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偏見與和解——以色列約旦巴勒斯坦15日行記【完結】
步入教堂,映入眼帘的是一架管風琴,上方鑲嵌著一幅耶穌出生圖,兩排巨大的 石柱 撐起半圓形的穹頂,整座教堂顯得十分寬敞、高大,靜穆肅然。
門的上方同樣鑲嵌著一幅耶穌誕生的彩色玻璃拼畫,教堂內外均裝飾有聖母 瑪利亞 的雕像。
沿著一個小樓梯下去便是整個主誕教堂中最具宗教和歷史意義的部分——教堂星洞。相傳耶穌當年就出生在這個長13米、寬3米的地下岩洞中的一個泥馬槽里。後來,泥馬槽被人用銀馬槽所替代,再往後,銀馬槽又被換成了一個 大理 石聖壇,上面鑲嵌著一枚空心的14角 伯利恆 銀星以表示耶穌出生的具體位置,並鐫刻著拉丁文銘文“聖母 瑪利亞 在此生下基督耶穌”。聖壇上方懸掛著15盞屬於基督教各派併在不同時間點燃的銀制油燈,晝夜不滅地映照著這顆神聖之星。 伯利恆 之星必須排隊才能看到,由於我們並未排隊,因此沒有拍下照片,此圖片來自網絡。
教堂外的庭園裡有一段歐式長廊,非常適合拍照。
除卻主誕教堂, 伯利恆 還有其他諸多神聖的宗教場所,如乳洞教堂、奧瑪爾清真寺、牧羊人的田野等,吸引著無數信徒前來朝拜。
參觀完主誕教堂,我們要求Alaa帶我們去喝 伯利恆 傳說中最有名的咖啡——山寨星巴克。
作為一個不懂咖啡的人,我實在品不出真假的區別。咖啡喝完,Alaa帶我們去看巴以隔離牆(Israeli barrier)。
自2002年6月起, 以色列 開始沿1967年戰爭前以巴邊境線修建高8米、長約700公里的安全隔離牆。從 以色列 的角度來說,建牆目的是為了隔離 巴勒斯坦 區域,防止恐怖分子襲擊,而從 巴勒斯坦 的角度看,這堵牆卻是 以色列 吞併 巴勒斯坦 土地的藉口。
隔離牆由數米高的鋼筋水泥牆體、鐵絲網、高壓電網、電子監控系統組成,並由 以色列 巡邏隊和哨兵進行警戒。隔離牆建成後,整個 約旦 河西岸被分割成三部分,北部為 納布盧斯 、傑寧、蓋勒吉利耶和拉姆安拉,南部為 希伯倫 、 伯利恆 ,第三區域為 傑里科 。
我們僅能看到位於 伯利恆 的隔離牆的一小部分,牆體上噴繪著各種塗鴉和文字,大都表達著人們渴望 和平 的強烈願望。
為修建隔離牆, 以色列 已在 約旦 河西岸摧毀了140多棟房屋,影響到80多萬 巴勒斯坦 人的生活,上千人流離失所,讓 巴勒斯坦 人苦不堪言。
在去往隔離牆的路上,原本熱情的Alaa變得寡言起來。汽車沿著 盤山 公路行駛時,他突然手指 耶路撒冷 的方向,對我們說:“你們看! 圓頂清真寺 ,那裡也是我的聖地,但我永遠都無法去那裡。”循著他的手指,我們看到了金頂反射的光芒,他語氣里的無奈,卻讓我們只能沉默以對。
Alaa有美麗的妻子和四個孩子,在 巴勒斯坦 的土地上過著平靜的生活。由於工作性質,他每天都能接觸到許許多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同時他也有很多猶太朋友。Alaa說他不恨 以色列 ,但他依然嚮往 和平 ,他的車裡貼著獲得過諾貝爾 和平 獎的 巴勒斯坦 前總統阿拉法特的相片和一隻 和平 鴿,還擺放著印有一句我永生難忘的話的紙條“make hummus not walls”。即使隔離牆隔開了他和 耶路撒冷 ,也無法阻擋他熱愛他的聖地。
巴以衝突是 中東 地區衝突的熱點之一,其背後隱藏著民族、宗教、文化等因素的深刻歷史根源。兩個民族對同一塊土地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權要求,猶太移民定居點問題和 耶路撒冷 地位問題是巴以 和平 之路上的嚴重障礙。這些問題若不解決,巴以衝突就不會停止, 中東 也難以實現真正的 和平 。
在 巴勒斯坦 的一天,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擁有上萬年曆史的耶利哥古城,也不是散髮著神聖光輝的主誕教堂,而是巴以隔離牆。
一堵偏見之牆,隔開了兩片土地,更隔開了兩個民族的心,雖然擁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但兩個民族對聖城的愛都是一樣的。正如Alaa車裡的那句話:“make hummus not walls”。即便希望渺茫,但我仍祈盼終有一天,大寫的PEACE能真正在這塊多災之地上降臨。 尾聲: 重返特拉維夫:日落中的明天回到 特拉維夫 ,旅途迎來了終點。傍晚時分,我們去 特拉維夫 公共海灘休息,最後看一看這個國家綿延的海岸線。
地中海 的海水澄澈透明,海風伴著咸腥的氣息,一波波海浪將黃燦燦的的沙粒沖刷成平整細膩的肌膚。赤腳站在沙灘上,感受海水撫摩著小腿和腳踝,心情是無比的平靜輕鬆。
許多當地人來到海邊,或舉家帶著孩子和寵物來玩耍;或躺卧沙灘上曬 日光 浴;或進到海中游泳,眾多不同年齡階層的衝浪愛好者們成為了 特拉維夫 海岸線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天色漸暗,天空逐漸從藍色過渡到粉色,晚霞編織出柔和的彩綢,映著一層層薄紗似的餘暉,將不遠處的 雅法老城 籠罩其中。海灘上的人潮漸漸散去,貪戀衝浪的人們卻久久不願離開,眼前的景象這般和諧,讓我覺得之前在這個國家感受到的矛盾衝突恍如一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