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旅遊攻略
  • 榮耀波斯 | 小小的地下室,擠滿了價值連國的戰利品

榮耀波斯 | 小小的地下室,擠滿了價值連國的戰利品

開篇
不說價值 連城 ,
而說國,
那是因為它們真的被作為了一個國家發行紙幣的擔保品!

伊朗自助遊攻略
↑國家珠寶博物館 所以也難怪看到了上面這張圖中所呈現的在 伊朗 中央銀行門前排長隊伍的景象。

那他們是要去參觀什麼呢?

紙幣發行?金幣鑄造?再不然錢幣博物館之類?

……

當時孤陋寡聞的我完全沒想到一個珠寶博物館居然會被設置在一個國家的央行地下室內!

作為一位並沒有認真學習過金融理論的財經院校畢業生、前金融行業從業人員,懵懵懂懂地想著能有機會參觀一下別國的央行,倒也是滿難得的機會,挺好的,那就去吧~
一個小插曲
本來是想要大 大方 方地跑正面拍一張央行的門頭和這長長的隊伍當場,可拿著手機隔著人行道剛一站定,就被保安過來阻止了,結果只能灰溜溜地回到隊伍躲在人群中悄悄按幾張,絕不能讓保安看到,然後也不太敢當場直接定位發朋友圈,擔心還沒進去看到珍寶長什麼樣就被揪出來隔離審查。。。
進入正題首先申明:珠寶博物館內完全不允許攝影攝像,不能攜帶手機,所以從進了央行的門到離開全程都沒有任何影像記錄,只帶出了一本在館內購買的薄畫冊簡單介紹了幾件官方認為值得宣傳的展品。然後接下來文章中的配圖就是十分艱難地從網上搜羅來的各種官宣圖,並且大部分還是在珍寶館向公眾開放初期(1960年底)拍攝的照片,若是像素感人,切勿太過苛求。
伊朗自助遊攻略
↑國家珠寶博物館
伊朗 珠寶博物館建於1937年(正式的官方名字為Treasury of National Jewels,但人們還是習慣通俗地稱呼它為the Jewellery Museum)。

1938年當時的 伊朗 國王禮薩·汗將王室的藏品作為增加央行財力和支持國家金融體系的重要儲備物交給了 伊朗 國民銀行,後又經進一步修建,博物館於1960年 伊朗 中央銀行成立時開始向公眾開放,珠寶也自此由國民銀行移交給央行保管至今。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君主制度的遺物歷經1979年伊斯蘭革命之後仍能完好保存,後又到20世紀90年代重又向世人展示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個地下室展廳中約有40多個展櫃展出了眾多珠寶及許多古代裝飾物、武器和日常器皿。
伊朗自助遊攻略
↑國家珠寶博物館
展品多數是16世紀以後波斯的薩法維王朝從 歐洲 、 印度 以及奧斯曼帝國掠奪的奇珍異寶,其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一座鑲嵌滿各類彩色寶石的黃金地球儀(後文會詳細介紹)。
伊朗自助遊攻略
↑國家珠寶博物館
在薩法維王朝之前,關於 伊朗 珠寶收藏的數量,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只有一些在薩法維王朝時期到過 伊朗 的西方旅游家在自己的游記中簡單描述了薩法維王朝收集珠寶的情況。
伊朗自助遊攻略
↑國家珠寶博物館
據這些游記記載,當時薩法維王朝派遣珠寶行家四處搜尋珠寶。當時在薩法維王朝宮廷中收藏的珠寶中,有的價值 連城 ,聞名遐邇。

1739年到1745年,波斯從 印度 掠奪了10個寶座(包括傳說中著名的失蹤了的孔雀寶座)和不計其數的金銀珠寶(王冠、首飾、茶具、煙具、燭臺以及大大小小未經雕琢鑲嵌的珠寶裸石)。

