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40天,峽谷和高山湖深度中毒養成記---我的美西,我來定義【附多個小眾景點現場抽簽過程】
但是我顯然忘了山上的積雪。又走了一段相對平緩的路後,前方的步道已經完全被積雪所覆蓋。穿上冰爪配合登山杖在雪坡上前行,每一步都像之前走五步那樣艱難。太陽的高度也已經越過了山峰照射在積雪上。陽光的直射加上積雪的反射讓我對自己沒下山拿防曬霜和墨鏡的決定後悔不已。 等我走到trail camp(也就是兩日登頂的人們露營的地方,距離惠特尼峰還有6.5公里左右)的時候已經將近11點了,距離我給自己規定的必須返程時間也就不足兩小時了。休息的同時觀察下其他準備登頂的人們的動態再決定是否要繼續前進。從trail camp到trail crest(步道從這裡轉入國家公園地區,但不用擔心 沒人在這裡檢票hhhhh)這段不足3公里但海拔爬升將近1000米的路程本來是由99個switchback(迴轉山路)構成的。但是現在這段路完全被積雪覆蓋,想要爬升到trail crest只能沿著側面的一個坡度極大的雪坡手腳並用的爬上去。 猶豫了一下我剛穿好冰爪準備上前嘗試下用登山杖輔助著往上走,這時遇上了一對剛下來的couple,他們說只爬到了一半就下來了,再往上坡度太大,沒有冰鎬輔助幾乎不可能,而且下行的難度是上行的兩倍,這一路基本是半走半滑著下來的,極其危險,萬一沒及時剎住車,一路滑下去就是懸崖。綜合考慮了時間和安全因素,我決定返回下山了。這也是我第一次徒步沒按計划到達目的地返航的。下山的一路也不輕鬆,幾處雪坡都是坐在雪上滑行了一段。等再次回到山腳下的停車場時已經是下午六點了。下山路上再次遇到了早上帶了我一段的大哥,他是當天 成功 登頂的不足15人中的一個。當日獲取許可嘗試登頂的徒步者有100個, 成功 登頂在簽名簿上留下自己名字的不足二成。下山後癱倒在住處的我還是很慶幸自己最後時刻做的放棄登頂的決定的,要不第二天的尋人啟事也許就要多加一張了hhhhh
惠特尼峰,我會回來的,在我準備充分的時候
P.S. 積雪融化後這條步道的等級仍是徒步,並不需要過多的登山裝備,只需做足心理準備。除了難度較長外並沒有過多難點,海拔爬升分佈也較為平均。凌晨出發,合理分配體力,在下午完成並不是太難做到。
Mount Whitney via Whitney trial:
(有少量積雪---4,5,6,9月)
綜合推薦指數(風景指數*40%+簡易指數*30%+路況指數*30%):4.8
風景指數(沿路風景和終點風景及挑戰此步道的意義,風景越好得分越高,滿分10):9
簡易指數(綜合長度和爬坡量,得分越高越簡單,滿分10):2
路況指數(步道的修繕程度,包括是否易於跟隨,路標是否清晰,道路是否定期維護,是否是初級徒步者不需要借助過多專業設備就可以完成,回答是越多得分越高,滿分10):2
(無積雪的情況---7月中旬到八月下旬)
綜合推薦指數:6.8
風景指數:8
簡易指數:3
路況指數:9
>藍到失真---大峽谷邊的世外桃源Supai照例先上一段小視頻: Supai在印第安語中的意思就是生活在藍綠色水邊的人們
