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尋古
從石牌坊望出去,一條筆直的大路延伸開去,很漂亮。 離開 北鎮 時正值夕 陽西 下,我們迎著夕陽開往 義縣 ,明明兩地相隔只有七十多公里,不知道為啥高德地圖給我們指引的道路要走一百多公里,好在一路風景極美! 義縣:廣勝寺 奉國寺 萬佛堂石窟 八塔子山抵達 義縣 已是夜幕降臨,以為是個縣城,沒想到感覺比 北鎮 還要熱鬧,選了一家距離廣勝寺塔和奉國寺都不遠的繁華地段酒店入住,咨詢了下酒店服務員關於當地美食,他們推薦了懋樓飯店,據說是清真飯店,味道很好,不過這一天下來我們也累了不想再動車,於是晚飯就選了旅館對面看上去生意最紅火的燒烤店,果然味道中肯,扇貝和生蚝很便宜,肉雖少,不過味道很好。 廣勝寺塔
因為就住在廣勝寺塔附近,步行可達,清早,迎著 東北 寒意濃濃的風穿街越巷去一探究竟。寺廟很小,基本就是圍著這個塔,和尚說要收費,寺外就可以看到塔,我們覺得進去也沒啥太大意義,就沒有去花那個門票錢。 該塔建於遼開泰年間(公元1020年),是北方諸多遼塔始建年代久遠且保存完好的古塔之一。塔的建築形式為八角形實心密檐式,十三層,高約42.5米,塔臺正八角形,每邊6米,高2.9米,原來形式已不可辯,現用白灰平抹加固為平削式。塔座為須彌式,八角形各邊相等,約占塔高的五分之一,束腰比較寬大。中間有灰磚伎樂天浮雕,高約50釐米,雕刻精美細膩,有的舞姿、有的手執樂器吹笛吹簫、有的打羯鼓等。上梟每面各浮雕一撐足獅獸屈身昂首,下踏束腰,上頂上枋和地伏(即蓮座)。在每個角上雕有一姿態威武披甲戴盔的力士,手執兵刃,一下枋和下梟浮雕有雲草紋。上枋和地伏合於一起,作仰蓮式承托塔身。塔身建在地伏蓮座上,八面都有浮雕。就正南一面在西角柱中間有一拱式龕門,裡面有一尊 菩薩 ,坐在蓮座上,手作捏決樣,頭戴寶冠,兩旁各有一名協侍,身披袈裟,頭頂寶冠,垂手站立,頭上均有磚雕寶蓋,後有背光,精美細膩、體態輕盈,其它各面姿態雖不近相同,但 大同 小異,如座佛的手式不一,有的下垂,有的合掌等。 奉國寺
本次行程的最重頭戲,也是本次旅行的緣起。該寺始建於遼開泰九年(公元1020年),初名咸熙寺,後易名奉國寺。因殿內塑有七尊大佛,又俗稱大佛寺。遼金元時期是奉國寺的鼎盛時期,到明清時期僅存大雄寶殿,清代續建六角鐘亭、四角碑亭、無量殿、牌坊、小山門和西宮禪院。奉國寺是 中國 國內現存遼代三大寺院之一,其標誌性古建築——大雄殿是古代遺存最大的佛殿,殿內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泥塑彩色佛像群。奉國寺內主體建築大雄殿及寺院整體,上乘唐代遺風,下啟遼、金等寺院佈局,是遼金寺院中最具典型的例證。其中,大雄殿是遼代佛教建築的最高成就,代表了十一世紀 中國 建築的最高水平。門票50元,我認為非常非常非常的值得(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 奉國寺地圖 遼代山門遺址 內山門,建於清代 山門內壁畫,有說所畫是龍王行雨圖。 牌坊,建於清代,是為了表彰清太宗皇太極的女兒溫莊長公主為了清王朝入主中原,統一全國為大清 江山 的發展與鞏固做出的貢獻所建的紀念性建築。在封建社會,牌坊是崇高榮譽的象徵。 牌坊上面有很多吉祥寓意的圖案 天王殿
建於清代,原名萬壽殿,後改為無量殿。以漢傳寺院傳統格局為依據,2008年更名為天王殿。殿內供奉 彌勒 佛、韋陀 菩薩 及四大天王,其中韋陀 菩薩 為明萬曆31年所敬請。 大雄殿
建於遼開泰九年(公元1020年),相傳是遼自稱釋迦牟尼轉世的聖宗皇帝耶律隆緒在母親蕭太后(蕭綽)故里所建的皇家寺院,該殿位於中軸線的北端,面寬9間,通長55米,進深5間,通寬33米,總高度24米,建築面積1800多平方米。它不僅是國內遼代遺存最宏大、最完整的五脊單檐廡殿式木構建築,因其大雄殿規模面積全國最大,又堪稱 中國 寺院第一大雄寶殿。古建築史學家曹汛說:“大殿九間是佛教建築頂了天的極限,奉國寺七佛殿九間,全國古剎千百座,奉國寺大雄殿是窮極偉麗的。”奉國寺因大雄殿佛壇上塑有一組彩色群像,“過去七佛”,併列一堂,佛教界獨一無二。佛像高大、莊嚴、俊秀,一千年以來仍然保存完好,在國內外佛教界具有特殊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殿堂內天王威武雄壯,14尊脅侍 菩薩 栩栩如生,梁架上的遼代彩繪、飛天;山牆上的壁畫;佛壇前的石雕供器也和佛像一樣,均屬古代藝術珍品。考古專家、美術家稱其為是藝術珍品中的極品,無不令人嘆為觀止。
