲似乎若有警示地對我說道。果不其然,剛出青旅不久,楊便開始秀起了他的車技,機車游刃有餘地穿行於摩托大軍中。而在空蕩盪的護城河邊,楊則開始馬力十足的飛奔起來,坐在車後的我心跳般地體驗了一把風馳電掣的快感。在一個紅綠燈路口,濤和玲追了上來,玲關切地問道,“你還好吧?他有嚇壞你嗎?”我苦笑一聲道,“還好啦!我相信他的技術!”眾人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到達 伊洛 瓦底江邊,我們買好了往返敏貢古城的渡船票,在岸邊等待船的出發。楊突然兩眼發直,原來是看到了兩位外國美女,但苦於不會英語,只好求助於玲的翻譯,終於順利地跟她們求到了合影的機會,讓他興奮了好一陣。 一位戴著牛仔帽的胖胖的老外過來與我搭訕。
“嗨!昨天我在烏本橋看見你了!”他突然用中文說話還是讓我驚訝不已,即便這已經是我此行中遇到的第二位會講中文的老外了。
“哇!我想起來了!我看見你和幾位 中國 人在長椅上聊天!”我對他超強的記憶力以及對 亞洲 人面孔精確的分辨力表示贊賞。
“我是 美國 人,在 北京 上過幾年大學,因此我會一些普通話,我去過 中國 的許多城市,很喜歡 中國 !”每當聽到老外對自己國家發出由衷的贊美時,心裡總會涌起一絲莫名的感動,也許這就是對家和國家的認同感吧! “時間差不多啦,該上船了!”工作人員開始組織游人登船。江邊密密麻麻地停泊著許多游船,我們的船在靠外側的區域。只見岸與船、船與船之間都由工作人員鋪上了長長的木板作為便道。即便如此,走在木板上對於游客來說依然跟過獨木橋一樣困難。好在工作人員早有準備,在距離較短的木板區域會有人伸出手來接游人過木板橋,而在距離較長的木板區域則由兩位工作人員在一頭一尾拉著一根長棍或長繩,游人可借其作為平衡支點,得以順利過橋。
等游人都上齊了游船,巨大的引擎轟鳴聲響起,渡船終於出發了。 【敏貢:未完工的奇跡】渡船上一位 杭州 來的小伙坐在我們後面,與他同行的是他第一次來緬時結識的當地朋友。這是他第二次來 緬甸 ,在 密支那 度過百無聊賴的一天后, 曼德勒 的本地朋友熱情款待了他,並帶著他游覽大 曼德勒 區域。看著這位白皙瘦小的大男孩,沒想到還有如此豐富的旅行經歷,著實讓人敬佩不已。
下了渡船後,沿著石板小路向上行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巨石,原來這居然是一尊巨型辛特遺跡,由於在地震中遭到毀壞,身軀和頭部早已坍塌,留下難以辨識的臀部。看著眼前這個龐然大物,不難想象出它當年是多麼地威武霸氣。 而比巨型辛特更讓人目瞪口獃的則莫過於敏貢佛塔了。1790年,貢榜王朝的波道帕耶王下令建造敏貢佛塔,如果全部完工的話,它無疑將成為世界上最高的佛塔。可惜的是,1891年波道帕耶王的逝世也使這項工程徹底爛尾。近30年的修建僅完成了地基部門。1839年的大地震使佛塔地基遭到重創,頻臨坍塌,在隨後的多次地震使得佛塔破壞更加嚴重。如今,站在龐大的佛塔面前,依然能感受到它雄偉的氣勢和傷痕纍纍的身軀,無不讓人概嘆。 游人可以順著佛塔右側危險的階梯攀登到塔頂,俯瞰 伊洛 瓦底江兩岸的風光。不過光腳行走在缺乏維修的碎石路上對於游人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考驗。而塔頂因坍塌而形成的峭壁和巨大的裂縫更是危險叢叢,讓人望而卻步。因此,你常能看到許多“熱情”的當地青年向游人伸出援助之手,助他們順利攀到最頂部,但別以為這種“幫忙”是免費的,當你下到塔底時,小費是他們很希望得到的回報。 塔頂眾生相 濤和玲在攀爬敏貢佛塔時元氣大傷,躲在 大樹 下乘涼,不願繼續前行,我們幾個則繼續探訪敏貢。 我們找到了敏貢大鐘,這個前世界上最大的鐘。1808年,波道帕耶王為了正在建造的敏貢佛塔而建造了這個大鐘,鐘口外徑約5米,重達90噸。但因為佛塔最終並未完工,敏貢大鐘也就只好安放於位於佛塔附近的一座殿堂里。 在敏貢村落的盡頭,矗立著欣畢梅佛塔(Hsinbyume Paya)。它是一座純白色的佛塔,建於1816年,是Bagyidaw國王用來紀念他的妻子Hsinbyume公主的,公主於1812年在這附近死於難產。這座佛塔據說是模仿 須彌山 頂的佛塔而建造的,它也是敏貢最上鏡的建築,因其獨特的外形而被祖國的吃貨同胞們昵稱為奶油蛋糕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