6月27日下午兩點,拖延症晚期的我終於把公寓鑰匙交回了租房處,帶著滿車的行李開往正式旅途的第一站,Supai Valley,也是此行我最期待的一站。Supai峽谷不通車,想要游覽裡面的各個瀑布需要事先通過抽簽取得進入峽谷並露營過夜的許可。從停車場到露營地的單程距離是16公里,為了使游客有充足的時間游覽,Supai部落規定每個許可的長度均為三晚四天。我原計劃打算前一晚到達離步道起點最近的小鎮 金曼 (Kingman)住一晚,第二天一早開到停車場開始徒步,盡可能利用正午前的陰涼多走些。 在此交待下在Supai營地露營的價格(包含入谷許可,2019年時價):平日每人每晚100美金,周末(五六日)及節假日每人每晚125美金,而單次入谷最短三晚四天的規定使得單人單次行程的費用為300美金---375美金不等 按上圖指示進入HavasupaiReservation.com填寫相關信息完成報名(2020年的抽簽2.1還來得及),只需要一張支持visa的信用卡就可以付款,至於能否搶到名額,就需要穩定的手速和梯子了(這個網站好像國內直接打不開,也有可能是我家網太憨)。沒搶到也不用泄氣,多去轉讓區看看,沒準別人放出來的多餘名額就有你心儀的日期呢。
從灣區出發就已經下午了,註定了沒法按原計划進行。到達Kingman已經是凌晨兩點,距離計劃徒步出發時間只剩下三小時不到,只睡這麼短去徒步一個16km的步道,而且是負重徒步,無異於是賭博。於是只好放棄了清晨出發避開 日照 最強時段的原計劃,安心睡去。醒來收拾妥當後從酒店退房已經是將近中午了,距離步道起點還有兩小時的車程。 駛出Kingman後繼續沿66號公路一路向東,經過peach spring小鎮8km後轉入了 Indian Route 12,這條路況一般的狹長鋪設路面的盡頭就是步道起點 Supai Hilltop. 如果想極大的縮減徒步前的車程,沿途最後一個提供食宿的小鎮便是轉入部落管轄道路前66號公路上的Peach Spring. 但是要做好花兩到三倍的價錢住條件不如一般motel的心理準備,地理位置是它的唯一優勢。在到達步道起點前大約9km的地方設有檢查站,以檢驗來車人員是否已經取得了進入Supai峽谷的許可。所以沒抽中簽只想來崖邊看看風景的可以打消這個念頭了,更何況 大峽谷國家公園 的南、北和西緣的角度看峽谷壯闊的切麵才是最好的。(以及空中視角) 一路沿著缺乏修繕的路面顛到了崖邊的停車場,已經有當天出谷的人們開上車往出走了,順利找到一個離步道起點很近的車位,看來晚起也是有好處的~ (然而很快我就不這麼想了)雖然之前徒步和野營的次數都不少,但這卻是我第一次backpacking(需要帶著所有露營裝備負重徒步)。而我嚴重低估了自己的細緻程度,更嚴重高估了自己的負重能力,把60L的登山包裝的滿滿噹噹,雖沒上秤,但45磅(約40斤)也是有的,在此附上我的打包清單(僅供參考):
嫌沉也得帶著的系列(necessary):
1\. 登山包---這個儘量選好一些的,相信我,這個銀子還是得花的,別拿一般的雙肩背包或者日用徒步包糊弄,要不這一路有腰背受的
2\. 帳篷---同樣,如果要經常徒步露營的話,一個輕便且防風的帳篷必不可少,不要小瞧每一部分能省下的重量,同時要是對自己體重不自信的同學,還是把防風性能列入考慮範圍吧,山上的風分分鐘讓人有減肥 成功 的幻覺
3\. 帳篷地墊---一般帳篷會自帶固定用的釘子和防雨罩,但卻沒包括墊在帳篷下的地墊。越是原生態的營地越需要地墊,你總不想花了不少銀子買的帳篷變成一次性的吧
4\. 防潮墊---這個的種類倒是有很多,吹氣的,摺疊的,自伸展的,參考各類戶外網站選一款最適合自己的就好
5\. 睡袋(或一次性睡袋)---同參考戶外網站選擇,根據營地溫度選擇;在峽谷里我基本是把睡袋當額外的防潮墊用的,然而在高山湖區,我每晚都鑽進睡袋里發抖...
