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為一眼你的微笑】吳哥探險筆記(附手繪地圖/攻略)
最後在荒郊野嶺的地方拐進一條很不起眼的小路,高布斯濱就到了。Noa把車停在山腳等我,我獨自上山。吳哥門票在這裡是通用的,所以無需再花錢。
一條全長1.5公里的的山路,不陡峭,一路都有距離標識。山路兩側濃蔭掩映,幽靜清涼,鳥兒在樹冠上鳴唱。不時碰到一兩個對面而來的游客,微笑,打個招呼。同樣是吳哥遺址,這裡把通王城的喧囂拋到腦後。 像蟒蛇一樣盤根虯結的 大樹 ,生生抱起一塊岩石。好像魔戒中的樹人,憤怒地舉起巨石準備砸向壞巫師的哨塔。 從半山腰展望荔枝山區,滿眼盎然的綠意。 走了一半,發現Noa不知何時跑了上來,大概在山下耐不住寂寞吧。見他在樹根間蹦蹦跳跳的樣子只覺他像個長不大的孩子。他告訴我這還是他第二次上山,來高布斯濱的游客很少,大多數只到女王宮看看就回去了。
沒多久就看到這座石橋,Noa指著它說:Kbal Spean! 然後手腳並用地比劃說:Spean就是橋的意思,Kbal Spean指的就是這座石橋。 石橋上游的河床上竟然出現了成排的雕刻,仔細一看,躺卧著的毗濕奴正在潺潺的溪水中向你微笑。 河底的岩石上,密密麻麻佈滿了這種圓柱形的石刻,不說還猜不到,說出來令人詫異,這些圓圓的突起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徵——林迦(Linga),而中間那個方形的,一端有開口的,則是女性生殖器——尤尼(Yoni)。林迦和尤尼的組合,象徵著原始的生殖崇拜。高棉人認為,從林迦和尤尼上流過的水,是受過祝福的“聖水”,代表著生命的源頭。高布斯濱是洞里薩河的源頭,因此他們沿著水源高處的小溪雕鑿了上千個林迦,讓整條洞里薩河流淌的都是受過祝福的“生命之泉”。 雕刻在尤尼中的巨 大林 迦。這些石雕直到很晚才被西方人發現,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林迦不計其數,令人驚嘆,因此這條小溪也被稱為“千林迦河”。 岩石上的毗濕奴形象,四條手臂分別持著四件法器:蓮花、日輪、海螺和寶劍。 Noa跑去上游嬉水了,高棉人都相信,在這條溪流中洗個臉也能洗去一身晦氣。我則沿著河床慢慢走。一個有趣的老爺爺蹲在石頭上,向我指點難以註意到的鱷魚、青蛙和水牛,以及在水底笑盈盈的小仙女。河的對岸,濕婆和妻子烏瑪正坐著神牛舉行婚禮。 一撥當地人來這裡度周末,孩子們開心地在水中跑啊跳啊,媽媽則在後面大聲慢點,小心摔著。年輕人則脫去上衣走到瀑佈下沖涼,讓汩汩清泉流遍全身,姑娘們在一邊脫了鞋淌水,拍照。其樂融融的景象多麼美好。 每年7-11月,得益於雨季豐沛的降水,這裡會形成瀑布。一旦到了旱季,水底的雕刻就會暴露在陽光下,瀑布也無跡可尋。 有山,有水,有樹,有雕刻,又安靜的高布斯濱,怎麼能不讓人歡喜?在小溪兩岸蹦躂夠了,我帶著滿足的心情下山。Noa早早在tuktuk上等我了。
在山腳餐鋪吃飯時發現這裡的物價真是貴,炒飯加椰子竟然要$7,而Noa點的咖喱湯和米飯好像最後只給了$1。哎,景區吃飯真是游客司機兩個價。
吃飯的時候,隔壁桌的一個小伙和我們攀談起來,一問他也是司機,因為Noa英文差,他就在一邊當翻譯,向Noa確認行程,還教我切椰子用高棉語怎麼說。最後他讓我夜裡去機場一定要找他,他叫Veasma,晚上在酒吧街巨大Tiger標誌下等我。
洞里薩湖的守望者——格羅姆寺暹粒 往南的馬路正在修繕,剛鋪了碎石還沒澆瀝青,塵土遮天,一口呼吸半口灰。口罩在這裡再次顯示了無可替代的重要性。
突突車七上八下七彎八拐地開到一座山腳,停下來,Noa摘下頭盔,扭頭對我說:到了。我抬頭,眼前是一條長長的臺階,通向高處。這座山,仿佛比巴肯山更高,坐落在洞里薩 湖北 岸,在當地人的口中,是個觀日落的絕佳去處。
最後一次使用吳哥門票了(七天票我只用了五天,如果有時間的話,我會去班提色瑪寺)。這條路盤山而上,大概要半小時才能爬到頂上,遠遠看見一座寺廟的屋頂。 這是一座現代寺廟,小而精美的建築,僧侶們在裡邊誦經,門前不知名的鮮花開的正盛。我聽Karuna說,山頂有一座temple,沒想到指的是一座現代temple,有些失望。但當我繼續往前走,踏上幾步狹窄臺階後,眼前豁然開朗——一座青色的古寺出現在眼前。 ↑格羅姆寺 四座紅磚建造的小塔後面,是三座併列的石塔,用的是我從未見過的黛青色岩石。石縫間長出翠綠的植物,一副未經修複的古樸樣貌,在夕陽的映襯下色澤越發好看。 這種石材似乎非常容易風化,像酥餅一樣一層層剝落,最後變成了這樣柔軟有機的形體,讓我想起 西班牙 建築師高迪的作品。 再往前走就是懸崖峭壁,視野相當開闊。往北看可以望見農田延伸的遠方是巴肯山和山下的 暹粒 城,傍晚的熱氣球正在升空。 南面則是煙波浩渺的洞里薩湖(Tonle Sap),從山腳一直延伸到地平線附近。如今正值雨季末期,水量是最大的時候。泛濫的湖水淹沒了旱季耕作的農田,依稀還可看見略高於水面的格狀田壟。
洞里薩湖是 東南亞 最大的 淡水 湖,對湄公河地區的地表水起著至關重要的調節作用:旱季,湄公河枯水,湖水就源源不斷地補充到下游;雨季,河水泛濫,就倒灌進洞里薩湖中,所以每年6-11月,湖的面積就會暴漲3-4倍,成為一座天然的巨大水庫。聽說有好多漁村就建在湖上,成為常年隨波逐流的“浮村”,很是獨特。
夕陽下,湖面反射著天空的色彩,非常美。 ↑洞里薩湖 有小船在行駛。像現在的豐水季,運營著湄公河渡船,可以從這裡一直坐到 金邊 。快船一天以內,慢船需要2-3天,下次有時間真想體驗一番。 懸崖邊只有三兩對游人,一個當地家庭坐在岩石上野餐,觀日落。我沿著峭壁爬到最開闊的地方,獨自坐下。這裡不像人山人海的巴肯山,古寺,大湖,夕陽,如此美景全屬於我。我迎著風,靜靜地看著太陽沉入地平線的雲層里。感謝這個地方,在最後一天給了我最完美的日落。 ↑洞里薩湖 起身離開的時候,月亮已經升起,在寺廟後面看見一對 柬埔寨 新人正在拍攝婚紗照,潔白的婚紗配上古寺殘陽,一定特別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