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四次日落與一次日出,整個高棉都在對我微笑

據說有仿照 中國 的十二個動物形象在塔上。
但個人覺得只是導游們以訛傳訛的錯會。
一千多年前的吳哥,應該就是 中國 歷史上的真臘國,文化的交流應該沒有這麼深入吧?
另一個更令人信服的說法是,這裡是舊城裡的監獄,十二座,只是數字上的巧合。
建築本身內部很高,又比較暗,確實可以產生讓人懺悔的感覺。
所以說十二塔廟是監獄,應該更有根據。
除了監獄,好像還有審判的功能,這個就更扯一點。
據說當時尚未 開化 的人們,把嫌疑犯扔進塔內,
不同的塔代表不同類型的罪名,或者是把有爭端的雙方扔進不同的 塔里 ,
然後放蛇。
蛇咬誰,誰有罪。
大自然會審判你的。

真的只是個平臺。
戰象平臺(左)、巴芳寺(中)、癩王平臺(右),
這樣的結構組合成一個建築群落,或者說就是一個單體建築。
戰象平臺的基座可以看到實物大小的大象雕刻,當然還有更多其它主題的雕刻內容。
不用據說也能看的出來,這裡以前一定是闍耶跋摩七世觀禮閱兵的地方,
現在能看到的這些只是基台基座,
大概率在當時都建有木質的亭子。

實際的感受是,確實很長,但是不高。
不過由於周圍是更低矮的廣場,兩米不到的檯子確實也顯得足夠高了。
為什麼感受不明確呢,因為太曬了。。。
你們想想這周圍什麼也沒有,大廣場,
然後平臺上也什麼都沒有,
完全就是暴露在烈日下的欣賞。
腦袋曬暈沒仔細看這些雕塑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些也都是 印度 教中重要的形象。


空中宮殿,要麼是國王住的地方,要麼是祭祀的場所,象徵著與神明的接近。
但有一點應該可以肯定,空中宮殿是闍耶跋摩七世專用的,
除了他本人只有很少的神職人員可以使用和進入,所以才要用圍牆和外界區隔開。

大部分時候就是三五塊錢的冰箱貼和一些小飾品。
有人說這些孩子很窮,在為上學賺錢。
但我覺得這是過度解讀了,能做游客生意的不可能窮是不是。
這個小男孩就很有意思,
應該是姐姐模樣的小女孩在專註的賣東西或者說賣萌,
然後他就撿了很多枯樹葉做帽子,玩兒的非常忘我,
開頭視頻里出現的就是他~

是不是看起來不怎麼大,甚至還有些荒涼感。
原因之一是這裡距離別的建築都有一定的距離,
這大概也就是我猜測的君主御用空間的私密性吧。
當年肯定是庶民勿近的。

當年的空中宮殿,應該有很恢弘的木造建築在石制的基礎之上。
看著遺跡試著想像一下當時的場景,
嗯,想像不出來。。。
修複工作也能看到划水(bushi)的痕跡呢,
你看角上那些獸雕,
找不到四肢就潦草的用水泥柱和鐵條代替了。

遺跡散落在古樹間,蔭蔽下,
滄桑感來的太突然。
低頭拾階,也能看到半掩在土中的建築構件。
這地上隨便一塊石料可能都有千百歲的歷史吧?

第一次在吳哥見到這樣的景像還是會驚嘆一下的。
不過我早就知道更大規模的樹與建築交融就在塔布隆寺,所以留著到時候再說~

其實如果不說的話就會覺得跟之前的巴戎寺、空中宮殿什麼的差不多,
但細看之下還是有明顯不同的。
牆面上有很多橫道結構,這些結構近看都應該是淺浮雕。
只不過年代太久大部分已經看不清。
巴方寺,據說比整個通王城還要更久遠,
先有巴方寺,才有通王城。
巴方寺是那個什麼真臘國王優陀耶迭多跋摩二世在11世紀建造的,
闍耶跋摩七世是在15世紀,
早了好幾百年吧。

可以看的出來,那些淺色的部分,應該都是修複過程中用舊的甚至新的石料再造的。

每塊石頭都有幾屯重吧。走在裡面覺得還是有些危險。
這要是倒了,隨便一塊砸我一下都完犢犢了。

畢竟那是闍耶跋摩七世的相貌。

上到一半就可以從迴廊繞到前面,看到下麵的景觀。
這裡有一個小一些的獨立建築,類似於藏經閣。

低頭看這個塔,雖然還是 印度 教風格的九層塔,但是和巴戎寺有明顯不同。
順便也可以看一下這個很陡的樓梯。

並且這兩段還有很大不同。
優陀耶迭多跋摩二世時代興建巴方寺,
是作為獻給濕婆神的國廟,也就是說是個 印度 教寺廟。
而闍耶跋摩七世把這裡改建成了佛教寺廟。
於是巴方寺就呈現出了兩種宗教的特性:
印度 教的標誌性九層塔頂,以及卧佛。
巴方寺卧佛,巨大個,大到什麼程度呢,
我當時拍照的時候完全沒有意識到這是個卧佛。
回家整理照片的時候才發現這是一尊卧佛像。
當然了,還在修複中。
整個吳哥遺跡,單靠 柬埔寨 政府一己之力難以完成,
作為世界遺產,全世界都在幫著一起做修複的工作。
巴方寺的修複工作,就主要是 法國 在幫忙完成。
據說有30多萬塊石頭散落在周圍等待歸位,
真是一場巨型拼圖游戲啊。