6\. 急救包(藥包)---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不是嘛
7\. 頭燈(或手提燈,手電等照明設施)---這種原始營地晚間是沒有任何照明設施的,這也保證了星空的無污染嘛。要是不想起夜後找不到自己的帳篷,我建議還是帶上個頭燈,無論是早起趕路還是在營地的夜間活動都是必不可少的;以及在營地儘量調到紅光模式,拒絕做行走的遠光狗
8\. 水袋、水壺、凈水裝置---飯可以不吃(劃掉),水不能不喝。提前查好營地是否有可飲用級別的水,最好帶上輕便裝的凈水裝置以防萬一
9\. 防鼠鐵絲網食物儲存袋(ratsack)---飯還是要吃的,但確保帶的乾糧能順利進入自己的肚子而不被半路截胡就是個技術活了。別看平時憨態可掬的松鼠,在搶食技能上來說還是對得起它的祖宗的,嚙齒類動物可不是省油的燈,在眾多背包客慘痛的丟失食物背包被啃漏的經歷中,松鼠有了新的名稱“tree rat”樹上的老鼠。所以為了食物不被搶,也為了背包的完好無損,還是帶上鐵絲網儲存袋吧
10\. 備用電池及充電寶---真以為沒網了手機就耗電慢了嘛?天真;已經各類相機的備用電池真的不嫌多,高溫低溫下電池罷工的情況應該不用我多說,各位老法師應該比我更清楚
11.繩子---不是用來一隊人牽著爬山的那種,只要夠長且不過於細就可以;主要用於懸掛背包、食物、衣物等,使其原理潮濕的地面和各類不速之客。當然,打繩結是個技術活兒,看著隔壁營地的大哥自製了貝爺同款的各類伸縮自如的機關,再看看自己系的各種慘不忍睹的結,不說了,我去上繩藝101了(ummm聽起來好像有點怪怪的)
12\. 指北針、紙質地圖、哨子、背包掛鉤等求生小物件--- 哨子在求生時比潤喉片管用的多,買來後在不擾民的前提下最好試試效果;至於地圖和指北針,我是真的不太信GPS的準確及時性,會用指北針和紙質地圖判別方位和找到標定路線是每個徒步者的必修課,正所謂定向技能非常重要(好了你不要再說了...)以及用手錶對太陽找方位角的大佬忽略這一段
13\. 垃圾袋---尤其是去一些較難到達的營地,帶出自己帶進來的所有垃圾是徒步者的基本準則,素質方面我們更不應該落後 我很慶幸這次我帶了系列(preferred):
1\. 輕便燃氣閥、燃料罐、打火槍(機)---別以為夏天就不想吃熱食了,需要熱食續命的時候還是很感激自己帶了燃氣套裝的
2\. 旅行裝輕便鍋具餐具---配套使用,方便的同時也需要考慮總重量;
3\. 日用徒步包---適合有base camp的徒步露營,每天白天出去探索的時候不用再背著碩大的登山包
4\. 登山杖---你的膝蓋會表示感謝的
5\. 防曬霜、帽子及墨鏡---來自惠特尼峰徒步的慘痛教訓 因人而異可取捨系列(optional):
1\. 方便面---食物方面真的就因人而異了,但最輕便也是在歐美戶外界享有盛名的各類花花綠綠的登山食物(冷凍壓縮的各類食物,用開水沖開後食用)我實在是接受不能,還是方便面吃著舒服
2\. 備用衣物和鞋子---這部分我只能說儘量少帶,畢竟真正用的上的不多,但是想supai峽谷這種涉水徒步居多的線路,一雙舒適的潮汐鞋還是必備的
3\. 手套---在需要手腳並用攀登的線路上,一雙手套會讓旁邊的hiker們羡慕不已的
4\. 洗漱(化妝、護膚)包---總之極簡就是了,洗發露沐浴液就不用裝了,supai峽谷這種不帶洗浴的營地,唯一洗澡方式是跳進瀑布和小溪里
5\. 充氣式摺疊枕頭---其實用衣服疊疊也可以,用這一點重量交換一個靈動的脖子我覺得還是蠻賺的 我後悔沒帶系列(suggested):
1\. 餐桌布---營地附帶的木質桌子已經很久沒清理過了,看了看鄰居的桌布很是羡慕
