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尼國非常之旅
加都 帕坦吃完早我們提早出到了機場,坐飛機返回加都,天氣好,估計早起飛,這裡的國內航線的飛行時間完全是看天吃飯。前一天團里去坐直升機看雪山的客人也是在這裡出發的,可以看到直升機和飛行三角翼也在跑道上頻繁的起降。吃完早我們提早出發去機場,坐飛機返回加都,天氣好,估計早起飛。去坐直升機看雪山的客人也是在這裡出發的,直升機和飛行三角翼也在這裡頻繁的起降前一天團里。國內航線的飛行時間完全看天吃飯。航站樓非常小,安檢形同虛設。我們儘量待在戶外,候機廳的人,除了西方老外,基本上都是緊緊地帶上口罩。 飛加都的航班是尼國國內的佛陀航空執飛,名字看著特別吉祥。飛機比較舊,我上機後一看機型,是法意合資的ATR-72,特點是前門上行李,後門上乘客。查了下該機型的事故記錄,我就只能祈禱佛陀多照顧了。該機型還飛國際航線, 印度 的瓦納拉西,每周兩班。釋加牟尼初轉法輪的 鹿野苑 就在 瓦拉納西 附近,耆那教的兩個教長也誕生在附近,故該市已成為 印度 教、佛教、耆那教的重要聖地。 起飛後,飛機沿著喜馬拉雅山脈往 東北 方向飛去。心情很快就變得輕鬆了,因為我被分配到最好的座子,左側靠窗,全程可以看浮在雲海之上的山頂,各種拍攝。飛行三十分鐘後,高度下降,山脈開始消失,就看到加都山谷里密密麻麻的房子。在 加德滿都 , 普拉 達普•馬拉國王開始豎立頂部有他本人塑像的柱子,來守護塔萊珠神廟,而他所在17世紀也是這裡的建築藝術的最繁榮時代。藝術的高度發達也來自於商路的支持,途徑海拔1300米的加都有大量商人在此駐扎,等待通過 中國 道路的山口上雪融化,再前往前方。
中午在加都的市中心吃了中餐。餐廳就在就像城中村一樣路口附近,仔細一看,才發現它的鄰居居然是萬豪酒店、 澳大利亞 領事館(有著非常破的小門)和 中國 領事館。午餐後我們前往加都河谷里的第三個城市, 帕坦 ,她有著非常濃厚的佛教歷史,甚至影響到了 印度 教。相比她的姐妹城市,她是2015年的大地震中的幸運兒,至今城內仍然散落這1200多處佛教遺跡。
隨著 加德滿都 規模的不斷變大,城市南部郊區已經到達了與 帕坦 的界河,巴格馬蒂河。比起巴克塔普爾,過橋後我們看到 帕坦 ,城市、廣場和街道(路邊仍有很多小廟)規模更小,我們乘坐大巴都沒法開到杜巴廣場附近,需要沿著窄窄的街道步行大約五百米過去。整條馬路兩邊商店林立,車行緩慢且混亂,尾氣污染十分嚴重。沒有紅綠燈,由交警指揮,來往的摩托車在路口減速並同時噴出大量尾氣,讓帶著口罩的我們都受不了。但是,在到達杜巴廣場的那一刻,讓我覺得困擾都是值得的。 紐瓦麗人,主要生活在加都山谷里,只占全國人口的5%,說著最難掌握的語言,誕生了很多藝術家,在十五到十七世紀把木雕藝術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有點像高棉王朝最後年代的磚雕,如女王宮)。 帕坦 還有個美麗的梵文名字Lalitpur(美麗之城)和紐瓦麗名字Yala。她是藝術之城,也是全 尼泊爾 最精美的城市,她的杜巴廣場面積不大,但神廟密集,是紐瓦麗風格的視覺盛宴。整個廣場呈一個豎立的長方形,四周佈滿了景點,而重點是在四到六點鐘方向的王宮和塔萊珠神廟,以及11點鐘方位的克利須那神廟。 一點鐘方向是很大的下沉式水池MangaHiti,它曾經是 帕坦 城市水渠之一。最下端的水池呈十字形,水流從三個精心雕刻成Makara(形似鱷魚的神話動物)的噴嘴中流出。水池旁有兩座木造紀念亭,被稱作ManiMandap,是2015年後重建的。 右下方兩個亭子右側是水池的入口