薩法維王朝末期,自納迪爾國王去世後, 伊朗 國內出現動蕩局勢,珠寶寶藏遭到洗劫,許多昂貴珠寶被劫走(包括著名的“光明山”鑽石)。

從此以後,珠寶寶藏再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只是增添了一些 伊朗 產的綠松石和從波斯灣打撈到的珍珠。如今,這些物品都悉數珍藏在 伊朗 珠寶博物館中。

Darya-i-Nur(光明之海)(長1.5英寸、寬1英寸、厚0.375英寸,淺桃色粉鑽)
伊朗自助遊攻略
↑國家珠寶博物館
正在排著最後一條隊伍等入場的時候,導游Ali向我們介紹說館內珍藏著一顆全世界最大的鑽石,叫“光明之海”。

Excuse me???

最大的那顆“ 非洲 之星”不正鑲嵌在 英國 王室的權杖之上麽?那有顆類似名字的“光明之山”也還是在英王室的手中呀。
伊朗自助遊攻略
▲ 鑲嵌“光明之山”的 英國 女王王冠

好在此時我的手中已經拿著那本博物館館藏的小冊子,迅速翻找了一下,原來這枚被命名為Darya-i-Nur(Sea of Light,光明之海)的寶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粉鑽,並且“山”與“海”同宗同源原屬於 印度 莫卧兒皇帝沙·賈汗,後來成為波斯國王納迪爾的戰利品,再又在納迪爾國王被刺殺後,“光明之山”被偷離 伊朗 並幾經輾轉最終鑲嵌於 英國 女王的王冠之上,而“光明之海”則一直留在 伊朗 國內。

據專家考證,莫卧兒帝國時期的這枚鑽石曾被雕琢成一枚重約300克拉的高玫瑰花型鑽石,後來經過一次改磨,重量減為現在的約182克拉。
伊朗自助遊攻略
↑國家珠寶博物館 ▲ Noor-ol-Ain Tiara

1958年,當時的 伊朗 國王巴列維結婚,專門請世界著名珠寶商哈里·溫斯頓製作了幾件首飾,其中一件是Noor-ol-Ain Tiara“光明之眼”王冠。王冠正中鑲了一粒巨大的粉紅色鑽石,重約60克拉,便是用名鑽“光明之海”的另一部分再次改磨而成,並且改名為“光明之眼”。
Crown Of Pahlavi(巴列維王冠)
伊朗自助遊攻略
↑國家珠寶博物館
1796年-1925年間,愷加王朝國王們加冕時都使用Kiani王冠,但國王禮薩·汗沒有延續這項傳統,於1925年下令一批 伊朗 珠寶工匠按薩珊王朝(226-651年)的王冠樣式,製作了這頂“巴列維王冠”。

巴列維王冠總重量為2080克,鑲有:
3380顆鑽石,重1144克拉;
5顆綠寶石,重199克拉;
2顆藍寶石,重19克拉;
還有368顆珍珠。
伊朗自助遊攻略
↑國家珠寶博物館 ▲ 1967年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加冕時也佩戴此王冠。
Kiani Crown(基亞尼王冠)
伊朗自助遊攻略
↑國家珠寶博物館 這頂曾屬於Fath-Ali Shah Qajar(法特赫- 阿裡 沙·愷加)的王冠又名“Kiani Crown”(基亞尼王冠),傳承於愷加王朝並被此後繼任的多位國王使用過。

它是自薩珊王朝之後第一頂按此類樣式製作的王冠,製作於公元1797年,鑲有1800顆珍珠, 300顆祖母綠和1800顆紅寶石。

Crown by Farah Pahlavi(王后加冕王冠)
伊朗自助遊攻略
↑國家珠寶博物館 1967年10月27日,法拉赫·巴列維(Farah Pahlavi)成為 伊朗 歷史上第一位加冕王后,在加冕儀式上,他的丈夫 伊朗 末代皇帝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Mohammad Reza Pahlavi)在自己加冕為國王后,親自將這頂王冠戴在了她的頭上。
伊朗自助遊攻略
↑國家珠寶博物館 法拉赫佩戴的加冕王冠可以說是歷史上最負盛名的特殊訂製之一,由 法國 珠寶商Van Cleef & Arpel梵克雅寶接受委托製作。

