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我的非常規蜜月之旅




走出博物館,在去往地鐵站的路上被音樂和人群吸引住了,像是要搞什麼聚會?演出?



意外驚喜 —— 我們被 德黑蘭 人“撿”回了家
大約下午6點,我們來到了 德黑蘭 又一打卡景點,自由紀念塔,處於 德黑蘭 城市佈局的中軸線上,建於1971年。
由於廣場周圍的馬路十分複雜,我倆正迷惑著不知怎麼穿過去,這位大哥走上前來問我們需不需要幫助,指完路之後一聽說我們是 中國 來的,給高興壞了!連忙說自己以前和 中國 的CRH( 中國 鐵路高速)工程隊一起工作過,還去 長沙 參加過培訓。和我也算半個老鄉了,哈哈~
接著他邀請我倆去他家吃晚飯,我下意識拒絕了,可能是一種與身俱來的警惕性吧。在後來的聊天中他又多次提出想邀請我們去他家玩兒,說他的老婆孩子都在家歡迎我們。我當時就想到在LP里看到的一句話:When you are invited into the home of a near-total stranger, just say 'yes'! 跟著我就答應了...



自拍的雕塑, 伊朗 人民對於自拍的熱愛絲毫不亞於 中國 人。

然而擔心真的是多餘的,這一夜真的是過得無比奇妙,你闖入了一個陌生人家裡,還是在 伊朗 這麼一個一直被詬病極端、危險的國家。
Abbas大哥的兩個兒子,真的好可愛,而且很乖,一點也不熊,真羡慕他們的眼睛和睫毛!


伊朗 通行三種曆法,第一個是公曆(左邊),第二個是波斯歷(右邊),第三個是伊斯蘭歷,所以今年是波斯歷1396年。

原來我們剛巧遇上了伊斯蘭世界一年一度的阿舒拉節。
這是伊斯蘭教什葉派穆斯林為哀悼穆罕默德的外孫侯賽因遇難的重要紀念日。公元680年,侯賽因對當時的繼任哈里發不服,與家屬一行離開 麥加 ,在行抵 伊拉克 境內的卡爾 巴拉 時,遭倭馬亞王朝騎兵的追擊,侯賽因一行全部戰死。此日正是伊斯蘭教歷1月10日(阿舒拉日),什葉派認為侯賽因是殉教聖徒,這一日遂被定為該派的蒙難日和哀悼日。每年的這一天,成千上萬的什葉派穆斯林都要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從此,阿舒拉日便發展成為什葉派穆斯林最重要的紀念日
所以與其說是“節日”,更應該說是紀念日,是悲傷的日子,這也是為什麼人們都要穿黑色,街上都掛著黑旗。大哥說在 伊朗 參加葬禮或者悲傷的時候穿黑色,結婚或者喜悅的時候穿白色,我突然想到自己白天嬉皮笑臉的穿著大白風衣從人群中穿過的傻逼樣子....

你們討厭 美國 嗎?對恐怖主義和ISIS怎麼看?
大哥倒是很坦然,他說普通老百姓對 美國 沒有什麼敵意,只要自己的日子能開開心心地過就可以了,大家都可以是朋友嘛!而對於ISIS,他也明確表示那不是真正的穆斯林,他們也很討厭很厭惡恐怖分子的行徑。的確,從這些善良的 伊朗 人眼裡,你根本看不到半點恐怖分子的影子。


在大哥的帶領下,我們都比了一個贊的手勢,後來翻LP才知道在 伊朗 比這個手勢等於比中指...好後悔沒有早點知道,可以向大哥求證求證。

飯畢,Abbas一家人又熱情的帶我們去街區參觀阿舒拉紀念日的活動。
大老遠就能聽見音樂聲和鼓聲,可以說是相當壯觀了,幾乎一整條街都是人,都在進行著各種各樣的活動。
下圖這一幕我覺得挺溫馨,警車開過,大家紛紛自覺讓道,還會和警察聊上幾句,非常和諧。
還有一幕也讓我印象挺深刻的,大哥帶我們穿過人群去看其他活動的時候,剛好遇上了一輛很大的消防車正在緩慢通行,大哥路過旁邊很自然地把可能會剮蹭到車的桿子移開了,消防車上的人還很熱情的和我跟Neo打招呼,那感覺不知道怎麼形容,溫暖得有一點熱淚盈眶的衝動..






Tabiaat Bridge
德黑蘭 的第二日,還是全國放假,哪裡都大門緊閉,酒店前臺推薦我們到了這裡。
Tabiaat Bridge是 德黑蘭 北部新近規劃的一座人行天橋,一共有三層,像一頭巨大的鋼鐵怪獸橫卧在兩座山頭之間,站在橋上可以俯瞰 德黑蘭 北城。


伊朗 的海報總是迷之畫風,基本配色都是國旗色紅白綠,外加一個黑,看起來總是陰陰森森的。

這個地方純粹是誤打誤撞,在去Tabiaat Bridge的地鐵站出口見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