從二點到六點的位置都是 坦帕 的王宮,順時針看有三個宮院,KeshavNarayan,幕爾和桑里連宮院。二點鐘方向是這裡的 金門 ,建於1734年,上方的山形牆飾刻著濕婆、帕爾瓦蒂和象神一家三口,以及戰神Skanda的化身Kumar。門上方有一扇木窗的窗框被金箔包裹,是國王接受朝拜的地方。現在這裡是 坦帕 博物館的入口。 金門 在二點鐘方向,裡面的庭院正在維修,連根本看不到什麼,且工程也擋住繼續進入王宮 東北 角的路,只看到院子中心有一座單層白色頂的亭子。唯一可參觀的就是右轉樓上的展品,但這個樓梯跟我們一般的複式公寓內部木樓梯比起來也寬不了多少,這可以說王宮的主建築的寢宮啊!二樓成列了很少宗教的法器(後半部分還不開放),也沒有什麼介紹,難得其要領。三樓的房間較為寬敞明亮,窗口可以直觀廣場的核心部分,牆壁上掛著廣場的老照片。一百多年過去了,廣場相當好地保持了原有的樣子,可見那時下沉式水池是城市裡最繁忙的部分之一。 四點鐘方向是幕爾宮院的入口,她是廣場中最古老、也是最宏偉的一座,但經歷了多次重建。宮院的門很小,需要小心彎腰才能進入,讓你體會到,在神面前需要自我謙卑,因為這個宮院內主要建築都四座國王的家廟。巴克塔普爾王宮的家廟只有 印度 教徒才能進入,這裡則對有人開放。
中午在加都的市中心吃了中餐。餐廳就在就像城中村一樣路口附近,仔細一看,才發現它的鄰居居然是萬豪酒店、 澳大利亞 領事館(有著非常破的小門)和 中國 領事館。午餐後我們前往加都河谷里的第三個城市, 帕坦 ,她有著非常濃厚的佛教歷史,甚至影響到了 印度 教。相比她的姐妹城市,她是2015年的大地震中的幸運兒,至今城內仍然散落這1200多處佛教遺跡。
隨著 加德滿都 規模的不斷變大,城市南部郊區已經到達了與 帕坦 的界河,巴格馬蒂河。比起巴克塔普爾,過橋後我們看到 帕坦 ,城市、廣場和街道(路邊仍有很多小廟)規模更小,我們乘坐大巴都沒法開到杜巴廣場附近,需要沿著窄窄的街道步行大約五百米過去。整條馬路兩邊商店林立,車行緩慢且混亂,尾氣污染十分嚴重。沒有紅綠燈,由交警指揮,來往的摩托車在路口減速並同時噴出大量尾氣,讓帶著口罩的我們都受不了。但是,在到達杜巴廣場的那一刻,讓我覺得困擾都是值得的。 紐瓦麗人,主要生活在加都山谷里,只占全國人口的5%,說著最難掌握的語言,誕生了很多藝術家,在十五到十七世紀把木雕藝術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有點像高棉王朝最後年代的磚雕,如女王宮)。 帕坦 還有個美麗的梵文名字Lalitpur(美麗之城)和紐瓦麗名字Yala。她是藝術之城,也是全 尼泊爾 最精美的城市,她的杜巴廣場面積不大,但神廟密集,是紐瓦麗風格的視覺盛宴。整個廣場呈一個豎立的長方形,四周佈滿了景點,而重點是在四到六點鐘方向的王宮和塔萊珠神廟,以及11點鐘方位的克利須那神廟。 一點鐘方向是很大的下沉式水池MangaHiti,它曾經是 帕坦 城市水渠之一。最下端的水池呈十字形,水流從三個精心雕刻成Makara(形似鱷魚的神話動物)的噴嘴中流出。水池旁有兩座木造紀念亭,被稱作ManiMandap,是2015年後重建的。 右下方兩個亭子右側是水池的入口
從二點到六點的位置都是 坦帕 的王宮,順時針看有三個宮院,KeshavNarayan,幕爾和桑里連宮院。二點鐘方向是這裡的 金門 ,建於1734年,上方的山形牆飾刻著濕婆、帕爾瓦蒂和象神一家三口,以及戰神Skanda的化身Kumar。門上方有一扇木窗的窗框被金箔包裹,是國王接受朝拜的地方。現在這裡是 坦帕 博物館的入口。 金門 在二點鐘方向,裡面的庭院正在維修,連根本看不到什麼,且工程也擋住繼續進入王宮 東北 角的路,只看到院子中心有一座單層白色頂的亭子。唯一可參觀的就是右轉樓上的展品,但這個樓梯跟我們一般的複式公寓內部木樓梯比起來也寬不了多少,這可以說王宮的主建築的寢宮啊!二樓成列了很少宗教的法器(後半部分還不開放),也沒有什麼介紹,難得其要領。三樓的房間較為寬敞明亮,窗口可以直觀廣場的核心部分,牆壁上掛著廣場的老照片。一百多年過去了,廣場相當好地保持了原有的樣子,可見那時下沉式水池是城市裡最繁忙的部分之一。 四點鐘方向是幕爾宮院的入口,她是廣場中最古老、也是最宏偉的一座,但經歷了多次重建。宮院的門很小,需要小心彎腰才能進入,讓你體會到,在神面前需要自我謙卑,因為這個宮院內主要建築都四座國王的家廟。巴克塔普爾王宮的家廟只有 印度 教徒才能進入,這裡則對有人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