因為就住在廣勝寺塔附近,步行可達,清早,迎著 東北 寒意濃濃的風穿街越巷去一探究竟。寺廟很小,基本就是圍著這個塔,和尚說要收費,寺外就可以看到塔,我們覺得進去也沒啥太大意義,就沒有去花那個門票錢。 該塔建於遼開泰年間(公元1020年),是北方諸多遼塔始建年代久遠且保存完好的古塔之一。塔的建築形式為八角形實心密檐式,十三層,高約42.5米,塔臺正八角形,每邊6米,高2.9米,原來形式已不可辯,現用白灰平抹加固為平削式。塔座為須彌式,八角形各邊相等,約占塔高的五分之一,束腰比較寬大。中間有灰磚伎樂天浮雕,高約50釐米,雕刻精美細膩,有的舞姿、有的手執樂器吹笛吹簫、有的打羯鼓等。上梟每面各浮雕一撐足獅獸屈身昂首,下踏束腰,上頂上枋和地伏(即蓮座)。在每個角上雕有一姿態威武披甲戴盔的力士,手執兵刃,一下枋和下梟浮雕有雲草紋。上枋和地伏合於一起,作仰蓮式承托塔身。塔身建在地伏蓮座上,八面都有浮雕。就正南一面在西角柱中間有一拱式龕門,裡面有一尊 菩薩 ,坐在蓮座上,手作捏決樣,頭戴寶冠,兩旁各有一名協侍,身披袈裟,頭頂寶冠,垂手站立,頭上均有磚雕寶蓋,後有背光,精美細膩、體態輕盈,其它各面姿態雖不近相同,但 大同 小異,如座佛的手式不一,有的下垂,有的合掌等。 奉國寺
本次行程的最重頭戲,也是本次旅行的緣起。該寺始建於遼開泰九年(公元1020年),初名咸熙寺,後易名奉國寺。因殿內塑有七尊大佛,又俗稱大佛寺。遼金元時期是奉國寺的鼎盛時期,到明清時期僅存大雄寶殿,清代續建六角鐘亭、四角碑亭、無量殿、牌坊、小山門和西宮禪院。奉國寺是 中國 國內現存遼代三大寺院之一,其標誌性古建築——大雄殿是古代遺存最大的佛殿,殿內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泥塑彩色佛像群。奉國寺內主體建築大雄殿及寺院整體,上乘唐代遺風,下啟遼、金等寺院佈局,是遼金寺院中最具典型的例證。其中,大雄殿是遼代佛教建築的最高成就,代表了十一世紀 中國 建築的最高水平。門票50元,我認為非常非常非常的值得(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 奉國寺地圖 遼代山門遺址 內山門,建於清代 山門內壁畫,有說所畫是龍王行雨圖。 牌坊,建於清代,是為了表彰清太宗皇太極的女兒溫莊長公主為了清王朝入主中原,統一全國為大清 江山 的發展與鞏固做出的貢獻所建的紀念性建築。在封建社會,牌坊是崇高榮譽的象徵。 牌坊上面有很多吉祥寓意的圖案 天王殿
建於清代,原名萬壽殿,後改為無量殿。以漢傳寺院傳統格局為依據,2008年更名為天王殿。殿內供奉 彌勒 佛、韋陀 菩薩 及四大天王,其中韋陀 菩薩 為明萬曆31年所敬請。 大雄殿
建於遼開泰九年(公元1020年),相傳是遼自稱釋迦牟尼轉世的聖宗皇帝耶律隆緒在母親蕭太后(蕭綽)故里所建的皇家寺院,該殿位於中軸線的北端,面寬9間,通長55米,進深5間,通寬33米,總高度24米,建築面積1800多平方米。它不僅是國內遼代遺存最宏大、最完整的五脊單檐廡殿式木構建築,因其大雄殿規模面積全國最大,又堪稱 中國 寺院第一大雄寶殿。古建築史學家曹汛說:“大殿九間是佛教建築頂了天的極限,奉國寺七佛殿九間,全國古剎千百座,奉國寺大雄殿是窮極偉麗的。”奉國寺因大雄殿佛壇上塑有一組彩色群像,“過去七佛”,併列一堂,佛教界獨一無二。佛像高大、莊嚴、俊秀,一千年以來仍然保存完好,在國內外佛教界具有特殊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殿堂內天王威武雄壯,14尊脅侍 菩薩 栩栩如生,梁架上的遼代彩繪、飛天;山牆上的壁畫;佛壇前的石雕供器也和佛像一樣,均屬古代藝術珍品。考古專家、美術家稱其為是藝術珍品中的極品,無不令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