2\. 手機拍攝支架(小三角架,八爪魚)---雖然也帶了go pro 和自拍桿,但有些視角還是拍背影好(並不只是因為近一段時間臉越來越圓),而那些極致景色的所在地並不一定有路人經過
3\. 小伙伴及水槍---這是這趟行程為數不多的想念有人同行的時候,收拾背包的時候我默默的把準備好的水槍從必帶物品那裡拿出,我總不能逮著個人就沖他滋水槍吧(苦笑) 我為什麼帶了這些系列(discardable):
1\. 吊床---其實在溫度比較適宜的地方(例如:supai峽谷),吊床是可以置換帳篷及睡袋那一套的,但相應的也需要擋雨布及紗帳等附加物。但我實在是不知道我當時為什麼既帶了帳篷又帶了吊床???(一定是單純的想在絕美的瀑布前找棵樹掛上好不容易搶到的S家聯名的吊床,然而純粹是想多了)
2\. 便攜式太陽能電池板---當時想的挺好,掛在背包外面隨時可以蓄能充電,或者放在白天營地充手機,然而大多數涉水的路途讓掛包外面的計劃泡湯,營地則被大片的樹蔭覆蓋,太陽能還是別想了;聽句勸,實在不放心再帶個充電寶吧,少於一周的背包露營別整這些花里胡哨的 其實除了自己背包走到營地,還有兩種別的方式可以下到谷底:
1\. 在預定許可的時候預定一匹騾子,可以駝運四個背包客的行李(對的只駝行李不駝人,就是這麼任性),往返的定價為400美金一頭騾子(不接受拼騾子服務,摔),貧窮限制了我的選擇,400美金吃幾頓牛排他不香嘛?
2\. 每周五到周一,supai村唯一的直升機會往返於村子和崖邊的停車場運送物資,在機長收工前可以運送幾趟腿腳不太好(或者就是單純不想走)的游客出入supai峽谷,價格為每人85美金,也可以只運行李,每件20美金(我覺得他們需要學習一下定價101這門課);這價格感覺大部分人都覺得比走著強多了,且慢,如果有村裡人想出山或者想回家,他們享有無條件插隊權(也對呀,這是人家的直升機);而且機長自行決定什麼時候收工(喵喵喵?排了四五個小時隊他下班了但進谷許可的日期是不會往後延的)所以我還是腿兒著吧= = 背上我40斤的登山包,正午一點我正式開始從山頂的停車場開始徒步,目標是十六公裡外的supai營地。原計劃四小時的徒步我走了六個小時,下午烈日的暴曬不是鬧著玩的,這一路雖然基本都是下山 和平 路,但是卻沒有任何庇蔭的地方。一路上直升機從頭頂飛過不知道多少次,騾子大隊也來來回回跑了好幾趟。 傍晚時分終於到了supai小鎮,此時距離當日目的地還有3公里。今年開始小鎮上已經禁止拍照,只能找幾張網圖了 在小鎮上的印第安居民開的cafe吃了晚餐(之後幾天是基本不會想多走這往返6公里吃個飯,還是得靠方便面續命的)。14美金一份的Indian taco在這個游客是本地人幾倍多的地方價格還算公道。至於味道嘛,我不建議類比你可能吃過的正宗老墨的taco,餡料下麵他們稱為fry bread的東西讓我吃出了華天小吃的油餅兒的味道 吃飽後拿著在便利店買的果汁在鎮子上閑逛,裝著身家性命的登山包就扔在一邊,這裡淳樸的民風讓人有一種置身於桃花源的感覺。仔細觀察了下這個小鎮,也算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餐廳、超市、學校、郵局、行政辦公室一樣不差。正好我要在鎮上的行政辦公廳登記,出示我的入谷許可以換取這四天谷內合法身份的手環,放在營地處標明出谷時間的牌子和supai山谷的景點地圖。然而來到大門緊鎖的辦公室門口的我
明明寫著每天的工作時間7:00 a.m.-6:00 p.m. 這才晚上五點半咋就下班了呢?山谷里的科技發展雖然還沒完全跟上外面的步伐,但是行政部門的辦公效率卻是比肩DMV的存在,晚來早退,時不時喝個下午茶
