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八日 | 走過這個佛系目的地,我們永遠是最好的朋友

叢林的深處,有一座紅色的 須彌山 形結構的塔,高大挺拔。
在周邊一眾小塔的映襯之下,顯得鶴立雞群。

幾縷光線之下,也許能夠感受到佛陀臉上那一抹不易被察覺的微笑。

游客少,落得清靜,很多東西能夠慢慢咀嚼。
這些寺廟總與周遭的人和環境融為一體,成為極踏實的去處。
尤愛那些有古意的或者簡樸的建築,有些甚至是有些破敗的,
賴在裡頭納涼、放空,心是安全的、沉著的。
有面面陪著,我們有時各自散開拍照,有時候就默默地坐在古塔的陰涼處,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
我們的行程,其實不趕路。特別是在這個佛系的目的地,就是靜靜得獃著就踏實了。


“每一尊佛像都是獨一無二的。
背後的故事不盡相同,神聖卻是一樣的。“

隨性穿梭於 塔林 ,最標準的佛系旅行方式莫過於此了!
有時候身體的苦修,更像是心靈的遠行。


有人說,
來 緬甸 就是為了去 蒲甘 ,
去 蒲甘 就是為了這日出日落。



也許能找到一些土坡或是無人看管的小塔,還是有機會能夠看一場恢弘壯麗的日出日落的。

看太陽漸漸由耀眼變得金黃,緩慢地向地平線靠近,萬千佛塔仿佛是要在這萬丈光芒之中安靜睡去。


陽光灑下,每一座佛塔都仿佛被鍍上了一層金光,在荒草與石塊之間端莊地佇立著,像是昔日王朝轉身華麗而落寞的背影。


在深藍色的黑夜幕布之下,那一束金色的光,像佛光的閃耀,直照進每一個人的心裡。
如此萬籟俱寂之間,你的心靈也放空了嗎?還有什麼放不下呢?

不能登塔沒有熱氣球的九月,最大的好處竟然是不需要早起了。
晚上暢快地乾杯,早上也可以自然醒。
累了就休息,餓了就隨意坐下來吃點,
我想,大概也沒有另外一個地方更適合做這樣的一個佛系旅行了。

外面依舊驕陽似火,寺廟裡卻是涼爽乾燥。




其實也不用想什麼,這那樣的環境里,似乎語言都是無力的。


那樣華麗、古典,又金碧輝煌;在成群的蒼涼破敗之間,兀自地綻放著。



遠處千萬座佛塔悄無聲息地隱沒在黑暗之中,守住時光,似水流年。 沒有日落的烏本橋,錯過古城的曼德勒對於這一次的行程,原本最期待的便是 曼德勒 。
因為上一次的 緬甸 之行,時間有限只能選擇 茵萊湖 而放棄了 曼德勒 。
當時的我只知道烏本橋而不瞭解 曼德勒 的四大古城,
後來在網上看到一個朋友在此體驗本地人地道修行生活的相片,頓時感覺自己錯過了一整個世界。

四大古城肯定也是沒時間一一打卡的,這讓人未免有些遺憾。
不過,旅行本就是由各種未知與遺憾組成的。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我們才會一次又一次地出發!

這座佛塔位於 曼德勒 市中心以南3公里處,
因其有一座高約四米,據稱被佛祖開過光的青銅貼金佛像而聞名。

開光或是未開光,其實未及這些普通人臉上最質朴的笑容。