王冠上的紅寶石、祖母綠和珍珠三色剛好組成了國旗的顏色,整頂王冠重達4.3磅(約1480.90克),總共鑲嵌了1541顆寶石,其中包括1469顆鑽石、36顆祖母綠、34顆紅寶石、2顆尖晶石、105顆珍珠和其他寶石,當然,最不同凡響的還是王冠中央鑲嵌的一顆六角形的150克拉祖母綠。
伊朗自助遊攻略
↑國家珠寶博物館 在 德黑蘭 加冕典禮當天, 伊朗 皇后法拉赫•巴列維佩戴由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特別訂製的華美寶石皇冠與祖母綠項鏈。 此外,世家還為 伊朗 國王禮薩•巴列維的姐妹和女兒訂製珠寶。

1966年,皮埃爾•雅寶(Pierre Arpels)得知,在數家傑出珠寶商提交的五十個方案中,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的設計圖脫穎而出,獲 伊朗 政府選為皇冠的設計。根據 伊朗 傳統,皇冠上將鑲嵌源自 伊朗 中央銀行(Central Bank of Iran)國庫(National Treasury)中的珠寶。

由於無法將這些無價之寶帶回 巴黎 ,皮埃爾•雅寶只能每天前往中央銀行的地下室,滿懷激情地挑選裝飾皇冠的每顆寶石。為了在6個月的嚴密保護下完成這份極具歷史意義的特別訂製,皮埃爾手下的工頭與設計師協助他在國庫里建立起完整的工作坊。
伊朗自助遊攻略
↑國家珠寶博物館 ▲ 特意為加冕禮訂製的與王冠所匹配的項鏈

共鑲嵌10顆祖母綠、486顆鑽石和4顆梨形大珍珠。鑲滿小鑽石的鉑金項鏈中央懸掛著一顆巨大的六角形雕花祖母綠,旁邊5顆稍小的枕形祖母綠中間間夾著4顆梨形大珍珠和11枚淡黃鑽石。

Globe of Jewels(珠寶地球儀)
伊朗自助遊攻略
↑國家珠寶博物館 這座珠寶地球儀是愷加王朝國王納賽爾·丁即位後,為便於保存散放的王室寶石,命令 伊朗 工匠於1869年製成。

該地球儀支架用黃金裹木並嵌滿各類寶石,球體直徑約2英尺,共用去34公斤純黃金與總重3656克的寶石,總鑲嵌寶石數量達到51366顆!海洋用祖母綠表示,世界各國的位置用紅寶石表示,其中 東南亞 、 伊朗 、 法國 、 英國 和 東南亞 用鑽石表示; 印度 用淺色紅寶石; 中非 與 南非 用藍寶石;赤道與其他地理坐標線分別使用鑽石與紅寶石標明。

但若要在這些寶石的光芒中仔細分辨各個國家的具體坐標或許會有些困難,畢竟工匠們的技藝更多地發揮在珠寶鑲嵌中而非地理學研究。

並且我還在其中的好幾枚大顆寶石上發現了穿孔的痕跡,很好奇它們曾經都被鑲嵌在哪些珠寶首飾上,又發生過什麼美麗憂傷的故事?

Peacock Throne(孔雀寶座)
伊朗自助遊攻略
↑國家珠寶博物館 前面提到,從1739年到1745年,波斯從 印度 掠奪了10個寶座和不計其數的金銀珠寶。但圖中並不是那個已經遺失在歷史長河之中的著名 印度 “孔雀寶座”,而是由 伊朗 愷加王朝的法特赫- 阿裡 沙下令製作的Sun Throne太陽寶座(因寶座上部的太陽圖形得名),後來因他迎娶了被昵稱為“孔雀夫人”的妻子Tavous Tajodoleh,於是太陽寶座改名為Peacock Throne孔雀寶座。