沒辦法,畢竟是人家的保留自治區,大哥說了算,只能先趕到營地第二天一早再回來補辦手續了。 天色漸晚,一路上也沒怎麼顧得看兩側的風景,還算是在完全天黑前趕到了營地找到了一個比較好的靠近飲用水源位置扎營。鋪好防潮墊和睡袋倒頭便睡…zzz…
從鎮上補完手續回來還不到九點,有一整天的時間可以玩水。直奔第一個景點---lower Navajo falls
算是落差比較小的一個瀑布,比起之後的那些算是個開胃菜
坐在水流過的石階上,衝去一路奔波的酷熱
臨近營地的便是出現在無數明信片和封面圖上的havasu falls,像谷底的瀑布望去,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藍綠色的瀑布;瀑布正下方的寶藍色水面讓人看了忍不住想跳下去,這也許是峽谷瀑布的初步中毒癥狀吧
惠特尼峰,我會回來的,在我準備充分的時候
P.S. 積雪融化後這條步道的等級仍是徒步,並不需要過多的登山裝備,只需做足心理準備。除了難度較長外並沒有過多難點,海拔爬升分佈也較為平均。凌晨出發,合理分配體力,在下午完成並不是太難做到。
Mount Whitney via Whitney trial:
(有少量積雪---4,5,6,9月)
綜合推薦指數(風景指數*40%+簡易指數*30%+路況指數*30%):4.8
風景指數(沿路風景和終點風景及挑戰此步道的意義,風景越好得分越高,滿分10):9
簡易指數(綜合長度和爬坡量,得分越高越簡單,滿分10):2
路況指數(步道的修繕程度,包括是否易於跟隨,路標是否清晰,道路是否定期維護,是否是初級徒步者不需要借助過多專業設備就可以完成,回答是越多得分越高,滿分10):2
(無積雪的情況---7月中旬到八月下旬)
綜合推薦指數:6.8
風景指數:8
簡易指數:3
路況指數:9
>藍到失真---大峽谷邊的世外桃源Supai照例先上一段小視頻: Supai在印第安語中的意思就是生活在藍綠色水邊的人們
6月27日下午兩點,拖延症晚期的我終於把公寓鑰匙交回了租房處,帶著滿車的行李開往正式旅途的第一站,Supai Valley,也是此行我最期待的一站。Supai峽谷不通車,想要游覽裡面的各個瀑布需要事先通過抽簽取得進入峽谷並露營過夜的許可。從停車場到露營地的單程距離是16公里,為了使游客有充足的時間游覽,Supai部落規定每個許可的長度均為三晚四天。我原計劃打算前一晚到達離步道起點最近的小鎮 金曼 (Kingman)住一晚,第二天一早開到停車場開始徒步,盡可能利用正午前的陰涼多走些。 在此交待下在Supai營地露營的價格(包含入谷許可,2019年時價):平日每人每晚100美金,周末(五六日)及節假日每人每晚125美金,而單次入谷最短三晚四天的規定使得單人單次行程的費用為300美金---375美金不等 按上圖指示進入HavasupaiReservation.com填寫相關信息完成報名(2020年的抽簽2.1還來得及),只需要一張支持visa的信用卡就可以付款,至於能否搶到名額,就需要穩定的手速和梯子了(這個網站好像國內直接打不開,也有可能是我家網太憨)。沒搶到也不用泄氣,多去轉讓區看看,沒準別人放出來的多餘名額就有你心儀的日期呢。