也就是通王城中心的另一部分。
然而癩王平臺其實是吳哥王室的火化台。
建築周圍雕滿了人或神的形象,是癩王平臺的特點。
據說有一個隱秘的入口可以進到內圈,當時沒有找到。
查過一些資料,癩王平臺好像是闍耶跋摩七世特意為自己建的,
為了讓自己在去世時舉行一個隆重的火化儀式,
大概在當時的文化中這是最接近神,最接近“升天”的儀式吧。
“你們的國王沒有去世,而是飛升成神了”。 中國援助修複的周薩神廟第一次深入吳哥一定是興奮的,所以也趁著這股勁兒多逛一逛。
上午的最後一站,是周薩神廟。

周薩神廟是 中國 援助修複的,所以也是 中國 旅行團必打卡的景點。
在神廟外還有一個小型的展板展示,講述中柬 友誼 和修複的故事什麼的。
周薩神廟原本就是一座 印度 教的神廟,建築規模不大,但是足夠完整和典型,
可以作為瞭解吳哥建築結構和小吳哥風格的模式建築來看。
十字形的平臺和甬道、象徵須彌山的中央聖殿、東西塔門,整個建築群就是個中央對稱的結構。

在我看來, 柬埔寨 政府也是給了各個國家很大的權限來進行修複工作。
中國 主持的修複工作,最大的特點就是找不到的部分就用新零件代替。
有人覺得這樣不好,不倫不類,但是我覺得這樣很好,
很明確的表現了舊件和新件的關係,
不仿舊,但是還原了結構和整體。

周薩神廟的建築主體也是建在兩米多高的 高臺 上的。
加上建築結構相對來說比較緊湊,
給人一種謹慎甚至有點逼仄的感覺。

但是相對來說這種材料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下也很容易風化腐蝕,不容易保留。

應該是出於結構安全的考慮,一些窗框都填死了。


在吳哥,一般比較長的結構 比如 甬道和橋的兩邊,都會有九頭蛇神。
大概是因為細長的比例比較適合吧。

反正是蛇神。
這一隻不太好區分是遺跡還是修複後的樣子了。

據說也是同時期的建築。
已經逛了一上午了啊,體力實在不行,就沒有走過去細看,只是遠遠的拍了張照片。
就算去過了哈。
回來整理游記查了些資料才知道,托瑪農神廟裡還是有些特色的。
比如 麗華塔女神的雕塑, 比如 藏經閣。
這些都留給下次吳哥行再仔細探索吧~

於是見識到了各種拍照的方式,穿著漢服來拍照的小姐姐也是很拼啦。
想在這個上午的集中探訪結束後來總結一下吳哥建築為什麼會成為現在這樣的遺跡的原因。
並不是說歷史變遷什麼的,單純說一下建築本身。
我想應該有三點主要原因:
第一,以周薩神廟為代表的這種建築群,會建在土臺上,而土台就是單純的沙土。
這地方雨水多,沙土沖刷流失就很正常。而且所謂的建築建在土臺上,是沒有地基的,直接起石質結構。所以完全沒有什麼堅固可言,這是第一個建築容易毀損的原因。
第二個,是石質構件。吳哥的建築,基本上都是石頭堆起來(粗暴一點可以這麼認為),沒有什麼釘子之類的連接穩固件,更不用說榫卯這種高級玩意兒。地基一松,這種沒什麼連接的石質構件就很容易崩塌。當然了,也不至於完全沒有嵌入什麼的結構思考,不然也不會有留下來的。不過還有第三個原因。
第三,問題還是出在石料上。石料的加工受工藝限制不會太精細,以及有一些結構中的石料就是很小,或者某一個接觸面很小。這也就造成了石塊與石塊之間的接觸面有時候不是完全貼合,極端情況下就是一個或者幾個點相接觸。這樣一來就在更加的不穩固的同時使壓強變大,石料就更容易碎,一碎,相鄰的結構就不穩,加上前兩個原因,就是整段垮掉,稀碎。
是不是非常有邏輯的推理?
午飯時rothana帶去的指定餐廳居然很好吃
這一上午,七八個建築爬上爬下,體力消耗巨大,是時候休息一下吃東西了。
包車游,就是有這樣一個小問題。
嚮導多多少少會帶你去一些消費的地方,賺點提成。
這一點來說,rothana非常好,
全程沒有帶我們去過任何購物點或者離譜的景點,
都是按照我的想法和事先的約定走流程,
唯一的也就是帶我們吃個飯。
如果我們要求不去他推薦的餐廳吃,他也完全沒有意見( 比如 第二天)。
第一天因為行程的原因,
rothana就建議我們不要回到老市場去吃飯,就近解決,
我們自然就採納了他的意見。

講真,做好了被宰一刀的準備,
這畢竟是景區啊,還是一個本地人領進來的。
並且,出來玩兒嘛,價錢放一邊,好吃是最重要的,只要好吃貴就貴。
但事實證明,rothana是個老實孩子,帶我來了個實惠的館子!
椰子奶昔檸檬奶昔以及紅茶,都是一兩刀;青木瓜 沙拉 5.25刀而已。
餐廳的環境也是不錯的,總體的印象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