這個法特赫- 阿裡 沙遺留下來的孔雀寶座,在他去世後,熱愛珠寶的繼位者納賽爾·丁又下令對寶座進行修繕並做了些小修改。於是,寶座上增加了幾塊藍色琺琅經文的金色嵌板,經文內容顯示由納賽爾·丁進行了該次修理。

Nadir Throne(納迪爾寶座)
伊朗自助遊攻略
↑國家珠寶博物館 這個因納迪爾得名的寶座和納迪爾本人,並沒有任何交集。雖然名為“納迪爾”,但圍繞在寶座周圍的嵌板文字顯示,寶座由他的兒子法特赫- 阿裡 沙(在位期間1798-1834年)下令製作完成。

而法特赫- 阿裡 沙建造這個寶座的目的,純粹是為了展示 伊朗 宮廷在他統治之下的顯赫盛況以及向各國使節炫耀。因此,為了便於在散佈於 德黑蘭 各處的夏季行宮中使用,這個寶座被設計成12組可拆卸的獨立部件,並鑲嵌有26733顆寶石。
伊朗自助遊攻略
↑國家珠寶博物館 ▲ 後來1967年巴列維國王加冕時,也用過這個寶座。

其他雜七雜八
伊朗自助遊攻略
↑國家珠寶博物館 ▲ 純金燭臺
鑲嵌尖晶石、鑽石、祖母綠、紅寶石、祖母綠與珍珠流蘇。
成對放置於孔雀寶座的兩邊,在正式儀式場合中使用。

伊朗自助遊攻略
↑國家珠寶博物館 ▲ 鑲滿綠松石與紅寶石的純金盛酒器與酒盃
伊朗自助遊攻略
↑國家珠寶博物館 ▲ 純金餐碟蓋
頂部鑲有8顆珍珠,以及大大小小的祖母綠、尖晶石、紅寶石和鑽石。
伊朗自助遊攻略
↑國家珠寶博物館 ▲ 純金水壺
製作於19世紀中期,頂部鑲有8顆珍珠,以及大大小小的祖母綠、尖晶石、紅寶石和鑽石。

伊朗自助遊攻略
↑國家珠寶博物館 ▲ 納迪爾冠飾

這枚納迪爾冠飾製作於19世紀後半期,位於中央的祖母綠顏色飽滿,5顆較小的水滴狀祖母綠分別垂於羽毛頂部和冠飾尾部。

比較有趣的是,位於中央祖母綠上側兩邊、一道弧線的下方,經仔細辨認,可以看到旗幟、鼓和矛。那兩面三色旗幟選用了非常淺色的紅寶石、祖母綠與鑽石組成。
另外,你們還可以試著找一下兩朵用粉鑽做花蕊的小花。

Tips:博物館位於Ferdosi St(靠近Jomhuriyeh Eslami Ave 大街轉角),地鐵Saadi站出站後 西北 方向不遠處。

外國游客門票為200000里亞爾(12歲以上青少年及成人方可進入);售票處有一本導游小冊子,大概6000里亞爾,詳盡地介紹了珠寶博物館內的主要藏品(但是單項不會有我描述得那麼仔細),非常推薦買來看看。

博物館禁止攜帶相機、手機等電子設備進入,接待處可以免費存包。經過最後一道安檢門後,走樓梯下到地下幾層的“珍寶館”。樓梯的每個轉角處都有便衣保鏢嚴防把守,戒備森嚴。館內有免費的多語種導游講解,但是目前暫時還沒有中文。

開放時間僅限於周六-周二 14:00-16:30(公眾與銀行假日休息),並且很有可能會排長隊,所以需要提前做好時間規劃。

References:\- Treasury of National Jewels( 伊朗 央行官網)
\- Iranian Crown Jewels(Wikipedia)
\- Farah Pahlavi Official Site
(文中全部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最後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上傳了一段 伊朗 央行官方出品的宣傳片,想要一飽眼福的看官敬請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