從灣區出發就已經下午了,註定了沒法按原計划進行。到達Kingman已經是凌晨兩點,距離計劃徒步出發時間只剩下三小時不到,只睡這麼短去徒步一個16km的步道,而且是負重徒步,無異於是賭博。於是只好放棄了清晨出發避開 日照 最強時段的原計劃,安心睡去。醒來收拾妥當後從酒店退房已經是將近中午了,距離步道起點還有兩小時的車程。 駛出Kingman後繼續沿66號公路一路向東,經過peach spring小鎮8km後轉入了 Indian Route 12,這條路況一般的狹長鋪設路面的盡頭就是步道起點 Supai Hilltop. 如果想極大的縮減徒步前的車程,沿途最後一個提供食宿的小鎮便是轉入部落管轄道路前66號公路上的Peach Spring. 但是要做好花兩到三倍的價錢住條件不如一般motel的心理準備,地理位置是它的唯一優勢。在到達步道起點前大約9km的地方設有檢查站,以檢驗來車人員是否已經取得了進入Supai峽谷的許可。所以沒抽中簽只想來崖邊看看風景的可以打消這個念頭了,更何況 大峽谷國家公園 的南、北和西緣的角度看峽谷壯闊的切麵才是最好的。(以及空中視角) 一路沿著缺乏修繕的路面顛到了崖邊的停車場,已經有當天出谷的人們開上車往出走了,順利找到一個離步道起點很近的車位,看來晚起也是有好處的~ (然而很快我就不這麼想了)雖然之前徒步和野營的次數都不少,但這卻是我第一次backpacking(需要帶著所有露營裝備負重徒步)。而我嚴重低估了自己的細緻程度,更嚴重高估了自己的負重能力,把60L的登山包裝的滿滿噹噹,雖沒上秤,但45磅(約40斤)也是有的,在此附上我的打包清單(僅供參考):
嫌沉也得帶著的系列(necessary):
1\. 登山包---這個儘量選好一些的,相信我,這個銀子還是得花的,別拿一般的雙肩背包或者日用徒步包糊弄,要不這一路有腰背受的
2\. 帳篷---同樣,如果要經常徒步露營的話,一個輕便且防風的帳篷必不可少,不要小瞧每一部分能省下的重量,同時要是對自己體重不自信的同學,還是把防風性能列入考慮範圍吧,山上的風分分鐘讓人有減肥 成功 的幻覺
3\. 帳篷地墊---一般帳篷會自帶固定用的釘子和防雨罩,但卻沒包括墊在帳篷下的地墊。越是原生態的營地越需要地墊,你總不想花了不少銀子買的帳篷變成一次性的吧
4\. 防潮墊---這個的種類倒是有很多,吹氣的,摺疊的,自伸展的,參考各類戶外網站選一款最適合自己的就好
5\. 睡袋(或一次性睡袋)---同參考戶外網站選擇,根據營地溫度選擇;在峽谷里我基本是把睡袋當額外的防潮墊用的,然而在高山湖區,我每晚都鑽進睡袋里發抖...
6\. 急救包(藥包)---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不是嘛
7\. 頭燈(或手提燈,手電等照明設施)---這種原始營地晚間是沒有任何照明設施的,這也保證了星空的無污染嘛。要是不想起夜後找不到自己的帳篷,我建議還是帶上個頭燈,無論是早起趕路還是在營地的夜間活動都是必不可少的;以及在營地儘量調到紅光模式,拒絕做行走的遠光狗
8\. 水袋、水壺、凈水裝置---飯可以不吃(劃掉),水不能不喝。提前查好營地是否有可飲用級別的水,最好帶上輕便裝的凈水裝置以防萬一
9\. 防鼠鐵絲網食物儲存袋(ratsack)---飯還是要吃的,但確保帶的乾糧能順利進入自己的肚子而不被半路截胡就是個技術活了。別看平時憨態可掬的松鼠,在搶食技能上來說還是對得起它的祖宗的,嚙齒類動物可不是省油的燈,在眾多背包客慘痛的丟失食物背包被啃漏的經歷中,松鼠有了新的名稱“tree rat”樹上的老鼠。所以為了食物不被搶,也為了背包的完好無損,還是帶上鐵絲網儲存袋吧
10\. 備用電池及充電寶---真以為沒網了手機就耗電慢了嘛?天真;已經各類相機的備用電池真的不嫌多,高溫低溫下電池罷工的情況應該不用我多說,各位老法師應該比我更清楚
11.繩子---不是用來一隊人牽著爬山的那種,只要夠長且不過於細就可以;主要用於懸掛背包、食物、衣物等,使其原理潮濕的地面和各類不速之客。當然,打繩結是個技術活兒,看著隔壁營地的大哥自製了貝爺同款的各類伸縮自如的機關,再看看自己系的各種慘不忍睹的結,不說了,我去上繩藝101了(ummm聽起來好像有點怪怪的)
12\. 指北針、紙質地圖、哨子、背包掛鉤等求生小物件--- 哨子在求生時比潤喉片管用的多,買來後在不擾民的前提下最好試試效果;至於地圖和指北針,我是真的不太信GPS的準確及時性,會用指北針和紙質地圖判別方位和找到標定路線是每個徒步者的必修課,正所謂定向技能非常重要(好了你不要再說了...)以及用手錶對太陽找方位角的大佬忽略這一段
13\. 垃圾袋---尤其是去一些較難到達的營地,帶出自己帶進來的所有垃圾是徒步者的基本準則,素質方面我們更不應該落後 我很慶幸這次我帶了系列(preferred):
1\. 輕便燃氣閥、燃料罐、打火槍(機)---別以為夏天就不想吃熱食了,需要熱食續命的時候還是很感激自己帶了燃氣套裝的
2\. 旅行裝輕便鍋具餐具---配套使用,方便的同時也需要考慮總重量;
3\. 日用徒步包---適合有base camp的徒步露營,每天白天出去探索的時候不用再背著碩大的登山包
4\. 登山杖---你的膝蓋會表示感謝的
5\. 防曬霜、帽子及墨鏡---來自惠特尼峰徒步的慘痛教訓 因人而異可取捨系列(optional):
1\. 方便面---食物方面真的就因人而異了,但最輕便也是在歐美戶外界享有盛名的各類花花綠綠的登山食物(冷凍壓縮的各類食物,用開水沖開後食用)我實在是接受不能,還是方便面吃著舒服
2\. 備用衣物和鞋子---這部分我只能說儘量少帶,畢竟真正用的上的不多,但是想supai峽谷這種涉水徒步居多的線路,一雙舒適的潮汐鞋還是必備的
3\. 手套---在需要手腳並用攀登的線路上,一雙手套會讓旁邊的hiker們羡慕不已的
4\. 洗漱(化妝、護膚)包---總之極簡就是了,洗發露沐浴液就不用裝了,supai峽谷這種不帶洗浴的營地,唯一洗澡方式是跳進瀑布和小溪里
5\. 充氣式摺疊枕頭---其實用衣服疊疊也可以,用這一點重量交換一個靈動的脖子我覺得還是蠻賺的 我後悔沒帶系列(suggested):
1\. 餐桌布---營地附帶的木質桌子已經很久沒清理過了,看了看鄰居的桌布很是羡慕
2\. 手機拍攝支架(小三角架,八爪魚)---雖然也帶了go pro 和自拍桿,但有些視角還是拍背影好(並不只是因為近一段時間臉越來越圓),而那些極致景色的所在地並不一定有路人經過
3\. 小伙伴及水槍---這是這趟行程為數不多的想念有人同行的時候,收拾背包的時候我默默的把準備好的水槍從必帶物品那裡拿出,我總不能逮著個人就沖他滋水槍吧(苦笑) 我為什麼帶了這些系列(discardable):
1\. 吊床---其實在溫度比較適宜的地方(例如:supai峽谷),吊床是可以置換帳篷及睡袋那一套的,但相應的也需要擋雨布及紗帳等附加物。但我實在是不知道我當時為什麼既帶了帳篷又帶了吊床???(一定是單純的想在絕美的瀑布前找棵樹掛上好不容易搶到的S家聯名的吊床,然而純粹是想多了)
2\. 便攜式太陽能電池板---當時想的挺好,掛在背包外面隨時可以蓄能充電,或者放在白天營地充手機,然而大多數涉水的路途讓掛包外面的計劃泡湯,營地則被大片的樹蔭覆蓋,太陽能還是別想了;聽句勸,實在不放心再帶個充電寶吧,少於一周的背包露營別整這些花里胡哨的 其實除了自己背包走到營地,還有兩種別的方式可以下到谷底:
1\. 在預定許可的時候預定一匹騾子,可以駝運四個背包客的行李(對的只駝行李不駝人,就是這麼任性),往返的定價為400美金一頭騾子(不接受拼騾子服務,摔),貧窮限制了我的選擇,400美金吃幾頓牛排他不香嘛?
2\. 每周五到周一,supai村唯一的直升機會往返於村子和崖邊的停車場運送物資,在機長收工前可以運送幾趟腿腳不太好(或者就是單純不想走)的游客出入supai峽谷,價格為每人85美金,也可以只運行李,每件20美金(我覺得他們需要學習一下定價101這門課);這價格感覺大部分人都覺得比走著強多了,且慢,如果有村裡人想出山或者想回家,他們享有無條件插隊權(也對呀,這是人家的直升機);而且機長自行決定什麼時候收工(喵喵喵?排了四五個小時隊他下班了但進谷許可的日期是不會往後延的)所以我還是腿兒著吧= = 背上我40斤的登山包,正午一點我正式開始從山頂的停車場開始徒步,目標是十六公裡外的supai營地。原計劃四小時的徒步我走了六個小時,下午烈日的暴曬不是鬧著玩的,這一路雖然基本都是下山 和平 路,但是卻沒有任何庇蔭的地方。一路上直升機從頭頂飛過不知道多少次,騾子大隊也來來回回跑了好幾趟。 傍晚時分終於到了supai小鎮,此時距離當日目的地還有3公里。今年開始小鎮上已經禁止拍照,只能找幾張網圖了 在小鎮上的印第安居民開的cafe吃了晚餐(之後幾天是基本不會想多走這往返6公里吃個飯,還是得靠方便面續命的)。14美金一份的Indian taco在這個游客是本地人幾倍多的地方價格還算公道。至於味道嘛,我不建議類比你可能吃過的正宗老墨的taco,餡料下麵他們稱為fry bread的東西讓我吃出了華天小吃的油餅兒的味道 吃飽後拿著在便利店買的果汁在鎮子上閑逛,裝著身家性命的登山包就扔在一邊,這裡淳樸的民風讓人有一種置身於桃花源的感覺。仔細觀察了下這個小鎮,也算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餐廳、超市、學校、郵局、行政辦公室一樣不差。正好我要在鎮上的行政辦公廳登記,出示我的入谷許可以換取這四天谷內合法身份的手環,放在營地處標明出谷時間的牌子和supai山谷的景點地圖。然而來到大門緊鎖的辦公室門口的我
明明寫著每天的工作時間7:00 a.m.-6:00 p.m. 這才晚上五點半咋就下班了呢?山谷里的科技發展雖然還沒完全跟上外面的步伐,但是行政部門的辦公效率卻是比肩DMV的存在,晚來早退,時不時喝個下午茶
沒辦法,畢竟是人家的保留自治區,大哥說了算,只能先趕到營地第二天一早再回來補辦手續了。 天色漸晚,一路上也沒怎麼顧得看兩側的風景,還算是在完全天黑前趕到了營地找到了一個比較好的靠近飲用水源位置扎營。鋪好防潮墊和睡袋倒頭便睡…zzz…
從鎮上補完手續回來還不到九點,有一整天的時間可以玩水。直奔第一個景點---lower Navajo falls
算是落差比較小的一個瀑布,比起之後的那些算是個開胃菜
坐在水流過的石階上,衝去一路奔波的酷熱
臨近營地的便是出現在無數明信片和封面圖上的havasu falls,像谷底的瀑布望去,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藍綠色的瀑布;瀑布正下方的寶藍色水面讓人看了忍不住想跳下去,這也許是峽谷瀑布的初步中毒癥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